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腫瘤醫生張劍雲

    什麼是治未病

    2018年兩會期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養生保健未病先防以及非藥物療法。中醫非藥物療法第一個內容也是治未病。

    什麼是治未病呢?就是針對個體健康狀態,運用中醫藥養生保健技術和方法,結合現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統維護和提升個體人整體功能狀態,管理個體人健康狀態風險,實現“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復發”的健康目標。具體來說是透過飲食起居、情志調理、運動療法及中草藥等多種措施,調養體質,調理身體陰陽氣血等平衡,增強人體抗病能力,讓人體少生病、不生病,縱使得病也能儘快痊癒,痊癒後少復發。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來的防病養生謀略,是至今為止中國衛生界所遵守的“預防為主”戰略的最早思想,它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已變防漸等三個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人們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擋病變發生的趨勢、並在病變未產生之前就做好防禦,這樣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動權,達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術”。

    治未病的核心是增強機體抵抗力

    實施“治未病”應把“攝生”作為主體。“攝生”即養生,透過人群養生實踐,來預防疾病的發生,提高人們的健康素質。養生,在道家裡是指透過各種方法遵循自然規律,調和平衡陰陽,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行為。

    增強機體抵抗力的作用

    在西醫中,機體抵抗力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免疫力。中醫稱為“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也就是扶正固本。現代醫學科學研究發現,免疫是一個與衰老有密切關係的因素,免疫功能減退是衰老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機體免疫功能在30歲左右就開始減退,這種變化是悄然、緩慢、持續地進行。

    《黃帝內經》曰:“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幹。”通俗的來說,是人體正氣足了,就不容易得病,也就是免疫力增強,病原體就很難入侵。因此不管是“治未病”還是“治已病”,都需要內修正氣。

    西醫認為,免疫力低下的身體易於被感染或患癌症;免疫力超常也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結果,如引發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疾病等。中醫養生法則及中醫的病理醫理最講究固本內守、陰陽平衡。在平衡穩定這個問題上,中西醫驚人的一致。

    空氣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微生物: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真菌等等。體內正氣足、陰陽平衡,人體就很難受影響。反之則極易受感染,比如疾病反覆發作,容易疲勞,病後恢復慢等。

  • 2 # 周身通暢源

    答如何體現中醫治未病?

    一、未病不應該用治字,應該是用預防二字,更準確和更明白更能選對方法。

    二、預防不是完全用藥物,用藥就變成了治。主要是根據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衣食住行,防止不利健康之外邪侵襲人體。

    三、還有一項易被人們忽失的,就是保持周體暢通。談通就是經絡通,可現在根本沒有完全認識經和絡的存在,通的方法遠遠不能滿足身體之需。應該認識到周體暢通的意義和功能,才符合經絡的意義,方事半功倍。

    四、應全面認識身體之需,完善各種鍛鍊及各種功法,並探求完全符合身體之需的,周體暢通養生之精髓,和達到各法互補的作用,以滿足身體全面之需。

    五、更應認識人體健康的標準:1.骨正 筋柔 肉鬆 脈軟 功能正常;2.全面 綜合 深透 均勻 而達標;3.密正彈健康巔峰標準。

    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真健康效果才是真理!

  • 3 # 佛三元

    經雲 懂得養生的人 重視飲食起居 適時運動 預防疾病發生 就能強身健體 壽與松鶴齊 患者已經病了 高明的醫生 能通曉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 明瞭春夏秋冬的更替 熟悉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的表裡內外及各種人事喜怒關係 正氣還沒有受到損傷時 可以用針刺去排除疾病 病在陽經的 可以針刺陰經 從陰經引出陽經的熱邪 病在左側的 可以針刺右側穴位 春天 宜淺刺肝膽二經穴位 夏天宜針刺心經和小腸經穴位 秋天宜針刺肺經和大腸經穴位 長夏四季宜針刺脾經和胃經的穴位 冬季宜深刺腎經和膀胱經的穴位 邪輕的 針法宜揚散 邪重的 針法用削減法 正虛的 針用補法 使正氣旺起來為度 哪些穴位該針 哪些穴位不能針 針深 針淺 高明的醫師瞭如指掌 不會盲目亂刺一針

    那些受創傷的患者 舊疾易復發的 體感易寒易熱 平素正氣虛弱的 就不適宜用針灸去損傷體內的正氣了 粗率的醫生可能會繼續針刺這類病人的陰經或陽經 正氣已虛 屢次針刺 又消耗了體內正氣 患者可能四肢痙攣拘急

    對於那些受驚嚇引起的疾病 要設法去解除患者的驚嚇 如患者聽不得木聲 醫師可以用 驚者平之法治療 常用關門聲引起患者的注意 一次兩次的關門聲提醒 使患者消除驚恐 悲傷過度引起的久治不愈的人 喜能制悲 醫師要深入淺出的用喜悅的故事 讓患者從悲傷中走出來 悲傷引起的疾病就會不藥自愈 那些富貴了 突然失勢的 這種人有屈辱感 神志抑鬱 病是從內傷的 這種病名 叫脫營 這些病不是用藥能治好的 高明的醫生 會用道教或佛教教育方法 使這些患者從病中走出來 患相思病及思慮過度引起的疾病 高明的醫師可以用激怒法治病 收取高額診療費後 藉機回家拿藥 再不打照面 使患者生氣憤怒 怒可以制思 因情志引起的疾病 用情治法可愈

    人生病不外三因 風 寒 暑 溼 燥 火 可以使人生病 喜 憂 怒 思 悲 恐 驚 可以使人生病 天災地災火災水澇各種災害都可能傷人 醫師要慧通醫理 不可執一 能很快使病人痊癒的醫師 就是高明的上醫 就是治末病的大醫

  • 4 # 廣義科研創始人

    什麼是治未病,但未有臨床意義。筆者透過五拾年的臨床提出五維空間治未病,促進人類思維進化能力,引導世界醫學發生一次質的飛躍。論文是發表了的。什麼是五維空問,一個物體長寬高,是三維空間,愛因恩坦提出四維空間是時間,筆者提出五維空間是人的想象空間。如孫悟空是想出來的長寬高。說回來,治未病是治一種病將會發生另一種病叫治來病,如病毒感冒時間久了,將會導心肌炎肝損害,腎損害。如中醫一至三天治癒不會出這些病症的發生。又如治癌證,癌症是病毒引起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引起細胞增殖,中醫殺死病毒,基因不會突變,那來的增殖細胞。還有很多治末的疾病,不一一舉例。總之,治來病可減少手朮。減少病人,對經濟不利,醫院怎樣生存,又是關於經濟學。

  • 5 # 三月森林

    “上醫治未病”的正解、誤解、正反方辯論及引申

    導語:

    上工治未病,意思是,高明的醫生在病情沒有發作時就開始施治,是提醒醫生抓住最佳的治病時機。未病就是已經有病,但還沒有開始發作,跟預防疾病沒有關係。

    說《黃帝內經》提倡疾病預防,不合邏輯,也違背常識,還缺乏動機、動力和能力。

    1、原文:

    1)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2) 刺熱篇第三十二: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2、原意:

    1)所以,高明的醫生治療尚未開始真正發作的病,不治療已經開始發作的疾病。

    2)上述疾病雖然沒有發作,但是,看到赤色,要用針灸刺之。這叫治未病。

    3、正解:

    正解一:未病是指,有病但未發作。也就是我們時常說的:我身體不舒服,感覺要鬧病了。特別指出,未病不是人們所理解的身體健康。更不是在身體健康時候的預防;

    正解二:治未病是指,在疾病明顯發作前開始治療,不是疾病預防;

    正解三:上醫治未病是指,高明的醫生在疾病還沒有發作時就開始治療。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上醫治未病根本不是指高明的醫生會提醒人們注意健康,早做預防。

    4、論點辯論:

    正方論點:“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治”,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就是指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

    反方論點:上工治未病,意思是高明的醫生在病情沒有發作時就開始施治,是提醒醫生抓住最佳的治病時機。未病就是已經有病但還沒有開始發作。跟預防疾病沒有關係。

    5、誤解:

    很多人認為,未病是指沒有病,這是錯誤的理解;治未病是提醒醫生抓住時機,及時治療。不是提倡健康時候要預防疾病。

    至於那些“上醫治未病”是中醫預防醫學的鼻祖的論斷,是某些人的誤讀和意淫而已。

    6、引申:

    稍有思辨能力的人稍微動動腦筋就會明白,上古時代醫生主張疾病預防,既不合邏輯,也違背常識,更沒有動機和能力進行預防醫學活動。理由如下:

    1)《黃帝內經》是一本醫書,可以說是中醫聖經,論述的是如何治病。教人們不生病,不合邏輯。即使素問全篇,探討的核心也是疾病成因,而不是養生保健。探索病因和如何治療,這才符合邏輯。

    2)常識角度上講,病患請大夫治病,大夫卻給病人談疾病預防,或者說醫生在病人沒有病之前給病人建議多運動,多養生,然後才能不得病。這違背常識,說不通。

    3)醫生做群眾疾病預防工作,沒有動機,沒有動力,也沒有能力。預防不是嘴上說說,真要做的話,是需要花錢的。古代的醫生為什麼要這樣做啊?任何理由都沒有。

  • 6 # 不良文化鬥士

    純系胡說八道,鄧鐵濤,李可,周良春,何任等等國醫大師,還不夠上工嗎。中醫講:上工治未病。可輪到自己有病,怎麼不談養生之道,治未病之說。全都去找西醫診斷,全都用西藥治療,還要求同意手術治療。所謂的中醫養生,治未病完全是矇騙別人的。國外無中醫,也沒有治未病一說,也沒有中醫養生之談。身體素質,人均壽命都比我強,發病機率比中國少,治療效果及手段比中國高。是因為歐州有歐醫嗎,是因為美州有美醫嗎,是因為日本有日醫嗎,即然都不是,我們為什麼還要相信矇騙華人幾千年的中醫呢。科技時代與時俱進,不要懷抱著古老陳舊落後的文化當成什麼國寶,吐故納新,除陳創新才是醫學發展之路。今年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再次強調了中醫發展方向"傳承創新發展"。把三個名詞串聯起來用的,把創新放在中心位置,並非是單純的傳承,是要把傳承透過創新手段來發展弘揚傳承,是要透過傳承的改革創新來發展中醫藥,創新是傳承和發展的核心。

  • 7 # 使用者63859711

    畫餅是不能充飢的。一切理論若脫離現實。就是笑話。

    上工治未病不是科學。但它是事實!若從科學角度。有病就是有病。無病就是無病。未病就是無病。治什麼?這是典型的邏輯性問題。

    但中醫不是這樣想。中醫的觀念是:無病到病是一個連續過程。過程的任何點都可以是中醫的落腳點!

    其實。這問題也就是東西文化差別的具體表現。西方文化:有是有。無是無!東方文化:有無相生。有中存無。無中也有!

    具體問題具體考慮。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8 # 趙建忠263

    我以為中西醫有區別有共同點共同之處就是為了治癒病人。中醫有著幾千年的傳承與發展有以細例的理論和方劑,中醫講究標本兼治讓病灶從根本上根除是人體從修理到維護達到高度統一而西只是有什麼病灶根除什麼病這樣以來病灶去除了但人體的縱合體質得不到維護這樣看似無病勝有病經歷中西醫對比各有優點西醫特點快科技含量高中醫特點慢而深奧從病灶根除後人體達到修復保養階段有著整體恢復的目的

  • 9 # 王繼勇醫生

    病的傳統意義是,身體不舒服才叫病。治未病的意義是當病還沒有發作,最好還只是個種子的時候,就將它斬草除根消滅掉!

    中華民族有很深的智慧,我們早在3000年前的《周易》就提出“防患於未然”,25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提出“上工治未病”!在2400年前韓非子寫的《扁鵲見蔡桓公》中也提到扁鵲三次見蔡桓公,發現他身體有病,勸他早日治療,而蔡桓公拒絕扁鵲的建議,最後不幸死亡的故事!在我們的臨床實踐中,有22歲的晚期肺癌患者不幸去世,40多歲的晚期肺癌患者治療不幸去世的痛心案例!但也有87歲的老人家雖患有腎功能不全,冠心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卻因為是發現了早期肺癌,而術後長期生存,可望長命百歲的案例。這些都說明了早發現早治療的重要意義!

    不要將遺憾留在發病之後!鋼鐵之軀的汽車,六年後就要強制年檢,每年檢查是否安全!血肉之軀的人,很多卻幾十年都從不體檢!任何病都不是一天形成的,體檢可以儘早的發現疾病!早發現!早治療!但做體檢也要注意選對合適的專案!

    不要將遺憾留在發病之後!目前不論在全世界還是在中國,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惡性腫瘤首位!中老年人是肺癌的高發人群!據華西醫院,上海腫瘤醫院,廣醫一院抽樣統計,在40歲以上人群中,不論男女,肺癌的發病率達到了驚人的1.5%!早期肺癌多數沒有任何症狀,只有胸部CT才能發現早期肺癌!

    早期肺癌可以透過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得到根治!而晚期肺癌不治療的話平均生存期只有4到6個月,就算治療平均10萬元的治療費用只可能換來11個月左右的平均生存期!!

    所以建議四十歲以上的人群,應該每年給肺部做腫瘤篩查——胸部CT。要想科學預防肺癌,除了要做到戒菸,拒絕被動吸菸、重視並積極治療肺部慢性疾病、減少室內外空氣汙染、家庭裝修後保持通風換氣之外,也應每年進行定期體檢篩查,爭取做到早期發現,以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40歲以上最好也每年或隔年做個胃腸鏡,及早發現食管癌,胃腸癌保護好自己的消化道!

  • 10 # 我心自在無礙

    這題目本來沒想回答的,因為很早以前就做了分析,把上工治未病做了妥善分析,看到了最近跳的最歡的這位三月森林拿出了似是而非的理論,還說了不服來辯,想來不和他辯一下以正視聽是不行了。

    我先把治未病的理論做個表述

    “未病”一詞首見於《素問·四氣調神論》篇: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文中“聖人”是精通養生之道,用養生方法治病的醫生,也就是現代人稱的養生專家。全文從三方面論述了治未病。首先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養生專家的主張,直接提出治未病。緊接著用“不治已亂治未亂”介紹在氣機未亂時,隨時維護氣機平衡,是治未病的基本方法。最後用“渴而穿井,鬥而鑄錐”為比喻,批評“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的錯誤行為,從而從反而強調治未病。以上三節從不同角度論述了治未病,開創治未病先河,歷代醫家以此為源加以發揮,使治未病成為中醫一大特色。

    《內經》中出現“治未病”一詞的還有2篇。

    《素問·刺熱篇》說:“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處所謂“未發”,實際上是已經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時期症狀較少且又較輕的階段,類似於唐代孫思邈所說的“欲病”,在這種情況下,及時發現,早期診斷治療無疑起著決定性作用。

    《靈樞經·逆順》篇中謂:“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兩篇均強調在疾病發作之先,把握時機,予以治療,從而達到“治未病”的目的。

    “上工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已變防漸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人們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擋病變發生的趨勢、並在病變未產生之前就想好能夠採用的救急方法,這樣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動權,達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術”。

    故朱震享在《格致餘論》中說:“與其求療於有病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

    《金匱要略》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揭示諸病當預防於早,勿等病成再治。清代新安醫家程雲來說:“治未病者,謂治未病之臟腑,非治未病之人也。

    “上工”又稱“大醫”、“良工”,是指良醫。上工即“見色知病,按脈知病,問病知處”的高明醫生。張隱庵說:“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所謂“參合而行之”,是指臟腑陰陽、色脈氣血、面板經脈內外相應,能參合而行之。即周詳診察,精細判斷,能洞悉色脈、面板、異氣、順逆、生剋制約的。這樣認真負責的醫生,治療效果高。所謂“上工十全九”即是。

    所謂“治未病”,多數註釋“未病”為“無病”。然則無病之人,即常人,有何治之必要。可見此“未病”與平常健康之人“無病”有別。即有患病的因素存在,或將病未病。高明的“上工”,能夠預見和分析出“將病”的各方面因素,從而防其病作。故而“治未病”中“未病”二字,應理解為“病將作”,或“將病”方為確切。

    下面是辯論時刻

    內經提倡疾病預防不是未病,這點可能這位也沒想到吧,想來我們對於未病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了,可是預防疾病是那一段內容呢?

    真正提到傳染疾病預防的是在《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遺篇)》

    黃帝曰:餘聞五疫之至,皆相梁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氣可幹,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邪幹。

    這段很明確指出來,人如果抵抗力足夠就可以防止被傳染。“疫”者,疾病之至如役使然,言其流行傳染之勢。“病狀相似”是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特徵。

    《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篇第七十三(遺篇)》

    厥陰不退位,即大風早舉,時雨不降,溼令不化,民病溫疫,疵廢,風生,皆肢節痛,頭目痛,伏熱內煩,咽喉幹引飲。少陰不退位,即溫生春冬,蟄蟲早至,草木發生,民病膈熱,咽乾,血溢,驚駭,小便赤澀,丹瘤,瘡瘍留毒。太陰不退位,而取寒暑不時,埃昏布作,溼令不去,民病四肢少力,食飲不下,洩注淋滿,足脛寒,陰痿,閉塞,失溺,小便數。少陽不退位,即熱生於春,暑乃後化,冬溫不凍,流水不冰,蟄蟲出見,民病少氣,寒熱更作,便血,上熱,小腹堅滿,小便赤沃,甚則血溢。陽明不退位,即春生清冷,草木晚榮,寒熱間作。民病嘔吐,暴注,食飲不下,大便乾燥,四肢不舉,目瞑掉眩。太陽不退位,即春寒夏作,冷雹乃降,沉陰昏翳,二之氣寒猶不去。民病痺厥,陰痿,失溺,腰膝皆痛,溫癘晚發。

    這段很明確指出了疫情和季節變化的關係,

      預防思想的建立是源於對傳染病的認識。 在中國古代,儘管沒有“流行病”這個名詞,但其醫學概念是存在的,這就是“疫”,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為“民皆疾也”,即好多人都得病的意思。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疾年”的記載。意即多疾之年,顯然這是由於氣候環境諸因素導致疾病流行。《禮記》中說到:“孟春行秋令,則民大疫”。自然氣候的失常是傳染病發生流行的重要因素。遠在2000多年以前對傳染病就有了如此明確的認識,這必然導致預防思想的建立。

      先進的預防思想指導,必然會產生相應的預防理論,否則這種思想將成為無的之矢的空論。對於傳染病《內經》明確指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這就是中醫預防理論的基本核心“正氣”指包括人體免疫能力在內的一切抵抗病邪保持健康的因素,鑑於“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由此而倡導調節情志,鍛鍊體質,順應四時,以使正氣充沛,邪不得犯。在清代就明確認識到動物性傳染源的疾病,對鼠、蠅等動物、昆蟲為傳播媒介已有認識而倡導消滅之。《諸病源侯論》提出“預服藥及為法術以防之”。未病之時先服具有預防作用的藥物,“法術”是指各種氣功、導引類體育鍛煉。

    但是很顯然,對於預防的方法,內經並沒有深入闡述,可能是在失傳的其他醫經裡,也可能是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只是提出了指導思想。

    在古代,傷寒、瘴氣、傳屍、癘風、虜瘡等五大傳染病是曾給古人帶來了深重災難的大規模傳染疫情。

    古人對外感病(疫病)的命名

    1.以六經命名的病名 如太陽病、陽陰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出自《黃帝內經》,成熟於東漢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實際上是將外感疾病從初期、中期到後期,依其輕重緩急症狀的不同,劃分為六個階段,是對外感病各階段症狀的命名。

    2. 以病因命名的病名 中醫認定“風寒暑溼燥火”六邪和“疫氣”、“瘴氣”等,都是外來病因,因此就以這些病因來命名相關疾病。如傷風、風寒、風熱、春溫、溼溫、暑溫、溼熱、秋燥、冬溫、時疫、瘴氣等等。其病名散見於《黃帝內經》及《傷寒論》,至清朝中期江漸溫病學派葉天士、吳鞠通、薛生白等名醫編著《溫熱論》、《溫病條辨》、《溼熱論》,廣泛應用這類病名,後世稱之為“時病”類病名。此外,還有花柳病(隱指因眠花宿柳而得的性病)等等。

    3. 以症狀命名的病名 先由民俗取名,後經醫家認定。如感冒、咳嗽、哮喘、嘔吐、洩瀉、黃疸、水腫、驚風、瘧疾(病情酷瘧)、霍亂(揮霍之間,便致繚亂)等等。

    4. 以形狀命名的病名 這類病名多以其他物體的形狀,取形比類來命名,如丹毒、麻疹、水痘、天花、蛇頭疔、螻蛄癤、紅絲疔、蛇串瘡、燕窩瘡、鵝掌風、牛皮癬等等。

    5. 以患病部位命名的病名 如頭痛、肺癆、腳氣、頸癰、背發、唇疔、乳癰、乳癬、痄腮、鵝口瘡等等。

    6. 以傳染性、流行性命名的病名 如天花、疫痢、瘴瘧、傳屍癆、時疫發斑、軟腳瘟、天行赤眼、春瘟等等。

    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文明史中積累了大量的預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①注意個人與環境衛生。《禮記》“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楚辭》:“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清代研究傳染病的大家王孟炎指出:“人煙稠密之區,疫癘時行,疏浚河道,毋使積汙,或廣鑿井泉,毋使飲濁。”宋代時提出“縱細民在道路,亦必飲煎水”。

    ②患者隔離措施嚴格,避免傳染。在《晉書・王彪之傳》中記載:“永和末(公元356年)多疫疾。舊制:朝臣家有時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雖無疾,百日不得入宮。”這種措施的嚴格性今日亦難奉行。唐朝設立了專收麻風病患者的“癘人坊”。

    ④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東漢末年華佗首創的“五禽之戲”可視為世界上最早的系統的保健體操。氣功引導、呼吸吐納、按摩均為提高身體素質防止疾病發生與傳染的有效方法。

    ⑤藥物預防。晉代葛洪在詳述天花(當時名“虜瘡”)症狀、發展變化及傳染性的基礎上,提出藥物等預防的設想。《傷寒論》中大量方劑至今廣泛用於中醫臨床傳染病的防治。

    ⑥擇食而食擇地而居預防飲食性地方性疾病。《周禮》中詳細制定了依據四時季節對飲食的調節與選擇,《呂氏春秋》列舉不宜於健康生存的水質、土地,病提出適於居住防止水土環境的要求。

    回頭看這些預防方式,不正是內經“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思想的延伸和應用呢?

    顯然《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才是真正論述預防醫學的章節,強把治未病的章節當成預防疫情,從而提出內經並沒有預防思想這個錯誤論點只能證明他確實沒有去看內經,至少沒有去找一下資料。

    然後我想再次重申,指出內經的未病是指沒有病的貌似是老醒之流,當時也是針對他提出來的這點我做了反駁

    從頭到尾我找到的未病的解釋就是在病情有了徵兆尚未爆發的狀態,我們現代人可以用亞健康作為註解也未為不可,畢竟我們處於亞健康狀態,一不小心就生病的機率就比較高。

    因此這位三月拿了錯誤章節駁斥《黃帝內經》鬧了個不大不小的笑話,其描述的內經的未病內容並沒有什麼大出入,可是卻拿了預防的理由進行駁斥顯然也是偷換概念了,因此我就做了這個回答駁斥。同時我要強調的是,我們評論任何一件事情必須參考當時的歷史環境,拿現代人思想套用到古代本身就很不負責任。

    在古代缺醫少藥、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醫者教會百姓一些很基礎的防範疾病的知識是很常見的,所以我們到現在還會看到很多民間偏方存在就是明證。

    而這時候應該還有人抬槓了,疾病預防不代表傳染病的預防呀,那麼我們就要講講《黃帝內經》的養生部分,這才是真正防止得病的方法,也就是《黃帝內經》貫徹始終的思想,扶正氣。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上述出自《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這是《黃帝內經》的經典養生法則。這段話告訴我們關於養生的三個基本要素:

    1 遵守自然規律。

    2 飲食要有節制。

    3 起居要有規律。順應四時變化根據不同季節的氣候特點,調整飲食、起居及情志,使人體與自然和諧共處,才能夠健康長壽。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這段又提到了要做到心靈的健康才有整個身體的健康。

    《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又提出了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豬肉、慄、藿皆鹹。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毒藥攻邪。五穀為食。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

    這裡不僅提及了飲食養生的方法,同時還提出了中醫治病的一個主要方法,那就是糾偏。

    《黃帝內經·靈樞·口問第二十八》提出了

    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搖則宗脈感,宗脈感則液道開,液道開,故泣涕出焉。

    明確指出了情緒不穩定,會引起五臟六腑隨之不穩定。如果長期保持這個狀態,那麼就不是老是哭哭啼啼的事情了,那是要生病的,這個林黛玉倒是成了典型代表了。

    《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更是提出了日常行為注意事項:

    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洩,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弱,膽為怒,是為五病。五病所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陰病發於肉,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是謂五發。五邪所亂: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痺;搏陽則為巔疾,搏陰則為瘖;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為五亂。五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如此種種養生知識不正是日常預防疾病的良方嗎?這有別於傳染性疾病的預防,確切來說就應該是避免得病,從小事做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長城寬頻無線路由器要如何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