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身穿布衣,戴涼帽。
10
回覆列表
  • 1 # 賀灝

    清代八旗軍還是配有甲冑的。一部份鐵甲,一部份配清軍特有的棉甲。綠營及地方團練不著甲。

    明代中晚期至清火器已大量用於實戰,棉甲淋水後還可抵擋火繩槍的攻擊,至後期抬槍出現後已能洞穿盔甲,甲冑已失去防護的作用。

    還有一個經濟上的原因,裝備甲冑是很費錢的,清代中央政府的稅收不高,還常常免稅賦用於武備上的錢更是少之有少,所以清代也沒財力為軍隊大批次的裝備盔甲。

  • 2 # 勇戰王聊歷史

    清朝出於冷兵器和火器交替的年代,所以,在冷兵器作戰時,清朝士兵是穿盔甲的,此時,鎧甲的防護效能還是很不錯的。只是後來火槍開始成為主要作戰武器,盔甲又笨重,又沒用,於是,清朝士兵也就不穿盔甲了。

    滿清的開創者努爾哈赤就是靠13副鎧甲起兵的。

    當時,女真各部落都是全民皆兵,拿根棍子就算士兵。每次大戰,參戰人數也就幾十人。所以,當努爾哈赤帶著全副武裝計程車兵出現在各部落面前時,肯定相當帥氣!

    (身穿鎧甲的努爾哈赤,跟西裝革履的山雞一樣帥!)

    1585年,努爾哈赤帶著綿甲兵五十、鐵甲兵三十出征哲陳部。半路上遇到了五城(其實就是五個村)聯軍的800人馬,努爾哈赤依靠弓箭就把這些人打敗了。可見,這五個村的聯軍肯定沒有弓箭,盾牌,護甲等裝備。這也說明,打架的時候要統一裝備!

    康熙御駕親征葛爾丹的時候,士兵也是配備鎧甲的。

    清朝的鎧甲分為兩種:鋼鐵鎧甲和棉布鎧甲。鐵甲一般分為:胸甲、腰甲、腹甲和腿甲四部分。棉布鎧甲指的是:以棉布為裡,以綢為面,中間充實著甲片,並且在鎧甲外面綴上鋼釘和鋼製的護心鏡。

    清朝末期,火槍的大量使用,鎧甲成了儀仗隊使用的裝飾品,作戰士兵不再裝備鎧甲。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朝開始學習西方。隨著新式武器的裝備和西方練兵方法的引進,鎧甲成了“華而不實”的落後裝備。

    尤其是在甲午戰爭之後,清朝開始"習洋槍,學西法"。完全按照德日的制度,使用西式的軍制、訓練以及裝備。當時,洋人早就拋棄鎧甲了,所以,滿清更不會在使用鎧甲。

  • 3 # 最新資訊X

    早期的清朝也是十分重視盔甲的,可能還是因為後期火器的日益發展所導致盔甲根本防禦不了一些火器,再加上盔甲的造價又比較高,所以乾脆就不大量裝備了。不過清朝還是有裝備盔甲的軍隊比如說八旗。但是大部分的團練和綠營軍是沒有盔甲的。

  • 4 # 逍野東

    對於清軍沒有盔甲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從背景來看首先,清軍主要產生於東北地區,後金的族裔,後來努爾哈赤改為大清,定都遼寧瀋陽,清軍入關後都城搬遷到北京,不久統一全國。清軍主要以遊牧民族為主,擅長馬上進攻,以輕裝備為主,盔甲這些裝備容易降低攻擊的速度,造成人困馬泛,不利於遊牧民族的軍事行動。

    從經濟角度來看,剛開始清軍在關外,對於金屬製品,管理的很嚴格,一般流落到關外的特別稀少,不利於大規模的裝備,更多的製作與弓箭和馬鞍以及軍隊領導者服務,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援裝備,同時當時明朝管理嚴格,清軍主要以貨換物來維持,沒有資金的來源,很難國庫充足,除此之外遊牧民族以部落劃分,沒有統一的管理模式,無法發展經濟。

    從文化方面,清軍是以遊牧民族,在文化方面,對於關內都有牴觸情緒,對於鎧甲裝備不在乎,主要以自給自足,很難普及到全部軍隊中,豪爽自然是自己的文化性格,鎧甲裝備限制自身,內心也是牴觸情緒。

    從政治角度看,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治體系,主要以連姻關係維持,統治者很難一體化管理,各自為政是其特點,無法高度統一配置鎧甲,其裝備主要以大家族形象設計,不涉及鎧甲的作用。

    清軍入關後迅速佔領全國,清軍八旗制度保留部分裝備,其次大部分被替代,以簡化軍隊,節約資金,充足國庫為主,全國統一後基本無戰事,所以鎧甲裝備基本不裝備,更多維持清軍原來的服飾裝備。

  • 5 # 北疆同心聊歷史

    清朝士兵也是穿盔甲的,尤其是後金時期!據說其盔甲多仿自明軍的裝備,這原也不奇怪,努爾哈赤本身就曾是明遼東大帥李成梁手下的將領!

    清初八旗軍也是有盔甲裝備的!但後期情況有了變化:首先,清廷收編了許多前明軍隊和一些其它武裝力量,把它們編為綠營兵!這些綠營兵除了將官以外,多不掛甲。

    其次,武器裝備中開始冷熱兵器結合!傳統盔甲對火器的防護力低下,並且沉重,影響機動能力!(此外這時己經有了改良的棉甲,有一定的防護力),無多大效力,又沉重。當然就沒必要大量配備了。

    而且越到後來,火器的精準度和殺傷力越強大!此時,傳統盔甲便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現代的鋼盔和防彈衣是否可算是盔甲的變種呢?)

  • 6 # 火器工坊

    這其實是個錯誤的觀念,而這個觀念往往是由影視作品造成的。事實上,清朝初期是有甲的,而且還是重甲,只是隨著火器時代的到來,盔甲被漸漸淘汰了而已。

    在後金時期和清朝前期(努爾哈赤-雍正時期),清軍的披甲率是很高的,軍隊披甲率在85%以上。後金軍隊和清八旗軍隊戰鬥力強的原因,除了女真、蒙古戰士能打以外,還有就是盔甲的防禦力很強。在清軍入關之前,八旗軍盔甲是參照明代的棉布鐵甲仿製,這甲也叫棉鐵複合甲,分為暗甲和明甲兩種,暗甲即是在棉甲內用鉚釘在襯裡內綴鐵片,或者襯上鐵鎖子甲;明甲就是將鎖子甲包覆在棉甲外面或者是將鈑金鐵片以札甲形式連綴其上。一套棉鐵複合甲下來,重量至少在35-40斤左右,像一般的火門槍是基本上打不穿這種盔甲的,而且一般的刀砍槍刺也很難突破這種盔甲,所以在清軍和明軍的戰鬥中,無論是遠戰還是近戰,清軍都是佔盡優勢。

    清軍入關後,投降的明軍被清政府安排編入軍隊,用綠色軍旗作為標識,稱為綠營軍。綠營軍在大清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沒有特製軍服,穿的依舊是明代的甲冑,所以為了區分敵友,綠營軍統一佩戴頭巾或者暖帽,露出辮子。之後綠營軍在康熙年間統一了甲冑的形制,統一裝備簡易的棉甲。裡面不襯鐵,也是怕綠營軍造反,故而有意削弱。但此時的面甲無論是八旗的還是綠營的,都與明代甲冑沒有太大區別。

    在《大閱圖卷》中,清八旗軍披甲率高達95%,甲冑規格統一,分為身甲、披膊、甲袖、前襠、左襠、甲裙、護心鏡七大部分。而且為了方便活動,清軍還改良了鎖子甲,使得甲冑更加輕便,這種甲也被成為鐵網甲,與明代鎖子甲的外穿不同,清代的鐵網甲多為內襯,足以證明鐵網甲的柔軟程度,不過防禦力也隨之下降。

    清中期之後,火槍火炮盛行,在幾次大規模的作戰中,火器都佔據了主要的地位。尤其是清準和通伯之戰後,來自內亞強大的土耳其火繩槍被清軍裝備入軍,之前的棉鐵甲不但沉重而且已經失去了實用性,所以基本上除了個別特別勇猛的部隊,鐵甲在雍正末期便被淘汰出軍。而純棉甲卻又華而不實,只是閱兵時禮儀服飾罷了。在乾隆年間的軍事繪畫裡就可以發現,清軍的披甲率下降到了之前的五分之一左右。

    題主所說的清軍服飾,基本是綠營軍的軍服。乾隆年間,綠營軍軍服被統一成靛藍色,馬褂樣式。在地方上的綠營駐軍,會與中央的綠營軍相區別,外套黑色馬褂。至於清軍頭上的花頂,這個是隻有軍官才能佩戴的,普通士兵只能佩戴暖帽或者頭巾。服飾前往往會貼一個字,如果是兵字,那就說明是綠營兵,而貼著勇字的則是鄉勇團練。

    團練軍興盛自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此前的作用是維護大清治安,類似於警察的職責。而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因為綠營軍和八旗都已經頹敗,僅靠索倫和達翰爾兩部是不夠的,為了鎮壓太平天國,清政府只能放權地方,允許受難地區招募訓練團練軍,因此鄉勇團練一舉成為晚晴的主要戰鬥力,典型代表就是“湘軍”、“淮軍”。

  • 7 # 北洋海軍炮手

    能有這個誤區實際上就是影視劇鬧的,清軍早期是以重甲出名的。從明清各自的記錄來看,清朝的重要軍事力量,也就是八旗是以重甲步兵以及重騎兵起家的。實際上,八旗重步兵可以理解為下馬騎兵,以馬匹為機動,戰時下馬步戰,精銳重步兵甚至身穿三層鐵甲衝鋒作戰。在薩爾滸大戰中,就有重步兵下馬作戰的記錄。至於重騎兵,數量比較少,可能是因為撫順鐵嶺一帶山地不適合養馬導致缺乏優質戰馬。根據明朝的記錄,八旗重步兵和重騎兵都是身披重甲,所帶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鐵,馬亦如之。可以看出八旗兵早期是以重步兵以及人馬具甲的重騎兵為主力。

    明軍在應對八旗兵的時候,經常搬出對付蒙古的車營,但是由於車營自身的侷限性,對付八旗重步兵並沒有什麼效果。八旗重步兵可以憑藉優良的防護免疫明軍的弓箭以及火門槍,並搬開明軍佈置的拒馬和車廂,同明軍肉搏。根據熊廷弼的報告,我兵盔甲既皆荒鐵,胸背之外,有如徒袒,賊於五步之內,專射面脇,每發必斃,誰能抵敵!由此可見精銳重灌部隊的重要性。而且八旗引以為傲的重甲部隊,還曾經吸引對手拙劣的模仿。

    但是八旗是一個軍事制度,不是兵種。重灌部隊是作為主力,還有輕步兵和輕騎兵以及火器部隊作為補充。遼陽之戰八旗就用繳獲得火器殺傷了一千川兵,這在徐光啟的報告中能找到記錄:

    如近攻遼陽東門,賊來止七百人,車載大銃,我川兵千人逆之。賊發虛銃二次,我兵不損一人,因而直前搏戰。迨至二三十步,真銃齊發,我兵存者七人而巳。

    但是隨著火器得大規模使用,尤其是清軍引進可以射穿盔甲的中亞重型火繩槍之後,鐵甲就喪失了其實用價值。畢竟隨著火器的進步,清軍以及他們的對手都用上了火槍和火炮,清軍的戰術思想也轉變為以猛烈的炮火打垮敵人,所以重甲已經不再具有實用價值。與其浪費資源去培養重甲部隊,還不如培養一支裝備精良的火器部隊划算。清軍野戰的慣用套路,步兵炮兵居中射擊,騎兵兩翼迂迴。

    所以,鎧甲到後來也就成了閱兵的禮服,而不能作為作戰服裝了。

    全文完

  • 8 # 貓叔說歷史

    關於清朝士兵不穿盔甲,這是被影視劇誤導了,清軍在不同時期,軍服也是有變化的。

    後金崛起的時候,努爾哈赤起兵就是靠最開始的“十三副鎧甲”,可見,當時對鎧甲的重視程度並不低。只是剛開始的時候,後金軍隊經濟實力非常有限,所以,鎧甲並未得到大面積的普及,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對鎧甲不重視。

    努爾哈赤在征服女真各個部落之後,後金形成了強大的部落聯盟,這是清朝的最初班底基礎。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這個時期的後金軍隊已經裝備了制式鎧甲,正規的八旗兵都是家族性質的職業兵,男子世代從軍,以當兵領餉為終生生計,朝廷規定不準自行謀生。而且在八旗軍內部,其盔甲都是世代相傳的,因為是職業兵,其裝備、武器、盔甲、馬匹,都是由國家負責置辦,直接配發給個人的。這個時期的鎧甲一般已經分為兩種:鋼鐵鎧甲和棉布鎧甲。

    鐵甲一般分為:胸甲、腰甲、腹甲和腿甲四部分。棉布鎧甲指的是:以棉布為裡,以綢為面,中間充實著甲片,並且在鎧甲外面綴上鋼釘和鋼製的護心鏡。

    這種鎧甲模式維持到了清朝中期左右,只是士兵平日裡沒有仗打的時候不需要天天將鎧甲穿出來。

    清朝末期以後,火器成了軍隊的主流武器,鎧甲也就成了純粹的裝飾品,作戰時,士兵不再披著笨重的鎧甲上陣。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朝開始學習西方。隨著新式武器的裝備和西方練兵方法的引進,鎧甲成了“華而不實”的落後裝備。到了袁世凱小站練兵時期,清軍已經全盤西化,練洋操、穿洋服、用洋槍,鎧甲徹底被拋棄。

  • 9 # 歷史軍魂

    感謝邀請!這個問題說得不全對。盔甲其實就是甲冑,實際上清朝前期,清軍是穿戴甲冑的。穿戴甲冑的目的在於防身,相當於現在的防彈衣。清軍的甲冑與明軍不同。其中胄分為鐵製、皮製和布制三種。甲分為上下兩截,上為甲衣,胸前有一塊金屬護鏡,名叫護心鏡;下部為圍裳,不同的品級繡不同的紋樣。一般官員和士兵用的是綿甲,用綢布坐表裡,內塞棉花。皇帝的甲冑比較講究,胄用皮製,甲用鋼片鑲嵌而成,再分別包上金葉、銀葉、銅葉和塗上黑漆,然後按照圖樣紋飾。

    清朝中期以後,隨著熱兵器的發展,甲冑由於重量較重,加之根本不能防彈,甲冑逐漸退出了戰場,只是作為校閱用的裝飾品。到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時,甲冑已經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設美國會衰退成一個二流或三流國家,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衰退,是外因還是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