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洋海軍炮手

    首先回答題目裡的問題:

    可以說提問者是個軍盲,雖然有點苛刻,因為在反艦導彈出現之前,大家玩的都是固定炮臺,尤其是重炮更是固定炮臺。

    地阱炮炮臺

    塞瓦斯托波爾30號和35號炮臺

    解放軍雞骨礁要塞的要塞炮

    原因很簡單,不管炮臺還是要塞都是固定不動的,而且內部空間有限,既然如此,你要什麼機動性,有那個機動的時間都足夠發射好幾發炮彈了。一般來說,要塞裡除了守備部隊之外還應該配備足夠的機動部隊,岸防炮臺還應該配備海軍艦艇部隊和陸戰隊,否則你就剩下捱揍的份了。

    而且,虎門炮臺陷落的主要原因是英軍戰列艦在海上吸引火力,英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在清軍側後方登陸,而清軍炮臺只防海上,後面幾乎無防護。所以清軍火炮對射打的有模有樣,從後面上來的英軍一發起刺刀衝鋒,清軍就完犢子了。

    根據英華人記錄,清軍排隊槍斃時候打的不錯,一到肉搏戰就很容易崩潰

    至於清軍火炮,總體來說來不錯,最起碼按用途有了明確的區分。而且清軍裝備體系建設總體務實,以實用為主,淘汰了明朝那些落後且華而不實的破爛,大量引進西方火炮並仿製。

    武成永固大將軍炮

    神威將軍炮

    九節十成炮

    清軍到了乾隆年間基本實現全火器,根據《中國火器史》,乾隆年間西征軍兩萬餘人,4000多騎兵依然以冷兵器為主,但是步兵基本上人手一杆贊巴拉槍,全軍裝備200門火炮,堪稱東亞最強火力。

    而且清軍總體水平已經達到歐洲三十年戰爭時期的水平,這是清朝入關後奮起直追的結果。你也可以理解為清軍裝備體系建設的必然結果,畢竟清初和中期這一百多年清軍一直在打仗,對火器的需求極大,而大量西洋火器的列裝,達到三十年戰爭時期的水平是必然結果。

    其實清軍一直不缺先進火器,清朝上下一直對火器情有獨鍾,晚清也不惜花費重金購買西方火器並引進其技術。但是清軍軍事制度落後,再好的火器也白費。畢竟清軍不像洋人那樣,有大量的基層軍官,因此軍隊組織紀律性差,容易崩潰。西方人曾經評價清軍都是優秀的戰士,尤其是對清軍騎兵讚譽有加,說一個歐洲騎兵打不過一個清軍騎兵,但是100個歐洲騎兵就可以戰勝100個清軍騎兵,甚至1000個。其根本原因在於,西方軍隊的基層有大量的下級軍官和士官,你可以理解為職業軍人,他們的任務就是凝聚部隊,能把部隊有效的組織起來,讓每個人都能做到服從指揮;相反清軍則缺乏軍官,更沒有士官,因此在整體戰鬥力上西方軍隊遠勝於清軍。所以,職業軍人的比例增加你也可以視為部隊正規化、現代化的標誌。

    全文完

  • 2 # 薩沙

    這是滿清軍事思維極度落後的表現。

    明軍有個特點,就是非常重視海上軍艦的作用,不惜代價爭奪制海權。

    至於炮臺當然也是有的,但並不是明軍主要的關注點。

    這是因為,稍微有智商的人都知道,炮臺是死的,軍艦是活的。

    中國海岸線長達1.8萬公里,你能夠修建多少炮臺,就算傾全國之力也是不可能防禦住的。

    退一步說,就算洋鬼子不敢攻打你的炮臺,人家總能封鎖你的沿海吧,那麼你的炮臺又有什麼作用?

    明末多次和荷蘭紅毛鬼的交手中,炮臺只是配合作戰,最關鍵的是要發揮軍艦的作用。

    其實,當時大明軍艦和荷蘭人還是有明顯差距的,就用戰術和戰略進行彌補。

    明軍曾使用過實用的火船攻擊,甚至近距離肉搏戰,多次重創荷蘭艦隊。

    自然,明軍在明白差距的基礎上,盡全力發展海軍,仿造了大量的紅夷炮,減少和洋人的差距。

    所以明軍軍艦雖有差距,仍然是可以和洋人正面對抗的。

    到了1840年就好了,洋鬼子義律甚至不允許英國軍艦攻擊滿清的所謂軍艦,因為打這種弱敵有損皇家海軍的體面。

    而滿清的海軍基本是不存在的。

    第一次鴉片戰爭,滿清最牛逼的中英穿鼻洋海戰,關天培親自率領29艘大小炮艦圍攻英軍兩艘軍艦。

    要說關天培夠勇敢了,但最終也是慘敗,4艘被擊沉,損傷多艘,死傷四五十人,被迫出題。關天培也受了傷。而英軍僅有1人受傷,損失了一些索具而已。

    這還是義律不願意擴大作戰,見滿清艦隊逃走就沒有在追擊,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滿清軍艦和英國佬的軍艦天差地遠,前者就是裝備一兩門爛炮的民船。

    其實,滿清海軍丟人也不是到了1840年才有的。

    之前廣東海盜鬧了幾十年,1805年踏入全盛時期,高峰期時人數約有5至7萬人海盜,打的廣東水師都不敢出港。

    這基本就是毫無海權意識,連海盜都對付不了,還對付屁的洋人。

    至於滿清炮臺本身來說,也是極為落後的。

    首先是火炮落後,這些火炮還是明末紅夷大炮的翻版,鑄造技術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退步了。要知道,紅夷大炮是接近200年前明朝的山寨品,當時也不能說是非常先進,更別說200年後。

    資料這麼寫:時任廣東水師提督的關天培為了鞏固海防,曾組織人手鑄造了一批新炮,但在試射時頻頻發生炸膛現象。關天培仔細檢視火炮後發現,這些新造的火炮內外凹凸不平,其中最大的凹陷居然可以倒入4碗水而不溢位,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鑄炮技術落後外,還因負責造炮的各級官員貪汙經費,一再偷工減料。

    其次是炮擊水平低下。

    當時西方經過上百年的研究,已經總結了整套的火炮瞄準技術。這種炮擊精度自然不能和今天相比,但在當年也是可以大大提高命中率的。

    而滿清火炮壓根沒有什麼瞄準裝置,由於火炮水平低下精度也奇差,所以打中打不中,完全靠運氣。

    在實戰中,經常有炮臺稀里嘩啦打了一二百炮,命中率是0,或者最終命中一二炮,連輕傷不不可能的情況。

    還有火藥水平低下。

    西方經過化學方面的研究,已經得到了黑火藥比較高精度的配比,火藥的純度更高,威力更大,也不容易受潮。

    而明明學習火藥配方並不難,無非是花錢行賄洋人炮手即可,滿清就是不學。

    結果就是:中國火藥粒子粗糙,大小不一。發射後留下的臭味,顯然是因為含有硫黃過多,它們受到空氣的影響後很快就分解了,在紙上留下黑點和溼氣。由於配比不合理,滿清黑火藥很容易受潮導致失效,尤其是庫存時間較長的火藥。

    第一次鴉片戰爭,洋人繳獲不少滿清黑火藥,都成桶的扔掉了。

    另外就是炮臺修建的垃圾。

    滿清的炮臺水平非常低下,一是沒有頂蓋,一旦遇到敵人開花彈,哪怕距離還遠,一死就是大片;二是炮臺壓根沒有考慮側面的防禦,英國兵經常登陸從側面迂迴,炮臺立即成為擺設;三是炮臺也沒有防禦地面進攻的工事,一旦洋人兵衝上來,清軍沒有陣地可以駐守,直接撒丫子跑了。

    其實說來說去,就是兩個字:垃圾!

  • 3 # 春秋奮羽

    按照史料記載,清朝的火炮其實還是可以的。

    其火炮威力並不遜於西方國家。

    清史研究專家潘嚮明先生在《鴉片戰爭前的中西火炮技術比較研究》一文中就直言道:

    “清朝的大炮雖不及西方68磅級炮之威力,但對於彼之中小型火炮至少可以不相上下。”

    參加了鴉片戰爭的英國海軍軍官賓漢(Bingham,J.E.)在《英軍在華作戰記》中也稱

    他們攻陷吳淞後,在一座軍工廠裡,“我們看到有10門遊擊炮隊所用的大炮,這些都是安裝在手推車上。這種炮車頗似花園裡用的大推車,前面有貯藏炮彈的匣子,把手之間有一個抽屜,裡面裝著火藥和鏟火藥的小鏟子。我們除了看到各種口徑的鐵炮之外,還發現了一些全新的12磅彈銅炮,這些炮是按照放在旁邊的嵌有王冠的G·R·1826型大炮仿造的,式樣完全相同,惟一的區別就是中國字代替了王冠。”

    可見,清軍造炮工藝並不落後。

    從相關史料還可以查知,鴉片戰爭之際,浙江嘉興縣丞龔振麟發明了早於歐洲30多年的鐵模鑄炮法和研發了領先於西方水平的複合層結構造炮工藝,製造出了大批效能良好的鐵炮。

    此事曾經轟動一時,人們頌稱:“浙江鑄炮,益工益巧,光滑靈動,不下西洋。”

    槍炮之外,作為發明火藥的老祖宗,中國儘管沒有經歷工業革命,火藥製造業仍以手工作坊或工場生產為主,但華人在火藥(黑火藥)製作成分硝、硫、炭的組配比率上比英華人更加精當,所製造出的火藥威力堪與英軍火藥相匹敵。

    福建水師提督陳階平於道光二十年九月十四日向道光皇帝奏報:“奴才督造加工火藥,於六月初二日竣工。初四日有英夷兵船闖入廈門。初五日,官兵即以新藥轟擊。該夷不防內地火藥如此猛利,猝遭創斃多命,立時驚竄。”

    火炮和火藥的質量比較過後,我們再來看中英雙方火炮的射程:

    江西巡撫錢寶琛於道光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向道光皇帝奏報:“奉兩廣總督飭令趕造土模三十具,現已遵式陸續先鑄成三千斤銅炮二十尊,一體打磨光滑,造齊炮架。會同營員將炮運至空闊處所,於相距裡許豎立兩層皮靶,連日演試。每炮一位,用火藥一百二十兩加鉛子一百八十兩,響聲俱屬洪亮,其子透過皮靶仍行三里有餘,堪以摧堅緻遠。”

    同年十月十九日晚清名將僧格林沁也向道光皇帝奏報

    “奴才等隨令於海河距炮臺六七里外上流安放,裝載柴草,當將炮座對準船隻,逐加演試。其過火出炮均及靈捷,遠可抵船,甚或過之。”

    看到這估計有人就會問了,既然火炮並不落後,為什麼會被人家轟開國門,為華人留下了恥辱的記憶和不堪的回憶。

    我認為,鴉片戰爭前後,清朝的火器配備並沒有落後西方國家多少,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處在封建社會的清朝軍隊沒有一個完善的體系、訓練,當兵尚是為了餉銀。

    而早已經經過工業革命,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的西方列強,擁有的卻是組織紀律嚴明、體系完整的近現代化軍隊。

    最大的區別就是,封建軍隊傷亡達到5%的時候就已經無法組織有效的進攻了,進而潰散調。

    而近現代的軍隊這一資料卻能達到15%以上。

    這又怎麼能打的過呢?

  • 4 # 安卡拉鋼123

    你圖片裡的火炮口徑很大,但具體是旅遊景點放的吸引遊客仿製的大炮,還是真正的文物不好說,大炮形制就是17世紀~19世紀的。這幾門大炮沒有炮架,現實裡要使用這些大炮是需要能簡單移動的炮車或者炮架的。

    這圖是17~19世紀初期艦炮或者一些要塞炮用的炮車。炮尾下面照片沒拍到的地方是可以調高或者降低火炮仰角的結構。

    林則徐在鴉片戰爭前找工匠設計製作改良的磨盤樣式的炮架,讓大炮可以左右直接轉了。下面這圖片是遊戲《戰意》的大炮的圖,林則徐的那個炮架在草圖上差不多是這樣的。

    這圖是西方艦炮上的其中炮架,陸上用的要塞炮結構大致也類似這個。

    總得來說,清朝的這些炮要用,肯定是會有炮車或者炮架方便調整仰角甚至左右方向進行瞄準射擊的。但清軍由於不通造炮技術,找不到會鑄炮的工匠或者貪腐,所鑄新大大炮質量有不少很差,炮兵不具備西方炮兵技術水平。在鴉片戰爭時候士兵能點火施放大炮不炸膛就已經謝天謝地了。二鴉時候僧格林沁的兵還能在大沽口炮臺對成為固定靶子擱淺的英法軍艦放炮打中都是超常發揮了。

    大炮在清朝初期和中期用的很普遍,大炮種類也做了各種劃分,和西方一樣也是區分野戰炮和塞防炮之類,並且也區分不同口徑大炮進行細分,但就和我前面說一鴉的一樣,清軍普遍造鑄不出好的炮。清軍在前期和中期做的好的炮是在有西方傳教士和西方工匠指導,能按洋炮一樣參考效仿,國內出色工匠做的也還好,但沒有參考又沒有洋匠或者良匠時候鑄造的大炮就開始瞎鬧了,形制草率能施放不炸膛就不錯了。清前期還有中期乃至鴉片戰爭時候差不多就是這些情況。

    清後期,在結束太平天國之亂後,各地一些洋務派的督撫開始引進購買一些各類洋炮,並嘗試進行仿製,但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進入19世紀中期以後,大炮從炮身形制和炮架都不斷改良,炮兵學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但要學的東西和要求越來越高了。清朝連需要的基礎的重工業和軍工都搞不好,只靠買的軍火,實際能運用起來有限。

  • 5 # 觀察使阿魏

    清朝火炮利不厲害,那看對誰而言了。

    清朝火炮對於1840年的列強來說,是落後的,但是對於之前的明朝,南明,準噶爾,鄭氏等等勢力來說,那妥妥的完克。

    話說開了,武器厲不厲害,對戰爭影響不大,重要的是兵員士氣和將領的指揮能力。

    從清朝什麼時候有火炮開始說吧。

    奴爾哈赤公開反明時,八旗兵估也就四五萬人,且都是刀槍劍戟的冷兵器,沒幾把火器。

    奴爾哈赤的公開反明,讓明廷震怒,從各地抽調精銳軍隊,攜帶著大量精良的火器趕赴遼東,聯合遼東當地的駐軍,意圖撲平了這新起之秀。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二月,明抵達遼東的援軍約87000餘人,加上葉赫兵一部、北韓軍隊13000人,共約11萬,加上遼東駐軍,號稱20萬(一說47萬),跟四五萬的漁獵部族雙方爆發薩爾滸之戰,戰後,明軍共損失兵力約45800餘人,戰死將領300餘人,喪失騾馬28000餘匹,損失槍炮火銃20000餘支,其餘的不是逃跑就是被俘,明朝的這次討伐,妥妥的火器運輸大隊行為啊。

    後金軍用著明軍送來的這些火器加以改良,並用之去攻擊遼陽、瀋陽、廣寧等重鎮,大獲成功,後金方面由防禦轉為進攻,明朝最後失去大部份遼東領土。

    擁有著大量精良火器,士兵則是各地調來的精銳,大多數將領兵員眾多達幾十萬,卻幹不過後金幾萬拿著大刀長矛使用弓箭的漁獵部族,可笑不,可想而知,明朝當時的兵員士氣和將領的指揮簡直是爛透了。

    崇禎四年(1631年)孔有德率部投降了後金,孔有德投降後金時,除了帶去了自己的軍隊,還帶去了紅衣大炮和一些工匠。

    除了孔有德帶來的工匠,清朝還有俘虜和請來的工匠,為滿清改良了火器並大量製造,使得清軍有了不低的火器配比,能達到個百分之四五十吧,並不是像電視劇裡一樣,清軍除了大炮外就都是大刀長矛,電視劇簡直誤人子弟。

    有了工匠們改進並製造的大量火器,清軍得以攻堅克難,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改進後的紅衣大炮,在進擊遼東各鎮的時候,清軍用改進後的紅衣火炮完克明朝守城的火炮,連克數座明軍重鎮,清軍才得以佔據遼東大部分割槽域。

    清1643年制,神威大將軍炮。

    二十餘萬清軍入關後,憑藉著自身的勇武和依仗著改進後的火炮火槍,橫掃中原,很多中原軍閥畏懼清軍軍威,不戰而降,其中影響最深的就屬左良玉之子左夢庚,率領號稱八十萬的大軍,向清廷投降,當然了,文人也好不到哪裡去,文人大儒錢謙益也帶著南明弘光文武在南京城門口跪著投降清軍。

    清軍平定天下後,到了康熙朝,危機四起,八旗軍四處奔波,迎戰北方沙俄,西方噶爾丹,南方三藩,東南鄭氏。

    康熙為了應付戰事,特命工匠製造適應不同地形特點和便於戰場上機動使用的火炮,在南方平三藩時使用南懷仁鑄造的“依洋式鑄造新炮”,並進呈《神威圖說》一書。

    清軍在北方用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的神威無敵大將軍”,此炮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在雅克薩抗擊沙俄入侵的戰爭,立有戰功。

    康熙平噶爾丹時使用,威遠將軍炮,此炮遠勝準軍大炮,清軍用此炮轟塌了準軍用萬餘頭駱駝組成的防禦工式,駝城,並最終取勝。

    清軍東南平滅鄭氏時使用紅衣大炮,眾所周知。

    伴隨著清準戰爭,清軍的火炮研發製造也不停歇,直至乾隆朝,乾隆為了進行他的十全武功,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頒行《欽定工部則例造火器式》載有各種火炮共85種,同年的《皇朝禮器圖式》中鳥槍,紅衣大炮,子母炮這三樣火器成為制式武器,大量裝備於清軍。

    到了乾隆晚年,他進行完了十全武功完之後,清朝火器的研發和製造,八旗軍的兵員訓練皆停滯不前,清朝開始盛極而衰。

    長時間的武備廢弛,導致了清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火器夠不著英軍,清軍陸戰也打不過登陸的英軍陸戰隊,直至接連慘敗,接連喪權辱國。

    在被西方打疼臉後,清朝開始著手仿造和購買西式槍炮。

    清朝仿造和購買的西式槍炮表現如何呢?

    那就得看1859年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戰了,清軍在大沽口南北兩岸各建炮臺3座,共安火炮60門,其中12000斤大鋼炮2門,萬斤大鋼炮9門,5000斤鋼炮2門,西洋鐵炮23門,迎戰前來前來挑釁的英、法艦隊,英法艦隊直接闖禁止外國船隻進入的大沽口,美國軍艦也來插手,清朝守軍奮起還擊。

    此次戰役的結果是,共擊沉敵艦4艘、重創6艘(完全失去戰鬥力)、俘虜2艘,斃死英軍426人、法軍14人,俘虜英、美士兵各1人,英侵華艦隊司令賀布受重傷。清軍僅僅陣亡38人。

    其中英國的大噸位860噸蒸汽炮艦“鸕鷀號”,立了一個”功勞”由於它體型大 ,成了最佳打擊目標,它在清軍連續炮火問候下沉沒,成就了中國軍民擊沉最大噸位外國軍艦的記錄。

    還是那句話,武器只是影響戰爭的一部分因數,更多的是兵士的勇武和將領的指揮得當。

    薩爾滸之戰,幾十萬明軍攜帶著精良火器,兵分四路圍攻幾萬冷兵器漁獵部族,有一路還一直觀望然後逃跑,結果被逐一擊破,證明了武器再先進和兵員再過多也沒卵用,將領的貪生怕死和指揮不當才是硬傷。

    鴉片戰爭告訴我們,武備長時間廢弛,兵員和武器必定落後於別人,必被吊打和喪權辱國。

    第二次大沽口之戰告訴我們,落後被捱打了不要緊,要知道去奮起直追,把武器改進和仿造,再在將領的指揮得當和兵士的勇武,即使面對強大於自己的敵人,也亦然能取勝。

  • 6 # 伊馨憐

    清朝的火炮還是很厲害的,鴉片戰爭期間清軍火炮水平相當於歐洲18世紀中後期的水平,射程和殺傷力和歐洲相差不大,但是製造工藝遠遠比不上已經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期的歐洲,由於製作工藝的制約,導致中國生產的槍炮和歐洲同水平的槍炮相比笨重了很多,重量相同的槍炮不是歐洲的對手,威力相當的槍炮,中國製造的比當時歐洲的重好幾倍,導致機動性喪失。再加上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採取的是分點被動防禦的策略,那些大炮固定在炮臺上成了活靶子,被機動靈活的歐洲戰艦各個擊破,失敗在所難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HR是怎樣“消滅”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