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腦子裡有劇情,但是用語言表達的很生硬,達不到想要的效果,怎麼提高
5
回覆列表
  • 1 # 讀書是福

    這個問題實在提得有水平,已經讓我無法再去介意介意它的冷。

    首先,題主同學的措辭——編故事這個“編”字,實在是一個讓人欣喜的質樸表達。

    行人都知道,但凡故事寫作(包括編劇)無論是任何形式、題材的故事寫作,本質上就是技術活、甚至體力活。一切宣稱自己是搞藝術創作,把這個事提高到存天理滅人慾的高度的“老師”呢,我們肯定不能一概而論說他們都是沒什麼數,只能保守一點說他們有一些特殊的意圖——比如提高逼格,從而提高身價。

    但實際上故事寫作,就跟任何手藝活,任何技巧一樣,要提高就只有賣油翁法則,就只有“practice make perfect”一條路徑。

    當然,雖然功夫是多少要下的,苦是多少要吃的,但是方法也是有的。

    對不起,廢話結束,進入戲肉。

    首先,我假定題主是明白故事的本質是什麼的(或者說人話就是人為啥要看故事)。

    如果理解了故事的本質,明白故事為啥要存在,對人類來說故事為啥是剛需,那就起碼能明白好的故事

    這麼說吧,故事的上限不好說,但是“跌宕起伏”確實是故事的基本及格線。為啥這樣說呢?難道人物不重要嗎?主題不重要嗎?文筆不重要嗎?當然不是。但是劇情構建和編排能力(也就是把劇情寫得跌宕起伏又不落俗套的能力),更重要。

    1.從寫作能力模型來說,劇情的構建和編排能力,是最基礎的能力。不是說除了劇情構建能力之外的能力不重要,而是說,不管是人物塑造、世界觀鋪設、主題的呈現,最後都要透過劇情構建來實現。

    2. 從作者成長路徑來說,擁有基本劇情構建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把故事寫完,哪怕寫得很俗套甚至很幼稚,最後還爛尾。只有一次又一次編織完成一個完整故事的人,才有可能在這個領域不斷成長。因為很多問題,只有真正寫完一個故事的人才能意識到,才能真明白這事兒該咋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吃奶瓶進氣多總嗆奶嘴怎麼挑選啥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