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莊 子
【智海踏浪】
見《莊子"雜篇"徐無鬼》:“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而況為大乎?” 意思是說:狗,不因為它善叫就認為是好狗;人,不因為他能說會道就是賢人。又何況是大賢大德的人呢?
《徐無鬼》,《莊子》中的一篇。篇名由篇首人物的姓名而得。本篇共十七章,除前二章外,其餘各章各具主旨,互不連貫。道家提倡“不言”,他們認為賢人一般都不善言。所節的話中,以狗不因善叫為好狗喻指人不以善言為賢士,言外之意是看一個人是否賢能,不能以他是否能說會道為依據,誇誇其談的人不一定有才有德,看人關鍵要看他的行為,是否言行一致。
【知心小語】
“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莊子借這句話警示我們,不能把是否“善言”當作評判是否賢能的標準。莊子的話之所以是警示,是因為我們至今仍然還可能在這方面犯錯誤,這就是人類的弱點。
說到人類的弱點,喜歡聽恭維的話估計就是其中的一個。即使莊子在幾千年之前就告誡了我們不要被“善言”所迷惑,但我們又改變了多少呢?有時候,明知道對面這個人說的是假話,但我們還是喜歡聽。在日本這個讚賞別人十分吝嗇的國家,居然出現了一個靠“拍馬屁”為生的職業。有兩個名叫小山和水野的年輕人,在東京一條繁華的大街上,打開了他們的道具:一塊大大的佈告板,上寫“奉承屋”,每分鐘100日元;一件鮮紅色的汗衫,上寫“職業奉承者”。這個“奉承屋”生意非常興隆,一方面反映出那裡人際關係的冷漠,工作緊張,有人情願拿錢來買恭維話聽,試圖調節一下低沉的情緒;另一方面,小山和水野看準了這一點,因此投其所好,趁虛而入,100日元聽一分鐘好話,錢可謂賺得容易。
奉承是不分時代、社會制度和國家的。法國劇作家莫里哀在他的名作《吝嗇鬼》裡,借一個名叫法賴爾的角色之口,把這種“奉承哲學”形象地說了出來:“要人寵信,根據我的體會,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他的面前,投合他們的愛好,稱道他們的處世格言,恭維他們的缺點,讚美他們的行事。你用不著害怕殷勤過分,儘管一望而知,你是在戲弄他們,可是他們一聽奉承話,就連最精明的人也甘心上當。”
當然,奉承話偶然聽一點無傷大雅,但倘若養成一種癖好,專愛聽奉承話,不愛聽不同意見,這對做領導工作的人來說,就隱藏著某種危險。一位西方哲學家曾說:“許多吻你手的人,也許就是要砍你手的人。”這樣的教訓,從古到今不勝列舉,因此每個人既要善於說奉承話,說善意的奉承話,又要善於傾聽別人的奉承話,辨清真善還是偽善。
就是說 不是說得多就厲害
引申下去也可以說是光能口頭上或紙上談兵
實際上不會辦事的人不是真的賢
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莊 子
【智海踏浪】
見《莊子"雜篇"徐無鬼》:“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而況為大乎?” 意思是說:狗,不因為它善叫就認為是好狗;人,不因為他能說會道就是賢人。又何況是大賢大德的人呢?
《徐無鬼》,《莊子》中的一篇。篇名由篇首人物的姓名而得。本篇共十七章,除前二章外,其餘各章各具主旨,互不連貫。道家提倡“不言”,他們認為賢人一般都不善言。所節的話中,以狗不因善叫為好狗喻指人不以善言為賢士,言外之意是看一個人是否賢能,不能以他是否能說會道為依據,誇誇其談的人不一定有才有德,看人關鍵要看他的行為,是否言行一致。
【知心小語】
“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莊子借這句話警示我們,不能把是否“善言”當作評判是否賢能的標準。莊子的話之所以是警示,是因為我們至今仍然還可能在這方面犯錯誤,這就是人類的弱點。
說到人類的弱點,喜歡聽恭維的話估計就是其中的一個。即使莊子在幾千年之前就告誡了我們不要被“善言”所迷惑,但我們又改變了多少呢?有時候,明知道對面這個人說的是假話,但我們還是喜歡聽。在日本這個讚賞別人十分吝嗇的國家,居然出現了一個靠“拍馬屁”為生的職業。有兩個名叫小山和水野的年輕人,在東京一條繁華的大街上,打開了他們的道具:一塊大大的佈告板,上寫“奉承屋”,每分鐘100日元;一件鮮紅色的汗衫,上寫“職業奉承者”。這個“奉承屋”生意非常興隆,一方面反映出那裡人際關係的冷漠,工作緊張,有人情願拿錢來買恭維話聽,試圖調節一下低沉的情緒;另一方面,小山和水野看準了這一點,因此投其所好,趁虛而入,100日元聽一分鐘好話,錢可謂賺得容易。
奉承是不分時代、社會制度和國家的。法國劇作家莫里哀在他的名作《吝嗇鬼》裡,借一個名叫法賴爾的角色之口,把這種“奉承哲學”形象地說了出來:“要人寵信,根據我的體會,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他的面前,投合他們的愛好,稱道他們的處世格言,恭維他們的缺點,讚美他們的行事。你用不著害怕殷勤過分,儘管一望而知,你是在戲弄他們,可是他們一聽奉承話,就連最精明的人也甘心上當。”
當然,奉承話偶然聽一點無傷大雅,但倘若養成一種癖好,專愛聽奉承話,不愛聽不同意見,這對做領導工作的人來說,就隱藏著某種危險。一位西方哲學家曾說:“許多吻你手的人,也許就是要砍你手的人。”這樣的教訓,從古到今不勝列舉,因此每個人既要善於說奉承話,說善意的奉承話,又要善於傾聽別人的奉承話,辨清真善還是偽善。
就是說 不是說得多就厲害
引申下去也可以說是光能口頭上或紙上談兵
實際上不會辦事的人不是真的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