回覆列表
  • 1 # 一號風手

    崇禎必須要殺魏忠賢,不殺不行。

    當時明朝的黨爭早已水深火熱,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佔據了上風,當時的東林黨、楚黨等根本不是魏忠賢的對手。

    崇禎上臺的時候他根本就沒有什麼根基,他是接替哥哥的位置。他大哥在位的時候,國家政治力量都跟他沒關係。

    由於根基沒有政治根基,在他上臺的時候,必須要選擇一個投靠一個政治陣營作為根基。

    當時閹黨的實力太強,崇禎如果偏向閹黨的話,最終他會成為閹黨的傀儡。等閹黨把所有的對手除完後,崇禎還算皇帝嗎?

    所以崇禎聰明的選擇了東林黨,在選擇上是沒有錯誤,和東林黨一起合作幹掉魏忠賢。

    但崇禎錯就錯在他把閹黨給一網打緊,導致後來東林黨一家獨大,讓東林黨和皇權的矛盾尖銳,崇禎為了壓制東林黨採取了極端的方式,以殺人的方式讓東林黨保持對皇權的敬畏。

    很多人對歷史都有誤解,認為崇禎性格多疑,弒殺,但是當你在那個位置,面對那種情況的時候,這是沒辦法的事。

    魏忠賢肯定得殺的,但崇禎不應該把閹黨全部除掉,而是殺了魏忠賢之後收復閹黨,讓他們依靠自己存活。

    這樣一起可以起到制衡東林黨的作用,你們想想,當時除掉閹黨以後,朝堂基本都是東林黨的人,你能不多疑嗎?

    當時的大明不是說不能救,畢竟魏忠賢死後還有十多年的時間,北京城才淪陷。而且大明後期也有很多人才,只不過由於政治失衡,沒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如果留下其他閹黨成員,崇禎在治理國家上會輕鬆很多,那時候東林黨和閹黨和起來平衡作用,崇禎用起人來也會放心很多。

    但是魏忠賢一定不能活。

  • 2 # 郎807

    筆者的意見是,是的,大明不會亡的這麼快,這麼幹脆!

    人們很難將崇禎與亡國之君並列在一起,首先他剷除了閹黨集團,還能夠勤於政事,可以說明朝勤於政事的就是他和朱元璋兩個人而已,可是卻是兩種結果,一個人一手建立了這個大明王朝,而另一個帝王卻是將這個大明王朝埋葬了,可以說面對著崇禎亡國的悲哀的時候,我們真的有些惋惜,一個在政事上能夠勤奮的帝王,能夠體恤百姓的帝王,怎麼就一步步走向了滅亡的深淵而一去不復返了呢?

    崇禎能夠坐上這個皇帝的寶座,自然是他的哥哥朱由校的功勞,因為他的哥哥沒有子嗣,所以這個天下就來到了他的手中,這個時候的國家在魏忠賢的禍害下,可以說是千瘡百孔了,但是這個時候的皇權還是沒有旁落的,也就是說魏忠賢沒有脫離朱由校的控制,這個情況在肯多的朝代都是不能想象的,就像是唐朝末年很多皇帝的廢立都是在宦官的掌控之下,但是明朝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儘管明朝宦官的問題也是很嚴重的,但是皇權還是在皇帝的手中,他們不是傀儡,崇禎也是這樣的情況,在登基為帝之後,他便將矛頭直接對準了魏忠賢,也是非常訊速地就拿下了這股閹黨勢力,可以說如果這個皇權沒有掌控在帝王的手中,哪裡能夠這麼容易地就將他們一網打盡呢?

    魏忠賢倒臺之後,他的老對手東林黨人也就重現掌控了政權,但是這群人就是一群書生,平日的朝堂之上就是一些權力的勾心鬥角,他們一樣是渴望權力的,同時這群人沒有實幹的能力,平日裡誇誇其談倒是不錯,碰到真正的問題的時候,他們也就全部閉口不在言語了,就在李自成的大軍馬上打到北京城的時候,崇禎皇帝召開御前作戰會議,向這些東林黨人尋求退敵計策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說話,這個時候的崇禎應該是無比懊惱的吧,可是他能有什麼辦法呢?不是哪一個皇帝時期都是會有于謙和王陽明這樣的能人的,這個時候他的手中沒有這樣幫助他力挽狂瀾的人物了,他也就只能等死了。

    但是崇禎完全是可以在北京城被圍的時候提前遷都的,尤其是南京城就是有著一套完整的六部行政班子的,如果那樣的話,後面出現的南明也就不會陷入自相殘殺的局面啊,至少崇禎還在那裡呢,皇帝還在呢,甚至完全可能會像南宋那樣保留住江南半壁江山的,或者是將太子或者他的某個皇子送出去,這些都應該是能夠實現的,但是這樣的情況下都是沒有實現的,是不能嗎?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

    這個就與東林黨人有關了,遷都這樣的話,不可能是皇帝自己提出來吧,那麼那麼多臣子,就算是宋高宗還是有一個秦檜呢?可是這些臣子就是沒有人提出這樣的建議,因為這樣的建議就是逃跑了,如果將來憑藉著南京的半壁江山能夠重新統一天下,那麼提出這個意見的人就是功臣,但是如果失敗了呢?誰來承擔這樣的責任呢?所以說這群東林黨人就是一群沒有實幹能力的文人,不堪大用了。

    但是崇禎剛剛繼位的時候,還是有能力翻盤的,但是這個時候的國家財政已經崩潰了,面對著北部滿洲人的威脅,不得不派兵駐守,這就是一筆龐大的軍費開始啊,可是戶部拿不出來銀子,就只能像老百姓多收稅了,這個時候農民起義已經開始了,這樣的做法不就是讓老百姓都去造反嗎?可是如果不這麼做的話,這個錢還真的沒有辦法獲得。可是如果這個時候的崇禎留下這個可以掌控朝局的魏忠賢,這個局面就一刻迎刃而解了,魏忠賢雖然貪婪,但是斂財的手段確實是高明的,其實說的簡單點,就是他會像那些官紳要錢,還有就是向商人收稅,這樣的手段也就能夠減輕農民的負擔了,農民的生活有了好轉,誰還冒著殺頭的危險造反呢?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情況下,國家的財政就有了著落,還緩解了農民的壓力,這個時候在全力的解決滿洲的問題,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困難了,畢竟有錢了,也就不怕打仗了,或者是乾脆就放棄關外,利用這些資金將當時的農民起義消滅掉,然後在發展民生,將張居正曾經改革的那些措施實施起來,國家不就真的重現生機了嗎?

    可以說崇禎在最後的時候,還是想起了魏忠賢的好處的,這個時候的他應該明白他的哥哥臨終前告訴他的話了吧,讓他相信魏忠賢,所以在他去煤山上吊之前,特意下旨厚葬魏忠賢,這應該是對這些東林黨人無聲的抗爭吧,崇禎的心中也是一定會大罵這些文人的吧,“這群該死的東林黨,是他們害了朕,害了這個國家呀!”,可現在他知道這些已經沒有什麼用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判斷英語中的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