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憲審查 對法律、法令、行政法規、行政行為等進行審查,以對其是否違憲作出裁決的制度。為了保障憲法的實施、維護憲法的尊嚴和保持憲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先後建立了違憲審查制度。 機構 各國行使違憲審查權的國家機關,大致上有以下3種體制:①由立法機關或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違憲審查權。如瑞士聯邦議會有權採取“旨在執行聯邦憲法,保障各州憲法以及執行聯邦義務的措施”。中國的憲法監督權由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和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共同行使。②由普通司法機關行使違憲審查權。這本是美國最高法院在審判實踐中形成的憲法慣例,後來有許多國家仿效這種制度,並在憲法中作了明文規定。③由特設機關行使違憲審查權。設立憲法法院、憲法法庭或憲法委員會等專門機構,專門處理違憲案件,保證法律性檔案同憲法的一致。奧地利、西班牙等國建立了憲法法庭,義大利、德國等國建立了憲法法院,法國建立了憲法委員會。 範圍 各國憲法監督機關的職權範圍大小不一。職權範圍較大的如法國憲法委員會,它除了有權對法律的合憲性進行審查外,還有權確保共和國總統選舉的合法性,審查申訴意見並宣佈投票結果;有權就議員選舉的合法性的爭議作出裁決;有權確保公民投票的合法性,並宣佈其結果。職權範圍較小的如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檢察院,它只能對最高人民會議及其常設會議、共和國主席、中央人民委員會和政務院以外的國家機關進行監督,審查其決議和指示的合憲性。 憲法監督機關的首要任務是審查法律性檔案的合憲性,具體審查範圍各國有不同的規定。有的國家可以對一切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規進行審查,有的國家可以對法令和行政法規進行審查,並加以變更,有的國家可以對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並加以變更。中國1982年憲法規定,全華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牴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牴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 方式 在監督機關審查處理違憲案件的方式上,各國也各不相同。就處理法律、法令等規範性檔案與憲法相牴觸的案件來說,有以下兩種不同方式:①事後審查,即在規範性檔案頒佈實施之後審查。大多數國家採取事後審查的方式。②事前審查,即在規範性檔案頒佈實施以前,先由憲法監督機關審查。採取事前審查制度的國家很少。中國憲法規定,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與憲法相牴觸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規範性檔案,這屬於事後審查的方式;憲法同時規定,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要報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這就帶有事前審查的性質。 效力 憲法監督機關對規範性檔案的合憲性進行審查之後,要作出是否違憲的結論。這種結論一般都具有強制性,被宣佈為違憲的規範性檔案將全部或部分失去法律效力。在中國,因違憲而被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撤銷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法規以及未經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都沒有法律效力。
違憲審查 對法律、法令、行政法規、行政行為等進行審查,以對其是否違憲作出裁決的制度。為了保障憲法的實施、維護憲法的尊嚴和保持憲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先後建立了違憲審查制度。 機構 各國行使違憲審查權的國家機關,大致上有以下3種體制:①由立法機關或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違憲審查權。如瑞士聯邦議會有權採取“旨在執行聯邦憲法,保障各州憲法以及執行聯邦義務的措施”。中國的憲法監督權由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和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共同行使。②由普通司法機關行使違憲審查權。這本是美國最高法院在審判實踐中形成的憲法慣例,後來有許多國家仿效這種制度,並在憲法中作了明文規定。③由特設機關行使違憲審查權。設立憲法法院、憲法法庭或憲法委員會等專門機構,專門處理違憲案件,保證法律性檔案同憲法的一致。奧地利、西班牙等國建立了憲法法庭,義大利、德國等國建立了憲法法院,法國建立了憲法委員會。 範圍 各國憲法監督機關的職權範圍大小不一。職權範圍較大的如法國憲法委員會,它除了有權對法律的合憲性進行審查外,還有權確保共和國總統選舉的合法性,審查申訴意見並宣佈投票結果;有權就議員選舉的合法性的爭議作出裁決;有權確保公民投票的合法性,並宣佈其結果。職權範圍較小的如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檢察院,它只能對最高人民會議及其常設會議、共和國主席、中央人民委員會和政務院以外的國家機關進行監督,審查其決議和指示的合憲性。 憲法監督機關的首要任務是審查法律性檔案的合憲性,具體審查範圍各國有不同的規定。有的國家可以對一切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規進行審查,有的國家可以對法令和行政法規進行審查,並加以變更,有的國家可以對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並加以變更。中國1982年憲法規定,全華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牴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牴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 方式 在監督機關審查處理違憲案件的方式上,各國也各不相同。就處理法律、法令等規範性檔案與憲法相牴觸的案件來說,有以下兩種不同方式:①事後審查,即在規範性檔案頒佈實施之後審查。大多數國家採取事後審查的方式。②事前審查,即在規範性檔案頒佈實施以前,先由憲法監督機關審查。採取事前審查制度的國家很少。中國憲法規定,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與憲法相牴觸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規範性檔案,這屬於事後審查的方式;憲法同時規定,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要報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這就帶有事前審查的性質。 效力 憲法監督機關對規範性檔案的合憲性進行審查之後,要作出是否違憲的結論。這種結論一般都具有強制性,被宣佈為違憲的規範性檔案將全部或部分失去法律效力。在中國,因違憲而被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撤銷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法規以及未經全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都沒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