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布衣百態
-
2 # 粗人粗事
教師應當起留守兒童的父親?給他們缺少的父愛。因父愛是偉大的,無私的,責任的,遠大的,及堅強的。使他們快樂成長。
-
3 # 海林公考趙海林解難題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中國當前和今後一個相當長時期存在的突出社會問題,關係到社會的長治久安,必須引起各級政府、家庭、學校以及全社會高度重視。
留守兒童的顯著特點有遠離父母丶無拘無束、老少代溝、缺少關愛、生話無助、社會歧視等。學校應當承擔起主要的教育責任。每個教師都應當積極主動履行留守兒童的父母的相關責任,像對待自己親生骨肉一樣去關愛他們,讓這些孩子感受到社會主義國家的幸福,體驗到學校的溫馨,把老師當作自己的父母。老師不僅要教育他們完成學業,還要無微不至地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特別要仔細觀察瞭解他們的心理活動,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同時要與留守兒童的父母親屬保持聯絡,經常交流勾通。唯有“愛”才能使留守兒童永遠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對留守兒童而言,在親情愛、老師愛、社會愛三者之間,老師愛位於核心地位,發揮著關鍵作用。
-
4 # 確實得動起來了
這是一個全社會的問題,每年暑假回老家總要去原來老家的老宅子看看,村子裡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真不少。老人政府工作做的很到位,這是我們很欣慰的。但是...留守兒童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否則就成了一代一代的“留守”下去,這才是對教育公平最大的諷刺。
-
5 # 南海情緣3
一個很少經過父母關愛的孩子造成的傷害是長期的,深刻的,甚至一生,把這麼多這麼繁重的社會現象怎麼會推給教師?
-
6 # lwy1968香杉
留守兒童的心裡問題,老師會關注。但主要責任和義務在家長哈。
老師不是神仙,只有盡力而為。。順其自然
-
7 # 藍天241029204
1、以慈母的心態象親生兒女一樣關愛他(她)們成長。
2、以教師神聖職責,耐心細緻、嚴格教育他(她)們的學習進步。
-
8 # 大賽爸爸說
我一直呼籲父母們要回歸家庭,這是社會長期穩定的重要基礎,因為只有家庭的安穩和平靜才是整個社會環境平穩的關鍵。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
對於留守兒童來說,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這個需求作為老師是無法提供的,只能說在有限的範圍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孩子帶來一些快樂和安慰。
首先,正向的引導永遠是最需要的。留守孩子的內心深處是灰色的,需要有人幫助他們走出來,有一種能量點燃他們心中的希望。而這也只有是老師可以做到的。讓孩子們懂得,父母之所以這麼辛苦的外出工作都是為了孩子們能好好學習,孩子們越好好學習,以後父母越有時間回來陪伴自己,建立希望是挽救這些孩子的重要因素。
其次,團結的夥伴可以保護好孩子。留守孩子的內心是孤獨的,需要有人陪伴他們,而小夥伴就是最好的選擇。讓他們建立一個關係緊密的小組,共同完成任務或一件長期的工作,讓彼此之間不僅是同學更是好朋友,將有利於孩子不走彎路,不被外界的壞人壞事影響。
再次,深度關懷讓孩子內心不彷徨。留守的孩子內心是空虛的,需要有人真誠的對待,尤其是生病的時候、過節的時候、重要日子的時候,都是這些孩子內心最難過的時刻。如果有人能夠關注並給予幫助和關心,則會讓孩子的心靈得到溫暖。
最後,真誠的付出永遠會讓人感動。這些缺少愛的孩子更懂得愛的珍貴,這些缺少陪伴的孩子更知道陪伴的難得。他們更容易被感動,更希望被關懷。
總之,真誠的尊敬和感謝這位老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在孩子們的生活中,除了父母,應該就是老師和他們的關係最近,也是最能影響和改變孩子的重要夥伴,祝您成功。
-
9 # 孺子牛223423933
一、家長最好留一個在家陪伴孩子,現階段孩子正是長思想、長知識、長身體的時候,如果這幾方面有一方面沒有搞好,那都是損失,你在外賺很多錢也不值,因為孩子的一成長是無價之寶。
二、多讓孩子多參加一些培訓。如:書法、樂器、繪畫、球類、各科學習(有針對性的)。只有教育投資不貶值,這樣能收穫知識、快樂、內涵、素養,這些都是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的,能影響好幾代人。
三、要家庭、社會、學校三結合。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開展的活動(少年宮、參觀紅色基地、資助孤寡老人等);參加社會活動必須要有家長或學校帶領,家長和學校要權衡利弊;家長不能只給予物質、金錢,還要多給予精神食糧,不能用放羊式的管理,要隨時關注他(她)們的言行舉止,情緒變化,方能達到些許效果。這是小編膚淺的認識,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
10 # 小小太陽小小夢想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農村教育的普遍現象存在,是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
一、教師在學校扮演著多種角色,如何做好教師?需要以多種相關理論作指導,而心理學理論對教師工作的指導意義尤為重要。首先要普及個體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群體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基本原理融會貫通。
1、貫徹由布盧姆於1976年最先提出基本信念“掌握學習”
2、掌握教育學方法的依據--思維(皮亞傑理論)
3、時刻關注學習與生活--情緒
準確而及時地觀察學生情緒表現,焦慮反應、社會退縮、恐懼、抑鬱等等要早發現。
4、轉化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習興趣。成就動機:認知內驅力、附屬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奧蘇貝爾)
以上種種可以發現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真的需要十八班武藝樣樣精通,需要不斷修煉內功,才能在解決教學的同時解決部分孩子心理問題。
二、對於留守兒童,儘可能多的家校溝通顯得尤為珍貴 ,儘可能多的建立感情連線管道,讓孩子有情感可以依託。同學與同學,同學與老師,同學與家長間感情連線管道透過一系列活動來打通。作為留守兒童的教師我們能做的,只有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與關心。
回覆列表
分享一個親身經歷吧,我自己小時候就是一名留守兒童,爸爸媽媽都在新疆務工,把我和弟弟留給了爺爺奶奶照顧,爺爺還好,奶奶是屬於偏心我弟弟的,記憶最深的就是我弟弟每天都有雞蛋吃,而我從來沒有,有一次是真的想吃雞蛋,竟然撿我弟弟丟在地上的雞蛋殼,上面都粘的泥土,年紀小,也沒在意,就扒拉著吃了,而奶奶和弟弟就在旁邊看著我,無動於衷,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我開始變得內向,變得深沉,不願意出門,不願意見人,不願意說話,曾經想過逃離這裡,去新疆找我爸媽,可新疆在哪呢?怎麼去呢?年紀太小,而後來能讓我唯一感到溫暖的就是我的爺爺了,爺爺在老一輩很有人望,以前幫助過很多人,後來聽老一輩說,以前都是他們求著我爺爺去做村幹部,可是他不願意,因為那點工分還不如乞討來的多,因為爺爺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還外帶一個撿來的女兒,養活五個孩子,所以他寧願去乞討,也不願意做村幹部。爺爺脾氣很好,整個家裡沒有人願意和我說話,只有爺爺,他會問我長大了想做什麼,還記得那時候傻乎乎的說,我要做河南省的省長,現在想想都還想笑,可是爺爺總是耐心的和我說很多話,我也很耐心的聽,看著爺爺臉上和藹的笑容,就不會再想其他的,就會覺得很安穩,雖然爺爺已經去世好多年了,不過腦海中還是會經常浮現爺爺音容笑貌。其實對於我們留守兒童來說,有時候真的只是需要有一個說話的人,有一句鼓勵的話,能感覺到自己其實並不孤單,並不是一個人,還有人在關心著自己,就夠了。一點點的鼓勵真的就已經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