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fmoz21265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這是一種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亞型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綜合徵,被國際獸疫局定為A類傳染病,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不僅是雞,其它一些家禽和野鳥都能感染禽流感。按病原體的型別,禽流感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非致病性禽流感不會引起明顯症狀,僅使染病的禽鳥體內產生病毒抗體。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類出現輕度呼吸道症狀,食量減少、產蛋量下降,出現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為嚴重,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雞群常常“  全軍覆沒”。  最早的禽流感記錄在1878年,義大利發生雞群大量死亡,當時被稱為雞瘟。到1955年,科學家證實其致病病毒為甲型流感病毒。此後,這種疾病更名為禽流感。禽流感被發現100多年來,人類並沒有掌握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僅能以消毒、隔離、大量宰殺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高致病性禽流感暴發的地區,往往蒙受巨大經濟損失。  一般情況下,禽流感病毒並不容易使人類發病。禽流感病毒屬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據其表面蛋白質的不同被分為H1到H15等15種亞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兩種亞型引起,而人對其中的H1和H3亞型易感。  目前在南韓和日本等地流行的禽流感病毒屬H5N1型,通常只在禽類中傳播,很少感染人類。儘管曾經出現過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而發病的事例,例如1997年香港禽流感曾使12人患病,其中6人死亡,但這種情況實屬少見。此外,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徑主要是接觸感染,目前尚未發現由於吃雞肉和雞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從微生物學角度講,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對人類的侵襲。首先,人呼吸道上皮細胞不含禽流感病毒的特異性受體,即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體細胞識別並結合;第二,所有能在人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組必須含有幾個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第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於含鹼性氨基酸數目較多,使其在人體內的複製比較困難。  不過,儘管沒有證據表明禽流感病毒會直接引起人類流感暴發,但從進化角度看,人類流感與原先在動物中傳播的流感病毒有關。很可能是在歷史上人類馴養豬、雞等動物的過程中,由於人畜接觸頻繁,豬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的某些毒株發生了變異,獲得對人的致病性以及在人群中傳播的能力,成為人類流感病毒。這類事件有可能再次發生,因此醫療研究和監測部門仍對禽流感襲擊人類的可能性保持警惕。對個人而言,應注重身體健康、保持良好免疫力;食用禽類製品之前要高溫充分烹煮,以殺滅病毒。截至目前,中國內地從未發生過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例。中國已經建立了可快速檢測禽流感的技術手段,衛生部在幾年前就強化了包括禽流感在內的流感疫情監測,多種流感病毒的動向都在監視視野中。  禽流感就是“雞瘟”嗎?對於兩者的區別,有關專家作了專門的解釋。  “雞瘟”是長期以來人們對禽類疾病的俗稱,不僅禽流感,其他症狀相似的禽類疾病也被人們統稱為“雞瘟”。事實上,“雞瘟”還分為“真性雞瘟”和“偽雞瘟”,“真性雞瘟”即禽流感。  20世紀初,在一個名為“新城”的地區發現一種類似禽流感的禽類疾病,被命名為“新城疫”。之後,“新城疫”與禽流感一直被混淆,兩者都被稱為“雞瘟”。其實,“新城疫”就是前面提到的“偽雞瘟”。  “新城疫”病毒與禽流感病毒均為RNA病毒,但禽流感病毒屬正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屬副粘病毒科。兩者在臨床上雖表現出不同的症狀,但一般不易區分。禽流感在臨床上表現為全身感染,“新城疫”的症狀則可分為嗜神經型、嗜內臟型和嗜肺型,其中嗜肺型與禽流感更為相似。  與“新城疫”相比,禽流感的發病機率較低,屬於散發、點狀、區域性疾病,而“新城疫”的發病範圍大,且易經常發生。但“新城疫”的危害不如禽流感嚴重,因為對於“新城疫”已有疫苗能夠控制,而且這種病毒不會傳染給人,也不會演變為人畜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改變電腦裡的音樂的播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