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啥都是自媒體

    1、接受孩子的情緒,並且給它命名。

    孩子目前還不能理解他們體會到的各種各樣的情緒。他們的情緒是“爆炸性”的。他們還不能用社交的、認知等工具去處理情緒的問題。

    作為家長,你首先得平靜下來。你得明白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正常的階段。

    然後,你要接受發生的一切,然後告訴孩子他感受到的這種情緒是什麼。

    他才能理解它。下一次他再有同樣的感受時,他就會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緒。

    你可以說:“你很生氣。你氣得直用手捶地面。你還氣得哭喊。我明白你現在很難過,很生氣。”

    2、理解孩子的情緒,不要抱有偏見。

    請明白這一點“如果這對你的孩子很重要,那麼這件事就很重要。”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喜歡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問題。

    “你剛剛找到的小石頭丟了,這有什麼關係,只是一塊石頭而已。你還會找到另一塊的。”

    如果她正在為丟失的小石頭而哭泣,即便在你看來這有多麼可笑,也不要小看她的情緒。

    這對她來說很重要。這件事就是很重要。

    你也許認為其他男孩叫你的孩子“寶寶”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你的孩子也許接受不了這件事情。

    所以請認真對待你的孩子。對他的經歷感同身受,表示理解和尊重,把他看作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一個依附於你的人。

    請理解他周圍的世界和經歷。如果你在他的位置上,你會怎麼做,或怎麼想,一點也不重要。你又不是2歲、3歲或4歲。

    你可以說:“你不能再看動畫片了,你可能感覺很糟糕,我明白。你希望你可以看更多的動畫片,所以你不能看的話,你就很難過。”

    當你這樣說的時候,請抱著真誠和共情的態度。

    這不是告訴他們這件事情不好,而是對他們的感受表示共情。

    3、把他的情緒正常化

    告訴你的孩子你理解他的感受。你可以告訴他你之前的一個類似的經歷,或者其他人的,童話故事裡的人物也可以。

    你可以說:“當我還是一個小姑娘的時候,我的姐姐不讓我動她的東西,我非常難過,我哭了,我當時很生氣,就像你現在這樣。”

    4、幫助他管理情緒,一起找到一個解決辦法

    在你接受、理解和認可了孩子的憤怒以後,告訴他:“我明白你很難過和生氣,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這件事情。”

    你可以問他做些什麼,心情才會好點。

    如果他繼續哭叫,告訴他“說話,不要哭”。

    溫柔地告訴他,如果他哭喊,你是不會明白他想幹什麼的,讓他用語言表達出來,然後你才能幫上忙。

    要有耐心。

    如果他想要的東西完全不可能實現,堅定地告訴他不行,簡短地說明理由。然後給他提供另外2到3個解決方案。

    你可以說:“我知道在房間的牆上畫畫非常好玩,但你不能這樣做。但是,我們可以在這張大紙上畫畫,用彩筆,或者我可以把橡皮泥拿出來,我們可以捏一些小動物。你覺得呢?”

    5、要有愛心,教孩子——覆盤發生的事情,讚揚好的行為,解釋為什麼一些行為不好。

    當孩子冷靜下來以後,危機過去了,抱著他,然後讓他明白你愛他。

    並告訴他當他生氣的時候好的選擇和行為,解釋為什麼他做的一些行為沒有用。

    你可以說:“乖寶寶在哪裡?快過來,讓我抱抱你,擦乾眼淚。可憐的地板,看你剛才多麼用力地砸它!你剛才真的很生氣,是不是!”

    咯吱他一下,然後告訴他:“看,當我們玩這些筆的時候,你有多麼開心。下一次你生氣的時候,你不用躺在地板上。你只需要到媽媽這兒來,告訴媽媽發生了什麼,你有多麼生氣,然後我們就一起想辦法解決,好不好?”

    6、告訴孩子你們兩是一條戰線上的,不管什麼時候。建立連線感。

    在“暴風雨”過去了以後,和孩子一起玩耍。高質量的陪伴,玩耍,一起做遊戲,一起畫畫,或者一起出去騎腳踏車,打球。

    最重要的是,不要覺得焦慮。你是個成年人了,他只是個孩子。

    發脾氣,是成長過程中很正常的一步。

    和孩子一起,加入他成長的旅程。

  • 2 # 滾滾洪流874

    世上幾十萬年人類進化教育,如果象今天這麼複雜煩鎖,人類還有延續的興趣嗎,把國外吹噓的拉圾育兒法引進國內,再看國外人怎麼教育也懲罰也教育,現在溺愛養育法培養的孩子,和過去老法養育對比缺少什麼。

  • 3 # 野孩子臭丫頭

    3歲左右的孩子有一個“詛咒敏感期”,不知道題主的寶貝是不是處於這樣的階段。

    “詛咒敏感期”一般開始於孩子3歲左右,是“語言敏感期”的一種特殊表現。當孩子開始瘋狂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時,他們會特別鍾情於各種“髒話”和“狠話”。當孩子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有些話能夠像利劍一樣刺傷別人時,就會使用強而有力的語言來試探、發展自己的力量,觀察別人的反應。這個時期的語言習慣稱之為詛咒敏感期。( 李群鋒《兒童行為心理學》)

    而孩子會說這些負面語言,打人其實無非一是為了發洩,二是為了得到關注。搞清楚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那麼就是對症下藥了。

    一、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觀

    點,情緒,弄清楚孩子“無理取鬧”背後的原因。父母要把孩子的情緒幫助她表達出來“你是因為太生氣了是嗎? ”,“你現在很傷心對吧?”……教會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二、明確告訴孩子我們的感受。“你說打媽媽,媽媽感覺很傷心”;“你這樣會影響到了別人”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但是這樣的語言/行為會傷害到別人,我知道不是你的本意,你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孩子。下次你可以告訴媽媽,你現在很生氣、難過……

    三、可藉助繪本,親子游戲給孩子輸入更多的情緒表達的詞彙和方式,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訴求。

    孩子每一個無理取鬧的背後一定有原因,搞明白根本的原因才是解決的根本。當孩子的行為語言,可能讓我們不太有“面子”的時候,不要著急,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理解共情。

    最後提醒下各位爸爸媽媽,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當孩子出現問題我們一定要先去反思家長及孩子的環境。

  • 4 # 我是小仙女一一

    三歲,自我意識的時期。

    其實,每次有這種問題,我都想反問一句,作為父母,你覺得自己合格嗎?孩子每個年齡階段所表現出的特點都是發育的敏感期,作為父母應該順應孩子這種特點,調整自己心態,去引導孩子!反過來想想,如果你是三歲的他,你希望被怎樣對待呢?

    發脾氣嘴上說打人,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這樣(或者身邊的人)孩子最容易做的就是模仿。那作為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

    如果真的解決不了,一定先要讓自己冷靜,然後讓孩子發脾氣,結束後進行溝通,是引導不是批評。要共情孩子。

  • 5 # 狗尾草愛唱歌

    這真不是好現象。利用現在孩子還小,可塑性強的特點,抓住時機,否則以後更難管,甚至管不了。

    不要指望爺奶或姥姥姥爺,隔代教育更不行。爸爸媽媽可以制定一個計劃,扮演不同第角色。一般是嚴父慈母,根據爸媽性格的情況也可以調換角色。

    孩子發脾氣說打人時,要問清原因,讓他明白該不該發脾氣,講清道理,不讓他再說這樣的話。很可能他身邊有這樣的人或有人常說這話,弄清原因後,遠離對他有負面影響的人。另一方面,也樹立父母的威嚴,該唱紅臉就唱紅臉。決不能姑息,溺愛孩子,嬌生慣養將會一塌糊塗,不可收拾。在孩子受批評哭叫時,不能心慈手軟,放任自流。兩人要立場一致,形成合力,不能相互拆臺,使獲得的初步成果又毀於一旦,導致半途而廢,前功盡棄。

    當然,三歲也差不多該進幼兒園小班了。可以和幼兒園老師講清楚,家校合作。一般來說,有的孩子不聽父母的話,但老師說話卻有權威性,動不動就是“俺老師說了”什麼的。這樣,取得一定進步要及時表揚,及時鼓勵,正面激勵,使他有成就感幸福感。

    相信只要下功夫,就能扭轉壞習慣。

  • 6 # 逍客王

    三歲小孩,整天發脾氣嘴上說打人,無理取鬧,這個情況並不多,主要是教育的問題。要想徹底改掉這壞毛病,必須“對症下藥”。父母要注意幾個方面:

    1、雖然小孩才三歲,但是性格脾氣受家人教育的影響基本已經定型。必須換另一種教育方式,比如以前是有母親教育,現在改為父親去教育,由於小孩有戀母情結,母親就不要參與教育了。父親教育方式也得和母親教育相反,母親是包容教育法,那父親必須是嚴厲教育,該獎勵就獎勵,該懲罰就懲罰,絕不縱容孩子的任性。這樣的話有可能會改掉以前不好的毛病。

    2、道德教育要放在第一位。首先,讓他明白父母權利在他的心裡不容侵犯。讓他知道誰才是家裡的“老大”?知道做什麼對什麼不對,見到不認識的人必須有稱呼,否則讓他受到一定的懲罰也是理所當然的。雖然孩子還小,但是他很聰明,有時候大人真不如一個孩子“懂事”,重在引導。

    3、一個人要改變自己的性格、做法一般最好在5歲之前。一定要正能量的方向去培養,就算他有時候能見到負能量的東西,最好用善意的謊言去“欺騙”他一下。比如,小孩子打架等等小事兒,一定要正確引導。千萬別不管不顧,讓他去“自學”,那將來後悔的還是自己。

    所以,小孩子一定要從小教育必須要嚴厲,不能嬌生慣養,他的嬌生慣養就會讓他以後的人生道路更加艱辛和無奈。你的嚴厲教育也是為他以後做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苦是苦了點,累是累了點,不就是以後能讓自己放心嗎?能自己教育的絕不跨代教育。而跨代教育都有一個弊端就是孩子缺乏父愛和母愛,孩子得不到關愛就會很自閉,甚至受到同學的嘲笑。家長會都是爸爸媽媽來,而他卻是爺爺奶奶來,給孩子心靈上造成一定的傷害。總之,在孩子成長中,一定要注意孩子在各個年齡階段的變化。最好讓孩子在一個健康快樂的家庭中度過。

  • 7 # 蛋撻00

    孩子是大人的復刻版,先回憶一下,家中有沒有人的習慣和口頭禪也是這樣,先從大人開始改,三歲的孩子講道理的效果微乎其微,我認為簡單的辦法就是讓他知道如果這樣他會失去他心愛的東西。

    打個比方,告訴他無理取鬧,整天發脾氣,喜歡打人,沒有人會和他做朋友,即使是屬於他的玩具,糖果,衣服,鞋子等等,每家孩子喜歡的東西不一樣,一旦他又發脾氣就當著他的面把他最喜歡的東西送人或者扔掉,第一次肯定是哭鬧特別兇,不要埋怨他,等他安靜,一次肯定也治不好,經歷的次數多了,他會明白他這樣的行為讓他損失了哪些東西,小孩子可精了,心裡的賬本碼的清清的,當他養成不亂髮皮氣,不打人的習慣後就好了……

    一定不要不捨得,玩具,他喜歡的東西都可以再買,但是養成一個習慣真的不容易。不要對孩子說太多的道理,往往行動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 8 # 奧斯汀蓋伊

    首先父母在孩子面前就要先做好榜樣,畢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處於萌芽狀態,正是對事物感到好奇的階段,父母做什麼,他們都會下意識的去學習,所以才要父母平時注意言行舉止。

    父母做個好習慣給孩子看之後,還要多買一些故事書之類的啟蒙書籍,平常有空就讀給孩子聽,一方面是塑造孩子的人格,另一方面就是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之類的。

    孩子的生活環境,還有父母的日常教導,這都是有助於孩子的成長的,至於是好是壞,就看父母怎麼做了。

  • 9 # 晴天0606

    孩子不聽話,愛發脾氣,作為家長應該反思,耐心、冷靜處理,孩子的問題也是需要一點點改正的。  家長的教育方法不能一直遷就、妥協、放棄原則太多,一句話就是嬌生慣養的結果。當孩子長大了,自我中心、小霸王習慣逐漸養成,不再像當初一塊糖就能哄住他。不聽話、發脾氣這種情況是不良教育產生的不良後果。  其實,所謂發脾氣就是一種情緒發洩,是很正常的現象。孩子不聽話說明孩子進步了,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和見解,不能夠一概否定。家長面對一個難以管教的孩子,可能出於無奈,所以企圖尋求正確的引導教育方法。  首先,應當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既不要以家長自居,居高臨下橫加指責,又不要放任不管,聽之任之。  曾經有位家長突然發現自己教育孩子失職,迅速改變策略,和孩子零距離接觸,從孩子的身上查詢自己的不足。糾正孩子的缺點先從自我批評入手,向孩子做檢討。孩子看到成人敢於面對自己的錯誤,自然也就不再堅持自己的錯誤。  遇事商量解決,不要自作主張或者強迫命令。要改變孩子,是要其內因起變化,單靠外因是不行的。  無事早預防,有事冷處理。就是要把問題消滅在沒有出現之前,預測到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早打防疫針,早約定,孩子對自己做出的承諾是願意遵守的。出了問題不要立即處理,不要將矛盾激化。事後處理效果會更好。  再一個原則是多鼓勵少批評,多賞識少處罰。以正面教育為主,但是處罰必不可少。這樣孩子就知道自己應該對自己承擔責任。

  • 10 # 內心細膩

    子不教,父子過

    有任性、沒有耐心。這樣的負面情緒。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多陪陪孩子。給孩子一個好榜樣,切記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或者無理由的吵罵孩子。

  • 11 # 推薦二十五度

    造成任何一種習慣都是源於日常的教育與培養。

    孩子無理取鬧,多半源於此前無形的溺愛,解決這個問題也不是短期能見效的,但要格外注意的一點就是培養孩子的價值觀,是非觀,平時教育孩子時要明確體現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父母的簡單陳述式教育如果孩子無法理解,就創造一些共情的場景,多做場景模擬,讓孩子能夠更容易的接受。還有就是,該嚴厲時一定要嚴厲,不要讓孩子覺得,只要自己一哭鬧,父母就拿他沒辦法,就會滿足他的條件,就要順從他,這是一種負向的激勵,一定要避免。

    那麼,就是要逐漸的進行一些正向的激勵,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給予獎勵。

    孩子的問題,更多是出在父母身上,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加油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