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檸檬愛跳舞

    手倒立技術要求很多,但“頂肩”是關鍵。兩臂伸直並不困難,但肩的頂高、頂直則不容易,因為人體在正常的生活中,是用腿來支撐、行走的。軀幹本身只有一條脊柱支援,站立時,要靠堅實的骨盆來撐託,再透過兩條腿來支撐運動;那麼人一倒過來,肩部實際起到了站立時骨盆的作用,身體的重量主要靠肩來承擔。頂肩除了要求肩關節本身的拉直、用力外,還需要上肢、肩、胸、腰、背等的共同配合,含胸、園背的用力直接配合了頂肩,幫助拉直肩角;腰、髖的上立,兩腿的伸直上頂,都用內力減輕了肩的負擔。肩越頂直,身體重量透過肩經上肢、手掌傳到地面,給地面以垂直向下的作用力,地面的反作用力則向上透過重心,維持人體的倒立支撐。所以說“頂肩”,是手倒立技術訓練的關鍵,我透過:  1.1肩部柔韌  A、壓肩與拉肩  面對把杆約一步遠站立,兩臂上舉伸直與肩同寬,體前屈讓手抓住把杆,含胸下推壓肩。  背對把杆約一步遠站立,兩臂伸直後舉與肩同寬,正握把杆屈膝下蹬反覆上下振動,儘量把肩角拉開。  運動員俯臥在海綿包上,肩部與海綿包邊沿千,兩臂伸直,夾貼耳朵,教練員坐在運動員的肩上,拉住上臂向上搬拉,耗一定時間做陣列。  B、甩肩:在壓、拉肩後,兩臂伸直,手拉手向後甩臂,含胸、梗頭。  C、轉肩:雙手握短棍或繩的兩端,兩臂伸直後繞,再前繞還原。注意放鬆,雙手間距逐步減小,不宜過急。  D、吊肩:單槓上正、反吊,耗一定時間陣列。  E、伸臂:身體貼牆站立,兩臂上舉觸牆,手指儘量上頂,肩部儘量伸長、伸直,含胸,重複數次。  1.2體會頂肩感覺,發展肩部力量  A、擺倒立:身體正、下手正,上成倒立身體直,每次頂高肩停3”-5″。  B、靠牆倒立:正、反靠,要求直臂、直體、肩用力頂直、頂高。每次維持最高頂肩姿勢1′ ~3′,重複陣列。  C、頂槓倒立:雙手撐在槓的垂線處,腳尖頂住槓下沿或腳背靠槓側面。每次頂槓30″~2′,做3—5組。  D、分腿支撐:要求直臂、直腿繃腳面、支撐點高、五指爬地保持30″~1′,做5—8組。  E、綜合練習:斜靠、蹬倒立、俯臥撐、爬倒立、提倒立,以及有關的上肢、腰腹力量練習。半年後,運動員的頂肩感覺、肩部力量和手指控制平衡的能力都有大幅度地提高,通常都能以最好的姿勢頂槓2°左右和在幫助下完成控倒立3″—5″左石。  2、控倒立是所有倒立動作的基礎控倒立的技術性比較強,很多動作都要經過倒立姿勢來完成,同時它又是提高專項身體素質的一種有郊手段。因此,在少年兒童體操訓練中應重視這一動作的訓練,紮實地打好倒立基礎,在教法上要培養運動員的興趣和認真的態度。  2.1掌握空擺倒立技術空擺倒立的技術要求:由兩腿前後站立、兩臂上舉開始,經弓步前移重~,兩臂與肩同寬,五指分開,肩拉開含胸,前倒撐手,同時右腳往上擺至倒立部位固定,左腳順勢蹬地重心前移至肩上,左腳蹦直向右腳併攏,同時伸髖、立腰,向上充分頂肩,兩手十指緊扣地面,控制擺倒立的平衡。易犯錯誤:  A、控制不住擺腳力量的大、小。  B、向上並腳時塌腰、收髖,右腳固定不住,造成失敗。  C、頂肩過早,重心移不上。  教學措施:  A、右腳擺至倒立部位時,教練員扶住運動員的右小腳,幫助固定。左腳並—上來後,運動員腳尖頂住教練員的手掌。待重心穩定後,教練員採用扶扶,鬆鬆的辦法幫助運動員調節平衡。  B、教練員扶住運動員的肩、臂處,幫助固定肩,儘量讓運動員多控時間。  C、教練員幫助運動員初步領悟了控倒立的感覺後,儘量讓運動員,6己練習體會。  D、採用比賽,每次上運動員一起作倒立,看誰最先完成或看誰控倒立的時間最長。  E、對少數完不成任務的,叫其她隊員替她們找原因,互相幫助,爭取儘快完成任務,培養運動員互助互愛的精神。  經過1個月後,運動員控倒立的能力均有提高,一般在10″左右,成功率在30~50%。  3、進一步體會倒立控制技術  實踐證明,隨著控倒立時間的延長,擺起成倒立的成功率將大大提高。  按以上教法,每天堅持10′控倒立練習,當控倒立達1′以上,女孩子即可進行保持性訓練,男孩子則可使用倒立架或小三角形倒立架做倒立,進一步增強肩帶的力量和控制能力。讓手倒在各種動、靜的變化中及在各目項的有關動作學習訓練中,廣泛運用,在運用中加以改進和提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玄幻小說中精彩打鬥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