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34%。據考證,從齊國第一代國君姜太公起到現在,歷史上共有102個氏都是從姜姓繁衍而來,有的姓氏還有別的起源,但是姜姓卻是他們最初或最重要的起源。
其中包括呂、許、章、謝、齊、高、國、雷、易、方、文、申、盧、柴、慶、賀、紀、丘、薄、賴、蓋、丁、査、封、邱、崔、駱、左、充、酈、逄、連、向、谷、聶、尚、焦、柯、饒、景、浦、厲、強、斜、晏、檀等64個單字姓氏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申屠、公牛姓等38個複姓。
如果自炎帝算起的話,姜姓的分支姓氏則達到247個。
擴充套件資料:
姜姓起源有三種說法:
1、炎帝神農氏。《說文》曰:“神農居姜水,因以為氏。”傳說中的炎帝,即神農氏,相傳為中國歷史上最遠古的“三皇”之一。因炎帝生於姜水(今陝西岐山縣),故以姜為氏。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發源地。姜姓始自炎帝。
虞、夏之際,炎帝裔孫、四嶽始祖伯夷,因輔佐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今河南南陽縣),建立呂國,復賜以祖姓姜,以接續炎帝的香火。春秋時期五霸之一的齊國,建立始祖是呂國的呂尚。史書記載說:“呂尚,姓姜名牙,掌四嶽有功,子孫從封姓。”這樣,分遷到各地的姜姓不斷繁衍發展,到了漢代已發展成為一大望族。
2、出自桓氏改姓。據《通志·氏族略》所載:“亙庭昌唐上元中準制改為姜氏。”唐代上元時有桓姓者改為姜姓。
3、出自其他民族改姓。據《宋書·吐谷渾傳》所載,宋時有羌人改姜姓;另有清滿八旗姜佳氏改為姜姓;除此以外,今滿族、侗族、瑤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俄羅斯族、北韓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家族名人
姜子牙:本名呂尚,姜姓呂氏,(公元前1128年-公元前1015),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
姜小白:即齊桓公,姜子牙的後裔,姜姓呂氏,春秋五霸之首,他任命管仲為相,在“尊王攘夷”的旗幟下,南征北戰,樹立霸主威望。
姜維:(202~264)字伯約,三國蜀漢天水冀縣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軍事統帥。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34%。據考證,從齊國第一代國君姜太公起到現在,歷史上共有102個氏都是從姜姓繁衍而來,有的姓氏還有別的起源,但是姜姓卻是他們最初或最重要的起源。
其中包括呂、許、章、謝、齊、高、國、雷、易、方、文、申、盧、柴、慶、賀、紀、丘、薄、賴、蓋、丁、査、封、邱、崔、駱、左、充、酈、逄、連、向、谷、聶、尚、焦、柯、饒、景、浦、厲、強、斜、晏、檀等64個單字姓氏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申屠、公牛姓等38個複姓。
如果自炎帝算起的話,姜姓的分支姓氏則達到247個。
擴充套件資料:
姜姓起源有三種說法:
1、炎帝神農氏。《說文》曰:“神農居姜水,因以為氏。”傳說中的炎帝,即神農氏,相傳為中國歷史上最遠古的“三皇”之一。因炎帝生於姜水(今陝西岐山縣),故以姜為氏。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發源地。姜姓始自炎帝。
虞、夏之際,炎帝裔孫、四嶽始祖伯夷,因輔佐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今河南南陽縣),建立呂國,復賜以祖姓姜,以接續炎帝的香火。春秋時期五霸之一的齊國,建立始祖是呂國的呂尚。史書記載說:“呂尚,姓姜名牙,掌四嶽有功,子孫從封姓。”這樣,分遷到各地的姜姓不斷繁衍發展,到了漢代已發展成為一大望族。
2、出自桓氏改姓。據《通志·氏族略》所載:“亙庭昌唐上元中準制改為姜氏。”唐代上元時有桓姓者改為姜姓。
3、出自其他民族改姓。據《宋書·吐谷渾傳》所載,宋時有羌人改姜姓;另有清滿八旗姜佳氏改為姜姓;除此以外,今滿族、侗族、瑤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俄羅斯族、北韓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家族名人
姜子牙:本名呂尚,姜姓呂氏,(公元前1128年-公元前1015),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
姜小白:即齊桓公,姜子牙的後裔,姜姓呂氏,春秋五霸之首,他任命管仲為相,在“尊王攘夷”的旗幟下,南征北戰,樹立霸主威望。
姜維:(202~264)字伯約,三國蜀漢天水冀縣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軍事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