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療慢性乙肝,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都難以治癒。從現在的臨床使用情況來看,中藥和西藥都不能夠彼此替代,如將二者相結合,則能取長補短,最大限度地提高療效。
中藥湯劑在中國城鄉使用相當廣泛,其價格低廉,如果使用得當,辨證準確,可以起到明顯緩解症狀的效果。例如慢性乙肝患者往往有食慾不振、疲乏、腹脹,肝區不適等症狀,這些異常表現按照中醫辨證分型,多屬於肝脾不和、肝氣鬱結、脾失健所致,治療上使用健脾舒肝的藥物(柴胡、枳殼、厚朴、白朮、豆蔻、香附等等),可使症狀明顯減輕。然而,中藥湯劑也有其不是,如煎熬麻煩,飲片質量不一,原料來源複雜、產地不同、採摘時機不同,藥物質量也各不相同,複方藥物成分不清,加上一些常用中藥也有一定的肝毒性作用,所以不主張長時間、大劑量口服中藥湯劑。中藥湯劑的上述問題可以透過劑型改革得到很好的糾正和改進。目前國家批准的治療乙肝的中成藥種類超過百種,這些中成藥在恢復肝功能、調整機體免疫功能以及抗纖維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例如針對慢性乙肝患者轉氨酶反覆升高的情況,使用含有五味子丙素、甘草甜素、苦參鹼的中藥製劑,如肝得寧、聯苯雙酯、強力寧、肝利欣,肝炎靈等,降轉氨酶效果立竿見影,非常突出;再如消退黃疽的中成藥茵梔黃注射液、苦黃注射掖、赤丹退黃顆粒等,對血清膽紅素反覆升高的患者來說療效顯著。但中藥製劑也有一些缺點,如中藥製劑都有合適的辨證分型,並非每一個患者都適合使用,患者個體差異大,辨證分型不同,用藥也不相同遺憾的是現在治療乙肝所使用的中成藥,並沒有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而足一種中成藥可以遍治所有的乙肝患者,這就難免時常出現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因此使用中藥製劑,需要有經驗的中醫對患者進行辨證分型,只有辨證分型對路,方可用藥。雖然中藥製劑在治療乙肝的輔助專案上有明顯優勢,但是對治療的根本問題??抗乙肝病毒上,作用卻較弱或不明確。
目前抗病毒療效較好的、得到一定程度公認的要屬西藥,這主要包括干擾素、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拉米呋啶、泛昔洛韋等)和免疫調節劑(胸腺素,轉移因子等),如果患者嚴格按照其適應症選擇用藥,乙肝病毒e抗原的陰轉串可達30左右,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的陰轉率可達40左右。西藥的特點是藥物成分明確,常常為單一化學成分,容易進行質量控制。國家對西藥的研發和生產控制非常嚴格,所以質量比較靠。西藥抗病毒的作用雖然較為突出但是也有不少缺陷,堵如副作用明顯,停藥後跳,耐藥性發生,病毒變異出現等等,因此說來,也井非十全十美。
具體到其一個患者應該用中藥,還是應該用西藥,則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病情較輕、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患者應以保肝治療為主,可多選擇中藥或中藥製劑;如果乙肝病毒複製指標為陽性(“大三陽”者),可以配合一種價格相對便宜的抗病毒西藥,如中國產干擾素或中國產拉米呋啶等;病情比較頑固、病毒複製活躍,轉氨酶反覆升高的患者,則應加強抗病毒治療,這時應以西藥抗病毒為主,輔以中藥製劑以減輕症狀及服用西藥的不良反應。總之,中西醫結合是治療乙肝的原則,根據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和治療目的的不同,適當選用中西藥物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目前治療慢性乙肝,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都難以治癒。從現在的臨床使用情況來看,中藥和西藥都不能夠彼此替代,如將二者相結合,則能取長補短,最大限度地提高療效。
中藥湯劑在中國城鄉使用相當廣泛,其價格低廉,如果使用得當,辨證準確,可以起到明顯緩解症狀的效果。例如慢性乙肝患者往往有食慾不振、疲乏、腹脹,肝區不適等症狀,這些異常表現按照中醫辨證分型,多屬於肝脾不和、肝氣鬱結、脾失健所致,治療上使用健脾舒肝的藥物(柴胡、枳殼、厚朴、白朮、豆蔻、香附等等),可使症狀明顯減輕。然而,中藥湯劑也有其不是,如煎熬麻煩,飲片質量不一,原料來源複雜、產地不同、採摘時機不同,藥物質量也各不相同,複方藥物成分不清,加上一些常用中藥也有一定的肝毒性作用,所以不主張長時間、大劑量口服中藥湯劑。中藥湯劑的上述問題可以透過劑型改革得到很好的糾正和改進。目前國家批准的治療乙肝的中成藥種類超過百種,這些中成藥在恢復肝功能、調整機體免疫功能以及抗纖維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例如針對慢性乙肝患者轉氨酶反覆升高的情況,使用含有五味子丙素、甘草甜素、苦參鹼的中藥製劑,如肝得寧、聯苯雙酯、強力寧、肝利欣,肝炎靈等,降轉氨酶效果立竿見影,非常突出;再如消退黃疽的中成藥茵梔黃注射液、苦黃注射掖、赤丹退黃顆粒等,對血清膽紅素反覆升高的患者來說療效顯著。但中藥製劑也有一些缺點,如中藥製劑都有合適的辨證分型,並非每一個患者都適合使用,患者個體差異大,辨證分型不同,用藥也不相同遺憾的是現在治療乙肝所使用的中成藥,並沒有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而足一種中成藥可以遍治所有的乙肝患者,這就難免時常出現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因此使用中藥製劑,需要有經驗的中醫對患者進行辨證分型,只有辨證分型對路,方可用藥。雖然中藥製劑在治療乙肝的輔助專案上有明顯優勢,但是對治療的根本問題??抗乙肝病毒上,作用卻較弱或不明確。
目前抗病毒療效較好的、得到一定程度公認的要屬西藥,這主要包括干擾素、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拉米呋啶、泛昔洛韋等)和免疫調節劑(胸腺素,轉移因子等),如果患者嚴格按照其適應症選擇用藥,乙肝病毒e抗原的陰轉串可達30左右,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的陰轉率可達40左右。西藥的特點是藥物成分明確,常常為單一化學成分,容易進行質量控制。國家對西藥的研發和生產控制非常嚴格,所以質量比較靠。西藥抗病毒的作用雖然較為突出但是也有不少缺陷,堵如副作用明顯,停藥後跳,耐藥性發生,病毒變異出現等等,因此說來,也井非十全十美。
具體到其一個患者應該用中藥,還是應該用西藥,則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病情較輕、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患者應以保肝治療為主,可多選擇中藥或中藥製劑;如果乙肝病毒複製指標為陽性(“大三陽”者),可以配合一種價格相對便宜的抗病毒西藥,如中國產干擾素或中國產拉米呋啶等;病情比較頑固、病毒複製活躍,轉氨酶反覆升高的患者,則應加強抗病毒治療,這時應以西藥抗病毒為主,輔以中藥製劑以減輕症狀及服用西藥的不良反應。總之,中西醫結合是治療乙肝的原則,根據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和治療目的的不同,適當選用中西藥物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