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野村夫642

    一是為了光宗耀祖,

    二是為了做人上人,

    三是為了一官半職,

    四是為了及時行樂,

    五是為了讓更多人賣命。

  • 2 # 靜夜思160519196

    稱王算什麼,在金田的時候,蕭朝貴就自稱“天兄”,楊秀清乾脆自稱“天父”,在神權方面都高洪秀全這個上帝次子一個等級。洪秀全給他們封王估計他們都不是很稀罕,於是洪秀全想了一個辦法,對蕭朝貴進行聯姻,把義妹洪宣嬌嫁給他,拉攏過來。楊秀清那邊是“節制諸王”,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暫時穩住他。

  • 3 # 葉知秋211

    1951年1月洪秀全領導金田起義後,太平軍迅速轉移,1851年秋太平軍攻佔廣西永安州(今蒙山縣)。為了便於組織,統一軍政,12月在永安城洪秀全稱天王,稱萬歲。並分封諸王:封原中軍主將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東王,稱九千歲(和明朝魏忠賢官銜一樣,洪秀全歷史學的不好,考不上秀才不冤);封蕭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感覺怪怪的,還不如諸葛亮的軍師將軍順口)、西王,稱八千歲;封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南王,稱七千歲;封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北王,稱六千歲;封石達開為翼王(沒有軍師銜),稱五千歲。並令東王節制諸王,其他起義軍頭目或稱軍師,或稱丞相等。

    從洪秀全為首的農民軍首領們農民階級侷限性導致的,小富即安,缺乏開創性。洪秀全永安建制時,除了稱天王,也不忘納36個女人,定都天京後,有名義的妻妾就有88個,此外還有2300宮女伺候,沉醉於溫柔鄉,十年不出天王府。其他如東王、北王也不遑多讓,奢靡成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已經享受,焉能不敗!

    另一方面,是建立政權,封官賜爵,明確軍政指揮系統,為以後攻佔武昌、定都天京創造了條件;起義諸人封官晉爵,給了希望和動力,一定程度推動了天平天國運動!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朱元璋曾經總結過一整套打天下的方法,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句話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緩稱王”。可是為什麼,太平天國在打下永安這麼一塊小地方的時候,就匆匆忙忙稱王了呢,不但稱王,還稱了很多王。除了天王以外,還有東王、西王、南王、北王,甚至還有一個翼王。那麼太平天國當時是怎樣的操作呢?這種做法對不對呢?

    (永安封王)

    應該說,永安封王其實是太平天國一個不錯的操作,但又是一個錯誤的操作,為什麼這麼說呢?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過程中,他採用緩稱王的辦法,這個辦法確實不錯。朱元璋當時之所以要“緩稱王”,是因為天下稱王的實在太多了,從北方的韓山童、劉福通開始,到南方的張士誠、方國珍等等,乃至於還有陳友諒,不僅僅稱王,而且已經率先稱帝了。可以說稱王在當時已經不足為奇,是一個有一些隊伍都可以“稱王”的時代。

    “稱王”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號令天下。既然你已經是王了,大家都會很擁戴王,因為“王”在古代是一個很不一般的存在,它代表的是天下共主,是大家都要擁戴的。

    但是,如果天下已經不是隻有一個王,而是有很多王的時候,這種號令天下的作用也就消解不存在了。不但不存在,反而還會產生壞作用。因為你一旦稱王,你就變成了別人必須要消滅的物件。如果你的力量比較弱小,那就先把你消滅,如果你的力量比較強大,那早遲也要被消滅。總之,你只要稱王,你就會變成別的諸侯天然的敵人,你給自己樹了不少敵人。

    假如你並沒有稱王,別人會覺得你是一個可以利用的物件,可以把你收歸到他的部下。這樣,他就不一定著力打你,當別人不會把你作為針對物件的時候,你就能夠發展起來了。

    這就叫“悶聲發大財”,朱元璋就是想“悶聲發大財”。

    (太平天國起義)

    但是太平天國時期是不一樣的。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清政府還是統一的,當時也沒有什麼農民起義,更沒有人稱王。

    如果太平天國一直不稱王,別人只會把你當盜賊。一旦你稱王了,那麼就讓天下人明白,除了清王朝以外,天下又有一個王了。清政府搞得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所以,老百姓就產生了期待,覺得新王一定能夠帶領他們過和平安寧的生活。一些有野心的人還認為,如果跟著這個新王,還會建功立業,拜將封侯。

    總之,稱王后,是可以聚集很大的人氣的。

    而事實上正是如此,當太平天國在永安封王以後,他們在南方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太平天國的力量也迅速發展壯大。

    不過我卻又認為,“永安封王”是一個錯誤的選擇。為什麼又說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呢?

    主要的原因,是“永安封王”使得太平天國沒有確立一個明確的領導核心。當時永安除了有天王以外,還封了五個王。“王”是天下共主,王只有有一個,現在出現了五個王,那就不就變成了五個核心嗎?一個需要極強紀律的軍隊,居然出現了五個核心,這仗還怎麼打?

    (洪秀全)

    五個核心倒也罷了,關鍵是當時洪秀全除了封他為天王以外,還給予了東王楊秀清極大的權力,讓楊秀清變成政權、神權、君權的領導核心。讓楊秀清幾乎與洪秀全平起平坐的。

    當時楊秀清被封為九千歲。我們知道,古代只要有一個人被封為九千歲,這個人必定是禍亂朝廷的權臣,比如魏忠賢之類的人。而永安封王的時候,一開始就封了個九千歲,一開始就封了一個權臣,這不是自己給自己過不去麼?

    後來,洪秀全也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採用不斷封王的辦法,以此來稀釋封王的分量,讓王成為一個不值錢的職位。但是這有什麼用呢?楊秀清已經掌控了實際的權力,洪秀全不斷封王的結果,讓自己這個“天王”也變得不值錢了。

    太平天國在永安,為什麼會封那麼多王?其實這也是一個妥協的結果。

    洪秀全雖然是拜上帝教的發起者,但他並不是一個絕對核心,當時有很多人為拜上帝教帶來了力量,這些人都是功臣。最為關鍵的是,作為精神教主,原本只有洪秀全,後來又出現了楊秀清,他也成了精神教主。這樣,就更加沒有核心了,所以,當時才封了很多的王。

    而這也為太平天國留下隱患,直接造成了後來的天京事變的爆發。

    (參考資料:《太平天國史》等)

  • 5 # 文廟山居

    應該是永安建制,後來封王的幾個,都叫將軍。然後是東鄉稱王,之前的將軍,都被稱之為王。王才能號令天下,那麼跟著走的人,也能有眾多好處。如果只反清王朝?太平天國能夠成功。但是很可惜,這時敵人,清王朝之外,還有個帝國主義。太平天國是被兩個敵人打敗的。例如死敵湘淮軍,餉銀來自上海海關。如果太平軍打下上海?湘淮軍斷絕餉銀,不戰自亂。如戰爭後期,湘軍中最能打的霆軍,總數約一萬人。因為連續欠餉半年以上。居然有八千多人,首領之黃矮子帶領。反過來投靠太平軍餘部,這時天京已被打下。黃矮子等仍然,拼死和清軍作戰。李秀成擊敗清軍,打敗外國流氓組建的洋槍隊,率四千衛隊進軍上海。但是幾個帝國主義國家的,駐上海的正現軍隊,聯合打敗正在接管上海的太平軍。史家范文瀾對此,恨恨不平寫道。是帝國主義,把清王朝一群反革命,給救活過來了。太平天國是農民革命,他們最終失敗。中共是無產階級革命,一開始就反帝反封建。兩相對照中共和領導毛澤東,多麼偉大和英明。

  • 6 # 公孫雜談

    我來回答這一問題。

    太平軍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義後,形勢一片光明。

    而且太平軍也看出來了清兵不禁打,一打就跑。可以說潰不成軍。在這樣情況下,太平天國領導者醞釀成立綱領和建制問題。

    既然已經造反了,總得打出旗號,有一個目標及組織架構吧!不然這樣胡了八塗的,軍隊沒有凝聚力,像一個沒頭的蒼蠅似的,撞到哪裡是一個頭?

    嗯,單憑這一點來說,比他的前輩——李自成,高出一大塊。

    有了建制和綱領,大夥都有幹勁,從思想上得到了統一,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當然,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馮雲山。

    馮雲山,又名乙龍,號紹光,廣東花縣禾落地村人。

    他住的這個村子與洪秀全的家鄉,僅三里遠。馮雲山自小就聰明好學,什麼經史子集,天文地理,一看就會,舉一反三。還參加過科舉考試,但清朝太腐敗了,考試那得花錢!只好在家以塾師為業。

    馮雲南與洪秀全是同學,兩個人志氣相投,當然對這個腐朽的清王朝充滿了憎恨。於是兩個人創拜上帝教,密謀革命。

    從1843-1846年,馮雲山創出開局,建立革命組織。不久,加入拜上帝會的就有二千多人。這麼大事,驚動了清廷,很快就把馮雲山抓住了,不用說肯定處以極刑,而且家屬還要連坐。

    但是您說馮雲山能耐不,把押送他的兩個差役說服感動了,而且願意加入拜上帝會。他可以說是當時一流的宣傳家。

    馮雲山的宣傳與組織為太平天國的起義準備了條件。從1843-1851年,長達八年的時間裡,馮雲山做了大量工作,可以說沒有他的前期工作,太平天國想起義想建國,難!

    在金田起義後,太平軍又在永安打了一個漂亮仗。這個時候太平天國領導者決定頒佈一些綱領檔案。

    這個時候封王是客觀發展需要,也是組織加構的一部分。當然,這裡的所有官制、禮制都由馮雲山制定,討伐清朝的檄文也出自他的手筆。而且還創造頒行了天曆。這是中國行陽曆之始,也是世界用四季曆法的首創。

    說到這,大家就知道了,永安建制,既是增加太平天國凝聚力的需要,也是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

    永安封王之後,太平軍一路勢如破竹,1852年北上,馮雲山、蕭朝貴先後戰死。1853年3月19日定都南京,改為天京。

    可以說永安之後,太平軍軍事處於強盛狀態,接著又是北伐又是西征,搞得滿清政府人心惶惶,寢食難安。

    從結果看,永安封王是成功的,但是洪秀全一句東王楊秀清節制諸王,也為天京變亂埋下了伏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講鬼故事的人真的見過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