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悅漫步海邊

    有關北洋海軍、劉公島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北洋海軍的機器局、工程局、魚雷修理廠是三個不同的機構,其中劉公島上有機器局和工程局,但是並沒有魚雷修理廠。下面就這三個機構的情況做個簡要的介紹:

    劉公島機器局

    威海劉公島是清代北洋海軍的重要屯泊基地,而機器局等則是北洋海軍在劉公島上紮根的開始,可以說是劉公島上最早的近代化海軍設施。

    (北洋海軍劉公島建築佈置圖。可以看到機器廠的位置在接近劉公島西側的位置上,在機器廠門前海邊,有兩座棧橋,短的是木棧橋,長的是鐵碼頭。)

    1883年,北洋大臣李鴻章派操演魚雷事務委員劉含芳到達威海,開始進行威海基地的工程營建。其中在劉公島上西側購買民地38畝(購地價167兩餘銀),修造機器廠車間、住房、水井、圍牆等建築(材料和施工費6080餘兩銀),而後安裝由北洋水師總管輪洋員代為購買的各種機器裝置(總價3677兩餘銀),就這樣構成了劉公島機器局的基礎。

    之後,為了機器局運輸材料方便,以及北洋艦隊運煤方便,又在上述建築外,興建了2座碼頭棧橋(1座是木棧橋,今天已經無存。另外1座是現在依然還在的鐵碼頭),以及屯煤倉庫(今劉公島歷史選擇展館的一部分)。

    (劉公島鐵碼頭北側的一片建築,就是歷史上機器局的所在)

    位於劉公島上的這個機器局,最初稱為劉公島機器局、劉公島小機器廠、劉公島水師機器廠等,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後,根據《北洋海軍章程》的規定,確定為威海小機器局,主要負責北洋海軍軍艦的小修理和零件制配。甲午戰爭時,威海小機器局的總辦為張爾梅。

    (現存的威海機器局房屋建築)

    甲午戰爭後,威海小機器局在英國殖民時代被英國海軍擴建和繼續使用,此後民國海軍、汪偽海軍也都繼續沿用,到了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進駐劉公島,1952年第三海軍學校(魚雷快艇學校)遷入劉公島,原北洋海軍威海小機器局的建築被繼續使用,至今機器局的車間建築仍然有部分留存。

    威海工程局

    所謂的工程局,是中法戰爭結束之後,北洋海防正式決定在威海以及劉公島地區辦理設防事務後成立的機構,類似於“威海基地”。除威海之外,旅順也設有工程局。

    該機構初期負責各項工程營建,在工程完畢後,則負責管理劉公島機器局、屯煤所、鐵碼頭等海軍配套機構,甲午戰爭時的負責人是威海劉公島水陸營務處道員牛昶昞。

    魚雷修理廠

    魚雷修理廠,是維護、保養魚雷艇和魚雷的機構,並不設在劉公島上。

    (威海金線頂一帶曾經是北洋水師的魚雷艇基地,魚雷廠一度設在這裡。圖為甲午戰爭前的金線頂一帶,圖中的製造局就是原來的魚雷廠)

    (威海市第二中學的校區,就是在原北洋海防炮法學堂的建築基礎上形成的,而炮法學堂建築最早其實是北洋水師魚雷營的學堂)

    (金線頂附近的威海旅遊碼頭候船廳,也就是原來威海老船廠的片區,歷史上曾經是北洋水師魚雷營威海魚雷廠的位置)

    1883年,北洋海防在威海灣進行佈署時,在威海金線頂購買民地91畝5分,具體位置就是今天威海旅遊碼頭以及二中一帶,以此營建為魚雷艇基地。在金線頂地區建成了魚雷艇倉庫、魚雷修理廠、魚雷庫房、魚雷營學堂(今二中校址的前身)等建築。不過後來北洋海防戰略調整,魚雷營整體遷移往旅順,相應的魚雷修理廠等也都搬遷到旅順去了,在威海留下的營房設施,則成為綏鞏軍糧臺、北洋海防炮法學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喜歡白敬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