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不是古詩,是詞牌名,所以有很多首,不知道你指哪一首??
《八聲甘州》既是詞牌名也是曲牌名。詞牌《八聲甘州》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是從唐教坊大麴《甘州》擷取一段改制的。後用為詞牌。因全詞前後片共八韻,故名八聲,慢詞。與《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詞不同。《詞語》以柳永詞為正體。曲牌《八聲甘州》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屬仙呂宮。
下面列舉三首:
第一首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朝代:宋代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抒寫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繪了雨後清秋的傍晚,關河冷落夕陽斜照的淒涼之景;下片抒寫詞人久客他鄉急切思念歸家之情。全詞語淺而情深,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透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寫出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典型感受,從而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
第二首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詞作。這是一首寄贈之作,表現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和寄情山水的人生理想。此詞上下闕均以寫景發端,議論繼後。景語中有情語,議論時亦輔之以超曠、閒逸、感喟之情,大氣包舉,襟懷高妙,風格豪邁超曠。
第三首
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
辛卯歲,沈堯道同餘北歸,各處杭、越。逾歲,堯道來問寂寞,語笑數日。又復別去。賦此曲,並寄趙學舟。
記玉關踏雪事清遊,寒氣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
《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是南宋詞人張炎的作品。全詞先悲後壯,先友情而後國恨,慣穿始終的,是一股蕩氣迴腸的“詞氣”。使讀者極能滲透到作者的感情世界之中。寫身世飄萍和國事之悲感哀婉動人,令人如聞斷雁驚風,哀猿啼月。
《八聲甘州》不是古詩,是詞牌名,所以有很多首,不知道你指哪一首??
《八聲甘州》既是詞牌名也是曲牌名。詞牌《八聲甘州》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是從唐教坊大麴《甘州》擷取一段改制的。後用為詞牌。因全詞前後片共八韻,故名八聲,慢詞。與《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詞不同。《詞語》以柳永詞為正體。曲牌《八聲甘州》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屬仙呂宮。
下面列舉三首:
第一首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朝代:宋代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抒寫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繪了雨後清秋的傍晚,關河冷落夕陽斜照的淒涼之景;下片抒寫詞人久客他鄉急切思念歸家之情。全詞語淺而情深,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透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寫出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典型感受,從而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
第二首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朝代:宋代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詞作。這是一首寄贈之作,表現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和寄情山水的人生理想。此詞上下闕均以寫景發端,議論繼後。景語中有情語,議論時亦輔之以超曠、閒逸、感喟之情,大氣包舉,襟懷高妙,風格豪邁超曠。
第三首
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
朝代:宋代
辛卯歲,沈堯道同餘北歸,各處杭、越。逾歲,堯道來問寂寞,語笑數日。又復別去。賦此曲,並寄趙學舟。
記玉關踏雪事清遊,寒氣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
《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是南宋詞人張炎的作品。全詞先悲後壯,先友情而後國恨,慣穿始終的,是一股蕩氣迴腸的“詞氣”。使讀者極能滲透到作者的感情世界之中。寫身世飄萍和國事之悲感哀婉動人,令人如聞斷雁驚風,哀猿啼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