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我們晚上還可以上上網,唱唱k,或是看個電影消遣時光,那麼古代人呢?古代的貴族,富人,窮人等晚上的生活都是如何的呢?怎麼度過呢?
4
回覆列表
  • 1 # 中上行

    應該是分窮人或富人,官僚,官僚叫一些圈內的人喝酒,吃肉,聽歌妓跳舞唱歌。嫖娼,這個有的文學繪畫有所反映,富人什麼過不知道,大概盤算著怎麼經營自己的產業和家庭吧。勞人晚上如果不忙家務,冬天大群人圍著風坑邊,聽一個有德的老者,講《三國》,《水滸》《西遊》《聊齋》。熱天一邊麻玉米一邊聽這些。我小時回農村時經歷的就是這些。

  • 2 # 梁悅

    沒想到真的有人問這個問題。

    我說啊……古人晚上還能做什麼,當然就是那,那個咯,那個……啊啊啊啊!!!到底要讓我說得多明白才行啊!當然是……

    是睡覺咯!

    一定有人在擅自期待一些寫出來之後絕對會被稽核攔下來的話,不過古人晚上能做的事真的屈指可數。

    古人平時的夜生活不豐富,甚至可以說沒有。其實人類在一天當中的活動時間是隨著科技進步而不斷延長的,這點大家多少都能察覺得到。原本我們最初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因為晚上的照明條件有限,社會安全因素之類的原因,讓人們不得不選擇早早就窩在家裡。

    所以也常有宵禁這一說,晚上為了防止犯罪發生,古時候不少地方都不允許行人上街,除非有急事趕夜路,而且還有駐防士兵四處巡邏。

    因此,要說晚上的娛樂活動,也大多是在室內進行的,比如喝酒,讀書,下棋這些現代人眼中的雅趣,什麼“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就是古人夜晚生活的鮮明寫照。要是放到現在,就沒什麼“閒敲棋子落燈花”,而是“閒敲鍵盤玩手機”了。

    而更有情調的文人雅士還可以寫詩作畫,要不然說古往今來那麼多描寫夜色真美,月色真美,隔壁老王家的她真美的詩詞,都是晚上太閒了才出現的……

    不過受教育的人還是在少數,大多數沒什麼文化又沒什麼錢的人,要麼早早睡覺,要麼也只能圍繞著人體機能研究(造人)這個中心工作展開活動了。

    偶爾也會有也有出門閒逛的,恰如詩中所說的“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但夜遊者以被貶謫到窮鄉僻壤的文人為多。因為一方面規矩沒大城市嚴格,來去自由;另一方面也是真的鬧心,尤其是輾轉難眠的晚上,回想起自己顛沛流離的未來和當下………就像《記承天寺夜遊》說的那樣:“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這是平時的狀況,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古人在節慶期間的夜生活也很放縱,特別是宋代。當時商業的繁榮和城市文化的發展都為其夜生活的出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以《武林舊事·元宵》一節為證:

    而天街茶肆,漸已羅列燈球等求售,謂之"燈市"。自此以後,每夕皆然。三橋等處,客邸最盛,舞者往來最多。每夕樓燈初上,則簫鼓已紛然自獻於下。酒邊一笑,所費殊不多。往往至四鼓乃還。自此日盛一日。

    至五夜,則京尹乘小提轎,諸舞隊次第簇擁前後,連亙十餘里,錦繡填委,簫鼓振作,耳目不暇給……又有幽坊靜巷好事之家,多設五色琉璃泡燈,更自雅潔,靚妝笑語,望之如神仙……或戲於小樓,以人為大影戲,兒童喧呼,終夕不絕。

    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合、蟬貂袖(宋刻"貉袖")、項帕,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遊手浮浪輩,則以白紙為大蟬,謂之"夜蛾"

    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不僅能在節慶期間外出遊玩,供人玩賞的專案也不少。比如燈會,比如燃放煙花,同時街頭巷尾也必定有叫賣各色吃食的小販,當然玩具也是,當時有一種叫“夜蛾”的飾品,用白紙剪出飛蛾的形狀,用小鐵絲追在髮釵上,老遠看去就像真的一樣。

    此外中秋賞月,七夕乞巧都是宋人引以為傲的夜晚娛樂活動。據記載,七夕時“婦人女子,至夜對月穿針,謂之"乞巧"。及以小蜘蛛貯盒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少。小兒女多衣荷葉半臂,手持荷葉,效顰"摩羅"。大抵皆中原舊俗也。”

    到了明代,這種乘夜遊玩的風俗更加大行其道,如張岱在《陶庵夢憶》裡提到的“西湖七月半”那樣:

    吾輩始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頮面。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於十裡荷花之中,香氣拘人,清夢甚愜。

    除了節慶活動和平時的一些娛樂遊戲之外,也有一些富有雅趣和繁殖慾望的人,他們往往會在某個地方流連,也就是青樓。

    說到這裡,需要告訴大家的是古代的青樓其實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奢靡穢亂,當然不都是也並不指那些地方全都如此。至少提供肉體交易只是一個副業。當時的青樓,或者說歌樓的主要消費群體,一般都是文人雅士,亦或是自稱文人雅士的人,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有錢才行……

    而歷史上許多才貌雙絕的奇女子其實也大都出身在這些風塵之地,比如西湖邊上的蘇小小,秦淮河畔的李香君,金陵城下的董小宛,當然還有很多歷史上或留名或無名的。

    因此,古人把遊冶狎妓往往都說得神乎其神。唐代流行過一陣子“遊仙窟”的詩,說自己某日誤入仙境,與仙女如何如何,其實大多都在隱喻自己以往在青樓中的豔遇邂逅雲者。

    當然比起唐代死宅們的妄想,筆者更喜歡張岱在《陶庵夢憶》中的《二十四橋風月》一篇,這可以說是真的把逛窯子說出境界了:

    燈前月下,人無正色,所謂“一白能遮百醜”者,粉之力也。遊子過客,往來如梭,摩睛相覷,有當意者,逼前牽之去,而是妓忽出身分,肅客先行,自緩步尾之。至巷口,有偵伺者向巷門呼曰:“某姐有客了!”內應聲如雷,火燎即出,一一俱去,剩者不過二三十人。沉沉二漏,燈燭將燼,茶館黑魆無人聲。茶博士不好請出,惟作呵欠,而諸妓醵錢向茶博士買燭寸許,以待遲客。或發嬌聲唱《劈破玉》等小詞,或自相謔浪嘻笑,故作熱鬧,以亂時候;然笑言啞啞聲中,漸帶悽楚。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見老鴇,受餓、受笞,俱不可知矣。

    餘族弟卓如,美鬚髯,有情痴,善笑,到鈔關必狎妓,向餘噱曰:“弟今日之樂,不減王公。”餘曰:“何謂也?”曰:“王公大人侍妾數百,到晚耽耽望幸,當御者不過一人。弟過鈔關,美人數百人,目挑心招,視我如潘安,弟頤指氣使,任意揀擇,亦必得一當意者呼而侍我。王公大人,豈遂過我哉!”復大噱,餘亦大噱。

    寥寥百字,能把江南眾妓的形象與生活刻畫得畫面感十足,真是妙絕,而藉此文章我們也都能看得出古人在這方面的濃厚興趣。

    其實關於青樓的發展歷史,完全可以寫一本書,不過畢竟這次還是要回答古人晚上的娛樂活動,就不多開車了,大家心領神會便好,若是有雅興,不妨與在下私聊。

    以上就是古人晚上的一些娛樂活動與“娛樂活動”,希望透過這篇小文能為大家帶來雋永的知識與片刻的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川菜蒸肘子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