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中國在原始社會已存在繅絲,對野蠶繭和家蠶繭進行人工繅絲制。進入文明社會後,繅絲技術有所發展,從蠶繭牽引出絲緒,把絲繞到框架上形成絲絞。出土的商代絲織物毅(絕類),經緯絲均經並捻,捻度為2500 -3000捻/米的強捻絲,當時已出現裝有錠輪的手搖紡車雛形,可見緞絲技術已有較高水平.商周時已用H, I、壬字形繅絲絲架作為緞絲工具。江西貴溪崖墓中曾出土一批春秋時期的紡織工具,其中有繅絲器3件和陶製錠輪(今線軸)2件。周代索緒是靠振動繭子,在溫水中引出絲緒而緞制的。所謂“夫人縹,三盆手’,就是三淹時用手振之,以引緒繳絲。“擴為繭,組為袍”,是說西周時已用繭衣製作絲綿袍,實物在遼寧朝陽已有出土。對西周絲織品原料用絲,經過實物鑑定其緞絲時定粗細的繭粒數分別為14粒、18粒和21粒。據分析周代已有選繭、剝繭、緞絲等工序之分,緞絲的繭粒數大都為10 - 21粒、也有少量50粒繭的粗絲,用於縫紉和刺繡。商周時選繭是剔去黴爛和小繭,剝去繭衣以作絲綿,繭成即及時生繳,三淹而出緒,可能已用浮繳法或煮繭,然後索緒、集緒繳絲。戰國秦漢時期綴絲技術發展,沸水煮繭已很普遍,工具仍用手持絲-,並使用轆-式的絲輕,這就為以後手搖緞車確定了基本形制。到魏晉南北朝時,手搖紡絲車上已安裝紡錠,固定卷繞並捻。絡絲車則由絡架、調絲小渡組成,這些都有東吳和晉代的出土實物為證。當時的綴絲情景是“兆民鹹趨緞事”,對絲的品質標準是“柔順如凝有,白如伊雪”。

    唐代以前的史書記載,尚未見有繅車的名稱正式出現。至唐代才有綠(繅)車、掉絲、(繅絲)等,頻頻在詩句中吟誦。這些繅車是指普及了的手搖式繅絲車,不是腳踏9車。絲車結構靠偏心橫動導絲桿進行交叉卷繞,使絲絞分層。宋代繅絲技術發展較快,出現了較為複雜的腳踏緞車,包括機架、集緒和捻鞘、卷繞及其他三部分。機架為四面形立體框架,承受大絲-兩緒;集緒包括錢眼、鎖星(鼓輪);卷繞裝置較複雜,包括添梯連柄、絡絞、絲m及傳動裝置等。這是從手搖式發展而來的革新成果,從此繅絲者可以騰出雙手來進行索緒、添緒等工藝,生產效率大為提高。宋代緞絲分為生、熟兩種,生指將鮮繭立即繅絲;熟則是鮮繭經過貯繭過程(日曬或鹽泡)後再行緞制。繅絲時對所用水質較為重視,同時將繅出的蠶絲隨即用火烘乾,以利後道工序及保持絲色鮮潔。煮繭時要求“湯如蟹眼”,使細泡微滾,湯溫約為80°c左右。

    元代繅絲工藝在宋代南北有所區別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鮮繭乾燥處理分為日曬、鹽絕和籠蒸三種,以籠蒸法最好,為元代所創。元代繅車分為南繅車、北繅車兩種型別,北繅車車架略低,構件較完整,絲的導程較短,常見為2-3緒同續,與南繅車式原理大致相同。繅絲技法經南北交融互補,統一了工藝要求,即“繅絲之訣,惟在細、圓、勻、緊,使無偏、慢、節(接頭)、核(疙疽)、粗惡不勻也”。繅絲水溫分熱釜和冷盆兩種,“熱釜須徐徐下繭綠之,多煮則損,凡繭多者宜用此釜……水溫以蟹眼湯為標誌”。而冷盆也是火溫,與今繅湯水溫相近。熱釜可繅粗絲單繳及雙繳,冷盆則可縹全繳細絲.中等繭可繅下繳。從工藝上看,冷盆速度略慢,質量卻高,比熱釜所繅的絲堅韌。

    到明代,北繅車與冷盆相結合,成為後代繅絲技術的主流。腳踏繅車已普遍應用,車上構件如竹針眼、鼓輪、送絲桿鉤、偏心盤等,也有改進和完善,還出現了一人一灶,二人俄釜打絲頭,二人值盆主綽的五人共作大緞車,日緞繭30斤,工效有所提高,燃料亦較節約。工藝上,明代注意制絲用水的選擇,以水清為要旨,總結出“山水不如河水,止水不如流水”的規律,以提高絲質。在結繭火烘“出口幹”的基礎上,繅絲時也採用加溫達到“出水幹”的方法,使絲隨繅隨幹,提高品質。明時浙江南得地區所產輯裡絲(湖絲),由於太湖流域自然條件優越和蠶種優良等原因,聞名於世,具有細圓勻緊、白淨柔韌等特點,其關鍵在於水質、繭質和綴制技術。清代沿用前朝腳踏續絲車制式,無重大改革,但十分重視繅絲技術及傳統經驗,以提高生絲產量和質量。在解舒與蛹齡長短的關係,蠶品種及繅絲工藝對品質的影響,制絲用水與絲色的關係,以及操作時如何保證勻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清代土絲分細絲、肥絲、粗絲三種,細絲包括中條份絲,用上等繭6-7粒和11一17粒繅制。肥絲用上、中等繭繅,粗絲用次等繭和雙宮繭繅,用繭24一35粒為度。清代晚期機械繳絲工業興起後,廠絲產量質量都有很大提高,且用蒸汽煮繭,優點較為明顯,手工繅制的土絲相形見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控機床的工作主要是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