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77841660606
-
2 # 憑依
古人一般是一日兩餐,即朝食(又稱饔)和矓(又稱飧)。
這是和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勞作制度與當時食源不充足相適應。漢代把午飯稱為“餉”,《說文》:“餉,晝食也。”餉的讀音同晌,餉食就是晌午飯。
雖春秋戰國時代已經形成三食制,但一般平民仍然每日兩餐。陳直《漢書新證》也說:“漢代統治階級日三食,一般人民日兩食。”
古代人的飲食觀:
自先秦以來,人們就非常注意飲食與衛生、飲食與健康的關係,形成了進步的飲食觀。孔子對飲食就很有講究。他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要求,並主張十多個不食。其文曰:
食而,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惡臭,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從孔子所說的“不食”看,大部分符合衛生標準,依然是今日應循的飲食原則。如,“”“”是指飯受熱而變質、變臭,魚腐爛變質為“餒”,肉腐變質為“敗”,腐敗變質的食品,對人體危害極大。
“失飪不食”,指不吃烹調不當的食品。“沽酒市脯不食”,是說街上買的散裝食品和飲料,有的不潔淨,不能隨便吃。“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是說飲食要以五穀為主,肉類不宜過多。“不多食”,是說飲食要適量而止,不可暴飲暴食。
美食的別稱雅號“珍饈”“佳餚”等等,中國對美食的雅號太多了,無法一一列舉,山珍海味,瓊漿玉液,中國能吃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