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題:手機拉近人的距離/手機疏遠人的距離 正方:江蘇大學 反方:河海大學 猜測立論 正方四辯:謝謝 我方對 對方立論做出如下猜測 第一 對方會將辯題當中的拉近 理解為親近 基於此會將辯題當中的距離 理解為情感距離 而不是更為中性的人際關係的距離 第二 對方同學今天會引入人面交流這樣一個概念 並拿來和手機交流進行比較 得出在接近人情感距離方面 手機交流不如人面交流 並因為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之後呢 對方同學會竭力論證手機交流和人面交流之間有一個必然的非此即彼的矛盾關係 第三 對方同學今天可能還會另闢蹊徑 告訴我們手機這樣一個工具 和手機的使用 並不是同樣一個概念 手機作為一個工具 其本身如果沒有人參與的話 它是不會起到接近人情感距離這樣一個作用的 但是這樣的論證方式在解構我方立論的同時 也就解構了對方同學自己的立論 基於此 我方對對方同學的立論 作出如下的猜測 猜對與否 稍後便見分曉 反方四辯:謝謝主持人 大家好 我們認為他們的立論 有這樣幾種可能 第一 把地域距離和人的距離 混為一談 認為手機使人們聯絡得方便了 從而就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第二 對方把接近人的距離 一般來說是要交流的 而手機可以讓人們更方便地交流 所以就接近了我們的距離 第三 對方辯友會認為 手機方便快捷高效的特徵 必然接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 如有例外 那不是手機惹的錯 而是人的使用不當 第四 對方認為在某些情況下 使用其它的交流工具 幾乎不可能 只能使用手機 所以似乎有力地證明了手機接近人的距離 以上四點如被我方不幸猜中 還請對方辯友不要著急 慢慢論證 謝謝 正方一辯:謝謝 大家好 手機到底是接近還是疏遠了人的距離呢 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問題 眾所周知 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合 而人的社會關係 又是靠什麼來維繫呢 靠的是聯絡 沒有聯絡 社會關係無法建立 從這個角度上 我們可以說人類歷史是一部聯絡越發緊密的歷史 是一部人際關係越發接近的歷史 而手機作為現代社會最為普遍的通訊工具之一 它給人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聯絡帶不了極大的便利 密切了人的社會關係 因此 理所當然手機接近了人的距離 下面我方首先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予以論證 農業文明時代 通訊的手段主要是書信 鴻雁傳書 魚傳尺素 青鳥探勘等等的傳說 寄託了人們的美好理想 通訊手段的落後在某種程度上 造成了農業文明時代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社會結構相對鬆散 而到了工業文明時代 通訊日益發達 社會也越發連成一個有機整體 引一發而動全身 人與人的距離接近了 尤其到了當今的資訊時代 書信 電腦 手機 網路 等等等等 已經將人類置於立體多元化的通訊網路中 人與人的距離進一步接近了 難怪人們說地球變小了 成了地球村了 當然這不單單是手機的功勞 但手機在其中確實扮演了不置可否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 所以說手機的確接近了人的距離 謝謝 正方二辯:再從邏輯上看 辯題中的遠近 只能解釋為人際關係的距離 而不是說是時間或是空間的距離 從人際關係上看 最遠的距離莫過於互不相識 兩個互不相識的人 透過手機一聯絡 認識了 那不就是人際關係的接近嗎 再透過手機多次聯絡 這一回生兩回熟的關係 不就更近了嗎 當然聯絡的方便 並不能直接導致人際關係的接近 但你要知道人是社會的人 希望交流 希望溝通 希望接近距離 可是人類的天性啊 難道手機讓你我聯絡方便了 這關係反倒還是疏遠了嗎 那會不會如對方所講 是無緣對面都不相識了呢 不會的 手機只會讓人有緣千里來相會啊 謝謝 反方一辯:謝謝主持人 大家好 坦率的說 當我剛拿到今天這個辯題的時候 心裡是充滿疑惑的 人的距離這四個字並不難理解 它指的就是人的情感距離 簡單的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程度 但是今天這個辯題 究竟是讓我們跟對方辯友來論證什麼呢 勿庸置疑 一個手機鎖在抽屜裡 它本身對人是不會產生影響的 所以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必然是手機的使用 但是今天是不是要讓對方辯友來證明兩個人一旦使用手機聯絡 距離就近了 或者讓我方證明 兩個人一旦使用手機聯絡 距離就遠了呢 顯然不是的 因為當兩個人使用手機交流的時候 並不必然導致雙方距離的接近或者疏遠 真正在根本上決定雙方距離變化的 是他們交流的內容 而不是交流的工具 因此當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這個社會學意義上的辯題時 我們發現 手機越來越廣泛的使用 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而我們所要討論的 就是人們因為使用手機的使用 所產生的普遍的一般意義上的變化 究竟是接近還是疏遠了人的距離 接下來我們就要看看 手機究竟給我們的生活 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第一個影響 交流溝通的效率化 手機是一種非常高效的交流工具 人們使用手機 就是因為它交流方便 快捷 高效 一般意義上人們不會使用手機 進行低效率的交流 但實際上並非所有的交流 都能遵循高效的原則 就拿人的距離來說 距離的接近是需要雙方 真誠而投入地進行情感表達 與效率無關 追求效率對於情感交流來說 是荒謬且毫無意義的 第二 交往方式的單一化 因為手機方便高效 快捷的特點 使得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 越來越深 人際交往越來越集中於手機這一種交流方式 交往方式趨向單一化 而我們知道人際交流 應該是多形式多方位的 交往方式的單一化 與人際交往的需要相矛盾 從而疏遠了的距離 由此 我們不難認識到 某一次具體使用手機進行交流 絕不必然接近或者疏遠人的距離 但這並非是今天的辯題讓我們討論的 當我們站在社會學的角度上 重新審視手機 給人們帶來的影響時 我們就應該洞察到現代人交往方式的單一化 交流溝通的效率化 而這恰恰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謝謝 防守反擊: 反方二辯:謝謝主持人 大家好 很高興對方辯友與我方達成共識 是在一個社會學的層面 社論今天的辯題 可是對方辯友在立論中 有幾個問題我不明白 請教一下 對方辯友首先告訴我們說 聯絡是交流的前提 手機可以聯絡 於是手機就接近了人的距離 那麼今天如果我和朋友吵了一架 用手機吵了一架 您說我們的距離是怎麼接近的呢 因此對方辯友的論證只能證明可能接近 它也有可能疏遠哦 對方辯友證明了我方一半是對的 你們方一半是錯的呀 第二 對方辯友告訴我們說 不同的時代人們有不同的需求 可是不論社會怎麼發展 社會的健康交往方式都必須是一個多樣化的 多層次的 多角度的需求呀 只有一個多樣化的交往 才能滿足我們今天的交往 而手機這種單一的交往方式 是無法滿足的 第三 對方辯友跟我們談了一個邏輯問題 說現在每一個人都希望聯絡 這是我們的美好願望 對方辯友 這麼美好的願望 可以論證我們今天的事實辯題嗎 如果您方說這是您方的邏輯 那麼請您給我們證明 今天我們大家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 希望世界和平 那麼世界就必然和平了 謝謝 正方四辯:謝謝 果然不出我所料 對方同學對距離的界定為發情感距離 還信誓旦旦地告訴我們說 我們對這個辯題的理解有了偏頗 我來向對方同學舉一個例子吧 辦公室裡面啊有兩個同室 這兩個同事彼此之間 互相的不喜歡對方 情感距離可能很遠 但是他們天天在同樣的一個屋簷下 天天在一起共事 你說他人際關係的距離 是遠還是近呢 可見對方同學對距離的認識有失偏頗吧 不是我方哦 第二 對方同學告訴我們說今天社會的距離是多樣化的 不能追求單一化 那我就很奇怪了 手機即使它僅僅是一個單一化的交流模式 它就能夠必然推匯出疏遠嗎 多元化和手機推匯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的疏遠 兩者之前有必然的矛盾嗎 我是沒有看出來 正方一辯:對方辯友今天給我舉出這樣一個例子 他說今天不是手機使人更疏遠 是手機的內容使人更疏遠 才論證您方觀點 他問我們 我們用手機來吵架 這個內容是吵架 是不是就更疏遠呢 首先 我問 人們用手機來吵架 是手機的主要功能 這是主流現象嗎 那如果這樣說的話 那是不是我們用手機表達愛意 這個內容是愛意 就接近了我們的距離 對方辯友您的邏輯是否也不攻自破呢 對方辯友今天這個邏輯很奇怪 他們混淆了情感距離 我們說什麼是人際關係距離 人際關係是包括了情感距離 什麼是人際關係 三綱五常情感距離 乃至非情感距離 都包涵在內了 請對方辯友在接下來的自由辯論為我們論證一下到底什麼才是我們今天應該討論的距離呢 到底是手機還是手機的內容 拉近了我們的距離呢 正方三辯:謝謝 對方辯友一開始在立論當中 為距離做了一個界定 說距離就是人的情感距離 那真的距離只是人的情感距離嗎 那我請問了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人與人之間的聯絡 難道真的只有情感聯絡嗎 上下級關係是不是聯絡 工作關係是不是聯絡 合作伙伴關係 競爭對手關係 這難道都是情感關係嗎 所以說對方辯友一開始 對於這個距離的定義就是錯誤的 對方辯友在立論中 還告訴我們 手機的效率化就導致了疏遠 手機的效率化是什麼 是說明手機的聯絡更方便了 難道對方辯友的意思就是說 手機聯絡越方便 會使我們越疏遠嗎 所以說在下面的立論不中 對方辯友您一定要給我們推匯出 手機的效率化是如何導致人的疏遠的 第三 對方辯友還在立論當中 告訴我們 手機聯絡現在已經成為 整個社會一個單一化的聯絡了 難道現在整個社會中的人們之間的聯絡 真的是單一了嗎 真的是隻靠手機了嗎 那今天我們 站在辯論場上 互相辯論靠的是什麼方式呢 我們在飯店裡面吃飯的時候 互相交談的時候 那個是什麼樣的方式呢 所以說對方辯友您說的這個單一化 根本就無法成立啊 謝謝 正方四辯:再舉一個例子來證明一下我方的觀點吧 在春運期間 客流量年年都在攀升 但是春節期間手機簡訊量和通話量也在年年攀升 照對方的邏輯 這個單一化的邏輯又如何得出呢 我們看到兩個關係是逐漸都是往上升的關係 而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關係 不是說手機交流升了 人面交流就會減少 也不是說人面 交流升了 手機交流就會減少 兩者不是一個必然的 非此即彼的關係 而是一個共贏的關係 互為補充的關係 對方同學 反方三辯:謝謝主持人 大家好 剛剛對方辯友用一個辦公室的例子告訴我們 什麼是情感距離呢 實際上就是人和人之間的 直接距離 對方辯友把它叫作關係距離 實際上是不是空間距離呢 如果說是空間距離的話 我遠在澳洲的父親 遠比我在身邊的一個朋友跟我的空間距離遠 按照您的邏輯 是不是我和父親的關係 遠比我身邊的陌生人要遠得多呢 當然不是了 我們今天要討論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當然是一種情感的距離了 還有剛剛對方辯友告訴我們 各種各樣的聯絡都可以坐在辦公室 跟上級之間有聯絡 但是這種聯絡必然導致人和人之間關係的親近嗎 當然不是 正是因為這樣 我們用手機聯絡得多了 才不能必然導致我們關係的親近啊 對方辯友 還有您告訴我效率化 我們用手機交流效率 方便 快捷 為什麼不能接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難道你認為用高效的原則 我投入最少獲得最多的原則 去培養一份感情 能夠獲得一份純美的感情嗎 還有對方辯友告訴我們 手機交往不是單一化 請您站在一個社會學的角度上 看看我們的普遍現象 我們是不是大量使用手機了 是不是發簡訊的人多了 寫信的人少了 是不是打電話的人多了 親自拜訪的人少了呢 對方辯友您站在全社會的角度上 看到一個社會的普遍現象的時候 您能告訴我 手機不是在大量使用 不是在大量地擠壓其他方式嗎 我們說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正方二辯:請教對方辯友 邊關的戰士 海外的學子 他們透過手機和家人聯絡 互致相思之情 請教他們的關係怎麼就疏遠了呢 反方四辯:對方辯友無非在為我們論證 兩個人之間打了個電話 關係接近了我也可以給對方辯友舉很多例子 兩個人之間打個電話 吵了一架之後 關係疏遠了 對於考慮一個社會學意義上的辯題 我們舉個例有什麼意義呢 對方辯友的第一個立論 是告訴我們說 地球變小了 手機在其中功不可沒 對麼請問對方辯友了 手機拉近的是地域和地域之間的交流距離 還是人和人之間的心靈距離呢 正方一辯:手機接近的是人際關係的距離 對方辯友您連一個個例都不能證明 又如何論證宏觀呢 我方舉的邊關戰士 在外學子 漂泊海外的 都是宏觀啊 我再請問您一個宏觀的例子 正值奧運期間 無數的觀眾透過手機向奧運健兒表達問候 他們感到內心非常溫暖 這個問候使他們的距離更加疏遠了呢 反方二辯:對方辯友在辯論一開始告訴我們 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命題 要與我方在社會學的角度討論 可是在自由辯論中 對方舉出一個又一個個例 對方辯友 我也可以給你舉出這樣的個例 證明人是疏遠的 這樣的個例於我們今天的辯題有什麼意義呢 對方辯友既然要從社會學的角度討論 我就要請教對方辯友了 今天手機給我們人類生活的影響 究竟帶來的是什麼 正方二辯:帶來的就是通訊工具的方便 帶來的就是人際關係的接近嘛 對方辯友參加奧運會的人可不是少數 對方辯友為什麼說是一個個例呢 如果對方辯友要談宏觀 我們就來談宏觀 隨著通訊工具的發達 通訊工具的普及 地球都變成一個地球村了 怎麼不是接近了呢 您給我們論證疏遠 反方二辯:我請教您今天手機給人類生活的影響帶來了什麼 您告訴我帶來的是接近了 那請教對方辯友怎麼接近了 您方是怎麼論證的 正方二辯:對方辯友對多方的例子 就這麼含糊地含糊過去了 那我再請教一個宏觀的例子了 昨天廈門大學的同學告訴我們說 現在社會上有百分之四十五的兒女他們不能在家 不能跟父母在一起 那麼他們透過手機跟父母聯絡 互致相思之情 您說這怎麼就是他們疏遠了呢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你告訴我 我們是用了手機了 接近了你和父母之間的距離 還是我們跟父母說的親切的話語 接近了距離呢 正方一辯:對方辯友 那您是不是以手機為載體 透過手機向我表達一聲問候 你要證明是它怎麼使你和母親更疏遠 請論證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請您不要在一個個個例中徘徊了 我們說這是一個社會學命題 我們已經跟對方辯友達成共識了 您說打一個電話給母親接近距離 那麼我說打一個電話 跟我的朋友吵一架 是不是疏遠了距離呢 對方辯友您要不要立足於全社會的普遍現實 來和我們討論這個辯題呢 正方一辯:對方辯友 什麼是社會學 社會學就是要立足現實 您不能高談闊論 沒有一個例子證明啊 而我方已經從社會學普遍角度 用事實向您證明 請您繼續告訴我們 連雲港近海駐島官兵和漁民共同進行灘塗搶險救災 可謂是軍民雨水情更深啊 他們的關係怎麼就更加疏遠 可不要再說內容了 那也解構您的論點呀 反方四辯:對方辯友您不過說 他們聯絡方便了 卻不給我們論證為什麼聯絡方便了 我們的距離就必然拉近了 對方辯友又說我們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這個命題 但對方辯友又要我們從邏輯上推導為什麼手機必然使我們疏遠了 我們從社會學考察命題 我們當然應該用社會學的方法 來看看我們這個社會的普遍現象 手機是不是使我們疏遠了呀 對方辯友 正方三辯:對方辯友任何一個宏觀都是由一個一個的個例組成的 今天我方舉出了這麼多個例 對方辯友一個都沒有解決 反而指責我方舉的例子不當 對方辯友您倒是舉一個例子來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不是您的例子不當 而是您的例子沒有代表性 您說手機打親切的話語接近人的距離 我說手機打電話吵架 疏遠了人的距離 您說我們哪個有代表性呢 這樣的爭吵今天的辯論有意義嗎 ?您要不是讓在全社會的角度上看到人們大量使用手機擠壓了其他溝通方式 來給我們討論這樣的辯題呢 正方四辯:很簡單啊 對方同學今天距離界定錯誤啊 再請教您 有很多時候是人面不知何處去 只有桃花在那笑春風 請教對方同學 這個時候他們沒有手機怎麼辦 反方二辯:好 對方辯友不過是想告訴我們 聯絡是交流的前提 聯絡多了人的情感距離就接近了 請教對方辯友 您這種接近是可能接近 還是必然接近呢 正方一辯:對方辯友 我用一句中國的古話來回答您 交則泰 不交則否 請對方辯友您倒是給我們論證 手機如何使人必然疏遠 從社會宏觀論證 反方四辯:從社會宏觀論證 對方辯友告訴我們說 交流多了人們之間就必然拉近了 我請問大家 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夫妻 他們交流得多不多呢 為什麼還會有人離婚呢 是不是因為他們手機打得少了 還是簡訊發得少了呢 正方三辯:那我也想請問對方辯友 現在有的青年人 為了談戀愛 為了跟他的愛人聯絡方便 專門去買手機 您說有兩口子為了離婚 為了疏遠去專門買手機的嗎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 我倒想請問您了 您說那兩個人是甜言蜜語話多了 接近了他們的距離呢 還是我們天天拿著個手機接近了他們的距離呢 正方四辯:對方同學今天說來說去 還是在談情感問題 我倒是再想請教對方同學了 我們很多人都是每逢佳節倍思親 但是不能夠回家 請教 這個時候我用手機聯絡 怎麼就和家人疏遠了呢距離呢 反方一辯:人們發明手機 是為了讓人接近距離 人們使用使用手機就必然接近了距離了嗎 我們今天來參加比賽 是為了贏得勝利 是不是我們參加比賽就必然贏得勝利了呢 正方三辯:對方辯友告訴我們 今天人們聯絡的時候 不一定要用手機 可以用其他方式 但是這是您的觀點嗎 您要論證的是用了手機之後 他們的距離就疏遠了 請論證 反方二辯:對方辯友是您方一直在個例上糾纏 不肯跳出來看一看社會的現實 那我方來告訴您 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社會的現實 現實是人們大量使用手機 擠壓了其他交流方式 現實是人們因為手機具有高效 快速的特性 因此情感上的交流 也不免產生了這方面的影響 對方辯友 請您告訴我 在這樣情況下 人的情感怎能不疏遠 您方的個例能證明情感拉近 我方的個例證明情感疏遠 這樣的辯論有什麼意義呢 正方四辯:今天非常好笑 對方同學說 幾百萬在外的學子 幾千萬在外的工作人員都是個例 那我再請教對方同學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到很多情況 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我們和我們的家人 我們和我們的親人 真的就是不能見面 用書信交流沒有這麼快 用人面交流無法實現 請教了 用手機交流怎麼就疏遠了呢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我和我的母親就在異地 我是一名異地求學的大學生 但是我不認為手機接近了我們的距離 而是我跟我母親說的甜蜜的話語接近了我們的距離 對方辯友您要證明 是手機接近距離還是話語接近距離呢 正方一辯:對方辯友 手機不拿來說話 放著一個裸機 還稱做為手機嗎 對方辯友 今天反覆告訴我們 手機擠壓了其他的交流方式 我想問 這真的是手機帶來的嗎 您要論證必然性呀 反方四辯:對方辯友我們考察社會上的現象 社會上人們使用手機究竟是疏遠了還是接近了 為什麼要討論必然性呢 如果對方辯友認為 我們透過手機接近了人們之間的關係(反方時間到) 謝謝 正方二辯:每年的春節晚會 央視也有很多的工作人員 他們不能回家 那麼他們透過手機跟家人說一聲新年好 這關係怎麼就疏遠了呢 正方四辯:其實對方同學說了我們半天 說我們沒有接近 但是對方同學今天自始至終沒有論證疏遠 正方三辯:對方辯友告訴我們 手機疏遠了人的距離 那是不是今天路邊有人昏倒了 我們不要用手機撥120 應該長跑二十公里(正方時間到) 謝謝 一錘定音 路一鳴:我從正方二號選手的發言當中 知道反方有同學有手機 所以希望這個有手機的同學 待會告訴我們 他怎麼會選擇一個能導致人距離疏遠的工具 隨身攜帶呢 謝謝 蔣昌建:您說用現代的通訊工具 比如說手機 電子郵件 代替了傳統的郵件 那麼會疏遠人的距離 那麼距離這個邏輯 我們無限制推下去的話 是不是我們回到了老死不相往來 雞犬之聲相聞的那樣的一個樸素的交流方式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才顯得那麼近呢 謝謝 反方二辯:謝謝提問老師 剛才對方辯友所說的那個有手機號碼的同學就是我 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 對方辯友的確是給我發了個簡訊 留了我的電話號碼 但是我卻並沒有給對方辯友回答這條簡訊 為什麼 因為我覺得這樣的手機交流 並不能必然拉近我們的距離 而我們需要的是什麼 是個多樣化的交流 我願意和對方辯友一起出去散散步 願意和您一起吃頓飯 願意和您打打電話 有空的時候也可以發發簡訊 只有這樣多樣化的交流 才能接近你我的距離 假如我們一天到晚 抱個手機發個不停 我相信我並不能瞭解對方辯友 對方辯友也不能瞭解我 您說是不是啊 謝謝 反方四辯:我們把手機這樣一種工具 裝在身上 是為了讓我們資訊交流得更方便 我方論證我方觀點 不是透過必然性論證的 因為我們都知道 手機這樣一種工具 它並不能必然使我們拉也必然不能使我們疏遠 關鍵是要看我們如何去使用手機 就像蔣老師那個問題所問的一樣 我們使用手機之後 並不是我們傳遞的內容必然會變壞 也不是我們傳遞的內容決然就親切 而是看我們怎麼去使用它 但有一點是必然的 那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 我們人類對於交往的需要 必然是越來越多層次 多樣化 多形式的 而手機這樣一種單一的交往方式 它無疑大大擠壓了其他的交往方式 因此無法滿足人們多形式 多層次 多角度的情感交流的需要 所以手機無法拉近我們的距離 而只能疏遠 隨著人們的交往越來越集中在這樣一種工具上 所以我之間的距離 會越來越疏遠 其實我們今天的命題想理解起來 並不那麼容易 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便是放在哲學的高度上來看的話 其實它要告訴我們 是一個科技對人的異化的問題 科技對人的異化 就像今天對方辯友 一直問我們的一樣 說我們經常用手機去聯絡 為什麼你就非要說 我們之間的距離疏遠了呢 是我想大家很多人都可能有同樣的問題 而我經常用手機去聯絡 我覺得我們的關係很親密啊 你們為什麼非要說 我們之間的距離疏遠了呢 那麼就像我去問盧梭 問馬爾庫賽 我問他們 我天天使用高科技的產品 我也沒覺得被他們異化 我覺得很滿意啊 你為什麼非要說我被他們異化了呢 其實他們沒有辦法回答這樣的問題 就像我無法回答大家為什麼我天天使用手機會疏遠一樣 因為這是一個社會學上的命題 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 就是基於我們自己個人的一點小小的認知 我們基於自己個人小小的認知 無法超越他的話 就無法認識到這個辯題真正深刻的內涵 我們只有突破自己小小的認知的世界 我們放眼看整個社會 我們才會發現 原來手機確確實實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它的改變就是使我們的交往越來越集中在這樣這種交流的工具上 我們的交往越來越單從而使得人類的交往方式越來越集中在手機上無法滿足我們交往的需要 從而疏遠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謝謝
辯題:手機拉近人的距離/手機疏遠人的距離 正方:江蘇大學 反方:河海大學 猜測立論 正方四辯:謝謝 我方對 對方立論做出如下猜測 第一 對方會將辯題當中的拉近 理解為親近 基於此會將辯題當中的距離 理解為情感距離 而不是更為中性的人際關係的距離 第二 對方同學今天會引入人面交流這樣一個概念 並拿來和手機交流進行比較 得出在接近人情感距離方面 手機交流不如人面交流 並因為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之後呢 對方同學會竭力論證手機交流和人面交流之間有一個必然的非此即彼的矛盾關係 第三 對方同學今天可能還會另闢蹊徑 告訴我們手機這樣一個工具 和手機的使用 並不是同樣一個概念 手機作為一個工具 其本身如果沒有人參與的話 它是不會起到接近人情感距離這樣一個作用的 但是這樣的論證方式在解構我方立論的同時 也就解構了對方同學自己的立論 基於此 我方對對方同學的立論 作出如下的猜測 猜對與否 稍後便見分曉 反方四辯:謝謝主持人 大家好 我們認為他們的立論 有這樣幾種可能 第一 把地域距離和人的距離 混為一談 認為手機使人們聯絡得方便了 從而就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第二 對方把接近人的距離 一般來說是要交流的 而手機可以讓人們更方便地交流 所以就接近了我們的距離 第三 對方辯友會認為 手機方便快捷高效的特徵 必然接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 如有例外 那不是手機惹的錯 而是人的使用不當 第四 對方認為在某些情況下 使用其它的交流工具 幾乎不可能 只能使用手機 所以似乎有力地證明了手機接近人的距離 以上四點如被我方不幸猜中 還請對方辯友不要著急 慢慢論證 謝謝 正方一辯:謝謝 大家好 手機到底是接近還是疏遠了人的距離呢 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問題 眾所周知 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合 而人的社會關係 又是靠什麼來維繫呢 靠的是聯絡 沒有聯絡 社會關係無法建立 從這個角度上 我們可以說人類歷史是一部聯絡越發緊密的歷史 是一部人際關係越發接近的歷史 而手機作為現代社會最為普遍的通訊工具之一 它給人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聯絡帶不了極大的便利 密切了人的社會關係 因此 理所當然手機接近了人的距離 下面我方首先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予以論證 農業文明時代 通訊的手段主要是書信 鴻雁傳書 魚傳尺素 青鳥探勘等等的傳說 寄託了人們的美好理想 通訊手段的落後在某種程度上 造成了農業文明時代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社會結構相對鬆散 而到了工業文明時代 通訊日益發達 社會也越發連成一個有機整體 引一發而動全身 人與人的距離接近了 尤其到了當今的資訊時代 書信 電腦 手機 網路 等等等等 已經將人類置於立體多元化的通訊網路中 人與人的距離進一步接近了 難怪人們說地球變小了 成了地球村了 當然這不單單是手機的功勞 但手機在其中確實扮演了不置可否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 所以說手機的確接近了人的距離 謝謝 正方二辯:再從邏輯上看 辯題中的遠近 只能解釋為人際關係的距離 而不是說是時間或是空間的距離 從人際關係上看 最遠的距離莫過於互不相識 兩個互不相識的人 透過手機一聯絡 認識了 那不就是人際關係的接近嗎 再透過手機多次聯絡 這一回生兩回熟的關係 不就更近了嗎 當然聯絡的方便 並不能直接導致人際關係的接近 但你要知道人是社會的人 希望交流 希望溝通 希望接近距離 可是人類的天性啊 難道手機讓你我聯絡方便了 這關係反倒還是疏遠了嗎 那會不會如對方所講 是無緣對面都不相識了呢 不會的 手機只會讓人有緣千里來相會啊 謝謝 反方一辯:謝謝主持人 大家好 坦率的說 當我剛拿到今天這個辯題的時候 心裡是充滿疑惑的 人的距離這四個字並不難理解 它指的就是人的情感距離 簡單的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程度 但是今天這個辯題 究竟是讓我們跟對方辯友來論證什麼呢 勿庸置疑 一個手機鎖在抽屜裡 它本身對人是不會產生影響的 所以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必然是手機的使用 但是今天是不是要讓對方辯友來證明兩個人一旦使用手機聯絡 距離就近了 或者讓我方證明 兩個人一旦使用手機聯絡 距離就遠了呢 顯然不是的 因為當兩個人使用手機交流的時候 並不必然導致雙方距離的接近或者疏遠 真正在根本上決定雙方距離變化的 是他們交流的內容 而不是交流的工具 因此當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這個社會學意義上的辯題時 我們發現 手機越來越廣泛的使用 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而我們所要討論的 就是人們因為使用手機的使用 所產生的普遍的一般意義上的變化 究竟是接近還是疏遠了人的距離 接下來我們就要看看 手機究竟給我們的生活 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第一個影響 交流溝通的效率化 手機是一種非常高效的交流工具 人們使用手機 就是因為它交流方便 快捷 高效 一般意義上人們不會使用手機 進行低效率的交流 但實際上並非所有的交流 都能遵循高效的原則 就拿人的距離來說 距離的接近是需要雙方 真誠而投入地進行情感表達 與效率無關 追求效率對於情感交流來說 是荒謬且毫無意義的 第二 交往方式的單一化 因為手機方便高效 快捷的特點 使得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 越來越深 人際交往越來越集中於手機這一種交流方式 交往方式趨向單一化 而我們知道人際交流 應該是多形式多方位的 交往方式的單一化 與人際交往的需要相矛盾 從而疏遠了的距離 由此 我們不難認識到 某一次具體使用手機進行交流 絕不必然接近或者疏遠人的距離 但這並非是今天的辯題讓我們討論的 當我們站在社會學的角度上 重新審視手機 給人們帶來的影響時 我們就應該洞察到現代人交往方式的單一化 交流溝通的效率化 而這恰恰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謝謝 防守反擊: 反方二辯:謝謝主持人 大家好 很高興對方辯友與我方達成共識 是在一個社會學的層面 社論今天的辯題 可是對方辯友在立論中 有幾個問題我不明白 請教一下 對方辯友首先告訴我們說 聯絡是交流的前提 手機可以聯絡 於是手機就接近了人的距離 那麼今天如果我和朋友吵了一架 用手機吵了一架 您說我們的距離是怎麼接近的呢 因此對方辯友的論證只能證明可能接近 它也有可能疏遠哦 對方辯友證明了我方一半是對的 你們方一半是錯的呀 第二 對方辯友告訴我們說 不同的時代人們有不同的需求 可是不論社會怎麼發展 社會的健康交往方式都必須是一個多樣化的 多層次的 多角度的需求呀 只有一個多樣化的交往 才能滿足我們今天的交往 而手機這種單一的交往方式 是無法滿足的 第三 對方辯友跟我們談了一個邏輯問題 說現在每一個人都希望聯絡 這是我們的美好願望 對方辯友 這麼美好的願望 可以論證我們今天的事實辯題嗎 如果您方說這是您方的邏輯 那麼請您給我們證明 今天我們大家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 希望世界和平 那麼世界就必然和平了 謝謝 正方四辯:謝謝 果然不出我所料 對方同學對距離的界定為發情感距離 還信誓旦旦地告訴我們說 我們對這個辯題的理解有了偏頗 我來向對方同學舉一個例子吧 辦公室裡面啊有兩個同室 這兩個同事彼此之間 互相的不喜歡對方 情感距離可能很遠 但是他們天天在同樣的一個屋簷下 天天在一起共事 你說他人際關係的距離 是遠還是近呢 可見對方同學對距離的認識有失偏頗吧 不是我方哦 第二 對方同學告訴我們說今天社會的距離是多樣化的 不能追求單一化 那我就很奇怪了 手機即使它僅僅是一個單一化的交流模式 它就能夠必然推匯出疏遠嗎 多元化和手機推匯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的疏遠 兩者之前有必然的矛盾嗎 我是沒有看出來 正方一辯:對方辯友今天給我舉出這樣一個例子 他說今天不是手機使人更疏遠 是手機的內容使人更疏遠 才論證您方觀點 他問我們 我們用手機來吵架 這個內容是吵架 是不是就更疏遠呢 首先 我問 人們用手機來吵架 是手機的主要功能 這是主流現象嗎 那如果這樣說的話 那是不是我們用手機表達愛意 這個內容是愛意 就接近了我們的距離 對方辯友您的邏輯是否也不攻自破呢 對方辯友今天這個邏輯很奇怪 他們混淆了情感距離 我們說什麼是人際關係距離 人際關係是包括了情感距離 什麼是人際關係 三綱五常情感距離 乃至非情感距離 都包涵在內了 請對方辯友在接下來的自由辯論為我們論證一下到底什麼才是我們今天應該討論的距離呢 到底是手機還是手機的內容 拉近了我們的距離呢 正方三辯:謝謝 對方辯友一開始在立論當中 為距離做了一個界定 說距離就是人的情感距離 那真的距離只是人的情感距離嗎 那我請問了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人與人之間的聯絡 難道真的只有情感聯絡嗎 上下級關係是不是聯絡 工作關係是不是聯絡 合作伙伴關係 競爭對手關係 這難道都是情感關係嗎 所以說對方辯友一開始 對於這個距離的定義就是錯誤的 對方辯友在立論中 還告訴我們 手機的效率化就導致了疏遠 手機的效率化是什麼 是說明手機的聯絡更方便了 難道對方辯友的意思就是說 手機聯絡越方便 會使我們越疏遠嗎 所以說在下面的立論不中 對方辯友您一定要給我們推匯出 手機的效率化是如何導致人的疏遠的 第三 對方辯友還在立論當中 告訴我們 手機聯絡現在已經成為 整個社會一個單一化的聯絡了 難道現在整個社會中的人們之間的聯絡 真的是單一了嗎 真的是隻靠手機了嗎 那今天我們 站在辯論場上 互相辯論靠的是什麼方式呢 我們在飯店裡面吃飯的時候 互相交談的時候 那個是什麼樣的方式呢 所以說對方辯友您說的這個單一化 根本就無法成立啊 謝謝 正方四辯:再舉一個例子來證明一下我方的觀點吧 在春運期間 客流量年年都在攀升 但是春節期間手機簡訊量和通話量也在年年攀升 照對方的邏輯 這個單一化的邏輯又如何得出呢 我們看到兩個關係是逐漸都是往上升的關係 而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關係 不是說手機交流升了 人面交流就會減少 也不是說人面 交流升了 手機交流就會減少 兩者不是一個必然的 非此即彼的關係 而是一個共贏的關係 互為補充的關係 對方同學 反方三辯:謝謝主持人 大家好 剛剛對方辯友用一個辦公室的例子告訴我們 什麼是情感距離呢 實際上就是人和人之間的 直接距離 對方辯友把它叫作關係距離 實際上是不是空間距離呢 如果說是空間距離的話 我遠在澳洲的父親 遠比我在身邊的一個朋友跟我的空間距離遠 按照您的邏輯 是不是我和父親的關係 遠比我身邊的陌生人要遠得多呢 當然不是了 我們今天要討論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當然是一種情感的距離了 還有剛剛對方辯友告訴我們 各種各樣的聯絡都可以坐在辦公室 跟上級之間有聯絡 但是這種聯絡必然導致人和人之間關係的親近嗎 當然不是 正是因為這樣 我們用手機聯絡得多了 才不能必然導致我們關係的親近啊 對方辯友 還有您告訴我效率化 我們用手機交流效率 方便 快捷 為什麼不能接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難道你認為用高效的原則 我投入最少獲得最多的原則 去培養一份感情 能夠獲得一份純美的感情嗎 還有對方辯友告訴我們 手機交往不是單一化 請您站在一個社會學的角度上 看看我們的普遍現象 我們是不是大量使用手機了 是不是發簡訊的人多了 寫信的人少了 是不是打電話的人多了 親自拜訪的人少了呢 對方辯友您站在全社會的角度上 看到一個社會的普遍現象的時候 您能告訴我 手機不是在大量使用 不是在大量地擠壓其他方式嗎 我們說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正方二辯:請教對方辯友 邊關的戰士 海外的學子 他們透過手機和家人聯絡 互致相思之情 請教他們的關係怎麼就疏遠了呢 反方四辯:對方辯友無非在為我們論證 兩個人之間打了個電話 關係接近了我也可以給對方辯友舉很多例子 兩個人之間打個電話 吵了一架之後 關係疏遠了 對於考慮一個社會學意義上的辯題 我們舉個例有什麼意義呢 對方辯友的第一個立論 是告訴我們說 地球變小了 手機在其中功不可沒 對麼請問對方辯友了 手機拉近的是地域和地域之間的交流距離 還是人和人之間的心靈距離呢 正方一辯:手機接近的是人際關係的距離 對方辯友您連一個個例都不能證明 又如何論證宏觀呢 我方舉的邊關戰士 在外學子 漂泊海外的 都是宏觀啊 我再請問您一個宏觀的例子 正值奧運期間 無數的觀眾透過手機向奧運健兒表達問候 他們感到內心非常溫暖 這個問候使他們的距離更加疏遠了呢 反方二辯:對方辯友在辯論一開始告訴我們 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命題 要與我方在社會學的角度討論 可是在自由辯論中 對方舉出一個又一個個例 對方辯友 我也可以給你舉出這樣的個例 證明人是疏遠的 這樣的個例於我們今天的辯題有什麼意義呢 對方辯友既然要從社會學的角度討論 我就要請教對方辯友了 今天手機給我們人類生活的影響 究竟帶來的是什麼 正方二辯:帶來的就是通訊工具的方便 帶來的就是人際關係的接近嘛 對方辯友參加奧運會的人可不是少數 對方辯友為什麼說是一個個例呢 如果對方辯友要談宏觀 我們就來談宏觀 隨著通訊工具的發達 通訊工具的普及 地球都變成一個地球村了 怎麼不是接近了呢 您給我們論證疏遠 反方二辯:我請教您今天手機給人類生活的影響帶來了什麼 您告訴我帶來的是接近了 那請教對方辯友怎麼接近了 您方是怎麼論證的 正方二辯:對方辯友對多方的例子 就這麼含糊地含糊過去了 那我再請教一個宏觀的例子了 昨天廈門大學的同學告訴我們說 現在社會上有百分之四十五的兒女他們不能在家 不能跟父母在一起 那麼他們透過手機跟父母聯絡 互致相思之情 您說這怎麼就是他們疏遠了呢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你告訴我 我們是用了手機了 接近了你和父母之間的距離 還是我們跟父母說的親切的話語 接近了距離呢 正方一辯:對方辯友 那您是不是以手機為載體 透過手機向我表達一聲問候 你要證明是它怎麼使你和母親更疏遠 請論證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請您不要在一個個個例中徘徊了 我們說這是一個社會學命題 我們已經跟對方辯友達成共識了 您說打一個電話給母親接近距離 那麼我說打一個電話 跟我的朋友吵一架 是不是疏遠了距離呢 對方辯友您要不要立足於全社會的普遍現實 來和我們討論這個辯題呢 正方一辯:對方辯友 什麼是社會學 社會學就是要立足現實 您不能高談闊論 沒有一個例子證明啊 而我方已經從社會學普遍角度 用事實向您證明 請您繼續告訴我們 連雲港近海駐島官兵和漁民共同進行灘塗搶險救災 可謂是軍民雨水情更深啊 他們的關係怎麼就更加疏遠 可不要再說內容了 那也解構您的論點呀 反方四辯:對方辯友您不過說 他們聯絡方便了 卻不給我們論證為什麼聯絡方便了 我們的距離就必然拉近了 對方辯友又說我們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這個命題 但對方辯友又要我們從邏輯上推導為什麼手機必然使我們疏遠了 我們從社會學考察命題 我們當然應該用社會學的方法 來看看我們這個社會的普遍現象 手機是不是使我們疏遠了呀 對方辯友 正方三辯:對方辯友任何一個宏觀都是由一個一個的個例組成的 今天我方舉出了這麼多個例 對方辯友一個都沒有解決 反而指責我方舉的例子不當 對方辯友您倒是舉一個例子來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不是您的例子不當 而是您的例子沒有代表性 您說手機打親切的話語接近人的距離 我說手機打電話吵架 疏遠了人的距離 您說我們哪個有代表性呢 這樣的爭吵今天的辯論有意義嗎 ?您要不是讓在全社會的角度上看到人們大量使用手機擠壓了其他溝通方式 來給我們討論這樣的辯題呢 正方四辯:很簡單啊 對方同學今天距離界定錯誤啊 再請教您 有很多時候是人面不知何處去 只有桃花在那笑春風 請教對方同學 這個時候他們沒有手機怎麼辦 反方二辯:好 對方辯友不過是想告訴我們 聯絡是交流的前提 聯絡多了人的情感距離就接近了 請教對方辯友 您這種接近是可能接近 還是必然接近呢 正方一辯:對方辯友 我用一句中國的古話來回答您 交則泰 不交則否 請對方辯友您倒是給我們論證 手機如何使人必然疏遠 從社會宏觀論證 反方四辯:從社會宏觀論證 對方辯友告訴我們說 交流多了人們之間就必然拉近了 我請問大家 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夫妻 他們交流得多不多呢 為什麼還會有人離婚呢 是不是因為他們手機打得少了 還是簡訊發得少了呢 正方三辯:那我也想請問對方辯友 現在有的青年人 為了談戀愛 為了跟他的愛人聯絡方便 專門去買手機 您說有兩口子為了離婚 為了疏遠去專門買手機的嗎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 我倒想請問您了 您說那兩個人是甜言蜜語話多了 接近了他們的距離呢 還是我們天天拿著個手機接近了他們的距離呢 正方四辯:對方同學今天說來說去 還是在談情感問題 我倒是再想請教對方同學了 我們很多人都是每逢佳節倍思親 但是不能夠回家 請教 這個時候我用手機聯絡 怎麼就和家人疏遠了呢距離呢 反方一辯:人們發明手機 是為了讓人接近距離 人們使用使用手機就必然接近了距離了嗎 我們今天來參加比賽 是為了贏得勝利 是不是我們參加比賽就必然贏得勝利了呢 正方三辯:對方辯友告訴我們 今天人們聯絡的時候 不一定要用手機 可以用其他方式 但是這是您的觀點嗎 您要論證的是用了手機之後 他們的距離就疏遠了 請論證 反方二辯:對方辯友是您方一直在個例上糾纏 不肯跳出來看一看社會的現實 那我方來告訴您 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社會的現實 現實是人們大量使用手機 擠壓了其他交流方式 現實是人們因為手機具有高效 快速的特性 因此情感上的交流 也不免產生了這方面的影響 對方辯友 請您告訴我 在這樣情況下 人的情感怎能不疏遠 您方的個例能證明情感拉近 我方的個例證明情感疏遠 這樣的辯論有什麼意義呢 正方四辯:今天非常好笑 對方同學說 幾百萬在外的學子 幾千萬在外的工作人員都是個例 那我再請教對方同學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到很多情況 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我們和我們的家人 我們和我們的親人 真的就是不能見面 用書信交流沒有這麼快 用人面交流無法實現 請教了 用手機交流怎麼就疏遠了呢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我和我的母親就在異地 我是一名異地求學的大學生 但是我不認為手機接近了我們的距離 而是我跟我母親說的甜蜜的話語接近了我們的距離 對方辯友您要證明 是手機接近距離還是話語接近距離呢 正方一辯:對方辯友 手機不拿來說話 放著一個裸機 還稱做為手機嗎 對方辯友 今天反覆告訴我們 手機擠壓了其他的交流方式 我想問 這真的是手機帶來的嗎 您要論證必然性呀 反方四辯:對方辯友我們考察社會上的現象 社會上人們使用手機究竟是疏遠了還是接近了 為什麼要討論必然性呢 如果對方辯友認為 我們透過手機接近了人們之間的關係(反方時間到) 謝謝 正方二辯:每年的春節晚會 央視也有很多的工作人員 他們不能回家 那麼他們透過手機跟家人說一聲新年好 這關係怎麼就疏遠了呢 正方四辯:其實對方同學說了我們半天 說我們沒有接近 但是對方同學今天自始至終沒有論證疏遠 正方三辯:對方辯友告訴我們 手機疏遠了人的距離 那是不是今天路邊有人昏倒了 我們不要用手機撥120 應該長跑二十公里(正方時間到) 謝謝 一錘定音 路一鳴:我從正方二號選手的發言當中 知道反方有同學有手機 所以希望這個有手機的同學 待會告訴我們 他怎麼會選擇一個能導致人距離疏遠的工具 隨身攜帶呢 謝謝 蔣昌建:您說用現代的通訊工具 比如說手機 電子郵件 代替了傳統的郵件 那麼會疏遠人的距離 那麼距離這個邏輯 我們無限制推下去的話 是不是我們回到了老死不相往來 雞犬之聲相聞的那樣的一個樸素的交流方式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才顯得那麼近呢 謝謝 反方二辯:謝謝提問老師 剛才對方辯友所說的那個有手機號碼的同學就是我 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 對方辯友的確是給我發了個簡訊 留了我的電話號碼 但是我卻並沒有給對方辯友回答這條簡訊 為什麼 因為我覺得這樣的手機交流 並不能必然拉近我們的距離 而我們需要的是什麼 是個多樣化的交流 我願意和對方辯友一起出去散散步 願意和您一起吃頓飯 願意和您打打電話 有空的時候也可以發發簡訊 只有這樣多樣化的交流 才能接近你我的距離 假如我們一天到晚 抱個手機發個不停 我相信我並不能瞭解對方辯友 對方辯友也不能瞭解我 您說是不是啊 謝謝 反方四辯:我們把手機這樣一種工具 裝在身上 是為了讓我們資訊交流得更方便 我方論證我方觀點 不是透過必然性論證的 因為我們都知道 手機這樣一種工具 它並不能必然使我們拉也必然不能使我們疏遠 關鍵是要看我們如何去使用手機 就像蔣老師那個問題所問的一樣 我們使用手機之後 並不是我們傳遞的內容必然會變壞 也不是我們傳遞的內容決然就親切 而是看我們怎麼去使用它 但有一點是必然的 那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 我們人類對於交往的需要 必然是越來越多層次 多樣化 多形式的 而手機這樣一種單一的交往方式 它無疑大大擠壓了其他的交往方式 因此無法滿足人們多形式 多層次 多角度的情感交流的需要 所以手機無法拉近我們的距離 而只能疏遠 隨著人們的交往越來越集中在這樣一種工具上 所以我之間的距離 會越來越疏遠 其實我們今天的命題想理解起來 並不那麼容易 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便是放在哲學的高度上來看的話 其實它要告訴我們 是一個科技對人的異化的問題 科技對人的異化 就像今天對方辯友 一直問我們的一樣 說我們經常用手機去聯絡 為什麼你就非要說 我們之間的距離疏遠了呢 是我想大家很多人都可能有同樣的問題 而我經常用手機去聯絡 我覺得我們的關係很親密啊 你們為什麼非要說 我們之間的距離疏遠了呢 那麼就像我去問盧梭 問馬爾庫賽 我問他們 我天天使用高科技的產品 我也沒覺得被他們異化 我覺得很滿意啊 你為什麼非要說我被他們異化了呢 其實他們沒有辦法回答這樣的問題 就像我無法回答大家為什麼我天天使用手機會疏遠一樣 因為這是一個社會學上的命題 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 就是基於我們自己個人的一點小小的認知 我們基於自己個人小小的認知 無法超越他的話 就無法認識到這個辯題真正深刻的內涵 我們只有突破自己小小的認知的世界 我們放眼看整個社會 我們才會發現 原來手機確確實實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它的改變就是使我們的交往越來越集中在這樣這種交流的工具上 我們的交往越來越單從而使得人類的交往方式越來越集中在手機上無法滿足我們交往的需要 從而疏遠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