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被囚禁的王者

    基因重組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其發生在二倍體生物的每一個世代中。每條染色體的兩份複製在有些位置可能具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透過互換染色體間相應的部分,可產生於親本不同的重組染色體。重組來源於染色體物質的物理交換,減數分裂前期,每條染色體有4份複製,所有的4份複製緊密相連,發生聯會。這個結構稱為二階體,二階體的每條染色體單元稱為染色單體,染色體物質的兩兩交換就發生在不一樣的染色單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基因重組是指一個基因的DNA序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親本DNA組合起來的。基因重組是遺傳的基本現象,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存在基因重組現象。減數分裂可能發生基因重組。基因重組的特點是雙DNA鏈間進行物質交換。真核生物,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姊妹染色單體間,細菌可發生在轉化或轉導過程中,通常稱這類重組為同源重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即只要兩條DNA序列相同或接近,重組可在此序列的任何一點發生。然而在原核生物中,有時基因重組依賴於小範圍的同源序列的聯會,重組只限於該小範圍內,只涉及特定位點的同源區,把這類重組稱作位點專一性重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此外還有一種重組方式,完全不依賴於序列間的同源性,使一段DNA序列插入另一段中,在形成重組分子時依賴於DNA複製完成重組,稱此類重組為異常重組(illegitimate recombination),也稱複製性重組(replicative recombination)。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然氣價格瘋漲,買了天然氣貨車的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