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書君
-
2 # 歷史有妖氣
南宋“將苟且活成一生熱血”的愛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所作的這首《八聲甘州》與其主要的創作風格一樣,借古述今,傲骨天成。全詞如下:
詞序: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詞雲: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譚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閒。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
先看詞序,點明瞭作此詞時的時間、人物、地點及情由,詞人深夜讀著古書《李廣傳》,愁緒萬千無法入睡,因為念及與好友晁楚老、楊民瞻相約一起閒居山中的約定,苦中作樂地化用李廣典故,將此時心中所想以此詞記錄下來。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首句開山便是金戈鐵馬之氣,颯然成韻,以前漢代名將李廣將軍軍中飲酒歸來,到了長安霸凌亭下馬解了馬鞍,鋪墊好了主人公及事件。“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這一騎來得倉促,夜裡微醺的灞陵尉還不認識他,但李廣將軍卻是名滿天下,所謂“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李廣在南山射獵,獨自騎馬於半山腰巡視,誤將林中石頭看作了老虎,霹靂弦驚,竟生生射斷了大石,可見弓法之強。然而那又能怎樣呢?“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如他這般驍勇,不還是落得個落魄晚年,老來隱居在田園麼!上闋是詞序中所提的,詞人夜讀《李廣傳》,兼之聯想到自身的一些“臆想”與排遣。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誰要去田園種桑種麻?詞人心道,總歸我可是不去的,我只想輕衣短褂地騎了駿馬,到南山和李廣一樣大展雄威。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曲江》中有云:“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往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可詞人非文人杜甫,“看風流慷慨,譚笑過殘年”,更希望有個慷慨風流的瀟灑人生、有個輕鬆愉悅的晚年。“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閒”,西漢開疆拓土,萬里國境上有多少英雄好漢成就功業?可為什麼像李廣那樣殫精竭慮、為國盡忠的名將卻最終只落得個閒職呢!“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正遊思天外的時候,詞人身旁的紗窗外襲來一陣涼風,夾雜著細密的雨絲,令他感到一陣寒意。北宋大學士蘇軾在《和劉道原詠史》詩中道:“獨掩陳編吊興廢,窗前山雨夜浪浪”,偏安一隅的自己,也正被這“雨”衝擊得淒冷徹骨。
這首詞作於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寫此詞時,23歲便率兵抗金的辛棄疾已經48歲了,眼看著中原收復無望,自己的一腔報國之志卻還被朝堂上的奸佞之臣踐踏、汙衊,正當盛年之際遭受無妄之災,被削了官職。自己的境遇,與漢時李廣的境遇豈不相似?全詞借漢代李廣功高反黜的憤懣遭遇,抒發了詞人自身遭讒被貶的悲憤、複雜心情,讀來波瀾壯闊之餘,更覺深沉入髓的淒涼與絕望。
中國社科院施議對教授在其《辛棄疾詞選評》中評價此詞時,言“由李廣故事,寄寓敬仰之情,並將自身故事,自身遭遇及自身時代和李廣故事、李廣遭遇及李廣所處時代、亦即將今與古,現實與歷史結合在一起,進一步表現其敬仰之情以及不慢情緒,使所作戲作,更加帶有深刻意義”(摘自《辛棄疾詞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頁)。
故此,辛棄疾詞的豪壯大氣及壓抑無奈,輝耀於其膾炙人口的佳篇之外,也在這首並不十分著名的作品裡得到了淋漓體現。
-
3 # 好玩的國學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和李廣最為惺惺相惜。
現在我們可以看看原文了!
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宋代:辛棄疾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
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閒。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翻譯成現代文:以前,漢代的李廣將軍,曾夜出與友人在田間飲酒,回到灞陵亭,下馬住宿營,灞陵尉喝醉了出言侮辱他,雖然來時匆匆,灞陵尉可能還不認識李廣將軍。但李廣將軍聞名天下,桃李樹雖然不會說話,樹下自然成蹊。李將軍在南山半腰裡,一人一匹馬去射獵,誤把草叢裡的石頭當作老虎,弓弦發出了驚人的響聲,箭鏃射進了石頭,把石頭都射裂了。
這樣的英雄沒有受到封侯,到了晚年,退居山村,過著耕田地、種菜園的生活。誰去杜曲去種桑麻?我是不去的。我要穿上輕便的短衣,騎上一匹馬,到南山去學李廣射虎的生活。我要風流瀟灑,慷慨激昂、談笑愉快地過一個幸福的晚年。漢代開拓邊疆,打擊侵略者,保衛邊疆的事業是偉大的,不少的人在這個長約萬里的國境線上,建功立業。可是,為什麼正在非常需要人材的當時,像李廣將軍這樣有膽略、有才幹而且是曾經在邊疆建立過奇功偉跡的人,也落職閒居呢?我正在沉思的時候,紗窗外,斜風細雨,送來一陣輕寒。
你有沒有感覺到,辛棄疾說的這都是氣話。我們知道,氣話和牢騷其實就是反著來的。辛棄疾說算了我也不想幹了,我乾脆隱居南山,享受生活去了,其實他的內心澎湃著豪情,他還想上馬殺敵恢復故國。在這首詞中,辛棄疾充滿沉痛和尊敬,寫了李廣的遭遇,歌頌了李廣的豐功偉績,這其實就是夫子自況,辛棄疾這是藉著李廣難封的典故,說自己。這也是對上層統治者的自薦書,說自己雖然和李廣一樣不得志,但是他相信,自己廉頗老矣但是完全可以上馬殺敵!也在警告那些統治者,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傷了英雄的心!
-
4 # 邁克爾趙趕驢
還有比一生滿懷報復而又壯志未酬更讓人傷懷的麼?人老了,看到自己的一生夢想再無實現的可能。辛棄疾,陸游,宗澤,均是這樣。
回覆列表
寫著首詞的時候辛棄疾已經四十八歲了,在古代四十八歲已經可是說是進入暮年了。
但是他一生想到收復的北方河山的計劃一點進展都沒有,而自己也是賦閒在家,壯志未酬。而讀書的時候讀到史記李將軍列傳更是讓他鬱結難舒,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全詞如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閒。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王勃在他的名篇滕王閣序裡面寫道: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王維在他的老將行裡面寫道: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劉克莊在他的沁園春裡面寫道: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
······
還有很多,不管如何描寫李廣,關於李廣最初的形象就是源自史記。
詞的上片寫的是對李廣一生的故事,包括灞陵醉酒,李廣射虎以及李廣因為迷路自殺之後天下痛苦,還有太史公關於李廣的評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漢代的李廣將軍,曾夜出與友人在田間飲酒,回到灞陵亭,灞陵尉喝醉了出言侮辱他,可能灞陵尉還不認識李廣將軍。但李廣將軍聞名天下,桃李樹雖然不會說話,樹下自然成蹊。
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李將軍在南山半腰裡,一人一匹馬去射獵,誤把草叢裡的石頭當作老虎,弓弦發出了驚人的響聲,箭鏃射進了石頭,把石頭都射裂了。這樣的英雄沒有受到封侯,年老的時候還曾經有過一段時間閒居田園。
下片是對李廣德感慨,有李廣的一生不如意聯想到作者自己的遭遇,最後悲哀收場。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誰去杜曲去種桑麻?我是不去的。我要穿上輕便的短衣,騎上一匹馬,到南山去學李廣射虎的生活。我要風流瀟灑,慷慨激昂、談笑愉快地過一個幸福的晚年。這不過是詞人的無奈之舉,朝廷不重用,只能夠自己找些事情來做,聊以寬心。
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閒。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漢代開拓邊疆,不少的人在這個長約萬里的國境線上,建功立業。可是,為什麼正在非常需要人材的當時,像李廣將軍這樣有膽略、有才幹而且是曾經在邊疆建立過奇功偉跡的人,也落職閒居呢?我正在沉思的時候,紗窗外,斜風細雨,送來一陣輕寒。這哪裡是在寫李廣啊,這是他對於自己遭遇的一種憤慨,一種哀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