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18622505484

      一、 孔子的學生曾受少正卯(春秋時魯大夫)言論的誘惑,數度離開學堂,使學堂由滿座成為空虛。孔子做大司寇(掌管刑獄的官)的時候,就判處少正卯死刑,在宮門外殺了他。子貢(姓端木名賜,孔子的學生)向孔子進言道: “少正卯是魯國的名人,老師您殺了他,會不會不恰當啊?” 孔子說:“人有五種罪惡,而盜竊比較起來還稍好一點:第一種是心思通達而陰險,第二種是行為乖僻而固執不改,第三種是言辭虛偽而能動人心,第四種是記取非義、多而廣博,第五種是順應錯誤而認為理所當然。一般人要是有這五種罪惡之一,就不免被君子所殺;而少正卯同時具備五種惡行,正是小人中的奸雄,不可不殺。”

      二、有一天孔子出遊:途中馬兒偷吃了農夫的莊稼:農人很生氣:捉住馬兒並把它關起來。子貢知道後,就低聲下氣的前去懇求農人放了馬兒,沒想到農人不理會子貢。孔子說:“用別人聽不懂的道理去說服他,就好比請野獸享用太牢(祭祀時所用的牛、羊、豬三牲,是最豐盛的犧牲),請飛鳥聆聽九韶(古樂名,相傳為夏禹所作)一樣。這是我的不對,並非農人的過錯。” 於是命馬伕前去。 馬伕對農人說:“你從未離家到東海之濱耕作,我也不曾到過西方來,但兩地的莊稼卻長得一個模樣,馬兒怎知那是你的莊稼不該偷吃呢?” 農人聽了覺得有理,就把馬兒還給馬伕。

      三、魯國的法令規定:凡魯華人做了諸侯的臣妾,能將他們贖回的人,可以從官府拿回贖金,子貢去諸侯家贖回一個魯華人,卻不肯接受贖金。 孔子說:“賜(子貢的名字)的做法錯了。聖人的行事可以移風易俗,教化百姓,不只是自己的行為高尚就行了。當今魯國富人少窮人多,拿回贖金並不損害自己的道德,不拿回贖金就不能鼓勵其他人來效法了。” 子路(姓仲名由,孔子的弟子)救起溺水的人,那人以牛答謝子路,子路接受下來。孔子很高興地說:“以後一定會有很多魯華人勇於拯救溺水者了。”

      齊華人攻打魯國,路經單父(魯國的地名)。單父的父老向縣宰請示說:“田裡的麥子已經成熟了,請任由人民去收割,既可增加糧食,且不致於資助敵人。”

      接連請求三次,但宓子(魯人,名不齊,字子賤,孔子弟子)都不準。 不久,官差果然在麥田裡逮捕到敵人。 季孫(魯人,魯莊公之後代)很生氣,遣人來責備宓子。 宓子皺著眉頭說:“今年沒有麥子,明年可以種;但如果讓不耕耘的人也可以收穫麥子,人民就會喜歡有敵寇入侵。單父一年麥產量的多寡,對魯國的強弱並無影響,如果使人民養成僥倖獲利的心理,這種傷害幾代都不能消除。” 季孫聽了很慚愧地說:“地如果可以鑽進去,我寧肯鑽進去也不願意去見宓子。”

      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奶粉吸收不好吃什麼奶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