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終南高揚
-
2 # 扣毛
霍去病不用活到五十歲,活到三十歲就該被漢武帝殺了。
霍去病璀璨的戰績給了人錯覺,總感覺霍去病是南征北戰多年,領兵經驗豐富的大將,實際上不然,霍去病從十七歲初次領兵到二十三歲最後一次作戰,統共也就五年。也就是說,封狼居胥,遠征漠北,酒泉楊威,威震匈奴,這些事情都是在五年內完成的。
對於一般的軍事將領而言,五年才剛剛摸到領兵作戰的入門訣竅,而霍去病用了五年已經將一個上升期的遊牧大帝國的崛起程序活生生打斷了,霍去病擅長輕兵突進,騎兵長距離奔襲,以戰養戰,不帶後勤,這種打法就是匈奴這種遊牧草原帝國的剋星,西漢王朝之所以後來又與匈奴陷入拉鋸就是因為再也找不到能夠統率騎兵長距離進沙漠攻擊匈奴的將軍了(飛將軍李廣,一進沙漠就迷路)。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霍去病只用了五年就從一個校尉升級到了列侯之首冠軍侯,軍職驃騎大將軍。如果再給霍去病十年,再讓霍去病狂飆突進的撒歡十年,匈奴是鐵定完蛋而大漢卻未必衰落,霍去病的功勞簿只會越來越厚,漢武帝的眉頭也會越來越皺。自古功高震主,賞無可賞者,結局都是單調而相同的,儘管霍去病政治智慧很高,懂得把魚放臭也不給士兵吃,塑造一種不得軍心的形象來讓皇帝放心,但是他的功勞太離譜了,太離譜了,軍權越來越大,威望越來越高,就算武帝不想殺他也沒辦法,你總不能封霍去病個王來當吧?可是不封王,冠軍侯已經是列侯之首,後面霍去病再抓了匈奴單于呢?
所以,霍去病可以說死的恰到好處,這一死,即成就了一代戰神的威名,也落得了君臣相知的結局,不然以武帝的多疑,斷然不會在後面的巫蠱之禍中放過這個衛氏外戚最耀眼的存在(與衛青不同,霍去病為人真的一點也不低調)。
-
3 # 言豈君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大勝匈奴左賢王部後一路追殺,路途中祭天封禮於狼居胥山,祭地禪禮於姑衍山。追擊到瀚海後才回兵的霍驃騎這年二十一歲,有著大好前途,不幸的是兩年後因病而亡。但身死也有可能是最大的幸運,漢武帝不是一個大度的獨裁者,封禪的霍去病觸及了皇帝的底線。然兩年後霍去病因病身亡,漢武帝念著霍驃騎的無雙軍功,給予陪葬茂陵的榮耀,諡封“景桓侯”。
霍去病在封狼居胥後註定活不久了。封禪這根刺深深的扎進漢武心中,死敵匈奴也已經遠遁無力與漢庭爭鋒,功狗的重要性對於漢武來說就大不如前了。
-
4 # 簡陽鄢玉林
謝謝邀請!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軍事家。西漢名將衛青的外甥,曾隨衛青伐匈奴,戰功卓著,被封為冠軍侯。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任驃騎將軍,多次征伐匈奴,控制了河西地區,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他又率兵五萬,出代郡,長驅兩千多里,穿越大漠,殲匈奴左賢王部七萬多人,使匈奴元氣大損,緩解了匈奴對西漢北邊的威脅。他為人沉穩,勇於任事,精通兵略,屢建軍功,常言“匈奴未滅,無以家為”,充分表達了他一心為國,不計個人利益的胸懷。
少年將軍霍去病並不是完人,他曾經射殺李敢,也曾經御下嚴峻。然而再嚴峻他仍然是軍神,所有計程車兵都向往成為他的部下,跟隨他殺敵立功。他一生四次領兵正式出擊匈奴,都以大勝回師,滅敵十一萬,降敵四萬,開疆拓土,戰功比他的舅舅衛青還要壯觀。
對於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
千載之後,世人仍然遙想少年大將霍去病的絕世風采,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傾倒,為他那不戀奢華保家衛國的壯志而熱血沸騰。
如果霍去病活到50歲,那麼中國歷史將被改寫。
-
5 # 黎明lgl
文死諫,武死戰。
這位封狼居胥的大漢名將,被歌頌千年。年紀輕輕就死了,確實可惜,引起無數人的惋惜。然而,他的名聲,他的完美,可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死的早。很同意其他回答問題的朋友,他是不會活到50的。即使沒有病,戰勝回朝,功高震主,還年輕,名聲,實力,啥都不缺,就缺有人勸他自己當皇上了。皇帝,不會讓他活著的,功勞大到沒啥賞賜的了,只有賜死了!
-
6 # 我行我素133293626
霍去病的為人,漢武帝是知道的。不結交朝中重臣,只知道帶兵打仗,由於皇后姨娘的緣故,從小就生活在宮中,深知霍去病的為人秉性。可以說是漢武帝寵愛之中長大,皇帝是不可能的御駕親征浴血沙場的。霍去病實現了漢武帝所有的夢想,在劉徹看來,霍去病做了自己想做而不能親自去做的事。霍去病就是自己手中斬斷匈奴肆虐用的最順手神劍。霍去病軍團已經有了早期蒙古鐵騎的打擊雛形。因為他不需要國家的後勤補給和供養,可以用最少的國家資源代價實現對匈奴的戰略打擊構想達成,是解決漢匈戰爭的關鍵將領。遊牧民族襲擾中原王朝的邊境,是幾千年來歷代統治者揮之不去的噩夢。而霍去病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將騎兵的運動戰發揮到極致。反過來成了匈奴人的噩夢和災難。戰場之上,戰機稍縱即逝,對年輕統帥的能力和意志都是極大的考驗,但這無法阻擋漢朝戰神歷次會戰大獲全勝的最終結局。霍去病死後,漢朝再無一人有次能力。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霍活到50歲漢武帝會不會殺他誰也說不清楚,但是認為漢武帝在23歲時就秘密處死天才將領的人,都近視於政治白痴。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霍去病太重要了,重要到漢軍對匈奴作戰計劃都要圍繞他和衛青倆人來制定。霍去病的突然死去,漢武帝的無奈和心痛只有他自己知道。無奈天嫉英才,不得已甚至不惜特意培養他弟弟霍光,所有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對霍深厚的君臣情意和他對國家特殊功勳基礎之上的。這樣簡單的道理無恥昏君都明白,更別說千古一帝漢武大帝。當然像秦二世那樣殘害國家頂級將領的變態皇帝除外。至於有的人所說的功高震主,擔心改朝換代自立為君。更是扯淡,軍人做皇帝是需要政治氛圍和土壤的,沒有文臣武將的擁戴,這皇帝怎麼做???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霍去病是後世所有渴望建功立業青史留名軍人們的楷模,23歲就功成名就,戰場廝殺豐功偉績竟無一敗,堪稱奇蹟。也是我們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於抗爭精神的標尺。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難道看不透這一層,帝王心術還不如一些噴子嗎?!讀中國歷史,不僅僅是看一些皮毛,就信口雌黃大言不慚的評價,歷史很嚴謹!
-
7 # 榮陽門延安
霍去病不太可能活到50歲,這要從他和當時的環境講起。 霍去病是為戰爭而生的人,人很單純,這和他的成長經歷有關。思維也極其簡單,做為一個將領來說,他是當之無愧的將領中的最出色的一類人。 但是正是因為這個他才殺死了李敢。他的下屬中,如果以下犯上,必須死。這就是一個純粹的將領的思維方式。同樣,如果有軍工也必須賞。沒有任何例外。但是漢武帝不同,他是一代君主,政治運作的頂級高手。他懂得何時妥協,何時又必須順勢而為。也正式因為這個原因,為了李敢之死而怪罪霍去病。而從霍去病自己的角度上,他認為自己沒錯。也正是因為霍的此種單純的價值觀,才能有如此驕人的戰績。目標和價值觀的不統一,會碰撞出很多問題,而衛青就不同,知道如何妥協,何時妥協。
-
8 # 乘風歸流雲
活到五十歲肯定和漢武帝還有劉據配合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把我華夏文華和武力傳遍亞歐大陸!然後由劉據和霍光繼續開拓進取
-
9 # 阿彌陀佛3725835
結果是被漢武帝賜死!功高蓋主,又和蠱惑事件及被逼造反的太子有親屬關係!而且年輕氣盛,不知保護自己。所以,他死定了!
回覆列表
霍去病23歲就那麼厲害,還敢活到50歲?而且,後來權傾朝野的霍光是他弟弟,雖然霍光忠心耿耿,但一家子一文一武,控制了整個大漢帝國,(人在權力得不到約束的時候會漲的)還不天翻地覆了……
霍去病主要是能打,其個人心胸並不開闊,但他勇猛,趕走匈奴這樣的敵人是他強項。即使活到50歲,也難免會順利。
而漢武帝因為霍去病死了而重用他弟弟霍光,最大的原因是他家人忠誠度高。
忠誠度高是因為還有上升空間。沒有了上升空間就很難看到長期的忠誠。即使就這樣忠誠度最高的人,霍光最後都失去了自己,除了自己名節之外的家人都不保。這種推理,霍去病一旦功高蓋主,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被其他原因剷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