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690117370345

    NO.1

    《別董大·其一》—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古往今來所有離別贈詩,餘最愛此首,其次便是王摩詰的“勸君更盡一杯酒”。有情有景,當然,幾乎所有贈別詩,都是有情有景的,只是處理手法上不同,有的以景襯情,有的是情景交融。高適此首,上下兩句可單獨拆分,“千里黃雲白日燻,北風吹雁雪紛紛。”是我一生嚮往之景,或許是由於我生於南方的緣故,喜歡這種荒涼壯闊。

    千里黃雲,大雁渺渺,北風吹雪,這是我一生不可再見的唐詩景象,因為現今大雁怕是要絕跡了。而“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深得我心,讓人心頭生暖,又頓生豪邁,尤其是在前句所描繪的“荒寒壯闊,人間渺渺”的情境下,這句話是鼓舞人心的,無論現實中怎麼荒寒,心中要懷揣熱血和希望。

    別之“渭城曲”和其他離別詩詞,這首自成一格。

    ----------------------------------------------------------------------------------------------------------------------------------------

    NO.2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摩詰這個詩佛,隨便一出手,就是金句。陽關三疊豈是浪得虛名?說實話,我偏愛清新風格,而且必須是帶著意境的清新,而不是流於淺表,前面兩句“朝雨浥輕塵,青青柳色新”清新而明快。

    不得不說,後詩無數詩評家推“渭城曲”為別詩絕唱,萬中無一。不過我還是更喜歡“別董大”多了那麼一點。這兩首離別,是大唐才有的離別,宋詞裡“楊柳岸,曉風殘月”就完全是另一番風味了。

    後面排序不分高下,因為選取角度各不相同。

    --------------------------------------------------------------------------------------------------------------------------------------------

    《雨霖鈴》—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其實在柳三變之前,很多人就寫過“曉風殘月”的,只是到了他這裡,才成為了一個永恆的意象。而今天,這種意象我們只能在文學作品中品讀到,在腦海中想象,卻不能親身體會了。有人說,城市公園也有楊柳啊,有人說,我老家河邊也有楊柳啊,哦?那你什麼時候有空去體會一下呢?你能體會到那種感覺嗎?你今天離別是到水邊送行嗎?你今天出遠門是做舟出發嗎?你的愛人、朋友、親人會在渡口為你送行嗎?會為你唱上一曲,會為你“寸寸柔腸,盈盈粉淚”嗎?

    “蘭舟送行”在古代不是一個意象,而是現實中每天上演的,在古代舟船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交通方式就陸路、水路,陸路要麼是走,要麼是馬和馬車,南方水系發達,南方人出遠門,大多坐船,“舟車勞頓”這個詞怎麼來的?“李白乘舟將欲行”、“輕舟已過萬重山”、“朝辭白帝彩雲間”、“孤帆遠影碧空盡”、“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一棹碧濤春水路”.......太多了,可以說,沒有這麼豐富的水系,沒有水路交通的發達,沒有這樣的離別文化,中國古典文學就缺少一半的內容。

    好吧,我扯到“水”的意象和文化了,這本來是另一篇的內容,在這裡有點偏題了,但我覺得,我們不單單是知道有哪些美的贈別詩,最好還要弄明白這些詩背後蘊含的深刻的人文現象,以及一個民族的生活習俗。“楊柳岸、曉風殘月”就是“水系離別”衍生出來的一種永恆意象和美的情境。

    所以這段文字,可以適用解讀下面列舉的贈別詩。

    --------------------------------------------------------------------------------------------------------------------------------------------

    《謝亭送別》—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滿天風雨下西樓”經典的以景結情,但立意新、意深、境廣,格調清逸。日暮酒醒,滿天風雨,給人無盡悽婉,有不堪承受之感。中唐以後,能有此氣象者,是屈指可數的。

    --------------------------------------------------------------------------------------------------------------------------------------------

    《淮上與友人別》—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餞別王十一南遊》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劉長卿寫過許多離贈詩,功力獨步,從這兩首可以看出,他的功夫已入化境。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今天已經是爛大街了,但卻不得不提,我們不能因為人盡皆知或者個人偏好,就不推薦了,這是不對的。我們今天的離別,也許並不缺少深情厚誼,但終究沒有唐人那樣的胸襟氣度,生活方式和工業社會也改變了我們。朋友離開,無論是到哪裡,你們不都還是手機微信聯絡著麼?交通工具如此發達,只要你願意去,想去見一個遠方的朋友,不是難事。

    《江亭夜月送別》—王勃

    (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其二)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這組詩,讓我們見識了王勃贈別詩的別樣風格。但第二首比第一首好得多,情景交融,渾然無跡,深而婉。我們要向王勃學習,你不要說學習什麼王維李白,那是你學不來的,但王勃可以學習,雖然王勃也很難學。有人說,我要熔鑄眾家之長,問題是你一個都學不好,還想貪多嚼不爛?只能走火入魔。

    --------------------------------------------------------------------------------------------------------------------------------------------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杜甫

    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

    江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

    選這首詩,從語言上來說,並不怎麼美。對於贈別詩這類題材的詩,也要以感情的真摯、深度來評判。這首勝在語句質樸而沉鬱,感情真摯,品著品著就覺得很悽楚。果然詩如其人。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太白,不予置評。

    《送沈子歸江東》——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把詩佛、詩仙、詩聖三人的贈別詩放到一起,他們的風格便一目瞭然。儘管王維寫這首詩的時候,還沒遁入禪宗,但詩中的哲理意味已有。我曾寫過“一江春色一江情”,似之,卻不對。情就是景,景就是情,充盈天地,離離不斷。

    --------------------------------------------------------------------------------------------------------------------------------------------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當有“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可敵之。

    --------------------------------------------------------------------------------------------------------------------------------------------

    《送朱大入秦》—孟浩然

    遊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真,情真,一個“脫”字,性情也真率。千金寶劍,不如一片心,今人送別,已經完全沒有這樣的味道了。

    --------------------------------------------------------------------------------------------------------------------------------------------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這首跟以上那些,又是不同了,說實話,我是不喜歡這種悽迷幽涼的情境的,但造境是成功的,而且這首詩對仗很工整,值得我們學習。

    (未完·待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用空調室內機不製冷,室外機風扇不轉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