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84119209368

    我們在閱讀古詩詞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履”、“屣”、“屐”這四個字傻傻分不清!其實,它們的含義基本相同,都是鞋的意思。但它們又有著細微的差別,在特殊的語境中更不可混用。那麼,這幾種鞋究竟有何不同呢?

    【履】

    “履”讀音“lǚ”。《說文》:“履,足所依也。”古人稱鞋的地方,一般都說“履”,如成語“鄭人買履”。有時也做動詞,意為踩著,如成語“如履薄冰”。當然還有特殊的用法,常見如下兩個典故:

    珠履:典出《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原指珠飾之履,後喻指有謀略的門客。

    躧履起迎:《漢書·雋不疑傳》:“勝之開閣延請,望見不疑容貌尊嚴,衣冠甚偉,勝之躧履起迎。”來不及穿好鞋,喜出望外,形容迎接客人的急切心情。

    詩詞示例: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孔雀東南飛》

    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蕭衍《莫愁歌》

    未為珠履客,已見白頭翁。——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

    鳳樓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鵷鷺客。——柳永《玉樓春》

    【屣】

    “屣”讀音“xǐ”。這個字是從“躧”、“蹝”演化而來的,本指穿鞋不著鞋跟,後特指拖鞋,也指拖著鞋。常見有“倒屣”、“脫屣”兩個典故。

    倒屣相迎:《三國志·魏書·王粲傳》:“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與“躧履起迎”的典故非常相似,但須區別對待。

    脫屣:《漢書·郊祀志上》:“嗟乎!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屣耳!”比喻把事情看得很簡單,猶如脫掉鞋子,有輕視的意思。

    詩詞示例:

    忽聞扣戶醉吟聲,不覺停杯倒屣迎。——白居易《喜裴濤使君攜詩見訪醉中戲贈》

    一官即夢寐,脫屣歸西秦。——李白《對雪奉餞任城六父秩滿歸京》

    【屐】

    “屐”讀音“jī”。木質的鞋,下有兩齒,一般稱木屐。《急就篇》顏師古注:“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可以踐泥。”這種鞋子保暖較差,適合夏季雨天走在泥濘的路上,優點是堅硬防滑,髒了也容易清洗。主要分為阮家屐和謝家屐兩大流派,而謝家屐又分謝安屐和謝靈運屐兩個分支。

    阮家屐:晉阮孚,性好屐,嘗自蠟屐,並慨嘆說:“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後以“阮家屐”泛指木屐。亦省稱“阮屐”。

    謝安屐:語本《晉書·謝安傳》:“玄等既破堅,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棊,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棊如故。客問之,徐答雲:‘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

    謝公屐:謝靈運曾發明一種木鞋,專門用來登山,底上裝有活動的齒。《南史·謝靈運傳》:“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年級作文小猴幫小白兔拔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