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白居易)拼音版注音:
suì mù fēn duō sī , tiān yá miǎo wèi guī 。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
lǎo tiān xīn jiǎ zǐ , bìng jiǎn jiù róng huī 。
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
xiāng guó réng liú niàn , gōng míng yǐ xī jī 。
鄉國仍留念,功名已息機。
míng zhāo sì shí jiǔ , yīng zhuǎn wù qián fēi 。
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
附另外一首白居易《除夜》拼音版注音:
bìng yǎn shǎo mián fēi shǒu suì , lǎo xīn duō gǎn yòu lín chūn 。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huǒ xiāo dēng jìn tiān míng hòu , biàn shì píng tóu liù shí rén 。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除夜(白居易)翻譯:
歲末除夕夜,我的思鄉之情紛沓而至,卻身在渺遠的天涯不能歸鄉。
老境將至又新添一歲,因為抱病已不復昔日的容光煥發。
還是常常懷念故鄉,已經不再為追逐功名枉費心機。
明日過年都四十九了,應該反省一下以前的過錯了。
除夜(白居易)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身在異鄉為異客,在本是閤家團圓的除夕卻無法歸家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思鄉思親的濃濃傷感之情,以及對過去為功名利祿所累的懊悔之情。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僕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閒適詩,獨善之義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閒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現出重寫實、尚通俗、強調諷喻的傾向:“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俾辭賦合炯戒諷喻者,雖質雖野,採而獎之。”(六十八《議文章》)詩的功能是懲惡勸善,補察時政,詩的手段是美刺褒貶,炯戒諷喻,所以他主張: “立采詩之官,開諷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詩》)他反對離開內容單純地追求“宮律高”、“文字奇”,更反對齊梁以來“嘲風月、弄花草”的豔麗詩風。在《新樂府序》中,他明確指出作詩的標準是:“其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核而實,使採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於樂章歌曲也。”這裡的“質而徑”、“直而切”、 “核而實”、“順而肆”,分別強調了語言須質樸通俗,議論須直白顯露,寫事須絕假純真,形式須流利暢達,具有歌謠色彩。也就是說,詩歌必須既寫得真實可信,又淺顯易懂,還便於入樂歌唱,才算達到了極致。
白居易對詩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補察時政。所以他緊接著說:“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 (《新樂府序》)在《與元九書》中,他回顧早年的創作情形說:“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為時為事而作,首要的還是“為君”而作。他也說:“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傷唐衢二首》其二),並創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諷諭詩,但總體指向卻是“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寄唐生》)。因為只有將民情上達天聽,皇帝開壅蔽、達人情,政治才會趨向休明。
除夜(白居易)拼音版注音:
suì mù fēn duō sī , tiān yá miǎo wèi guī 。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
lǎo tiān xīn jiǎ zǐ , bìng jiǎn jiù róng huī 。
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
xiāng guó réng liú niàn , gōng míng yǐ xī jī 。
鄉國仍留念,功名已息機。
míng zhāo sì shí jiǔ , yīng zhuǎn wù qián fēi 。
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
附另外一首白居易《除夜》拼音版注音:
bìng yǎn shǎo mián fēi shǒu suì , lǎo xīn duō gǎn yòu lín chūn 。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huǒ xiāo dēng jìn tiān míng hòu , biàn shì píng tóu liù shí rén 。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除夜(白居易)翻譯:
歲末除夕夜,我的思鄉之情紛沓而至,卻身在渺遠的天涯不能歸鄉。
老境將至又新添一歲,因為抱病已不復昔日的容光煥發。
還是常常懷念故鄉,已經不再為追逐功名枉費心機。
明日過年都四十九了,應該反省一下以前的過錯了。
除夜(白居易)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身在異鄉為異客,在本是閤家團圓的除夕卻無法歸家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思鄉思親的濃濃傷感之情,以及對過去為功名利祿所累的懊悔之情。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僕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閒適詩,獨善之義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閒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現出重寫實、尚通俗、強調諷喻的傾向:“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俾辭賦合炯戒諷喻者,雖質雖野,採而獎之。”(六十八《議文章》)詩的功能是懲惡勸善,補察時政,詩的手段是美刺褒貶,炯戒諷喻,所以他主張: “立采詩之官,開諷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詩》)他反對離開內容單純地追求“宮律高”、“文字奇”,更反對齊梁以來“嘲風月、弄花草”的豔麗詩風。在《新樂府序》中,他明確指出作詩的標準是:“其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核而實,使採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於樂章歌曲也。”這裡的“質而徑”、“直而切”、 “核而實”、“順而肆”,分別強調了語言須質樸通俗,議論須直白顯露,寫事須絕假純真,形式須流利暢達,具有歌謠色彩。也就是說,詩歌必須既寫得真實可信,又淺顯易懂,還便於入樂歌唱,才算達到了極致。
白居易對詩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補察時政。所以他緊接著說:“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 (《新樂府序》)在《與元九書》中,他回顧早年的創作情形說:“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為時為事而作,首要的還是“為君”而作。他也說:“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傷唐衢二首》其二),並創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諷諭詩,但總體指向卻是“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寄唐生》)。因為只有將民情上達天聽,皇帝開壅蔽、達人情,政治才會趨向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