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日金141
-
2 # 大冥之分
無為而治的本質是混世型邪人的“風頭、無德性急功近利、苟活、把戲、空洞、無恥、故弄玄虛、無知、無腦、狡詐、獸巧、絕望”主義……所謂的“無為”就是不承認自己的無能、無德地把以上實質進行鬼益性美化、大話化而已!真正的有道者怎麼能或可以說“無為”呢——尤其是在這樣的世道定是忙都忙不過來呢……既然你自稱了道怎麼可以讓那些無腦者在混亂、生死時刻去美其言曰“讓其自我發揮、鍛鍊創造力及上進、所謂自治等等呢”?那不是草菅人命、鬼氓哲學等等之荒唐嗎——這正是檢驗你的大智慧的時候你的道又在哪裡呢——怎麼能退避三舍呢並如此大高美言自己之?那什麼不能妄動、違背什麼自然規律那不過遠離(不,應該是反向於)道的最基本那本質(必作為)為為無道且虛偽之狡詐、私利營造的美麗藉口而已!至於有關無為而治的還有那些過多的胡攪蠻纏、扭曲、超級荒唐不說也罷……
-
3 # 月舞雲後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老子提出的道家治國理念,告誡君王“不與民爭”,強調“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而治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過多的干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無為即不妄作為,所做所為須遵循客觀規律。歷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圖大業大都是在道家無為而治的指導下取得。
以上是對“無為而治”的經典解釋,說得已經很清楚,接下來,我們不妨就無為而治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做一些探討。
無為而治的思想在許多領域都能得到體現,比如國家治理,企業經營,教育,思想等領域。
古時候,君王寬容,不過分苛求百姓,只要是不超出國家制度規定範圍的行為,都採取鼓勵與寬容的態度,從而使各行各業都能得到自由發展,實現百業興旺,國富民強。到了現代中國,只要是法律賦予的權利,都能得到充分保障。國家對人民行為的干預更少,對人民權利的保護更有力。反過來,國家對幹部的約束更嚴格,將“不與民爭”的思想直接昇華成“服務於民”,將“無為而治”發展成為主動幫助,積極保護(扶貧)。這些都是我們國家越來越富強,人民越來越幸福的主要原因。
企業經營方面,國內的很多名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理念引導,讓利放權”,在符合公司經營理念的前提下,鼓勵各級員工充分發揮才幹,並大幅度讓利,讓員工當自己的老闆。從網路上流傳出來的資訊看,華為,萬科等企業都是如此,無為而治為企業激發出了巨大的活力。
教育方面,前幾天剛剛傳來訊息,國家教育部發出通知將取消中高考教育大綱,初中教育將不再規定教育重點,或者說整本書都將成為重點。這就釋放出了一個積極的訊號,國家將減少對教材內容掌握方面的干預,素質教育取代教條教育又近了一步。
在思想領域,愛國成為主旋律,在這個框架下,鼓勵公民獻計獻策,參與治理國家。
無為而治,既非不為,也非妄為,是遵循客觀規律前提下的有益作為,無為而無不為。這就是無為而治的本質。
-
4 # 平凡的時代奮鬥者
想要理解無為而治本質是什麼,就要先了解它的出處,語出老子《道德經》,如老子說道一般,其中多次提出治,治國安邦的治。無為而治本質有所為,順勢而為,有所不為,不妄為,不妄動,順其自然順勢發展。與其對應的還有一句,治大國如烹小鮮;小鮮可以理解為小海鮮,小鮮容易熟,卻不容易做,要做美味,調料放著有講究,可能都不用放,放了反而改變了原有新鮮味,並且要把握火候,不能像做其他菜,比如烤羊來回折騰翻滾,這樣就去味了,反而失去本來應有的味道。所以,無為而治本質就是不妄為,不亂為,順勢而為。
-
5 # 豐澤倉儲文具
“無為而治”,“治大國如烹小鮮”,此皆出自老子《道德經》裡的論敘。
“無為而無所不為”,這是老子道家思想最為樸素的辯證法,“無為而治”的基礎是建立在“無所不為”的基礎之上的,只有在“無所不為”的基礎之上,才能達成“無為而治”的方式方法。
只有“無為而無所不為”,才能夠“治大國如烹小鮮”。
也就是說,在完善的社會制度和社會道德觀基本形成了風氣之後,才能夠使得社會的形態達到“無為而治”的風貌,在無為而治的基礎之上而“治大國如烹小鮮”,“治大國如烹小鮮”之意也就是一種“無為而治”的狀態體現。
因此,“無為而治”是一種社會形態,是道家思想在社會治理效能的理想目標。
“無為而治”的前提是“無為而無所不為”,無為而治並非不作為,而是以“無所不為”做為基礎的“無為而治”,“無為而治”的本質,是在法制和道德都達到完善之後的社會治理效能體現。
-
6 # 雲臺
一、歷史來由
春秋戰國時代,五霸爭鬥、七國爭雄,戰爭連續不斷,社會動盪不安。面對動盪的社會局面,思想家們紛紛提出治國安民的大政方略:名家福導禮治,儒家則主張以德治國,唯獨道家老子提出”無為而治”。做為獻給統治階級的所謂“人君南面術”,”無為而治”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無為而治”原本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道德經》享譽世界,被世界政要、精英名流、企業領導所崇拜,被奉為曠世奇書,萬經之王。
二、主要內涵
”無為而治”本意並不是不為,是不過多的干預、充分發揮民眾自我能動性,適於統治者。而儒家思想核心是道德規範,傾向於不妄為,適於每一個人。二者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這一點值得注意。
從治國理政的角度研究”無為而治”也是有現實意義的。 所謂”無為而治”,就是透過無為而達到天下大治。什麼是無為?從字面上看,無為似乎是無所作為、消極無為的意思,其實這是望文生義。老子所說的無為,決不是什麼也不做。他說過:“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這裡的“必作”利‘為’嗚“治”都是有為的意思。“無為”並非是無所作為,而是以無為而有為。
《道德經》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無為的,但“道”有規律,以規律約束宇宙間萬事萬物執行,萬事萬物均遵循規律。
引申到治國,“無為而治”即是以制度(可理解為“道”中的規律)治國,以制度約束臣民的行為,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老子所說的“無為而治”是以法(“法”同“道”)治國,而非人治;人過多的干預社會秩序則亂,法治則井然有序。“無為而治”對於帝王個人準則而言,即是清心洞察、知人善任,將合適的人才擺在合適的崗位上,具體事情分攤給臣下去做,不必事必躬親。
三、道家觀點
道家的“無為而治”的含義,自從《道德經》問世以來,被不斷實施,現摘取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羅列如下:
1、靠萬民的自為無為無不為,靠萬民的自治無治無不治。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以及黃老道家代表作《呂氏春秋》“無智,故能使眾智也。故能使眾能也。無為,故能使眾為也” 等說法中得到證明。
2、不亂干預,瞎指揮。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侯王若能守之,萬物以自賓”,“孰能損有餘補不足,唯有道者”所以統治者不要亂指揮,瞎指揮,按照事物客觀發展規律執行就好了,遵守法律法規。莊子進一步指出,大道複雜多變,很難認識清楚,所以不亂干預是最好的治國方法。《黃老帛書》中有一段對話,說高陽問力黑:“天地已成,黔首乃生。莫循天德,謀相覆傾。吾甚患之,為之若何?”力黑對:“勿憂勿患,天制固然”。可見黃老道家也主張尊重自然客觀規律不亂干預,順其自然就好了。
3、為無為。這是老子自己的說法,根據他的“為學日增為道日損”、“輔萬物自然而不敢為”、“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的說法,為道著損到最後,自然沒有什麼可損的了,自然達到老子的最高境界“夫莫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即水的境界了,也就是潛隱默化的無為而治了。
4、上無為而下有為。這是道家和法家共有的觀點,體現了一定的分權思想。這可以從老子的“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有為,而有以為”、莊子的“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黃老道家和法家則主張“君道無為,臣道有為”等說法中得到證明。
5、有所為有所無不為。比如魏晉學者郭象點評莊子時認為“樵夫有為於斧,而無為於木;船伕有為於槳,而無為於水;上有為於臣,”而無為於具體事務。
6、案法而治。這是黃老道家和法家的共同主張。比如黃老道家代表人物慎到曾說:“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黃老帛書也說:“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故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廢也。故能自引以繩,然後見知天下而不惑矣”。
7、無違,認為“無為”就是“無違”,“無為而治”就是在不違背客觀規律和自然天性的情況下,達到天下大治。
8、道家認為天地萬物都由道化生,而道的最根本規律就是自然而然,所以人類應該仿效大道,順其自然。故老子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黃老道家也主張:“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所謂因循就是因循萬物天性,即自然而然的狀態,無為而治,讓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發展,使其處於符合道的自然狀態,不對它橫加干涉,不以有為去影響事物的自然程序。也只有這樣,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發展。所以在道家看來,為人處事,修心煉性,都應以自然無為為本,避免有為妄作。嚴君平說:"有為之為有廢無功;無為之為成遂無窮……覽天地之變動,觀萬物之自然,以睹有為亂之首也,無為治之無也。"(《道德真經指歸·卷八》)如果人為干涉事物的發展程序,按照某種主觀願望去幹預或改變事物的自然狀態,其結果只會是揠苗助長,自取其敗,因此,明智的人應該採取無為之道來養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總之,道家的無為而治是策略和手段,最終目的是無不為。
四、各派評述
1、老子的說法是:我無為而民自化。
2、孔子: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
4、莊子和韓非的觀點是:君無為而臣有為。
5、黃老道家代表作《呂氏春秋》說:無智,故能使眾智也。故能使眾能也。無為,故能使眾為也。
6、黃老道家的另一部鉅著《管子》更是對無為而治下的自化過程和動力機制,進行了生動的闡述:“夫凡人之情,見利莫能勿就,見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里而不遠者,利在前也。漁人之入海,海深萬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淵之下,無所不入焉。故善者勢利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來,不煩不擾,而民自富。如鳥之覆卵,無形無聲,而唯見其成。”
7、司馬遷的觀點:“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道之所符、自然之驗。故待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徵期會哉?
8、郭象的觀點是:無為有為是相對而言的,樵夫有為於斧,而無為於木;船伕有為於槳,而無為於水;上有為於臣,而無為於具體事務。
9、李贄的觀點;人能自治,不待禁而止之也。
10、傅山的觀點:市井賤夫平治天下。
11、嚴復的觀點:夫黃老之道,民主之國所有也,故長而不宰,無為而無不為;君主之國,未能用黃老者也。漢之黃老,貌襲而取之耳.君主之利器,其惟儒術乎!
12、胡適的觀點:最高領袖的任務是自居於無知,而以眾人之所知為知;自處於無能,而以眾人之所能為能;自安於無為,而以眾人之所為為為。凡察察以為明,瑣瑣以為能,都不是做最高領袖之道。
五、主要適用範圍
1、治理國家
無為而治是道家的治國策略,所以治國是無為而治的第一應用。為了貫徹無為而治的方針 ,各級政府官員既要拋棄各種政績主義和形式主義,寬刑簡政、輕徭薄賦、與民休慼,儘量靠萬民的自為無為無不為,靠萬民的自治無治無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務工作即可;同時有所為有所不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屬,讓下屬去完成各項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識人用人的工作。
2、企業管理
無為而治用在企業管理上,要求企業管理者從瑣事中跳出來,主要抓好企業發展戰略和識人用人的工作,至於具體的研發、技術、生產、銷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員工和下屬來做。高層管理者,要想真正做到在大事上有所為,而在小事上則有所不為,就必須實行“君無為而臣有為”的管理方法,才能達到“君逸臣勞國必興,君勞臣逸國必衰”的管理目的。
3、教育領域
無為而治用在教育領域,要求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賴孩子的能力和發展潛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試、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甚至去破壞,哪怕他會失敗會犯錯誤也不要緊,因為他會從這些失敗和錯誤中學到很多東西,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創造必要條件,並做必要的輔助工作。
六、成功實踐範例
1、舜無為而治
古時,舜品德高尚,堯派他來管理天下。當時中原到處是洪水,以前堯派鯀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敗了,舜就派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負眾望,13年後平息了洪水。舜和堯一樣,對老百姓很寬厚,多采用象徵性的懲罰,犯了該割掉鼻子罪的人,讓穿上赫色衣服來代替;應該砍頭的人只許穿沒有領子的布衣。為了讓老百姓懂得樂舞,舜派夔到各地去傳播音樂。有人擔心夔一個人不能擔當重任,舜說:“音樂之本,貴在能和。像夔這樣精通音律的人,一個就足夠了。”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孔子讚歎道:“無為而治,說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靜靜坐著而已。”(“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論語·衛靈公》)
2、西漢初年的無為而治
初幾代統治者常常以秦亡為戒,認識到要取得一個相對穩定和持續發展的政治局面,就必須努力緩和階級矛盾,與民休息,實行無為而治。於是,來自於黃老思想的君道無為、刑德相輔、節慾崇儉、愛民養民的觀念就很快轉化成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統治政策。劉邦去世後,孝惠、高後相繼當政。《漢書》說:“孝惠高後之時,海內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無為,故惠帝拱己,高後女主制政,不出房闥,而天下晏然,刑罰罕用,民務稼穡,衣食滋殖。”文景二帝繼統之後,也繼續將黃老之術作為治國方針。文帝以一藩王繼承大統,其時羽翼未豐,所以他特別注意信任和依靠前朝重臣,故劉邦時代的功臣周勃、陳平、灌嬰、申屠嘉等人相繼被任命為相。這樣既融洽了新舊君臣之間的關係,又保證了高層統治集團的團結一致。文帝還多次下昭“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使一大批年輕有為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進入統治集團,擴大了漢政權的統治基礎。班固曾高度評價說:“及孝文即位,躬修玄默,勸趣農桑,減省租賦。而將相皆舊功臣,少文多質,懲惡亡秦之政,論議務在寬厚,恥言人之過失。化行天下,告訐之俗易。吏安其官,民樂其業,蓄積歲增,戶口寢息。”(《漢書·刑法志》)景帝長期生活在黃老之術氛圍中,其母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景帝及諸竇不得不讀《老子》,尊其術”。在文景二帝統治時期,朝野內外,對黃老之術從之者甚眾,著名者除膠西蓋公、曹參之外,尚有陳平、陸賈、黃生、田叔等人。
漢初統治者鑑於秦亡的教訓及漢初社會經濟的殘敗,將黃老之術中的無為而治、節慾崇儉、與民休息的觀念轉化成一系列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的政策。黃老之術反對窮奢極欲,提倡“卑宮室而高道德,惡衣服而勤仁義”,因而,漢初推崇黃老的幾位皇帝都十分儉樸。最具代表性的是漢文帝,他“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文帝在營建自己的陵墓時,還明確告訴後人不許起墳,不得以金銀作裝飾,陪葬品都用瓦器。漢初諸帝為了達到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目的,對農業更是十分重視。劉邦在統一戰爭剛一結束時就宣佈復員軍隊,釋放奴婢,要求因戰爭而流亡的人口返鄉歸農,復故爵田宅。文景二帝多次在詔書中強調:“農,天下之大本,務莫大焉。”他認為,“道民之路,在於務本。”他們還制定了許多具體的措施,如把務勸農桑、人口增加、土地開墾與否作為地方官吏考核的標準;設立“力田”官以勸農;將十五稅一改為三十稅一,以減輕農民負擔;實行貴粟政策以提高農產品價格;又允許百姓入粟拜爵、入粟贖罪;將一年服一個月的徭役改為三年服一月,在“募民徙塞下”、實行屯戍制度後,甚至一度取消了戍卒令。這些政策的實施,使漢初社會經濟迅速得到復甦與發展。司馬遷在《史記·律書》中毫不掩飾地稱讚說:“故百姓無內外之徭,得息肩于田畝,天下殷富,粟至十餘錢,鳴雞吠狗,煙火萬里,可謂和樂者乎。”而到漢武帝即位之時,“國家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餘財,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漢書·食貨志》)在傳統的農業結構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漢初社會經濟取得如此成就,除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外,我們不能不考慮到黃老之術及其指導下所實行的各項政策的槓桿作用。
-
7 # 玄林齋隨筆
無為而治是老子倡導,西漢初年的文景二帝有成功實踐。其的本質是中央政府為老百姓營造寬鬆的務農經商環境,讓百姓自由生產或經商。其目的是讓飽受戰亂摧殘的社會,能儘快恢復生氣,以鞏固封建統治。其主要舉措有對內輕傜薄賦、獎勵耕織;對外避免戰爭,維護穩定。
-
8 # stud白丁
無為而治的治不是治理,
而是成就。
無為是不干預,
無為而治,認為事物的發展是內部矛盾的產物。
事實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內部矛盾在微觀看彼此都是外部。
所以無為在邏輯上就講不通。
在社會實踐活動中,
無為是一種人生態度,但僅限於個體的追求。
當它上升為政治理想,必然產生侷限。
-
9 # 本貞
《道德經》勉強用語言來描述“道”
這也決定了透過語言無法完全瞭解 《道德經》所指的核心。
但是無為而治所指的“道”無法解釋,但是無為而治這個詞是可以解釋的。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比如嬰兒,什麼都不懂在我們看來,但是他有很大的能力,比如學習語言,比如長大,但是到後來思想成熟了,我們認為聰明瞭,但是卻開始變衰老了,語言學習的能力也變得相比小時候差了很多了。
於是出來一個問題,嬰兒什麼都沒想做,但是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長大了什麼事情都想做,但是成功的寥寥無幾。
你說這個說明了什麼?
何謂“無為”?老子“無為而無不為”(《老子·37章》)的表述已明確告訴我們“無為”的反面是“無不為”,“無為”即“不為”,別無他意,更無特別的深意。相比之下,學界關於“無為”的種種解讀,多是借老子之“無為”表達自己的“無為”,已離開老子“無為”的本意。與何謂“無為”緊密相關的是誰之“無為”,也即“無為”者、“無為”的主體。“無為”者、“無為”的主體不同,“無為”也即“不為”的具體涵義是不同的。基於此,本文論老子之“無為”主要論“無為”之主體,並從“無為”之主體的維度論“無為”的三種具體涵義。
一
我們知道,在老子的哲學中,道是最高的範疇,乃天地萬物和人類的創造者、決定者。老子說: “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老子·51章》),“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老子·16章》),即是謂道不僅“生”天地萬物和人類,而且還“養”天地萬物和人類,使天地萬物和人類得以健康的發育成長,並且,還讓天地萬物和人類最後以“死”的方式迴歸於道。這表明,道規定天地萬物和人類從“生”到“死”的整個生命過程,道之於天地萬物和人類是無所不為也即“無不為”的。
但是,道對於天地萬物和人類的“無不為”,在天地萬物和人類看來則是“無為”。因為道物(天地萬物和人類)一致,道之“為”並不是對天地萬物和人類的本性的改變,更不是對天地萬物和人類的本性的摧殘,道之“為”是順應天地萬物和人類的自然本性而為,符合天地萬物和人類的生存發展的內在要求,天地萬物和人類因此並不把道看作外在於己的主宰者,並沒有感受到道的“壓迫”和“強制”,甚至也沒有感受到道的存在,反而“自得其樂”,覺得自己是自主自由的。於是,老子說: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賦予道以“無為”與“無不為”兩種看似矛盾的特徵。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說明道是“無為”的發動者,道是“無為”的主體。關於道之“無為”的具體涵義,老子有明確的交待: “(道)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老子·10章》、《老子·51章》),“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萬物歸焉而不為主”(《老子·34章》)。這是說,道之“無為”主要指道不佔有、不主宰其所生養的天地萬物和人類,在天地萬物和人類面前不逞能。
二
聖人在老子的視界中是得道者、道的化身,因之具有道的“無為”特徵。老子說: “聖人無為”(《老子·64章》),“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2章》),點明聖人像道那樣擁有“無為”的特徵。這表明,聖人也是“無為”者、“無為”的主體。
關於聖人“無為”的具體涵義,老子假借聖人的名義予以表達: “聖人云: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老子·57章》),解聖人之“無為”為“好靜”、“無事”、“無慾”等。這裡,也可以看出,老子心目中的聖人還是理想的統治者,包括內聖與外王兩個方面;老子的聖人不是侯王,侯王只是社會現實中的統治者,未必得道。
以上所引的“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還透露了聖人“無為”的原因: 聖人對民的要求或者說統治民的目標是民之“化”(化育)、“正”(端正)、“富”(富足)、“樸”(純樸),而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樸”,按其本性,不但主動追求“化”、“正”、“富”、“樸”,而且有能力做到“化”、“正”、“富”、“樸”,不需要聖人的強力有為。這樣,聖人“無為”而“功成事遂”(《老子·17章》),百姓則謂“我自然”(《老子·17章》),彼此皆大歡喜。
正因為如此,老子才又將聖人的“無為”說成是“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老子·64章》),一方面順乎萬物之自然本性,輔助其成長髮育,另一方面不敢破壞萬物之自然本性而代之以自己的主觀意志。
三
聖人是得道者,得道之前,僅是“為道”者,也即求道者,而非聖人。老子認為“為道”者也“無為”。這樣,“為道”者也是“無為”者、“無為”的主體。老子說: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老子·48章》)。
這是說,“為學”與“為道”雖然都需要“學”,可是,“為學”者所學為形下的知識,主要是禮樂文化之類,其學習的方式是“有為”,而且,只有致力於“有為”,刻苦勤奮,才能獲得關於禮樂文化的知識,而“為道”則不同,“為道”者所學為形上之道,道乃天地萬物和人類之本原,其學習的方式是減損“有為”,直至“無為”,而且,只有極力減損“有為”,才能做到“無為”,從而最終得道。這裡,“為道”者“學不學”(《老子·64章》),以“不學”為“學”,其“無為”實質上即是“不學”。
為什麼“為道”者學習道、追求道必須要“無為”,老子雖沒有明說,還是可以理解的: 道的特徵是“無為”,能夠做到“無為”、達到“無為”的狀態,具有道的特徵,也就意味著得到了“道”。
以上表明,“無為”的主體不同,“無為”的具體涵義也就不同,離開“無為”的主體,就無以把握“無為”的真諦;因道之“無為”,才有得道者(聖人)和“為道”者(求道者)的“無為”,“無為”始終與道相聯絡。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平淡處事的一流人才
“為無為,事無事”,這是說,一個人看起來沒有做什麼事情,可是一切事情無形中都做好了。這是講第一流的人才,第一流的能力,也是真正的領導哲學。下面加一句“味無味”,世界上真正好的味道,就是沒有味道的味道,沒有味道是什麼味道?就是本來的真味,淡味,那是包含一切味道的。 世界上的烹飪術,大家都承認中國的最高明,一般外華人對中國菜的評價,第一是廣東萊,第二是湖南菜,第三是四川菜,等而下之是淮揚菜、北方菜、上海菜等。這種評論是很不瞭解中國的烹飪。真正好的中國菜,無論標榜什麼地方味道,最好的都是“味無味”,只是本味。青菜就是青菜的味道,豆腐就是豆腐的味道;紅燒豆腐,不是豆腐的味道,那是紅燒的味道。所以,一個高手做菜,是能做好最難做的本味。 有一個學者朋友,也做過校長,大家都曉得他會做菜,但他不輕易為人做菜。臨時到他那裡,他只好自己動手了。隨便一個蛋放上一點鹽巴,東一下西一下地炒,味道就好吃得很。那是靠火候,就有很好的本味。 華人講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天天來往,平常很平淡。但這並不是說冷漠無情;朋友碰到困難,或生病之類的事,他就來了。平常無所謂,也許眼睛看看就算打招呼了,可是有真熱情。這就是我們華人所謂的“淡如水”,友情淡得像水一樣。大家都喝過水,試問水有沒有味道?粗心大意的人一定說水沒有味道,那就錯了。水是有味道的,什麼味道?“淡味”,也就是“無味”。老子上面講了“為無為,事無事”,我們容易懂,但後面為什麼加一句“味無味”呢?難道老子教我們當廚師嗎?這句話,其實也就是解釋上面二句,說明真正的人生,對於頂天立地的事業,都是在淡然無味的形態中完成的。這個淡然無味,往往是可以震撼千秋的事業,它的精神永遠是亙古長存的。 比如一個宗教家,一個宗教的教主,在我們看來,他的人生拋棄了一切,甚至犧牲了自我的生命,為了拯救這個世界。他的一生是淒涼寂寞、淡而無味的。可是,他的道德功業影響了千秋萬代,這個淡而無味之中,卻有著無窮的味道。這也是告訴我們出世學道真正的道理,同時也是告訴我們學問修養,以及修道的原則。
-
10 # 吳炳賢命理風水
從古到今,針對這個概念爭議從未間斷過。
那麼,”無為而治“是什麼?或者說”無為而治“的真正內涵是什麼?
其實就是這5個字:無為無不為。
如何理解這5個字呢?
“無為”並非就是無所作為的意思,而是看似不為。實際上是一切都“為”,它更強調在“有為”的過程中不留痕跡,因此,常被看似“無為”。但“無為”的真正內涵實際上是無所不為。
也正是因為無所不為,管理者才能達到洞觀一切,做到面面俱到,最終才會昇華成看似“無為”。只有做到這個程度,才能算是“無為”的境界。
這就好比西方經濟學裡說“看不見的手”,看不見並不代表無所作為,什麼都順其自然,任由發展,而是強調管理者撐控全域性,洞若觀火的領導能力。
以企業的管理為例,“無為而治”在企業管理當中並不只是強調團隊中個人主觀能動性的最大限度發揮,而是要求管理者要順勢這種能動性,也就是說作為管理者,必須要有啟發、引導、掌控、平衡這種能動性的能力,讓其往有利的方向發展。否則就不是一個好的管理者。
一、啟發。所謂的啟發,是指團隊當中,個人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和激發。做不到這一點,整個團隊就是一盆散沙,甚至談不上是團隊。
二、引導。指的是引領並主導,因為團隊的管理需要有一個方向,沒有這個共同方向的團隊,就不可能是一很好的團隊。現實當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光是內鬥和爭論就足以瓦解這個團隊。因此,引導能力也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三、掌控。掌控不是包辦,更不是獨斷專行。而是對整個團隊的發展和運營,有著洞觀一切、明察秋毫的掌控能力和預見能力。只有這到這一點,才是一位合格的管理者,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為這個團隊保駕護航。
四、平衡。對於管理者來說,平衡不是妥協和讓步,更不是忍讓甚至視而不見。而是調合、調整甚至清理,讓團隊趨向一種新的平衡。
做到以上四點,就是一位好的管理者。這樣的管理才可以稱為“無為而治”。
因此,所謂的“無為而治”,並不是說因為“無為”而天下“自治”,而是“有為”而達到治天下的目的。只是這種“有為”看似“無為”而已。
另外,也正是因為看似“無為”,才能避免成為目標,也避免了漏洞的出現。這也道家思想中“人往低處走”,其本質就是藏、是隱。
我想,這就是“無為而治”的真正內涵吧!
回覆列表
無為而治,出自《論語衛靈公篇》孔子曰。子曰:
“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者?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無為而治,就是象舜那樣恭己正守端端正正地正南面坐著不動,如《論語為正篇》,眾星圍著北辰轉:“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天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