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叔186873828

    現代普通話是什麼話?是滿人學漢人講漢語而形成的現代語音,侵雜大量胡腔,沒有入聲怪腔調的蹩腳漢語!與中華古漢語相差甚遠,古漢語有九音六調,豐富多彩的語音,表達細膩、精美!而現代普通話粗獷帶捲舌不能與古漢語同日而語!所以現代普通話的平仄與古漢語的平仄不相通,不能用現代普通話的平仄去強套古詩詞的平仄!有人強套是屬於強姦古詩詞行為,令人不齒!

  • 2 # 文學歷史領域創作者

    普通話四聲的調值解釋不了古詩詞的韻律,因為普通話沒有平、上、去、入的發聲,只有白話式的腔調,所以說它不能代替也解釋不了古漢語平仄。古漢語的四聲和現代普通話的四聲不一樣,古韻有四聲八調,四聲分上平、下平、上聲、去聲、入聲,“上平下平”是平聲,“上去入”為仄聲。現代普通話已經沒有了入聲,把古音入聲字派到了平上去三聲裡。

    或許有人會說,我們都是現代人了,為什麼要泥古呢?為什麼抱著老古董不放,非要用古韻寫詩做對呢?

    我舉例給大家說說,我們都知道四君子“梅蘭竹菊”,我們華人幾千年的文化基因都在漢字中凝結,所以凝結出了許多天生絕配,“梅蘭”只有“竹菊”是絕配,無論是音韻,屬類,品格象徵,文化內涵,它們都是天造地設的。如果以普通話論,梅蘭竹菊都是平聲,不能成對,我們就要拆散四君子了。像這種情況很多很多,比如:蜻蜓對蝴蝶,家國對江山,雞對鴨,笛對琴,清白對粉紅,寶燭對銀釭,等等等等不勝列舉,用普通話都得放棄,不可成對。而且我們不識古韻,就讀不出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韻味了。

  • 3 # 陽光人生62

    古漢語的讀音,是用已知的漢字為其他漢字注音,叫讀若,直讀;後來又有了反切注音法,用兩個漢字為一個漢字注音,方法是取第一個漢字的聲母,第二個漢字的韻母來拼讀。這種讀法,比較模糊,不確切。隨著古漢語的發展,變化,詩詞創作中,有了平上去入的區分,這就精細了許多。五四運動前後,引進了拼音註釋漢字法。它分為五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和輕聲。古漢語裡平聲字,歸入陰平,陽平。上聲字,歸入了上聲。入聲字分別歸入了陰平,陽平,上聲字裡。這就是“入派三聲”。當然,這是大概的情況,還有特例。詩詞中,現代漢語的陰平,陽平,就屬於“平”;而上聲,去聲,歸入“仄”。平仄相對,讀來順口,聽來順耳,有種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的音樂美。

  • 4 # 當時巴山月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普通話是什麼,平仄又講的是什麼?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標準漢語。它包括了語音、語彙和語法三部分內容,其中語音以《漢語拼音方案》為基準。

    平仄,是古詩詞中用字的聲韻術語。一般地講,古漢語的聲調分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種。古詩理論把上聲、去聲、入聲字劃入仄聲字。所以,從詩詞創作角度講,就只有平仄之分了。

    《漢語拼音方案》中把現代漢語的聲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已經把古漢語中的入聲字分別劃到四聲中去了。

    普通話的聲調與古詩的平仄大致如下對應:

    1、陰平調、陽平調的漢字——平聲字

    2、上聲調、去聲調的漢字——仄聲字

    當然,現在的各方言區還保持著入聲現象。有時用方言念古詩反而能體現其味道。

    所以普通話的調值是不能完全準確的解釋古詩的平仄的。遇到這類問題,普通人可以忽略而過,專業人員最好查查詩詞韻書《廣韻》、《集韻》或者《中華新韻》。

  • 5 # 梅鶴讀書

    我們不能用今天普通話的四聲,去解釋古詩的平仄,主要是古音中入聲字和多音字的影響。

    1、古音與普通話四聲的平仄

    普通話的四聲有一聲、二聲、三聲、和四聲。一聲為陰平,二聲為陽平,這是平聲;三聲為上聲,四聲為去聲,這是仄聲。

    古音也是四聲,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上聲、去聲、入聲都是仄聲。

    2、平分陰陽、入派三聲

    我們把古音的四聲和普通話的四聲對比,就會發現,平聲分為了陰平和陽平,入聲沒有了。那麼那些入聲字去哪兒了。入聲字的讀音改變了,派生出了新的讀音,分別變成了平聲、上聲或去聲。比如,“白”變成了二聲,“黑”變成了一聲,“綠”變成了四聲。

    簡單的說,平分陰陽、入派三聲是古音四聲和普通話四聲的最大區別。平分陰陽,對平仄沒有影響。入派三聲,對平仄的影響就大了。入聲本來是仄聲,其中那些變成一聲和二聲的字就變成了平聲。

    比如“李白乘舟將欲行”,“白”在古音中為入聲,符合格律的要求,按照今天習慣讀二聲,就出律了。

    3、多音字的平仄也有變化

    古音中許多多音字和今天的平仄也是不同,平仄也變了。比如“聽、醒、令、教、思、看、重、漫、量、難、忘、上”等字,不能正確把握他們在古音中的平仄,就會影響你的認識,如果這些字還在韻上,讀不對平仄會更影響這首詩的美感。

    比如蘇軾的《江城子》“上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量、忘”是韻字,都是平聲,如果您讀成四聲,這首詞都不押韻了,美感也破壞了。再比如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上”要按照古音讀上聲才押韻,如果按照今天的習慣讀四聲,都不押韻了。

    4、我的建議

    建議大家平時讀詩背詩,讀在古詩詞的平仄上,就像學唱歌要唱在旋律上。我平時就是這樣,入聲字我不會讀就讀成四聲,比如“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節”是入聲字,我背詩就讀四聲。這樣時間長了就有語感了。我能記住的入聲字和那些多音字都是這樣積累下來的,不用死記硬背。

    綜上所述,古音中入聲字和多音字的影響,我們不能用普通話的四聲去解釋古詩詞的平仄。

  • 6 # 梧桐樹邊羽

    現在的四聲是普通話的調值,能解釋古詩的平仄嗎?

    這個問題是對平仄有認識的人提出來的。大部分專家都會回答,現在的四聲調值無法解釋古詩的平仄,因為普通話分一二三四聲,而古詩平仄細分為“平、上、去、入”,而且這其中是不對應的,入聲字在普通話中消失了。

    專家說得沒錯。

    不過,我倒不這麼認為。

    我認為現代人學詩詞倒是不妨從普通話音調劃分入手,來學會區分詩詞用字的平仄,熟悉近體詩格律。

    其實這才是現實存在的中國當代人學習古詩詞的方法。要是哪位專家跑到小學裡面去教平水韻吟誦,大多數家長並不會反對,但是要告訴你這樣會讓你家小孩的普通話過不了關,你看看家長會不會打人?

    詩詞如今在社會生活中,就是一種可有可無的,能夠提高人文化素質的一個方面的知識。這其中的格律知識、古韻知識更加是在生活中毫無用處的,只存在成年人的愛好和文言文專業之中。

    可是難道就因為發音有不同(古今漢字的發音是有不同,但是語系一樣,用字一樣),不讓小孩子們讀古詩詞了嗎?誰敢?小孩子都用普通話讀詩,不同樣朗朗上口,搖頭晃腦,開心得很麼?

    這種不讓人用新韻,鄙視用普通話來讀詩詞的人或者專家是腦殼有毛病。這也是讓普通老百姓的盲目文化崇拜給慣的,總以為有文化的人說的就是對的,這就是自身文化水平不夠,自信心不夠的問題。

    真正懂平仄、懂格律的人根本不會對任何有關詩詞發音的異同有看法。平仄格律是個什麼東西?不過就是幫助詩人避免出現音病的一套工具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不用格律,只要念起來通順,你管他什麼平仄呢?不寫近體詩,什麼都不用管。

    我們尊重平仄格律為近體詩學習者帶來的方便,但不要被格律給侷限了。

    普通話的四聲對應平仄是有口訣的,就是“平分陰陽,入派三聲”。也就是說其實每個字的平仄還是可以透過口訣轉換過來互相對應。能轉換,能對應,自然就能作出解釋。

    平分陰陽,是指古時候的平聲分為“陰平”、“陽平”,其中“陰平”對應普通話一聲,比如“飛”字,發一聲,那麼,它就是“陰平”,也就是屬於平聲字。而“肥”字發二聲,聲調上揚,就是“陽平”,同樣屬於平聲字。“匪”字發三聲,和“平、上、去、入”中的“上”聲相對應,“費”字發四聲,和“去”聲相對應。

    所以,“飛、肥”屬於平聲字,“匪、費”屬於仄聲字。

    那麼我們用新韻寫詩,知道這些和格律關係“仄仄平平仄”就夠了,就能寫出新韻格律詩出來。

    如果要賞析古詩,就需要了解一些平水韻知識,而古韻中的入聲字在一二三四聲中沒有對應,不是消失了,而是“入派三聲”,這些入聲字都被分到一二三四聲中去了,在新韻中就已經在平仄之中了。而這些字都是有特徵的,有韻表的,我們在賞析古詩詞的時候加以注意就可以了。

    這會成為我們分析古代格律詩的攔路虎,但也只是個記憶的問題,並不難攻克。很多常用入聲字,我們看到幾次就自然記得,能識別出來了。比如“一”、“白”這些普通話讀音中屬於平聲的字,在古詩詞中都是入聲字,以仄音入韻。

    不管我們的認識如何,既然已經發展到了普通話的年代,我們不論是讀哪個朝代的詩文,第一反應自然是用普通話來對應朗讀。這是九年義務教育給我們留下的習慣,至於更高級別的文言文研究,那是專家的事情。

    其實糾結於古韻的專家們,就算作詩在平仄上完全符合了平水韻,讀出來的發音也絕對和唐朝的口語發音千差萬別。

    我們在我們的年代,不能再要求古人的作品符合咱們這個朝代,所以我們要用古韻平仄去賞析古詩。但是我們自己創作,最好是緊貼當下時代,緊貼大眾讀者。

    這才是讓詩詞文化走進大眾,並真正延續下去的最好辦法。

    很多專家,和偽詩詞愛好者,根本就想不明白這一點。

    詩詞的意境,其實和它所使用的字的平仄歸屬一點關係都沒有。

  • 7 # 大橘子侃古詩

    不完全能。平仄格律產生於唐朝武則天時期,那個時期屬於漢語的中古音時期,中古音的聲調是四聲八調系統,平上去入四個聲調各分陰陽,成為八個聲調。

    唐朝時期的平仄,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聲、去聲、入聲。我們現在的普通話的一二聲就是唐朝的平聲,我們普通話的三聲就是唐朝的上聲,四聲就是唐朝的去聲,我們普通話裡面沒有入聲了,那唐朝時期發入聲的字都哪裡去了?都被派到一二三四聲裡了。

    我們在學確定平仄時候,首先把那些唐朝時期發入聲的字找出來,可以用軟體或者網站查,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背誦。確定入聲字以後,普通話的一二聲就是平,三四就是仄,找出來的那些入聲字當然仍然屬於仄。

    拿《登鸛雀樓》這首詩舉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白、日、入、欲、目、一,這六個字是入聲字,屬於仄。其他的字,按照一二聲平三四仄來分就好了。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合追劇時吃的零食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