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魯郭毛巴老曹,從純文學角度來看誰的水平最高,為什麼文學界這幾個人地位很高,而林語堂,梁實秋都很少正面提他們?
6
回覆列表
  • 1 # 老虎他爹

    文學很難互相比,比是一種科學思維,未必適合人文領域。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學很難拿出一個客觀標準來對比。

    上大學時,經常會有同學認為(包括我自己),某某人是二流文人,或者說誰比誰寫的好,老師會很嚴肅地說:“你說的是外行話。”換言之,文學研究不能用來討論誰好誰壞、誰排第一誰排第二的,這就像歷史系不能說“假如歷史如何”,中文系也不能說“誰是最好作家”。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這又是另一回事,著名英國曆史學者弗格森就常用“假如歷史會如何”來研究,在具體操作層面,幾乎所有歷史學者都會有“假如歷史會如何”的想法。

    魯迅全集讀過數遍。郭沫若全集也讀過文學部分。茅盾的書讀過《子夜》和幾個中篇(《林家鋪子》《春蠶》等,感覺比《子夜》寫的好得多),還有他的文論(茅盾晚年基本是文論家,但他的文論寫的很壞,充滿了官氣)。巴金的書,讀過《家》《春》《秋》和《寒夜》,晚年有一些隨筆性的文章,影響很大,但感覺一般。老舍的小說、戲劇基本都讀過。曹禺的話劇基本都讀過。

    從這個閱讀覆蓋面來說,顯然是不太夠的,不能做全面評價,只能談談個人的感受。

    1、這個名單忽略了沈從文、張愛玲等。

    但從藝術角度看,沈從文、張愛玲比這6個人強(除了老舍之外)。此外張天翼、穆旦、郁達夫等人也很好。總之,這個名單偏政治化,有以政治標準替代文學標準之嫌。

    2、文學史的地位與文學水平不是一個概念。

    文學史的地位在於其開創性,這樣懂外文的比較有優勢,直接拿別人的東西來用就可以。

    比如魯迅,他被認為寫出了中國第一篇現代意義上的白話小說(實際上不是,第一篇現代意義上的白話小說是陳衡哲的《一日》,發表在1917年1月在美中國留學生的雜誌上,影響可能不如《狂人日記》),此外,魯迅開創了鄉土文學的方向,他使白話小說提升到一個比較成熟的境界,這個歷史功績是無可替代的。

    但嚴格來說,魯迅小說過度看重思想性,把故事、人物、描寫當做傳達思想的工具,這就用哲學價值掩蓋了小說價值,小說本來是嘲諷者,站到為民請命、指點江山的高度,就有些無聊。有了這種誤解,在具體技術層面,魯迅小說就很有硬傷,真實感不夠,對人性解析的深度不夠(除了政治人之外,其他面相都被忽略了)。

    魯迅有一些小說寫的是不錯的,但有不少是失敗的。他成功的小說,也要依賴複雜的解讀才能被欣賞,而不能讓人一看就喜歡。我們唱一首歌,首先要喜歡它的旋律、節奏等,其次才考慮其中的深意,如果旋律之類不好,思想很深刻,我們依然難說它是一首好歌。這是魯迅小說的缺陷。

    許多人在翻閱魯迅小說之前,已經在課堂上學過魯迅小說了,再回來看,當然會覺得那是經典文字,但只要課堂上不講的,便很少有人提起。

    魯迅那個時代,現代意義上的白話小說(古代也有白話小說,比如《水滸傳》等)剛剛上路,所以不必苛責魯迅,但作為當代的讀者,奉魯迅小說為圭臬,恐怕會限制審美水平提高。

    再比如茅盾,他寫出了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長篇白話小說,但《子夜》模仿痕跡重,藝術上有很多硬傷,但在造境、時間處理等方面,已經超越了傳統白話小說,還是有它的歷史貢獻的,只是今天讀來,有些乏味,會覺得魯迅的批評非常有道理(“沈雁冰一身官氣”)。

    “魯郭茅巴老曹”更偏重文學史地位,與具體的閱讀體驗不完全一致。

    3、抄襲是中國作家的一大問題

    這6個人中,都受到了西方文學的很大影響,不自覺(姑且寬容地這麼說吧)地會將一些東西流露於自己的創作中。

    曹禺模仿易卜生,只是當時中國話劇在情節深入能力上都有硬傷,曹禺又很有舞臺經驗,所以他的作品名噪一時,但他模仿來的東西始終難與本土經驗結合起來,所以他的作品越寫越糟,但在中國話劇史上,依然是無可替代的。

    巴金早期的小說很中學生氣,《寒夜》比較好,如果照那麼寫下去,可能會成功,可惜很快就1949年了,《寒夜》有法國小說的氣質。

    魯迅、茅盾就不用說了,郭沫若幾乎不會寫小說,寫出來的東西很嚇人。

    4、個人最喜歡老舍

    老舍是用小說本身來打動讀者的作家,他的寫作最契合小說本身的需要,可惜他真正的代表作《正紅旗下》才剛剛開篇,如果完成,它將是20世紀人類史上最成功的小說之一,標誌著中國小說徹底將西方小說傳統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形成完全不同的審美正規化,它的地位恐怕是可以與《紅樓夢》相提並論的,實在是太可惜了。

    其他幾人寫的是哲學、經濟學,小說只是工具,他們很難為小說自己的發展做出貢獻,只有老舍的文字能做到這一點。韓寒說老舍文筆差,那實在是無知到極點。

  • 2 # 島嶼3861347454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作品的忠實讀者和粉絲,感性的東西很難用理性資料衡量,還就是人常說的‘’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題主的排名是:魯郭茅巴老曹。這個排名就是作家社會影響力排名,社會影響力排名是包括作品在內的綜合排名,牽扯到政治、政府、當官、民主社會活動等方面。這也可以體現他們的人生成就。∥這話題指的可能是做為作家的他們,文學作品的成就?我認為巴金老舍文學作品成就更高些。

  • 3 # 彩雲東昇戴寶山

    魯迅以雜文最好,郭沫若就是緊跟時代,茅盾散文著名,巴金長篇小說和散文,老舍長篇小說和劇本,曹禺的劇本。若說誰的成就最高,對社會影響最大的為最高,就是魯郭。我給他們排名是魯郭巴茅曹老。

  • 4 # 塞美人

    郭若沫全才,中國沒有之一,其成就最高:詩人學者革命家社會活動家文學家科學家書法家歷史學家戲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精通漢語俄語德語日語英語中國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長國務院副總理

  • 5 # 註冊了多次

    感覺: 專業搞文學的人士和一般的讀者真的有差別。我自己覺得,很多文學人士總是喜歡將文學的政治性生硬硬地從文學評論的內容中剝離出來,煞有介事地貶低所謂的“非純文學”。殊不知,有意識地否定文學的政治性,甚至對某些作品貼上為政治服務的標籤並一本正經地貶低它、詆譭它,這本身就是另一個形式的“政治”。

    大家請想: 一部文學作品,它勸導人積德向善,是不是政治性?它激勵人們奮發向上,是不是政治性?它鞭撻偽善、讚美純真,是不是政治性?一位黨員作家或者同情黨的作家在作品裡涉及憂國憂民、愛國愛民,有什麼值得指責的?

    大家再請想: 一部作品(比如小說),如果抽離了社會現實、離開了複雜紛繁的構成作家身體和思想意識身處其中的物質的、意識的、人的環境,他的作品中還剩下了什麼?“純文學”?“純文學”的作家寫出來的作品,只能是“純文學”的作家,在自己虛幻的世界裡毫無意義的喃喃自語了。

  • 6 # 光明在前62735002

    現代小說中,大概沒有一部能與《阿Q正傳》相比,本人在讀大學期間,幾乎每個星期都要讀一遍《阿Q正傳》越讀越有味,能有這種感覺的,古代有《紅樓夢》(過去是每年至少讀一遍)。這麼說吧,百讀不厭的小說,古代首推《紅樓夢》,現代唯有《阿Q傳》,其他小說,能讀一遍就不錯了,讀了之後,還能記住其中的一個人物名字、一個情節,那就更了不起了!而《紅樓夢》《阿Q傳》的許多人物、情節,甚至某些語句都能在眼前浮現,這是其他小說根本不能相提並論的!

  • 7 # 秋笛牧歌

    文學成就各有千秋,早年魯迅成名較早,思想性也較高,曹禺的文學成就也不容小視,就《雷雨》一篇讓他文學地位獨領風騷,文學性思想性讓其它作家望塵真及,巴金早年的三部曲,文學性思想性,讓世人看到他不同凡響的創作才華,給人耳目一新。茅盾、老舍、郭沫熱。

  • 8 # 老雷聊咸寧

    魯迅以小說和雜文著稱於世,郭沫若以白話詩岀名,茅盾和巴金老舍小說聞名於當時,但個人覺得三人以老舍先生為最好,曹禺先生以戲劇影響最大。但民國時期文學拋開政治立場,單文學地位來講,沈從文、朱自清、郁達夫、周作人、林語堂、包括胡適都是大家。

  • 9 # xiayindao

    公道自在人心。魯迅先生地位無可否認,雖然只有吶喊,彷徨,故事新編三個短篇小說集。朝花夕拾一個散文集,野草一個算是散文詩集吧。老舍無疑是最勤奮的作家之一,不因時代流轉而褪色。巴金的激流等等三部曲系列,寒夜,還有晚年對自己的無情反思都是值得敬佩的。

  • 10 # 天一聽雨

    上述幾人的文學成就(不是文學地位,文學地位涉及的因素太多)個人看法如下:第一魯迅、其次老舍、第三曹禺、第四巴金、第五茅盾、第六郭沫若。魯迅的小說、雜文很棒,老舍的小說、話劇很棒,曹禺的話劇是宗師級的,巴金的小說是宗師級的,茅盾的小說一般,郭沫若的詩歌、散文太一般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川味鱘魚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