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ang33832

    效用是消費者行為理論中的概念,分析消費者行為有一個基本的前提假定,即人們總是傾向於選擇對他們最有用的物品進行消費,所謂有用,就是他們能從選擇的產品中獲得滿足感,這裡滿足感的大小就用效用來表示。而把效用分析方法分為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是為了對消費者行為進行分析的,它們只是基於不同的假設建立起來的理論,只是對效用這一概念理解上不同而已,但分析問題同樣有效。如果假設效用是可以計量的,即它能用數字表示大小,那麼它就和所有可以計量的實物沒什麼區別,可以用數學知識來進行計算;倘若假設效用是不能計量的,但是能夠對不同物品的效用大小進行排序,那麼基於這種假設建立起來的理論就叫序數效用論。消費者行為分析基於一個假定:消費者效用要達到最大化。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可以用基數效用論或者序數效用論進行分析,也就是找到實現這一目的的條件。用基數效用論分析,就要涉及到邊際效用這個概念,它是每消費一單位產品所獲得的效用,並且一般而言,隨著對一種商品消費數量的增加,邊際效用是逐漸減小的。那麼,如果在兩種產品中進行消費抉擇,而手裡拿的錢是一定的,怎麼能達到消費者效用最大化這一目的呢?兩種產品價格不變,而邊際效用是逐漸減少的,那麼,如果兩種產品的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不同,就要選擇比值較大的,因為這意味著同樣花一塊錢,獲得的效用是較大的,這樣,只要兩個比值存在不同,那麼就一直選擇較大的,直到兩個比值相同,這時的產品組合就是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組合。用一句話來說效用最大化的條件就是: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相等。而用序數效用論分析是藉助於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線兩個工具來進行分析的,其目的最終也是求得消費者效用最大化時的條件。其條件是兩種產品的邊際替代率與其價格之比相等。因為分析涉及到圖表等,我就不詳細介紹了。你問的問題是兩者的介紹,那麼講到這裡應該有了大致的印象了吧,深入瞭解還得靠自己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拳超人》拉攏埼玉的簡單方法,吹雪為何都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