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08204498042

    怎樣看待“咬文嚼字” 該咬則咬,當略就略——對朱光潛和馬南邨關於讀書的見解的一點異議朱光潛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指出,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要咬文嚼字,甚至錙銖必較,要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態度。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卻提出了相反的見解,說讀書“不要固執於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像陶淵明那樣“不求甚解”,像諸葛亮那樣“觀其大略”,就是說讀書時“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兩位大師的見解,到底誰的見解是正確的呢?在我看來,他們都有失偏頗。讀書時是“咬文嚼字”還是“觀其大略”,是由不同的閱讀目的決定的。閱讀根據其不同的目的,可以分為鑽研學問的閱讀和增長見識的閱讀以及消閒解悶的閱讀這三大類。如果你的閱讀目的是鑽研學問,那麼,你在閱讀過程中就必須字斟句酌,不僅要了解字面的表層意義,而且要了解字面的深層意義;不僅要了解文句的言內之意,而且要了解文句的言外之意。只有這樣,你才能在深刻領悟的基礎上寫出鑑賞文章、做出學問來。從這個目的出發,該咬文嚼字時還得咬文嚼字。否則就會像豬八戒吃人參果那樣,即使是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的人參果,你也咀嚼不出它的美味,吸收不了它的營養。如果你是抱著增長見識的目的來閱讀的,那麼你就沒有必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去仔細推敲,你完全可以一目十行地去看,甚至有的只要看一下它的標題就足夠了。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到“博採眾長”,才能開闊自己的視野,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從這個目的出發,當觀其大略時還得觀其大略。否則,捧起一本書,對其中的某一個詞語、某一個句子揣摩上老半天,那麼你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把這本書看完?這樣你一年的閱讀量肯定少得可憐,吸收到的知識自然十分有限。如果你是出於消閒解悶的目的來進行閱讀的,那麼只要能從閱讀中得到心情的放鬆,就算達到目的了。你可以不加任何思索地一口氣讀下去,也可以一邊讀書一邊品著香茗。如果你對其中的某些內容不感興趣,你也可以大段大段地跳過去不讀它。只有這樣,你才能從閱讀中體會到休閒與樂趣。從這個目的出發,當觀其大略時還得觀其大略。否則,一捧起書本就進入“咬文嚼字”的境界,你還會把讀書看成一種休閒,還能從閱讀中領悟到讀書的樂趣嗎?其實,如果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加以考慮的話,那麼我們認為,它們各自對“咬文嚼字”和“觀其大略”的側重點是不盡相同的。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閱讀,那麼,你的側重點應放在“觀其大略”上;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寫作,那麼,你的側重點應放在“咬文嚼字”上。總之,在閱讀或寫作中,是“咬文嚼字”還是“觀其大略”,並不像兩位大師所說的那麼簡單,而是要根據不同的目的,採用不同的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年級,我讀了《父與子》這本書讀後感怎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