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14647984108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誌著農曆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人們將告別寒冷單調的冬季,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的習慣。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為它分別表示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除上述稱謂外,春節還稱“開年”、“開歲”、“芳歲”、“華歲”等,在諸多稱謂中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正朔”,就是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以農曆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曆,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以農曆初一為元旦;

    (一)春節源於臘祭說

    春節源於臘祭的說法頗為流行,民俗學家段寶林先生就是這種觀點的主要代表之一。春節源於原始社會合祀眾神的“臘祭”,“臘祭”原是神農氏(一說伊耆氏)時代的“索神鬼而祭祀”,人們在歲月末用自己一年的收穫來報祭祖先、報祭眾神,並祀來年豐稔,稱“臘”。《中國民間信仰風俗辭典》(中國文聯出版社,1992年。)“春節”條說:“關於春節的由來,或說源於上古社會的臘祭,臘即歲終祭眾神之名,因而春節乃是由一年農事畢後為報答神的恩賜而來。”段寶林先生在《中國古代的狂歡節——春節、蜡祭與儺》一文中說:“春節是中國最大的一個節日,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一般認為其源為上古的蜡祭。”

    (二)春節源於巫術儀式說

      王娟老師在《中華文化講座叢書》第二集《中國的春節》一文中指出:“從春節一系列儀式活動來看,春節應該源於古代的巫術儀式,是古代原始信仰之一——巫術的具體表現。所謂巫術儀式,就是原始人相信,透過人本身的意志和力量可以調整和控制自然事物的發展。春節期間的各種活動,例如:飲食、祭祀、裝飾、娛樂、遊藝,以及春節期間的種種禁忌,包括語言、行為、飲食等禁忌,都是圍繞著辟邪祈吉而展開的。人們透過自己的行為、語言和表演等來驅趕或避開邪惡,並得到平安和幸福。隨著社會的發展,春節逐漸失去了其巫術的內涵而演變成一種慶祝活動。”

    (三)春節源於鬼節說

      此觀點主要在徐華龍先生的《春節源於鬼節考》一文中。徐華龍先生認為:“古時候人們由於科學知識的貧乏和生產力的低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差,常為冬天的寒潮所侵擾,又為糧食的匱乏所提心吊膽,早春更是青黃不接、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老人和兒童首先會因飢餓、寒冷及其他各種惡劣的原因而相繼死去。看到這種情景,人們會恐懼,會以為是鬼神的作崇……一旦人們跨越了這樣具有神秘色彩、使人戰慄的節氣,才會深感慶幸,歡呼雀躍,相互道賀,久而久之成為一種習俗固定下來……因此,我們可以斷言,春節的歡度是因勝鬼的緣故。”

    三、春節的歷史發展  

    (一)先秦時代:上日、元日、改歲、獻歲

      先秦文獻中並沒有出現春節的名稱,但是已經出現了蘊涵春節意義的詞語。我們可以從先秦的文獻典籍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尚書•舜典》中記載:“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祖。”

      《尚書正義•孔安國傳》曰:“上日,朔日也……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

      《舜典》的意思是說,正月初一這天舜在祖廟裡接受了堯的禪讓;《孔安國傳》意思是說,正月初一舜到祖廟祭祀祖先。這是有關春節起源的最早的文字痕跡。從僅有的一些文獻我們無法判斷先秦時期,春節的通用名稱是什麼,但是“上日”和“元日”似乎被後世繼承的要多一些。特別是“元日”,兩千多年以來一直在沿用。

      另外,《詩·豳風·七月》中記載:“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楚辭·招魂》中記載:“獻歲發春兮,汨吾南征。” “改歲”、“獻歲”都有有舊歲進入新年的意思。

    (二)秦漢時期:三朝、歲旦、正旦、正日

      清代黃生曾考證認為“正月”之“正”的讀音並非源於秦始皇諱“政”,而《釋文》也有:“正音徵。”因此,正月之正讀平聲是很古的事了。

      漢代對春節的叫法比先秦時期要多了。《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顏師古注曰:“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這是把春節稱為“三朝”。也有把春節稱為“三始”的,《漢書•鮑宣傳》:“今日蝕於三始,誠可畏也。”有的叫“歲旦”,《東觀漢記•吳良傳》:“歲旦,與掾吏入賀。”也有叫“正旦”的,《東觀漢記•戴憑傳》:“正旦朝賀,百僚畢會。”在《四民月令》中有:“正月一日,是謂正日。”“正日”的說法應該比較正式,因為《四民月令》是東漢時代的農家月令書,相對而言比較權威。這時,先秦時期的“元日”也有使用。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元辰、元正、元首、歲朝、履端

      這一時期,春節的名稱又有新的創造。象“元辰”、“元正”、“元首”、“歲朝”、“履端”,另外還有模仿漢代的“三朝”、“三始”而創造的“三正”、“三元”。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晉代庾闡《揚都賦》一賦中稱作“元辰”;北齊《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一辭中呼為“元春”。

      而且現在比較流行的“元旦”、“新年”的說法也是這一時期的創造。“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在《玉燭寶典》卷一中有“肇惟歲首,正月元旦……”梁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出今朝。”而在北周庾信《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但是這兩個現在比較流行的名字,當時並沒有通行,人們還是慣常用“元日”、“正旦”和“正朝”等。

    (四)隋唐宋元明時期::元日、歲日、新正、新元

      隋唐宋元明時期,可以說是“元日”一統天下的時代。《古今圖書整合•曆象彙編•歲功典》卷二十三共收錄了隋唐宋元明時期有關春節的詩歌120首,其中題目中用了“元日”的有69首,有些詩雖然題目中沒有,但是很多在詩句中出現了。今天我們常用的“年”也是出現在這個時期,但是當時並不常用。

      唐代有劉長卿、包佶、顧況等的《歲日作》,即在新年第一天歌詠的詩作;較全面收錄歲日作品的有宋·蒲積中彙編的《古今歲時雜詠》一書。

      唐·白居易《歲假內命酒贈周判官蕭協律》詩:“共知欲老流年急,且喜新正假日頻。”宋·趙長卿《探春令·尋春》詞:“新元才過,漸融和氣。”這裡的“新正”、 “新元”就是指新年第一天嘍!

    (五)清代至近現代:元旦、元日

      清代至1948年春節的名稱基本上固定在“元旦”上。同樣以《古今圖書整合•曆象彙編•歲功典》為例,清代已經把“元旦”作為類目名。而且在《中國地方誌民俗資料彙編》中有90%以上的地方誌中使用了“元旦”一詞。

    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但一般人稱公曆元月一日為“陽曆年”,仍把農曆正月初一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透過:新中國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即陽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因為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流水無弦萬古琴,如何對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