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水浪花

    如果設有靈堂,當然是放在靈堂。

    如果不設靈堂,是唯物主義者,孝重在生前,人生逝去,憑弔後可收藏起來,對老人的懷念時可將生活中的相片取出回憶。

  • 2 # 使用者3461428248809

    我們家的做法是,先人去逝當年算起始,遺像敬供了3年就在農曆七月十五到他〈她〉的墓前火化了。

    以上不包括能放相簿裡的相片。

  • 3 # 流浪的阿暉

    我父親的遺像平時都放在一個木盒子裡,木盒子上不能有任何金屬,完全都是木頭的,好像木頭也有講究,然後還要用黑紗把遺像包起來,儘量要往高處放,畢竟人死為大嘛,而且也表示地位和尊重。

    逢年過節的時候,當然主要是春節,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會把遺像請出來,找一張桌子,專門的供奉,遺像前還要擺滿供品,而且年夜飯每一道菜,多少都要盛一點,也來充當供品。遺像兩邊要一邊一個蠟燭,當然現在都是電的了。

    遺像前面還要有個香爐,象徵性的插三根香,原來是要點的,快燒完的時候,必須要換新的,現在已經不點了,過了12點,小輩都要去給遺像磕頭,表示請老人一起回來過年。

  • 4 # liyishan888

    不知道你們那裡都是什麼規矩、什麼講究,我們這邊是放在堂屋正當門的桌子上或是條几上,也有的是掛在堂屋正當門桌子上面的牆上,以示尊重和紀念,逢年過節會給老人上供唸叨,祈禱平安,在那邊一切都好。

    現在好多人都在城裡住,不能像農村那樣有地方專門擺放,如果條件允許,家裡有富裕的房間的話,可以專門騰出一間偏房用作祭祀親人的專房。或是家裡有專門佛堂的話,也可以把老人的遺像放到佛菩薩像的旁邊供奉。還可以把老人遺像放在儲物間,儲物間可以當雜物也可以放遺像,儲物間比較陰涼,適合放遺像,還能旺運氣,是一個不錯的地方。但是不一定非要放在客廳,因為遺像對家人心理都會產生陰暗的情緒,如果有朋友客人來訪,對別人的心理也會產生影響。

    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先把遺像包起來收藏好放到櫃子裡,想起來了可以拿出來看看親人的樣子,等逢年過節再請出來祭拜也可以。

    遺像以前一般是放三年,不過現在一般是等七七或者百日就可收來。怎麼說呢,只要心裡有老人,放不放老人都不會和你計較,只不過自己心裡不安而已。

  • 5 # 可有可無嗎

    我外公外婆的遺像一直放在老家舅舅的客廳桌子上,偶爾回去我總會盯著他們看好久,腦海裡回憶他們的容顏,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公婆去世後遺像放在大哥家,由於住的商品房,面積不大,所以平時都收藏起來,忌日才會拿出來,大家過去祭拜後就收起來了,遺像這個東西我感覺放在安靜肅穆的地方最好,否則整天人來人往亂哄哄的環境對先人不敬,畢竟現實生活中大家都很忙,思念親人放心裡就行了,不在乎遺像放哪裡,生前不孝相信死後也不會在乎遺像的留存,祖上有本事名氣大展示出來顯擺一下,小老百姓還是算了吧,否則,爺爺奶奶,太爺太奶的都擺在那像個靈堂還怎麼過日子,人死如燈滅,偶爾懷念一下,不需要也不必要做表面文章。

  • 6 # 喜歡桂花香363

    這個問題也是因人而異呢!我的父母去世後是埋葬在老家的地裡,老家在農村,父母等於是埋在老家堂姐家的地裡,所以在老家堂姐的屋裡還有我大伯,我奶奶,我父母的照片,每次回去上墳就能看到他們的遺像。我感覺我的堂姐並沒有啥忌諱的,她的孩子們也不說啥可能是習慣了。而我和姐姐住在城裡,不習慣家裡擺照片就連我們自己的照片也不掛,牆上掛的都是風景照。也曾想過把父母的遺像掛牆上,但是我這個人比較多愁善感,每當我看到父母的遺像我的眼淚就會不由自主地流下來,控制不住,到現在母親去世三十多年了,父親去世也五年了,每當夜深人靜睡不著的時候,我都會想起他們。我想如果我總是這樣可能對我的身體也不好,所以我都是把父母的遺像包起來放在櫃子裡,估計父母親也不會抱怨我們沒有把他們的遺像掛起來吧!有時候我還會拿出他們的遺像看看他們。所以我認為遺像掛不掛沒所謂,只要時常懷念他們把他們放在心裡就好了。父母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

  • 7 # 普通老太

    家中婆婆、公公已經去世十幾年了,老人像剛開始去世的那幾年是擺在我們客廳的最顯眼位置。

    現在我都收藏起來,過年的時候把他們請出來每天吃飯前

    要燒香祭拜,從30晚上供到元宵節,有半個來月,還是擺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閒的時候我給孩子們講講太爺太奶的故事。讓孩子們知道他的爸爸的爸爸和媽媽生前是怎樣勤儉持家的。

  • 8 # 老薑75歲

    各地風俗不同。我本人是把先人的相片製作成電子相簿儲存著。用以紀念。

  • 9 # 一斗禾兩畝田

    如果家中只剩後輩人,且在出生時沒有見過逝者就可以收起來了,比如只有曾孫輩的,逝者的兒子輩,孫子輩已經離世的情況下。

  • 10 # 李秀芹36860

    我老的去世了五六年了,我給他們照的照片放在影集了,有的存放在手機裡,想念翻出來看,如是全家福,老人都不在了,就把他包好放在書櫃裡行了。有的人看到老人像害怕,我們家四個老人都不在了,在家裡一點怕的感覺都沒有,覺的他們還活著,只是不在家,去了很遠的地方。

  • 11 # 只會拉車的馬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生前不孝,死後掛遺像感覺意義不大。即使生前幹過轟轟烈烈的事業,死都死了掛個遺象能回來嗎?但我想掛不掛是個人的自由,反正我是不會掛的。偶爾去別人家串門,看到人家掛著放大的黑白照片,有入進入靈堂的感覺,不知他們天天面對死人的遺像是另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也許他自己才知道。

  • 12 # 雨曰子評

    如果農村有老房子,可以供在老房子裡。

    如果在城裡房子大的可以放在老人住過的屋子。如果房子小,又經常搬家的,過了百天或者是三年的可以在清明節上墳的時候一併燒了。

  • 13 # 趕月追風6257459101

    老人去世後,遺像不要掛在家裡任何牆上,也不要擺在桌子上,應放在經常不動的櫃子裡或者抽屜裡,不在於把遺像掛在家裡就表示為孝為敬,老人在世時多孝敬多陪伴少頂嘴不叫老人生氣比什麼都好,遺像掛在家裡會影響家裡有些大人小孩的心裡陰影,也會影響正常的生活狀態,人已經走了想開了也是正常的事,其它人要繼續工作學習生活!下一代的人願意留照片或不願意留或燒了撕了也都正常,人就那麼回事!

  • 14 # 知性客

    這個時代的觀念雖然變化了很多,但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仍是我們深藏心底的永恆情愫,不僅伴隨此生,也值得流傳下去讓後人憶根念祖。一點愚見,在遺照的處理上,不必刻意隨俗,但也不要草率處置,最不可取的就是統統丟棄。

    說說城市家庭吧。小時候雖然和爺爺奶奶同住,感情也深,但孩子對死亡、先人等觀念的認知是淺薄簡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他們的印象也越來越淡漠。等到有了自己的孩子,對血脈、親情有了更深的認識,對遺照的看法也發生著變化。記得世紀初有一次回上海,在父母的收藏鐵盒裡看到幾張爺爺奶奶的小照,種種往事突然湧上心頭,令我對生命竟有了與前不同的很大觸動,再找已沒有更多了,當時就覺得很遺憾,想著鄉下過去有的宗祠和祖廟也很不錯,留存照片不僅可以看到同處過的長輩的音容笑貌,還可以看到上上上一輩未曾謀面的祖先的樣子,直觀地體會到生命延續的奇妙,這種潛入心底的衝擊至今難忘,我想,它的教育意義勝過了千言萬語。

    如今,家中有長輩過世,一般家庭會在大殮期間在家中設立簡單靈位,安放遺照供親朋祭奠,白事過後多數會取下遺照,有的則還會安掛一段時間,有的甚至幾年。個人覺得各種做法因人而異,無可非議,不必計較別人議論,如何安排自己心安是最重要的標準。

    但假如安掛遺照,不建議太過死板,如黑邊相框的標準像、黑白照等等。現在照片很多,選用生活化的或閤家團聚的照片會更合宜。太過肅穆的遺照會給家居帶來一些陰鬱氣氛,而時下更加獨立自由、社會化程度更高的孩子看了也反而會心生敬畏,產生心理距離。要知道,逝去的親人也曾是活生生的個體,與我們朝夕相處,樂於看到我們幸福快樂。即使陰陽兩隔,如在天有靈的話,他們也一定不願意讓我們望而生畏,而是更希望與我們親密無間、平等相待吧?

    還有一個重要的建議,是建立一個專門相簿,選出一定量、有紀念價值的照片,細心整理,按照時間順序儲存,有條件的還可以新增說明,也可以製成電子相簿更加便於長久儲存。這不僅妥善儲存了過世親人的遺照,可以時時翻看寄託哀思,也是一本直接記載家庭成長變遷的故事記錄,可以代代流傳,讓後代的孩子可以從中耳濡目染感受中華民族的孝道和家庭觀,對他們的未來成長是一份彌足珍貴的饋贈。

  • 15 # 體脂冥王星

    我們老家一般都是在家裡放三年,三年後送到廟裡去。廟裡有專門的房間幫忙放,免費放兩年,然後就統一在神像邊的香爐裡燒了。當然想多放幾年就要交錢了。

  • 16 # 秋葉蝶戀

    我是遠嫁的,以前媽媽還有姐姐們都寄些照片過來,可父親和母親已過世,照片我還留著。我大姐夫也過世幾年了,他是和大姐和他孫女合照的,可姐和她孫女在裡面,不知怎麼處理

  • 17 # 安之若素S

    留著放起來吧,想念的時候拿出來看看,就那麼一點點念想了。

    我的母親在我還沒有記憶的時候就去世了,那時候窮啊連張照片都沒留下,這四十多年來我懷念的只是母親這個稱呼,腦子裡沒有母親的樣子,慚愧!

  • 18 # 小雨滴anc

    家中老人去世多年了,遺像應該放哪裡好?

    你自己覺得該怎麼放就怎麼放,這個應該沒有什麼規定和忌諱的。

    我父親去世兩年,就在安葬後半年我就把遺像收起放櫃子上面了,因為他的遺像是身份證上面的照片,打印出來很逼真,有點帶彩色一樣,兄弟他們看到父親的眼神一直在看到我們一樣,當時我也沒有覺得什麼。

    後來我回去,我媽也說你老爸的照片上那眼睛一直跟到人看,因為我媽一個人在家裡,為了讓她早點適應沒有我老爸的生活,我二話不說,直接把我老爸的遺像收起放櫃子上面了。

  • 19 # 使用者醉雨非煙

    不用燒點,那多不孝順,用黑布把遺像包好,放在不常用的櫃子裡,立著放,然後到初一,十五,或者年節拿出來供香,然後再放回去,不很好嗎,這遺像由兒子管理

  • 20 # 一株吊蘭

    我見過很多人是這樣做的!

    畢竟老人也已經去世多年了,作為子女們也早已把哀傷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活著的人還要好好地生活著,還要撫養孩子、孫子。對於老人的遺像,有很多人是這樣做的。

    他們開始也是把老人的遺像擺放在客廳的正中的案子上、條几上,遺像前擺放著瓜果等祭品。過個年把二年的,就把老人的遺像放到另外的屋子裡去。這並不是不孝順,試想一下,居家過日子,誰家還能沒有個三朋四友的來訪、做客?總不能讓每次來你家做客的人,每次都給老人家的遺像行注目禮吧?這只是其中一條。還有,長年累月把老人的遺像擺放在客廳裡,人便會整日地沉浸在哀傷之中,這也不應該是已去世的老人所希望看到的。

    他們把老人的遺像放到另外的屋子裡去,也不是一放就不再過問了。逢年過節的時候,要不就在忌日,再恭恭敬敬地把遺像請出來,擦拭乾淨,擺放好,一家人好好祭奠祭奠!

    我認為,這種方式還是很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非洲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