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一戰後德國賠款4億馬克,經濟蕭條,德國工人黨(納粹)上臺,德國工人黨領袖希特勒鼓吹極端種族主義,欺騙德華人民,當選總理。此人上臺後實行軍事獨裁統治,並侵略波蘭。日本明治維新後大力發展經濟,但是缺乏資源,決定“以武力開拓萬里波濤”,侵略中國,加上墨索里尼領導的義大利法西斯侵略非洲,拉開了二戰序幕。 性質:是一場反法西斯同盟與法西斯獨裁分子戰鬥的世界規模的戰爭。 程序:1939年9月1日至1942年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軸心國處於戰略進攻地位,不斷地向世界各地侵略擴張,戰爭逐漸從西歐擴充套件到東歐,北非與南歐、直至太平洋,從而成為全球性戰爭。 由於世界各國的利益受到來自法西斯戰爭的直接威脅,法西斯侵略擴張與世界各國 人民反對法西斯侵略的矛盾成為當時世界的主要矛盾,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了共同進行反法西斯戰爭的《聯合國家宣言》,結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2年春至1943年12月,是大戰的相持與轉折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德、意、日軍隊在世界各戰場上全面展開作戰,法西斯不斷膨脹的侵略野心和其潛力不足的矛盾突出地表現出來。反法西斯聯盟逐步恢復戰鬥實力,在穩定戰線的同時,分別在各戰場進行具有戰略意義的會戰,扭轉了戰爭初期的被動局面。在蘇德戰場上的著名莫斯科會戰迫使德軍放棄對蘇聯全面進攻的計劃。 1941年12月,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軍事勝利達到巔峰。當月,日本進攻美國珍珠港基地,把美國拖進了戰爭。 1942年7月至11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3年下半年,同盟國軍隊完成了大戰的根本轉折和全面進攻的準備。在蘇德戰場、北非戰場、亞洲和太平洋戰場的戰局開始由盟軍掌握主動。 1944年1月至1945年9月,是大戰的最後較量與結局階段1944年,同盟國在歐、亞戰場展開了全面戰略進攻。 在蘇德戰場,蘇聯連續發動大規模攻勢戰役,將戰爭推向東區和德國本土。 在西歐戰場,美英盟軍登陸諾曼底成功,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並迅速解放法國, 進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威逼德國本土。歐洲各華人民掀起抵抗運動和解放戰爭高潮,配合蘇軍和美英盟軍作戰,解放本國領土。在太平洋戰場,盟軍勝利地進行了越島進攻和海空作戰,突入日本防禦圈。 在東南亞戰場,中美英聯軍加緊進攻緬甸境內的日軍。在中國戰場,也對日軍展開了區域性反攻。 1945年,在反法西斯同盟國打擊下,德國和日本法西斯先後於5月和8月宣佈向同盟國投降。9月2日,在停泊於東京灣內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舉行了日本投降簽字儀式。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的敗降和同盟國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影響:捲入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國家與四分之三的人口,中國與蘇聯傷亡2000萬人以上,德國600萬人以上,日本300萬人以上,徹底肅清了法西斯勢力,航母登上國際舞臺,發揮了主力軍作用。戰後蘇美冷戰,形成“雅爾塔體系”。
原因:一戰後德國賠款4億馬克,經濟蕭條,德國工人黨(納粹)上臺,德國工人黨領袖希特勒鼓吹極端種族主義,欺騙德華人民,當選總理。此人上臺後實行軍事獨裁統治,並侵略波蘭。日本明治維新後大力發展經濟,但是缺乏資源,決定“以武力開拓萬里波濤”,侵略中國,加上墨索里尼領導的義大利法西斯侵略非洲,拉開了二戰序幕。 性質:是一場反法西斯同盟與法西斯獨裁分子戰鬥的世界規模的戰爭。 程序:1939年9月1日至1942年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軸心國處於戰略進攻地位,不斷地向世界各地侵略擴張,戰爭逐漸從西歐擴充套件到東歐,北非與南歐、直至太平洋,從而成為全球性戰爭。 由於世界各國的利益受到來自法西斯戰爭的直接威脅,法西斯侵略擴張與世界各國 人民反對法西斯侵略的矛盾成為當時世界的主要矛盾,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了共同進行反法西斯戰爭的《聯合國家宣言》,結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2年春至1943年12月,是大戰的相持與轉折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德、意、日軍隊在世界各戰場上全面展開作戰,法西斯不斷膨脹的侵略野心和其潛力不足的矛盾突出地表現出來。反法西斯聯盟逐步恢復戰鬥實力,在穩定戰線的同時,分別在各戰場進行具有戰略意義的會戰,扭轉了戰爭初期的被動局面。在蘇德戰場上的著名莫斯科會戰迫使德軍放棄對蘇聯全面進攻的計劃。 1941年12月,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軍事勝利達到巔峰。當月,日本進攻美國珍珠港基地,把美國拖進了戰爭。 1942年7月至11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3年下半年,同盟國軍隊完成了大戰的根本轉折和全面進攻的準備。在蘇德戰場、北非戰場、亞洲和太平洋戰場的戰局開始由盟軍掌握主動。 1944年1月至1945年9月,是大戰的最後較量與結局階段1944年,同盟國在歐、亞戰場展開了全面戰略進攻。 在蘇德戰場,蘇聯連續發動大規模攻勢戰役,將戰爭推向東區和德國本土。 在西歐戰場,美英盟軍登陸諾曼底成功,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並迅速解放法國, 進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威逼德國本土。歐洲各華人民掀起抵抗運動和解放戰爭高潮,配合蘇軍和美英盟軍作戰,解放本國領土。在太平洋戰場,盟軍勝利地進行了越島進攻和海空作戰,突入日本防禦圈。 在東南亞戰場,中美英聯軍加緊進攻緬甸境內的日軍。在中國戰場,也對日軍展開了區域性反攻。 1945年,在反法西斯同盟國打擊下,德國和日本法西斯先後於5月和8月宣佈向同盟國投降。9月2日,在停泊於東京灣內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舉行了日本投降簽字儀式。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的敗降和同盟國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影響:捲入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國家與四分之三的人口,中國與蘇聯傷亡2000萬人以上,德國600萬人以上,日本300萬人以上,徹底肅清了法西斯勢力,航母登上國際舞臺,發揮了主力軍作用。戰後蘇美冷戰,形成“雅爾塔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