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生活的大聰

    全詞可分為上下兩闋。字裡行間都洋溢著豪放的思想。上闋主要寫描寫出獵的盛況。起句陡兀,"老夫聊發少年狂",用一"狂"字籠罩全篇,藉以抒寫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氣。蘇軾時年四十,正值盛年,不應言老,卻以"老夫" 自嘲,又言"聊發",與"少年"二字形成強烈反差,形象地透視出、流露出內心鬱積的情緒。他左手牽黃狗,右手擎獵鷹,頭戴錦繡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獵裝,氣宇軒昂,何等威武。"千騎卷平岡",一"卷"字,突現出太守率領的隊伍,千騎奔騰,騰空越野,勢如磅礴傾濤,何等雄壯!全城的百姓也來了,來看他們愛戴的太守行獵,萬人空巷。這是怎樣一幅聲勢浩大的行獵圖啊,太守倍受鼓舞,氣衝斗牛,為了報答百姓隨行出獵的厚意,決心親自射殺老虎,讓大家看看孫權當年搏虎的雄姿。蘇軾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響,歷來勤政愛民,每至一處,都頗有政績,為百姓所擁戴。密州時期,他的生活依舊是寂寞和失意的,鬱積既久,噴發愈烈,遇事而作,如挾海上風濤之氣。下闋由實入虛,就個人情緒,抒發感懷。下闋承前進一步寫"老夫"的"狂"態。出獵之際,痛痛快快喝了一頓酒,意興正濃,膽氣更壯,儘管"老夫"老矣,鬢髮斑白,又有什麼關係!以"老"襯"狂",更表現出作者的萬丈雄心從未消失的英雄本色。但是,隱藏在這種雄心壯志背後的,是蘇軾對自己懷才不遇,年華老去的慨嘆。北宋仁宗、神宗時代,國力不振,國勢羸弱,時常受到遼國和西夏的侵擾。蘇軾由出獵聯想到國事,聯想到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處境,不禁以西漢魏尚自況,希望朝廷能派遣馮唐一樣的使臣,前來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能夠"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喻指遼和西夏。此處用典,在做到言簡意賅的同時,更能把讀者的視野無限地擴充套件,讓人產生無數的聯想,生動形象,使文章更有張力。作者以形象的描畫,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整個下闋借出獵表達了自己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人物筱月桂死在哪個城市,她的晚年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