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實為22子),滿洲正藍旗人,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所生,努爾哈赤裔孫。子嗣第一女郡主,康熙四十二年生,母為側福晉瓜爾佳氏;康熙六十年,嫁精奇哩氏薩克慎;乾隆四十一年卒,年七十四歲。第一子已革貝勒弘昌,康熙四十五年生,母為側福晉瓜爾佳氏;乾隆三十六年卒,年六十六歲。嫡妻納喇氏。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六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雍正二年,嫁伊爾根覺羅氏福僧格;雍正四年卒,年二十歲。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七年生,母庶福晉石佳氏;康熙四十八年卒,年二歲。第三女,康熙四十九年生,母側福晉富察氏;康熙五十年卒,年二歲。第三子多羅貝勒品級弘暾,康熙四十九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原怡親王世子,雍正六年卒,年十九歲。嫡夫人富察氏。第四子多羅寧良郡王弘晈(jiǎo ),康熙五十二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乾隆二十九年薨,年五十二歲。嫡福晉西林覺羅氏。第四女和碩和惠公主,康熙五十三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雍正初,撫養宮中。七年十二月,下嫁喀爾喀博爾濟錦氏多爾濟塞布騰。九年卒,年十八歲。第五子弘[日兄](kuáng),康熙五十五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卒,年七歲。第六子多羅貝勒品級弘昑(qǐn),康熙五十五年生,母為側福晉烏蘇氏;雍正七年卒,年十四歲。第七子和碩怡親王弘曉,康熙六十一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乾隆四十三年薨,年五十七歲。嫡福晉李佳氏。(胤祥去世後,當時年僅八歲的弘曉承襲了世襲罔替的怡親王爵位。由幼子來襲爵可能是胤祥為了表示怡王一脈無意干涉朝政而做出的決定,意圖讓手中的權勢隨自己的死與怡王府斷開,免招新皇之忌,保全家人及後代。第八子綬恩,雍正三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雍正五年卒,年三歲。第九子阿穆瑚琅,雍正四年生,母為庶福晉納喇氏;雍正五年卒,年二歲。
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實為22子),滿洲正藍旗人,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所生,努爾哈赤裔孫。子嗣第一女郡主,康熙四十二年生,母為側福晉瓜爾佳氏;康熙六十年,嫁精奇哩氏薩克慎;乾隆四十一年卒,年七十四歲。第一子已革貝勒弘昌,康熙四十五年生,母為側福晉瓜爾佳氏;乾隆三十六年卒,年六十六歲。嫡妻納喇氏。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六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雍正二年,嫁伊爾根覺羅氏福僧格;雍正四年卒,年二十歲。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七年生,母庶福晉石佳氏;康熙四十八年卒,年二歲。第三女,康熙四十九年生,母側福晉富察氏;康熙五十年卒,年二歲。第三子多羅貝勒品級弘暾,康熙四十九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原怡親王世子,雍正六年卒,年十九歲。嫡夫人富察氏。第四子多羅寧良郡王弘晈(jiǎo ),康熙五十二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乾隆二十九年薨,年五十二歲。嫡福晉西林覺羅氏。第四女和碩和惠公主,康熙五十三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雍正初,撫養宮中。七年十二月,下嫁喀爾喀博爾濟錦氏多爾濟塞布騰。九年卒,年十八歲。第五子弘[日兄](kuáng),康熙五十五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卒,年七歲。第六子多羅貝勒品級弘昑(qǐn),康熙五十五年生,母為側福晉烏蘇氏;雍正七年卒,年十四歲。第七子和碩怡親王弘曉,康熙六十一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乾隆四十三年薨,年五十七歲。嫡福晉李佳氏。(胤祥去世後,當時年僅八歲的弘曉承襲了世襲罔替的怡親王爵位。由幼子來襲爵可能是胤祥為了表示怡王一脈無意干涉朝政而做出的決定,意圖讓手中的權勢隨自己的死與怡王府斷開,免招新皇之忌,保全家人及後代。第八子綬恩,雍正三年生,母為嫡福晉兆佳氏;雍正五年卒,年三歲。第九子阿穆瑚琅,雍正四年生,母為庶福晉納喇氏;雍正五年卒,年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