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儒門學風
-
2 # 夢想成真142935611
易經為大智之人所成,甚至為神作,知識面涉及萬物。人世中主導仁、義、禮、智、信及中庸之道,常人很難做到,而愚人更不能理解。
-
3 # 成都減肥瘦身師大海
那個說易經是百科全書,那是後人黑易經或者不懂易經,易是變化的意思,經是經典的意思,就是萬事萬物變化的經典規矩的意思,其中計算機,生命的裂變,進化的規矩都和易經的理論吻合,後人把他運用在算命上,其實它不是算命的書!
-
4 # 詩領頭羊
說易經是群經之首,是百科全書等等都沒錯。可以說易經理論涉及範圍之廣、運用之廣,著實令人咋舌和歎為觀止。
事實上,你越是研究通了易經,就越會對人生充滿信心,越會切身感受和體驗到人生的真諦和意義所在。
確切的說,當年我就是在人生感到無比迷惘、失落,走投無路甚至想自殺的地步,因為對易經產生了頓悟,茅塞頓開,從此痴迷易經並一發不可收拾。
不認可的原因,就如同方舟子把中醫說的一無是處一樣,那是一種無知。倘若能夠真正弄懂並徹底領會了的地步,就不會說出如此無知的話。
真理不會因為你無視它否定它,就說明它的不存在。真理更不會因為你不認可它,就變成謬誤。
就如同我們發明了火藥,只會拿來當煙花當禮炮當作了驅邪物用。可到了外華人手裡,卻製造出了槍炮來對付我們。同樣,易經在我們大多數人眼裡只是用來算命搞封建迷信的玩意。但到了外華人手裡,卻因此研究出了二進位制,由此發明了計算機。
應該說“易經”是中國文化寶庫裡的一顆璀璨明星,它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驕傲。
-
5 # 旅客69
易經堪稱百科全書?有沒有搞錯?百科全書必須思維嚴密,邏輯清晰,對事物進行可靠的考證,而且範圍廣博……雖然不可能完全正確,但是起碼要儘可能客觀真實,而非過於主觀……也就是說百科全書是科學的範疇……
易經更大程度上屬於哲學或者玄學範疇……更多是種感性的對事物的理解……
易經那個時代(西周),是人類剛剛脫離野蠻愚昧的時代,連文字還不夠規範,整本書,知識量也不多,號稱百科全書就算了吧……雖然人類有崇拜古人傾向,覺得古人一定充滿智慧,所以厚古薄今的之說……但是古人和現代人真的沒法比,所謂易經的深刻龐雜的體系,更多是後人的演繹,赴會和補充,這裡加點,那裡添點……
易經一共六十四卦,每卦分成六個爻,每個爻分成陰陽,每爻的卦辭不過一兩句話而已,大部分是判斷吉凶的……雖然陰陽分老少,所以有定卦,有變卦,但無非是重複利用卦辭,所以算卦容易解卦難……
說白了易經就是一本算卦說明書,因為用的抽象的模稜兩可的語言,所以後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掛,反正人靠一張嘴,話不能說絕,凡事留有餘地,無論結果如何,都會讓人覺得準確,這在冷讀術,pua等應用心理學中常有應用……
再加上那是上古西周語言,本來不易理解,(另外據說夏商朝有連山易,歸藏易,已經流失),加上模稜抽象的語言,自然可以做各種長篇大論的學術解釋……所以慢慢的周易被各種學者演繹成了一種龐大的學問……
春秋時,就有孔子根據自己的理解加進去易辭,形成周易全文,併成為儒家的經典之一……大概周易確實是古人對大自然的簡單樸素的禮節
當然算命是否有道理,這個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進行嚴密的可以量化的實驗,或者證據,所以只能透過個人主觀的判斷……很多時候,就是人在脆弱的時候一種安慰……
西方的心理學家榮格因為支援周易,加上他神秘學傾向,在科學界名聲已經臭了……
因為科學講究可以證偽,邏輯嚴格,易經算命缺乏可證偽性,所以非科學,但也因為不可證偽,算命也沒法說一定是說錯的(參考羅素的茶壺)……畢竟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還不夠……我也希望宇宙更好玩一點……
當然我個人在科學,嚴謹的角度是不相信周易的,但生活中,我偶爾也會算卦玩(我不保證方法正確),……
當然不會用拿蓍草來算,太複雜了(據說用蓍草最靈驗),我通常用金錢算,也是就是三個一元硬幣拋六次,我喜歡用一元面為陽,因為陽為單數,陰為雙數,但似乎有人說用背面來當陽最準確(網上兩種說法都有)
兩陽一陰為少陰,兩陰一陽為少陰,全是陽面為老陽,全是陰面為老陰,老陰老陽都是事物發展到盡頭,隨時可能變易,所以會產生變卦……
寫卦是從下往上畫,第一爻是陰則叫初六(六為陽,九為陰),第二爻為陽叫九二……以此類推……
然後對待卦辭進行解釋,自己解釋就可以了,不懂也可以看網上的解釋……
其實周易很有意思,也是包含了很多學問,可以說中國文化的源頭也不為過,比如無生一(太極),一生二(兩儀),二生四(四象),最後演繹成六十四中卦象,和道德經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都差不多……
體現了中國古代那種對立統一,簡單到複雜的原始哲學思維方式……
在嚴謹的科學思維之前,還是很有意思的……
-
6 # 田平山1
關鍵的是:到目前為止,易經還沒有列入“科學範疇”,接科學原則解釋世界。
易經的核心是陰陽、五行,研究方法是“生剋制化、刑衝合害”八法。按科學原則推論,易經將變為非常簡單,人人很快都可學會。
然而,易經經過多年傳丞,滲入了不少錯誤的東西;不少“大師”弄了一些連自己都不懂的東西,表現自己“能幹”,使人人搞不懂,把華人弄得“談易怕難”,不敢去學,去研究。
-
7 # 誠明觀易
所謂“百科全書”,無非表達了無所不包的含義,也就是無大不屆,無小不賅。總之,天下一切的存在,都可以為易經所指。這並沒有錯。因為易經雖然被人說得神乎其神,玄乎其玄,但最本質的無非兩點:一是對待而立,一是流行而存。進退、虛實、明暗、訊息等等,不勝列舉,凡你能指出的一個相,必有另一個相對待而立的相。不信,你自已試試。比如現代科學關於光的波粒二相性,物質與反物質,能星與暗能量,也無不如是。這是對待而立。另外,凡存在者,即凡有者,哪一個不是相互依存,又流行不息的呢。赫拉克利特曾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孔子也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你看見的只是河流在動,而實際上你根本找不到不動,不變,恆靜不易的事物。莊子說“易道陰陽”。我們這些初涉易經的人,也總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既然萬有都在道中,萬有都無外乎陰陽之所象,那麼視易經為百科全書,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至於許多人不信,是現在許多人沒有把易經講好,很多是歪嘴和尚唸錯了經,把易經講成了迷信。我以為越是為了抬高自已,越是故弄玄虛,就與易經的本旨越遠,甚至大相徑庭。你不妨查一下,幾乎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哪一個沒有註釋過易經。古人信,現在的人不信,為什麼會這樣呢?“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吧。自強不息,你信嗎?厚德載物,你信嗎?跟別人合作搞生意,最後鬧到法庭上,先前親如兄弟,至今勝似仇敵,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易經第五卦,也就是訟卦說得很清楚,“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完全就是兩類人,能合到一起嗎?不從一開始考慮好,能有一個好結果嗎?這是做事起碼的常識,你信嗎?
總之,易經是極其生活化的,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天天用,時時在,只是我們沒多留意罷了。比如做飯,你知道為什麼飯能做成嗎?因為火在下,水在上,這是既濟卦,表示事情合乎常理,順其自然,就可以成就了。如果反過來,火在上,水在下,意味水將把火澆滅,因為你心不在焉,溢鍋了,事情搞糟了。這就是易經最後一卦,叫未濟卦。那你是不是就不打算再吃了?肯定不是,從來再來吧。週而復始,迴圈不已。這就是易經的主旨,你信嗎?
-
8 # 楊山源
易經是自然現象的表現總結,也可以說是自然的百科全書。只是古人說話和書寫是兩個體系,也許古代沒有紙張只有龜甲,骨頭,竹片寫字需要儘量的用少的字寫多的內容,形成的語言文字兩種體系。後人理解的時候都是大體還原,會有一些出入,導致理解起來比較困難。
當然也有人說易經文明斷層後經過口述記錄的隻言片語,不是很完整,有遺漏,現在理解起來困難。就像山海經一樣,上一個文明留下來的,山川地貌,飛禽走獸,現代人也只能當神話傳說,和現代有交集更多的是對不上。
易經最早的時候只有六十四卦和卦爻,那個時候理解很困難,經過孔子做註解十翼,後來陳摶老祖的解釋,邵雍的解釋,逐步發展到現在我們看到,才有極少數理解能力強的人明白三分,也是個人理解各人易。
總歸來說易經是包含山水,天氣的一部自然百科全書,歸納出了它們的關係及相互作用以及聯絡。簡單來說如果完全理解了,就像看到日出就能想到溫暖一樣。
-
9 # 道言書舍
不認可的就讓他們不認可,認可的就去認可便是,現在不認可的並不代表以後不認可,認可的也不代表以後還認可,認可的範圍有侷限,認可的角度有侷限,歷代的修改各種版本傳承的解釋,包括孔子的,誰能證明你說的就是對的,古人說的一定是對的,古人的釋易之論可借鑑但也要自身實踐去分辨,理論學的天花亂墜,不去實踐運用人云亦云終究是學的糊里糊塗,世上沒有不持相反見識的事物,但並不會影響事物的發展,周易也好,易經也好,存在在它該存在的地方自動發展,易就擺在那,不易的是會變易的人心罷了!
-
10 # 楊桓548
你好,看了這個題目,有幾句話,不吐不快。首先,你要明確瞭解,易經已經被國家認可。中科院哲學所今年還招收易經博士生呢!其次,社會上有些人不認可易經,是因為易經裡有占卜部分,很多人認為是迷信。第三,易經本身很難入門,涉獵極廣,很多人不懂易經。第四,街頭巷尾、特別是鄉村,有很多對易經一知半解,算命為生的人存在。第五,就是秦王朝之前,中華文化就有了長足發展。但是秦王朝以後,特別是漢王朝開始推崇儒家為尊後,在這兩千多年裡,把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改造的面目全非。就是在現今,你也可以看到,每當有人用先天八卦解釋一些東西時,都不忘在最後補上一句:子曰。可笑至極!所以,今天的我們,如果想要學習中華文化,就必須去偽存真,撥亂反正。當然,如果想圖省事,就直接學習儒家那一套。可是,儒家的那些東西,有很多東西是好的。但是也有不少是害人的,還有一些更是胡說八道的。這就是中國的現狀。
回覆列表
《易經》之門,唯“德”是進!“乾坤”兩卦,乃之天下耳。
很多人不認可,很很很多人,思想還處在半人半獸的狀態——人之本不全,無“德”守位。不認可,又何須要認可。
誠然,《已經》不但是百科全書,而且還是萬妙之門,幾千年歷史進步被那些自以為執掌天下,正步乾坤的人改得面目全非。由此,想同擦《易經》之妙門的人,簡直就是寥寥無幾。不認可,很正常,認可了,才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