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spak22531

      自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獎起,至2006年為止,全世界有476人獲得諾貝爾獎,其中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有162人。  在這476位諾貝爾獎得主中,有四位曾兩次獲獎。  其中,波蘭裔法國女物理學家、化學家Marie Sklodowska Curie(瑪麗‧居禮)(即居禮夫人)獲得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與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物理學家John Bardeen(約翰‧巴丁)獲得1956年與1972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在所有得獎科學家中,有三對夫妻共同得獎。  法國物理學家Pierre Curie(皮耶‧居禮)和Marie Sklodowska Curie(瑪麗‧居禮)夫婦獲得1903年物理獎。  在所有得獎科學家中,包含有5對父子。共同得到1915年物理獎的是William Henry Bragg & William Lawrence Bragg(布拉格父子);分別得到1906年物理獎和 1937年物理獎的是Joseph John Thomoson & George Paget Thomson(湯姆遜父子);分別得到1922年物理獎和1975年物理獎的是Niels Bohr & Aage Niles Bohr(波爾父子);分別得到1924年物理獎和1981年物理獎的是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 & Kai Manne Borje Siegbahn(賽格巴恩父子)。  在所有得獎科學家中,有10位女性科學家。其中得到物理獎的是1903年得獎的Marie Sklodowska Curie(瑪麗‧居禮)與 1963年得獎的Maria Goeppert Mayer(瑪麗雅‧梅耶)。  在所有得獎科學家中,有6位是華裔科學家。分別是1957年物理獎的楊振寧和李政道;1976年物理獎的丁肇中;1986年得化學獎的李遠哲;1997年得物理獎的朱棣文;1998年得物理獎的崔琦。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時間 姓名 中文譯名 國別 獲獎原因  1901年 J.H.van"t Hoff範霍夫荷蘭研究化學動力學和滲透壓的規律  1902年 E.FischerE.費歇爾德國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S.Arrhenius阿累尼烏斯瑞典提出電離學說  1904年 W.Ramsay拉姆塞英國發現惰性氣體  1905年 A.von Baeyer拜耳德國研究有機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H.Moissan莫瓦桑法國製備單質氟  1907年 E.Buchner布赫納德國發現非細胞發酵現象  1908年 E.Rutherford盧瑟福英國提出放射性元素蛻變理論  1909年 F.W.Ostwald奧斯特瓦爾德德國研究催化、化學平衡、反應速  1910年 O.Wallach瓦拉赫德國研究脂環族化合物  1911年 M.CurieM.居里德國發現釙和鐳  1912年 V.Grignard格林尼亞法國發現用鎂做有機反應的試劑(被稱為格式試劑)P.Sabatier薩巴蒂埃法國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催化氫化反應  1913年 A.Werner維爾納瑞士提出配位化學理論  1914年 T.W.Richards理查茲美國精確測定許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Willstater威爾施泰特德國研究植物色素,特別是葉綠素  1916年 未頒獎  1917年  1918年 F.Haber哈伯德國發明合成氨法  1919年 未頒獎  1920年 W.Nerst能斯特德國研究熱化學,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  1921年 F.Soddy索迪英國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並證明了位移定律  1922年 F.W.Aston阿斯頓英國發明質譜儀,用它測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1923年 F.Pregl普雷格爾奧地利發明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頒獎  1925年 R.Zsigmondy齊格蒙迪奧地利闡明膠體溶液的多相性,創立膠體化學的現代研究方法  1926年 T.Svedlberg斯維德伯格瑞典發明超離心機,用於研究分散體系  1927年 H.Wieland維蘭德德國研究膽酸組成  1928年 A.Windaus文道斯德國研究膽固醇的組成及其與維生素的關係  1929年 A.Harden哈登英國闡明糖的發酵過程以及酶和輔酶的作用  H.von Euler-Chelpin奧伊勒-凱爾平瑞典  1930年 H.FischerH.費歇爾德國研究血紅素和葉綠素,合成血紅素  1931年 C.Bosch波施德國研究化學上應用的高壓方法  F.Bergius貝吉烏斯德國  1932年 I.Langmuir蘭米爾美國研究表面化學和吸附理論  1933年 未頒獎  1934年 H.C.Urey尤里美國發現重氫  1935年 F.Joliot-CurieF.約里奧-居里法華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I.Joliot-CurieI.約里奧-居里法國  1936年 P.Debye德拜荷蘭提出偶極矩概念並利用它和X射線衍射法研究分子結構  1937年 W.Haworth霍沃斯英國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結構  P.Karrer卡雷瑞士研究類胡蘿蔔素、核黃素、維生素A和B2的結構  1938年 R.Kuhn庫恩德國研究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  1939年 A.Butenandt布特南特德國研究性激素  L.Ruzicka盧齊卡瑞士研究聚亞甲基和高階萜烯  1940年 未頒獎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G.Hevesy海維西匈牙利利用同位素示蹤法研究化學過程  1944年 O.Hahn哈恩德國發現重核裂變現象  1945年 A.Virtanen維爾塔寧芬蘭發明飼料貯藏保鮮法  1946年 J.B.Sumner薩姆納美國分離和提純結晶蛋白質酶  L.H.Northrop諾思羅普美國製備純淨狀態的酶和病毒蛋白質  W.M.Stanley斯坦利美國  1947年 R.Robinson魯賓遜英國研究生物鹼  1948年 A.W.K.Tiselius梯塞留斯瑞典研究電泳和吸附分析,發現血清蛋白的組分  1949年 W.F.Giauque吉奧克美國研究超低溫下物質的特  1950年 O.Diels第爾斯德國發現雙烯合成反應  K.Alder阿爾德  1951年 E.M.McMillan麥克米倫美國 人工合成超鈾元素  G.T.Seaborg西博格美國  1952年 A.Martin馬丁英國 發明分配色譜法  R.Synge辛格英國  1953年 H.Staudinger施陶丁格德國 提出高分子概念  1954年 L.Pauling鮑林美國 闡明化學鍵的本質以解釋複雜分子結構  1955年 V.Du Vigneaud杜·維尼奧美國 研究生物化學中的重要含硫化合物,合成多肽激素  1956年 N.Semyonov謝苗諾夫前蘇聯 研究氣相反應的化學動力學  C.Hinshelwood欣謝爾伍德美國  1957年 A.R.Todd託德英國 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  1958年 F.Sanger桑格英國 測定胰島素的分子結構  1959年 J.Heyrovsky海洛夫斯基捷克 發明極譜分析法  1960年 W.F.Libby利比美國 發明放射性碳素測年法  1961年 M.Calvin開爾文美國 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學過程  1962年 M.F.Perutz佩魯茲英國 測定血紅蛋白結構  J.C.Kendrew肯德魯英國  1963年 K.Ziegler齊格勒德國 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劑  G.Natta納塔義大利 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劑  1964年 D.C.Hodgkin霍奇金夫人英國 測定維生素B12等大分子結構  1965年 R.B.Woodward伍德沃德美國 人工合成維生素B12、膽固醇、葉綠素等複雜有機物  1966年 R.S.Mulliken馬利肯美國 創立化學結構分子軌道理論  1967年 R.G.W.Norrish諾里什英國 發明測定快速反應技術  G.Porter波特英國  M.Eigen艾根德國  1968年 L.Onsager翁薩格美國 創立不可逆過程的熱力學理論  1969年 D.H.R.Barton巴頓英國 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三維構象  O.Hassel哈塞爾挪威  1970年 L.F.Leloir萊洛伊爾阿根廷 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G.Herzberg赫茨伯格加拿大 研究分子光譜學,特別是自由基的電子結構和幾何結構  1972年 C.B.Anfinsen安分森美國 研究核苷核酸酶的三維結構與功能的關係和蛋白質的摺疊鏈的自然現象  S.Moore莫爾美國  W.H.Stein斯坦美國  1973年 E.O.FischerE.O.費歇爾德國 製備和測定了夾心麵包結構的金屬有機化合物  1974年 P.J.Flory弗洛里美國 研究長鏈高分子及高分子的物理性質與結構的關係  1975年 J.W.Cornforth康福斯英國 研究有機分子和酶催化反應的立體休學  V.Prelog普雷洛格瑞士 從事有機分子及其反應的立體化學研究  1976年 W.N.Lipscomb利普斯科姆美國 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結構  1977年 I.Prigogine普里戈金比利時 研究熱力學中的耗散結構理論  1978年 P.D.Mitchell米切爾英國 研究生物系統中的能量轉移過程  1979年 H.C.Brown布朗美國 在有機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G.Wittig維蒂希德國 發現維蒂希重排反應,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  1980年 P.Berg伯格美國 操縱基因重組脫氧核糖核酸分子  W.Gilbert右爾伯特美國 用化學方法決定脫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  F.Sanger桑格英國  1981年 福井謙一日本 創立前線軌道理論  R.Hoffmann霍夫曼美國 提出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則  1982年 A.Klug克盧格英國 以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衍射法研究核酸-蛋白質複合體  1983年 H.Taube陶布美國 研究金屬配位化合物的電子轉移機理  1984年 B.Merifield梅里菲爾德美國 研究多肽的合成  1985年 H.A.Hauptman豪普特曼美國 開發了應用X射線衍射法確定物質晶體結構的直接計算法  J.Karle卡爾勒美國  1986年 D.R.Herschbach赫希巴赫美國 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學反應動力學  李遠哲美籍華人  J.C.Polanyi波拉尼美國  1987年 C.Pedersen佩德森美國 合成能模擬重要生物過程的有機化合物,為超分子化學奠定基礎  J.-M.Lehn萊恩法國  D.Cram克拉姆美國  1988年 J.Deisenhofer戴森霍弗德國  解析了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立體結構,闡明瞭其光合作用進行的機制  R.Huber胡伯爾德國  H.Michel米歇爾德國  1989年 S.Altman奧爾特曼美國 發現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T.R.Cech切赫美國  1990年 E.J.Corey科里美國 提出有機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  1991年 R.R.Ernst恩斯特瑞士 發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譜學方法  1992年 R.A.Marcus馬庫斯美國 創立溶液中的電子轉移過程理論  1993年 K.B.Mullis穆利斯美國 發明多聚酶鏈式反應技術  M.Smith史密斯加拿大 發明寡聚核苷酸基定點誘變技術  1994年 G.A.Olah尤拉美國 研究碳正離子化學  1995年 P.Crutzen克魯岑德國 闡述對臭氧層厚度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  M.Molina莫利納美國  F.S.Roweland羅蘭美國  1996年 H.W.Kroto克羅特英國 發現富勒烯  R.F.Curl,Jr.苛爾美國  R.E.Smalley斯莫利美國  1997年 P.B.Boyer博耶美國 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  J.E.Walker沃克爾英國  J.C.Skou斯科丹麥  1998年 W.Kohn科恩奧地利 提出密度泛函理論,開闢處理複雜多電子體系的新方法  J.Pople波普英國  1999年 A.Zewail茲韋勒美籍埃及人 利用鐳射閃爍研究化學反應(飛秒化學)  2000年 艾倫·黑格美國 有關導電聚合物的發現  白川英樹日本  艾倫·馬克迪爾米德美國  2001年:美國的威廉·諾爾斯、巴里·夏普萊斯、日本的野 依良治,表彰他們在更好地控制化學反應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這為發明治療心臟疾病和帕金森病的藥物鋪平了道路。  2002年:美國的約翰·芬恩、日本的田中耕一、瑞士的庫爾特·維特里希,表彰他們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確認和分 析的方法。  2003年:美國的彼得·阿格雷和羅德里克·麥金農,表彰他們在細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以色列科學家阿龍-西查諾瓦、阿弗拉姆-赫爾什科和美國科學家伊爾溫-羅斯。三人因在蛋白質控制系統方面的重大發現而共同獲得該獎項。他們突破性地發現了人類細胞如何控制某種蛋白質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人類細胞對無用蛋白質的“廢物處理”過程。  2005 nobel 化學獎:74歲的法華人伊夫·肖萬、63歲的美華人羅伯特·格拉布和60 歲的美華人理查德·施羅克,因在烯烴複分解反應研究方面的貢獻即發現了化學鍵在碳原子間是如何斷裂和形成的,而榮獲2005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2006 nobel 化學獎:美國科學家羅傑·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轉錄的分子基幢研究領域所作出的貢獻而獨自獲得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科恩伯格現年59歲,目前供職於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他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的獎金。科恩伯格的父親阿瑟·科恩伯格是1959年的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之一。  2007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以表彰他在“固體表面化學過程”研究中作出的貢獻,他獲得的獎金額將達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54萬美元)。格哈德·埃特爾1936年10月10日生於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生涯在慕尼黑技術大學度過,並於1965年獲博士學位。埃特爾是1988年以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首位德華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圈賣螃蟹的廣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