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誠道

    中庸出外是《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他這個是儒家的文化,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理論: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理論: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他最重要的意思就是管好自己。驕傲而不辭,不偏不倚。有道教的,有些文化很相似。

  • 2 # 山上砍柴哥

    中庸的中心思想主要內容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規範如“五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達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總原則: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在處理矛盾時善於執兩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穩定、和諧。並且隨時以處中,因時制宜,與時俱進。

    具體而言,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儘性。並分別論述於下。

    1、慎獨自修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在自我修養的過程中,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這一原則。其文雲:“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也。”人們必須嚴格地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尤其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應該謹慎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2、忠恕寬容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並行而不相悖。這一原則分別見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雲:伐柯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3、至誠儘性

    至誠儘性的原則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則。“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只有堅持至誠原則,才能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

    擴充套件資料: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主要體現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言簡意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這一主題思想的核心是自我管理.此《中庸》之性不等同於《孟子》之性。“天命之謂性”是指天命也屬於人性;“率性之謂道”是說要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縱本性;“修道之謂教”是說改善自我的仁道就是儒教(聶文濤談《中庸》)。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遠,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自我教育貫穿於人一生之中,人們一刻也離不開自我教育。要將自我教育貫穿於人生的全部過程,就需要有一種強有力的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精神。

    這種精神就叫做慎獨。也就是說,在自己一人獨處的情況下,別人看不到自己的行為、聽不見自己的言語,自己也能謹慎地進行內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監督。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目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標的重大意義。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歌頌達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標後的無量功德,也就是具備至仁、至善、至誠、至道、至德、至聖的品德後的效應。中和是自我價值的實現,致中和是社會價值的體現。

  • 3 # 80後牛哥

    1,儒家思想偏重積極入世,主張君子自強不息,有所作為。中庸之道,即是說“物極必反,器滿則傾”。說白了就是強調做事不應該走極端,穩妥為上;

    2,當然中庸是無法直接定義的,拿食物來講,要鹹但是不能齁人、清淡又不能白開水一樣;拿衣服來講,要質樸但不簡單,有工藝體現但不能花裡胡哨;拿人來講,既要能威嚴又能寬懷,能詞善辯但又知道什麼時候不該多說。其形態和意義要動態的、靈活的運用,凡是達到一個度後就要節制。

  • 4 # 河東來

    其實儒家“中庸之道”思想和道德家的“無為而治”思想是對儒教道家第一聖典《道經》思想的直接繼承。

    《道經》據說傳承於華夏民族的起源者黃帝,是上古儒教的思想核心,結果在秦始皇“焚書坑儒”過程中首當其衝被焚燬,現在只留下十六字真言,叫做“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個真言的核心思想就是人們的思想控制的精要就是要保持新舊華人(當時老華人是“百姓”奴隸主貴族,“黎民”則是本來身份是奴隸,後來透過“德”的儀式轉化為新華人)思想的穩定性,實現“生態平衡”,不要因為統治者的行為導致思想平衡體系被打破,保持思想的穩定及祥和。

    道德家(就是道家為主,儒家為輔的儒教思想)的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經》中繼承這一思想,將其發展為“無為而治”,就是不要實施行為去破壞國家管理體系的“生態平衡”,這樣就可以為人類族群發展提供更充分的基礎,實現“無為而無不為”的終極目標。

    老子的弟子孔子將《道經》的這一思想進一步闡述,就是“中庸之道”,就是重申國家管理的核心就是保持平衡,不要出現意識方面的傾斜,出現失衡狀態的情況。

    孔子的後世弟子仲長統則對中國傳統社會週期性的發生“生態平衡”式的思想轉移稱之為“一治一亂”,就是國家“生態平衡”一段時間,又“失衡”一段時間,然後達到下一個平衡,週而復始,迴圈往復的意思。

  • 5 # 西北東南3

    道家是講人與自然的關係。而儒家是講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當然,在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制期,儒家的主張肯定是促進封建制發展的。也有很多超前的意識,比如說,國家真正的主人是人民。《左傳》諸篇中都有此說法。儒家的思想,就是中國文化的源泉。是我們道德規範的雛形。我們從封建制跨躍進入社會主義制,有很多儒家思想顯然落後,但精華部分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不能一棍子打死。不應只會反對,而不懂得發展。否則就是文化大革命的極左思想的遺留,讓人唏噓!

  • 6 # 夕陽下濁酒一杯

    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

    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理論: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理論: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以上可以看出,中庸思想並不是主張讓人做老好人。這是將中庸思想做了庸俗化的理解。拿一件事情來說,隨著事情的變化,每一時總有個人最適合去做的事情,每一個行為的選擇也都是不一樣的,相對來說,其中只有一種行為是最適合的。很明顯,老好人的行為雖然不會犯錯,但必然不會一直是最值得選擇的行為。

    實際上,世事難料,在這種情況下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做到中庸,是極其困難的。而不像老好人,無論什麼事,自己永遠是一個樣子。

  • 7 # 龍文奮蹄

    划龍舟比賽,奪冠的肯定是航線最直,速度最快的。。其中航線直是最重要的。

    維持前進方向 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就是中庸

  • 8 # 河邊小佳寶

    1、 中庸,儒家的道德標準,中庸重點在中、庸二字,中位於中間,不離兩邊。

    2、(1)指平常的。猶言中材,中人。 (2)指儒家的道德說教。

    3、文獻古籍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漢民族典章制度書籍。為戰國時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與《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為“四書”。

    4、《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漢民族典章制度書籍。為戰國時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宋代理學家朱熹把它與《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為“四書”。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稱為中道或中和之道。何謂“中庸”?漢儒鄭玄說“名曰中庸,以其記中和之用也。庸,用也。”,最通俗的解釋即,去兩端,取中間;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說法,即其師程頤所說的“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朱熹又自注“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迷你羅從小保持自律,未來能否超越C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