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nBeta

    近年來,採用 3D 列印的金屬部件已經越來越多,它們被廣泛地用於航空等領域。但即便是一個細微的缺陷,都有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為此,在安裝 3D 列印技術部件之前,必須對其進行全面的結構缺陷檢驗。有趣的是,最佳的檢測方案,竟然是將其凍結在冰塊裡。

    據悉,通常這些部件是透過沉積或融化連續的金屬粉末堆層製成的,因此固體材料的檢查只能在部件製造完成後才能進行。

    (圖自:Corrie Stookey / CEAS Marketing,via New Atlas)

    作為對比,傳統工藝是將一個較大的固體金屬塊加工成較小的零部件,因此能夠相對輕鬆地對其展開超聲波檢查,以防止其中有裂縫或其它不規則的瑕疵。

    遺憾的是,若嘗試對 3D 列印金屬部件進行超聲波檢查,那些聲波可能被其表面的曲線以一定的角度反彈開,結果導致內部的缺陷被掩蓋。

    好訊息是,若將 3D 列印金屬部件浸入與其密度相似的材料中,超聲波就可以無阻礙地穿越表面,而僅反射出其中的缺陷。

    辛辛那提大學航空航天工程教授 Francesco Simonetti 發現,冰塊可以作為一種耦合介質(coupling medium)。在實驗室中,其成功地藉助透過亞馬遜網購的現成鑽臺進行了測試。

    首先,他們將 3D 列印金屬物體凍結在冰塊中,然後透過超聲波穿過該“圓筒”去探查金屬部件的“內傷”。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冰塊不能包含任何不規則的裂縫或氣泡,其本身必須是晶瑩剔透的。

    據悉,裂縫通常會在水從容器外部向內凍結時產生。由於核心部分會反向凍結和膨脹,導致圍繞液芯的冰殼出現碎裂縫隙。

    為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Simonetti 先將 3D 列印部件置入空的圓筒,用水進行填充。然後在圓筒底部使用金屬板,從底部向上地對水進行冷卻。

    結果就是,水汽從底部開始凍結(而不是側面),膨脹到容器的開放和非約束的頂部。消除了內部的壓力,因此沒有形成裂縫。

    此外為了防止氣泡的形成,需要在冷卻的過程中對水進行機械攪拌,使得水中溶解的空氣不會沿著‘冷凍的前沿方向’形成氣泡(這是剛形成的冰與仍然液態的水相遇的區域)。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由此產生的超清冰作為耦合介質的效果已經很不錯,但還不夠完美。為此,Simonetti 計劃嘗試在水中新增奈米顆粒懸浮液,從而產生重量和強度更高、更接近於金屬密度的冰。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NDT&E International》期刊上。原標題為:

    《Experimental methods for ultrasonic testing of complex-shaped parts encased in ice》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桂晶晶的個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