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容上看,當作於聞一多回國不久。它是詩人愛與恨的結晶,表現的是詩人歸國之後,對當時軍閥混戰下的殘破祖國的失望和憤懣。
早在“五四”時期,聞一多就是一個正直、善良、富有民族 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愛國者。留學美國時期,他又因飽受種族歧視和凌辱,而日益增長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並憤然於一九二五年夏天提前回國。
然而,作為祖國忠誠兒子,當他懷抱著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和報效祖國、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切的雄心回來之時,他表現出來的不是欣喜若狂、信心百倍,而是一種撕肝裂肺、呼天搶地的深切悲哀。理解了詩人久別重返祖國後的複雜的心理變化過程,就不難理解這首詩的內涵了。
這首詩僅有十二行,雖短小卻立意非凡,構思新穎靈巧,尤其是“開頭和結尾是不平常的,有吸引力的”。(何其芳《詩歌欣賞》)這的確是詩人的匠心獨運。按照習慣思維,傳統寫法,這首詩取名“發現”就應該是:首先抒寫詩人在異國他鄉對祖國的深切懷念和殷切希望,然後再抒寫詩人重返故土的所見、所聞、所感,最後才傾訴自己的失望、悲傷以及在失望悲傷中升騰起的對祖國的期望。
這樣寫,固然形成了現實與理想的強烈對比,突出表現了詩人的愛國之情,但未免太缺乏新意而顯得平淡無奇了。聞一多是個勇於創新的詩人,在詩作的構思上他總是力避平庸和一般化,力求給以一種意外的驚奇之感。《發現》便是傑出的代表。詩人沒有落入俗套,他一反常規,獨闢蹊徑,一開始就單刀直入,撕肝裂肺,呼天搶地地呼喊:
-
“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
‘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
這一聲迸著血與淚的呼喊,如“高山墜石,不知其來”,給人以突兀崢嶸之感,使人彷彿親眼看見迸著血淚的詩人失望困惑的面容,聽到了他沉痛絕望的訴說。
人們不僅要問,既然詩人回到了他夢牽魂繞的祖國,為什麼又不相信這就是“我的中華”,而且還那樣痛苦地反覆訴說“不對,不對!”呢?原來,詩人聽到祖國的召喚,就鞭時光,駕罡風,擎火把,不辭辛勞,千里迢迢地趕回來,可眼前的祖國竟是滿目瘡痍,現實就象“噩夢”而且是掛在“懸崖”上的“噩夢”一樣黑暗、恐怖,令人心驚和絕望,這哪裡是“我”在國外想象中“如花一樣的祖國”呢?而聽到召喚時,惟恐時間太久,歸途太遠,速度太慢,恨不得插翅飛翔的歸心,到頭來竟是“一場空喜”,這是怎樣的失望和悲哀啊!這裡,詩人並沒有用具體細節從正面描述他踏上故土所見到的軍閥混戰、生靈塗炭、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而是用了兩組“我來了”的排比句和幾個貼切的比喻來直接抒發自己深沉的愛和令人窒息的失望,從而使詩更凝鍊、概括,容量更大,表現力更強,更能扣人心絃,引人深思,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詩人在經歷了困惑、失望、悲痛、憂憤之後,再一次呼喊“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詩意到此,人們也許會認定這就是詩人的“發現”。但是,如果說詩人的“發現”就是指祖國的沉淪,山河的破碎,那麼,這首詩的構思也就談不上什麼新穎獨特了,主題也就談不上什麼深刻感人了。
因為國破家亡的感受早在聞一多之前,就為不少愛國志士所抒寫,其中也不乏精妙之作。這首詩最精彩絕妙之處應是詩的最後四句:
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
我問,拳頭擂著大地的赤胸,
總問不出訊息,我哭著叫你,
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裡!
既然,詩人歸國後所見的不是“我的中華”,不是“我的心愛”,那麼詩人的“中華”,詩人的“心愛”,亦即詩人理想中的如花一般美好的祖國又在哪裡呢?他“問天”,“逼風”,“擂地”,“上窮碧落下黃泉”苦苦求索,可仍是“兩處茫茫皆不見”,“總問不出訊息”,他哭著喊著,在巨大的悲痛中頑強地掙扎著,在深廣的憂憤中執著地尋覓著、追求著,竟至“嘔出一顆心來”。
啊!“我的中華,在我心裡”。“如花的祖國”珍藏在詩人的心裡,這是多麼強烈、深厚的愛國熱情啊!詩人沒有因失望而沉淪,相反卻又在失望和憤懣中升騰起一種對祖國的執著和忠貞的愛。“在我心裡”這個結尾,石破天驚,出乎意外而又合乎情理,它既揭示了懸念,指出這才是真正的“發現”,又突出地表現了詩人對祖國的愛之深切、之永恆。
聯絡到詩人忠誠磊落的一生,聯絡到他為追求這心中的祖國而流盡的最後一滴血,這樣的結尾越發顯得辭警言豐、迴腸蕩而震撼人心了。至此,一位偉大的愛國者的形象躍然紙上,使人肅然起敬。
原詩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
“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
我來了,因為我聽見你叫我;
鞭著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
我來了,不知道是一場空喜。
我會見的是噩夢,哪裡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夢掛著懸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總問不出訊息;我哭著叫你,
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裡
從內容上看,當作於聞一多回國不久。它是詩人愛與恨的結晶,表現的是詩人歸國之後,對當時軍閥混戰下的殘破祖國的失望和憤懣。
早在“五四”時期,聞一多就是一個正直、善良、富有民族 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愛國者。留學美國時期,他又因飽受種族歧視和凌辱,而日益增長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並憤然於一九二五年夏天提前回國。
然而,作為祖國忠誠兒子,當他懷抱著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和報效祖國、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切的雄心回來之時,他表現出來的不是欣喜若狂、信心百倍,而是一種撕肝裂肺、呼天搶地的深切悲哀。理解了詩人久別重返祖國後的複雜的心理變化過程,就不難理解這首詩的內涵了。
這首詩僅有十二行,雖短小卻立意非凡,構思新穎靈巧,尤其是“開頭和結尾是不平常的,有吸引力的”。(何其芳《詩歌欣賞》)這的確是詩人的匠心獨運。按照習慣思維,傳統寫法,這首詩取名“發現”就應該是:首先抒寫詩人在異國他鄉對祖國的深切懷念和殷切希望,然後再抒寫詩人重返故土的所見、所聞、所感,最後才傾訴自己的失望、悲傷以及在失望悲傷中升騰起的對祖國的期望。
這樣寫,固然形成了現實與理想的強烈對比,突出表現了詩人的愛國之情,但未免太缺乏新意而顯得平淡無奇了。聞一多是個勇於創新的詩人,在詩作的構思上他總是力避平庸和一般化,力求給以一種意外的驚奇之感。《發現》便是傑出的代表。詩人沒有落入俗套,他一反常規,獨闢蹊徑,一開始就單刀直入,撕肝裂肺,呼天搶地地呼喊:
-
“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
‘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
這一聲迸著血與淚的呼喊,如“高山墜石,不知其來”,給人以突兀崢嶸之感,使人彷彿親眼看見迸著血淚的詩人失望困惑的面容,聽到了他沉痛絕望的訴說。
人們不僅要問,既然詩人回到了他夢牽魂繞的祖國,為什麼又不相信這就是“我的中華”,而且還那樣痛苦地反覆訴說“不對,不對!”呢?原來,詩人聽到祖國的召喚,就鞭時光,駕罡風,擎火把,不辭辛勞,千里迢迢地趕回來,可眼前的祖國竟是滿目瘡痍,現實就象“噩夢”而且是掛在“懸崖”上的“噩夢”一樣黑暗、恐怖,令人心驚和絕望,這哪裡是“我”在國外想象中“如花一樣的祖國”呢?而聽到召喚時,惟恐時間太久,歸途太遠,速度太慢,恨不得插翅飛翔的歸心,到頭來竟是“一場空喜”,這是怎樣的失望和悲哀啊!這裡,詩人並沒有用具體細節從正面描述他踏上故土所見到的軍閥混戰、生靈塗炭、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而是用了兩組“我來了”的排比句和幾個貼切的比喻來直接抒發自己深沉的愛和令人窒息的失望,從而使詩更凝鍊、概括,容量更大,表現力更強,更能扣人心絃,引人深思,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詩人在經歷了困惑、失望、悲痛、憂憤之後,再一次呼喊“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詩意到此,人們也許會認定這就是詩人的“發現”。但是,如果說詩人的“發現”就是指祖國的沉淪,山河的破碎,那麼,這首詩的構思也就談不上什麼新穎獨特了,主題也就談不上什麼深刻感人了。
因為國破家亡的感受早在聞一多之前,就為不少愛國志士所抒寫,其中也不乏精妙之作。這首詩最精彩絕妙之處應是詩的最後四句:
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
我問,拳頭擂著大地的赤胸,
總問不出訊息,我哭著叫你,
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裡!
既然,詩人歸國後所見的不是“我的中華”,不是“我的心愛”,那麼詩人的“中華”,詩人的“心愛”,亦即詩人理想中的如花一般美好的祖國又在哪裡呢?他“問天”,“逼風”,“擂地”,“上窮碧落下黃泉”苦苦求索,可仍是“兩處茫茫皆不見”,“總問不出訊息”,他哭著喊著,在巨大的悲痛中頑強地掙扎著,在深廣的憂憤中執著地尋覓著、追求著,竟至“嘔出一顆心來”。
啊!“我的中華,在我心裡”。“如花的祖國”珍藏在詩人的心裡,這是多麼強烈、深厚的愛國熱情啊!詩人沒有因失望而沉淪,相反卻又在失望和憤懣中升騰起一種對祖國的執著和忠貞的愛。“在我心裡”這個結尾,石破天驚,出乎意外而又合乎情理,它既揭示了懸念,指出這才是真正的“發現”,又突出地表現了詩人對祖國的愛之深切、之永恆。
聯絡到詩人忠誠磊落的一生,聯絡到他為追求這心中的祖國而流盡的最後一滴血,這樣的結尾越發顯得辭警言豐、迴腸蕩而震撼人心了。至此,一位偉大的愛國者的形象躍然紙上,使人肅然起敬。
原詩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
“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
我來了,因為我聽見你叫我;
鞭著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
我來了,不知道是一場空喜。
我會見的是噩夢,哪裡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夢掛著懸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
我問,拳頭擂著大地的赤胸,
總問不出訊息;我哭著叫你,
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