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98895345900

    律詩是中國 近體詩 的一種,格律 要求非常嚴格。常見的型別有 五律 ,七律 和 排律 三種。

    特點

    律詩發源於 南朝 齊永明時 沈約

    等講究 聲律 、對偶 的 新體詩 ,至初唐就開始出現廣義五律,武週年代 沈佺期 、宋之問 定型狹義七律,其成熟於中晚唐時期。

    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七言句,簡稱 五律 、七律 。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 長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 首聯 ),第二聯為

    頷聯 、第三聯為 頸聯 、第四聯為結句( 尾聯 )。

    每首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習慣是對仗句。排律除首尾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仗。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 押韻 ,首句可押可不押。廣義律詩允許失粘,狹義律詩不允許失粘。有“仄起”與“平起”兩式。

    另外,律詩的 格律 要求也適用於 絕句 。

    廣義律詩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許拗格存在,允許三仄尾。如崔灝的【黃鶴樓】就是典型代表。

    絕句起源於兩漢,成形於魏晉南北朝,興盛於唐朝,當時都是四句一首,稱為“聯句”,《文心雕龍·明詩》所謂“聯句共韻,則柏梁餘制”。

    唐宋兩代,是中國經典 詩歌 的黃金時代,絕句風靡於世,創作之繁榮,名章佳什猶如群芳爭豔,美不勝收,可謂空前絕後。

    對於“ 絕句 ”的稱謂,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

    “ 絕句 ”又叫“ 絕詩 ”,或稱“ 截句 ”、“斷句 ”,截和斷都含有短截的意思。

    按照《詩法源流》的解釋,絕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擷取律詩四句,或截首尾二聯,或截前二聯或後二聯,或是中間二聯( 首尾 、前二、後二、 中二 )。

    作品賞析

    第二種

    “絕句”是從“五言短古,七言短歌”變化而來,唐人賦予它以聲律,使它定型,就成絕句。

    絕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 五絕 、七絕 ,也偶有六絕。

    說明

    絕句稱謂的第一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關於絕句是擷取律詩之半的說法,清代思想家 王夫之 曾經指出過:“ 五言絕句 自五言古詩 來,七言絕句自歌行來,此二體本在 律詩 之前,律詩從此出,遂令充暢爾。

    有云,絕句或擷取律詩一半,或截前四句,或截後四句,或截首尾各兩句,或截中兩聯。審爾,斷頭刖足,為刑人而已。不知誰作此說,戕人生理!”而《 聲調譜 》作者 趙執信 也指出過:“兩句為聯,四句為絕,始於六朝,元非近體後人誤以絕句為截律詩,故致多此一問。

    ”由此可見,截句的說法,是一種形式主義的臆斷,不足為信。

    分類

    按格律分類

    按照詩歌 格律 ,絕句分為 律絕

    和 古絕 。律絕是 律詩 興起以後才出現的,古絕遠在

    《玉臺新詠》

    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

    南朝陳代的徐陵主編《玉臺新詠》就有“ 古絕句 ”的名稱。但這種絕句雖然押韻,而相對來說平仄(zè)較為自由,或者可以說有些詩人不願受格律的約束。在律絕盛行以後,古絕句仍然被沿用發展下來。古絕句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所以,七言八句不是很常見。

    按字數分類

    按照每句的字數,絕句可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其中以五、七言絕句居多,六言絕句很少。

    特點

    律絕

    律絕跟律詩一樣,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押韻。

    絕句按字數分:五言絕句及七言絕句。

    五絕

    (1)平起式 兩字壓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式 兩字壓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直陪你聊天的男性究竟是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