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gccghcc

      史東幼年喪父,靠母親替人縫衣服維持生活,為補貼家用,他很小就出去販賣報紙了。有一次他走進一家飯館叫賣報紙,被趕了出來。他乘餐館老闆不備,又溜了進去賣報。氣惱的餐館老闆一腳把他踢了出去,可是史東只是揉了揉屁股,手裡拿著更多的報紙,又一次溜進餐館。那些客人見到他這種勇氣,終於勸主人不要再攆他,並紛紛買他的報紙看。史東的屁股被踢痛了,但他的口袋裡卻裝滿了錢。  勇敢地面對困難,不達目地絕不罷休——史東就是這樣的孩子,後來也仍是那種人。  史東還在上中學的時候,就開始試著去推銷保險了。他來到一棟大樓前,當年販賣報紙時的情況又出現在他眼前,他一邊發抖,一邊安慰自己"如果你做了,沒有損失,而可能有大的收穫,那就下手去做。"還有"馬上就做!"  他走進大樓,如果他被踢出來,他準備象當年賣報紙被踢出餐館一樣,再試著進去。他沒有被賜出來。每一間辦公室,他都去了。他的腦海裡一直想著:"馬上就做!"每一次走出一間辦公室,而沒有收穫的話,他就擔心到下一個辦公室會碰到釘子。不過,他毫不遲疑地強迫自己走進下一個辦公室。他找到一項秘訣,就是立刻衝進下一個辦公室,就沒有時間感到害怕而放棄。  那天,有兩個人跟他買了保險。就推銷數量來說,他是失敗的,但在瞭解他自己和推銷術方面,他有了極大的收穫。  第二天,他賣出了四份保險。第三天,六份。他的事業開始了。  二十歲的時候,史東自己設立了只有他一個人的保險經紀社,開業的第一天,他就在繁華的大街上銷出了五十四份保險。有一天,他有個令人幾乎不敢相信的紀錄,一百二十二件。以一天八小時計算,每四分鐘就成交一件。  1938年底,克里蒙·史東成了一名擁資過百萬的富翁。  他說成功的秘訣是由於一項叫做"肯定人生觀"的東西。他還說:如果你以堅定的、樂觀的態度面對艱苦,你反而能從其中找到好處。  事業取得成功的過程,實質就是不斷戰勝失敗的過程。因為任何一項大小事業要取得相當的成就,都會遇到困難,難免要犯錯誤,遭受挫折和失敗。例如,在工作上想搞改革,越革新矛盾越突出;學識上想有所創新,越深入難度越大;技術想有所突破,越攀登險阻越多。著名科學家法拉第說:"世人何嘗知道:在那些透過科學研究工作者頭腦裡的思想和理論當中,有多少被他自己嚴格的批判、非難的考察,而默默地隱蔽地扼殺了。就是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他們得以實現的建議、希望、願望以及初步的結論,也達不到十分之一。"這就是說,世界上一些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們成功與失敗的比率是1∶10。至於一般人與這個比率比當然要低得多。因此,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能不能經受住錯誤和失敗的嚴峻考驗,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由於出現錯誤,遭受挫折和失敗,有人就徘徊不前,半途而廢;有人就唉聲嘆氣,激流而退;有人則悲觀失望,自暴自棄。然而,錯誤和失敗並不因為人們的不快、悲嘆、驚慌和恐懼而不再光臨。相反,怕犯錯誤,怕遭失敗,卻往往會犯更大的錯誤,遭更多的失敗。所以,對待錯誤和失敗應該有科學的認識和正確的態度。  人們在實踐中為什麼會犯錯誤,遭失敗,這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認識論要求我們堅持主體與客體的統一。但是,應該指出,這種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而不是抽象的僵死的統一,只能是在一定時間、空間和條件下的統一,特別是在較大的範圍內和比較複雜的問題上,這種統一往往要經歷迂迴曲折、多次反覆才能完成,要經歷一個由不統一到統一,由低水平的統一到高水平的統一的過程。這是因為從客體方面來說,客體的複雜性決定了這種統一的近似性,客體發展的無限性和過程性決定了這種統一的暫時性;從主體方面來說,主體認識和實踐能力的有限性決定了這種統一的相對性。離開了或者不能保持主體與客體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就要犯錯誤,遭致失敗。  人們在實踐中遭到失敗,除了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以外,還有諸多主觀原因,主要是:  決心不大,信心不強。有沒有決心和信心,這是事情能否成功的前提條件。古人云:"疑事無功,疑行無名。""畏首畏尾,身其餘幾。"缺乏決心和信心的人,往往憂柔寡斷,常常錯失良機,這正如俗話所說"太剛則折,太軟則廢,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一個人如果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沒有自信,那麼,他就會連一點小困難也克服不了。俄國大詩人普希金說道:  "大石攔路,勇者視為進步的階梯,弱者視為前進的障礙。"只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樹立必勝的信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是一定會獲得成功的。企業經營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急躁輕率,盲目蠻幹。有些人不研究事物發展的必經過程和階段,不瞭解其發展規律,抱著急於求成的心情輕率地盲目地蠻幹,結果遭到了失敗。俗話說:"欲速則不達,想快反而慢。"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必須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及其發展程序,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並要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只有那些勤于思考,善於安排的有心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需要有一種百折不撓堅持到底的堅強意志,不能被困難所嚇倒。聞名於世的大作曲家貝多芬說:"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己的遭遇裡百折不撓。"從事任何一項事情,先要決定志向,志向決定以後,就要全力以赴毫不猶豫地去實行。  驕傲自大。自卑,不會有出息;自大,非壞事不可。人貴有自知之明,盲目自大自負,對己有害無益,對人對事有損無補。在中國古代,最崇尚謙虛,力戒驕傲。《尚書·大禹謨》中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一個人之所以犯錯誤,往往不是因為他什麼都不懂,而是因為他自以為什麼都懂。自滿、自高自大和輕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裡毀滅了自己。這是歷史的經驗教訓。  犯錯誤,遭受挫折和失敗,這是壞事。錯誤和失敗造成的困惑是痛苦的。但是,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錯誤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它具有重要的價值。  首先,錯誤和失敗是邁向成功的階梯。任何成功都包含著失敗,每一次失敗是通向成功不可跨越的臺階。中國老一輩傑出科學家錢學森指出:"正確的結果,是從大量錯誤中得出來的,沒有大量錯誤做臺階,也就登不上最後正確結果的高峰。"老科學家嚴濟慈認為,失敗,是達到成功的大路,因為每一次發覺虛假的東西后,便使我們誠懇地去尋找真實的,指出一些錯誤方式以後便會小心避免再犯。有志氣有作為的人,並不是因他們掌握了什麼走向成功的秘訣,而恰恰在於他們在失敗面前不唉聲嘆氣、不悲觀失望。大發明家愛迪生經過6000餘次的失敗,最終才發明了電燈,給世界人民帶來了黑夜中的光明。他在總結這段活動時說:"我對電燈問題,鑽研最久,試驗最苦,但是從未灰心,更不信它試驗不成!失敗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著名藥物學家歐立希發明一種名叫砷礬納明的新藥,這種藥能夠治療梅毒病和昏睡病。他在試製過程中,遭受過605次失敗,這使他痛苦萬分,但他並未就此止步,而是繼續堅持試驗,終於在606次實驗中取得了成功。因此,歐立希把這種新藥命名為"606"。一盞電燈要試驗6000多次,一種新藥要試驗606次,這中間經歷了多少艱辛!然而,最後的成功正是孕育在千百次的失敗之中。其實,成功與失敗並沒有絕對不可跨越的界限,成功是失敗的盡頭,失敗是成功的黎明。失敗的次數愈多,成功的機會亦愈近。成功往往是最後一分鐘來訪的客人。成功與失敗的差距只在完全做對一件事情和幾乎做對一件事情。  其次,錯誤和失敗是對人的意志的嚴峻考驗。不明智的人,在成功面前就會驕傲自滿;清醒的人,在失敗面前更能鍛鍊自己的意志。我們在逆境中的表現是對我們是否成熟和氣質優劣的最好的檢驗。真理在燧石的敲打下閃閃發光,失敗就是錘鍊人意志的燧石。那些獻身於人類偉大事業的創造者,在接連不斷的挫傷和失敗面前,不但沒有被壓倒,反而變得更加堅強,表現出了堅定不移向著既定目標前進的英勇氣概。  一次歡樂的體會不可能永恆存在,它是有始有終的,那麼當歡樂的體驗消失後,多少總會有不快的事情出現,甚至是一些大的痛苦出現。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歡樂之後出現意外,也是基本的生活規律。當然,也有極少數的人,會福星高照,連著走運,令人羨慕不已。不過這是極其罕見的,它往往只存在於人們的幻想裡,或者是文學作品之中。即便是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半個,那麼這種好事也不能伴隨其終生。或大或小的痛苦,總會出現在他的生活中。煩惱、苦悶、不順心的事,遲早會出現,這是由生活的本性所規定的,也是生活本性的表現。  從上述的角度講,在人的一生中,痛苦與快樂是交替出現的,這二者有其一必有其二,相互轉化,相互襯托,相互補充心理上的空白。痛苦與歡樂構成人生的節奏。貝多芬在給別人的信中曾這樣說:"我們這些具有無限精神的人,就是為了痛苦與歡樂而生的。幾乎可以這樣說:最優秀的人物透過痛苦才能得到歡樂。"所以,儘管人們極力追求幸福,追求快樂,同時人們極力躲避痛苦,但是人生有痛苦則是無論如何也躲避不了的事。人們能夠做到的,只是如何縮短痛苦,減少、避免那些由於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痛苦。而在遇到痛苦之後,則力求化解痛苦,爭取幸福。  從情感上講,痛苦是人人所厭惡的。肉體上的痛苦,或者使人疼痛難忍,或者給人的生活帶來許多不便。有一些肉體上的痛苦,還會給人帶來心靈上的創傷。靈魂中的痛苦,較之肉體上的痛苦,對於人來說,是更加難以忍受的。它或者是自我的譴責,無盡的悔恨,痛不欲生;或者是感到人生的艱難,懷疑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或者是處於一種難堪的境地,進退不能,左右不得;或者是受到外在的壓力,使人感到自己沒有任何前途;或者是心中不平,使人倍感不公。諸如此類的痛苦,是任何人都極力想要避免的。  然而從理性上來看,痛苦不完全是人生的仇敵,不能把它視為絕對的惡事。應當看到,那些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痛苦,是有雙重品格的,它既是人生中難以完全避免的,也是人在爭取幸福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動力。因為推動人們奮鬥的力量,不僅僅是對幸福的渴望,同時還有痛苦對人的刺激。人們厭惡痛苦,就會為擺脫痛苦而奮鬥。從歷史上看,只有那些處於重重壓迫之下,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的階級、人群,才會起來鬧革命,為爭取起碼的人生權力而鬥爭;  對於一個人來說,擺脫痛苦的慾望比獲得幸福的慾望會更強烈。  幸福對於處於痛苦之中的人來說,常常是一種奢望,人們往往是以擺脫痛苦為第一步。由於事物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痛苦的擺脫,在一定的意義上講,就是進入了幸福的境界。在中國的現實生活中,許多生活在邊遠山區、經濟落後的農村的孩子,其刻苦學習的精神,遠比一些生活在大城市裡的富裕家庭中的孩子要強。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看到農村的環境、生活條件,比起大城市來說,要艱苦得多。他們強烈的要求變換自己的生活條件與生存環境。而在目前來說,實現這一目的的最可靠、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大學。大城市的孩子,在其學習的動力中,沒有變換生存環境這個動力,如果他再沒有更加崇高的理想,那麼其學習的勁頭,當然就無法跟那些農村的、窮困山區的學生相比了。  這種現象表明,痛苦、艱難,其本身雖然不是構成幸福的條件,但是,它是促使人們奮發努力的一種力量來源。這就是中國古代所講的"窮則變"。毛澤東所說的"窮則思變"也是這樣種思想的發揮。古代的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就是艱難困苦,不堪忍受;"安樂"就是安逸舒適,快樂愜意。"生於憂患",就是困苦磨鍊了人的意志,催人奮發向上,使人生命力頑強,朝氣蓬勃。"死於安樂",就是說安逸舒適的生活,會消磨人的志向,使人貪圖享樂,懼怕艱苦,不思進取,從而使人失去了生存能力與旺盛的生命活力。自古以來,有多少花花公子就是由於貪圖安逸,坐吃山空,最後貧困潦倒,以至於死無葬身之地。而那些窮苦人家的孩子,自小就在與艱難困苦的鬥爭中生活,患難給了他們以堅強的意志,困苦使他們變得勤勞聰明,他們的物質生活是貧乏的,然而其內心是充實的。他們也許成就不了什麼大事業,但他們是堂堂正正的人,至少他們不會禍害百姓。  德國的哲學家包爾森說:"幸福、成功、走運,對品性是一種危險,最後,對幸福本身也是一種危險。"他引用《浮士德》中的話說:"享受使人退化"。在他看來,"逆境、失敗和受苦使人得到訓導、加強和淨化,不幸鍛鍊了意志,能忍受困苦的意志在壓力下變得堅韌和強健起來。它也給了我們以忍受不可避免的痛苦的耐心,訓練了我們考驗和測試自己各種力量的能力,使我們節制我們的要求,……"。  包爾森講的這一番道理與孟子講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包爾森講的更加具體,更加重視艱難痛苦對人的心靈的訓導、純潔作用。我們說,痛苦對於一個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痛苦可以使人頭腦清晰,使人正確認識自己,使人總結經驗教訓;  痛苦可以使人認識到在平常狀態下,尤其是在處於幸福狀態下無法認識到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講,痛苦恰恰是一劑治療靈魂疾病的良藥,它可以使人清醒地思考人生的苦樂,認識人生的價值、意義,認清社會上的各種在平時認識不到的問題。  幸福是人企盼的,但幸福也有兩重性。在華人的俗話中,有這麼一句話:"沒有吃不了的苦,卻有享不了的福"。其意思是說:人們忍受苦難的能力,是非常大的。不論有多麼大的困苦,都可以千方百計去克服。但是優裕的生活條件、事業上的順利、追求的滿足,對於某些人卻是受用不了的。一些人在艱難困苦的境遇中,不會做出什麼不好的事,而在優裕的條件下、或是在順利之中、滿足之中,卻出了一些不應當發生的事。順利、追求的滿足,會使人自高自大,傲慢,膽大妄為,對別人不尊敬,為人變得尖刻,盛氣凌人,不可一世。靈魂中的這類疾病,是很難治癒的。如果在這種時刻,經歷到人生的磨難,那麼痛苦也許能使他清醒一些。如果能因此認真反省,改過遷善,則可以使其以後免除此一類的挫折,走上幸福的坦途。  人生之路並不是坦途一條,獲得幸福之路也不是通暢無礙的。人生有順逆境之分,幸福的取得也有難易之分。但不管在怎樣的條件下,人們都不應放棄對幸福的追求。在順境中,人們以舒暢的心情謀求幸福,在逆境中,人們依然應當堅韌不拔,矢志不渝地追求幸福。幸福既可以在順境中順利地實現,也可以在逆境中艱難地獲得。  一般來說,人們都希望一生順利,平安地獲得幸福。但現實往往並不盡如人意。人的一生中,既會有得心應手的順境,又會有困難重重的逆境。我們爭取處在順境中,但也不應該害怕逆境帶來的磨難,而應該公證地看待順逆境。順境固然有利於事業的成功,逆境卻能磨礪人的意志,激發人們克服困難,頑強進取。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雨地襲擊;飽受風浪考驗的海鷗卻能夠搏擊海空。處在順境中的人也許會虛度一生,處在逆境中的人卻能夠頑強奮進,取得輝煌的成就,獲得更大的幸福。  相對而言,處於順境中是幸運的,陷於逆境中是不幸的,是一種厄運。但幸運的好處是應當希望的,而厄運的好處是應當驚奇歎賞的。許多奇蹟都是在厄運中出現的。用平凡的話來說幸運所生的德性是節制,厄運所生的德性是堅忍。在理論上來講,後者是一種更偉大的德性。幸福是《舊約》中的福祉;厄運是《新約》中的福祉;而厄運所帶來的福祉更大。幸運並非沒有恐懼,厄運也並非沒有許多的安慰與希望。  在逆境中有安慰與希望,人們只要抓住這種希望,並把它當作動力,就能夠在逆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善於自處,鍛鍊自己的意志,就能夠在逆境中奮起,越王勾踐在國破家亡之後,臥薪嚐膽,用艱苦的生活來磨練自己的意志,結果十年後一舉滅吳。當然,逆境確實容易使人消沉,喪失鬥志,自認倒黴,結果跌倒後再也無法站起來,順境有利於人們在良好的環境和心態下自由地正常發揮自己的才能,但也可能僅僅是正常而已,也許有時連正常都達不到,因為順境容易消磨人的鬥志,使人養成懶惰的習慣,從而平平常常,無法傑出。因此對順境和逆境的辯證看法應當是,順境會使人們獲得幸福,但也容易使人在得到暫時的幸福後不再有所追求;逆境會影響人們正常地實現幸福,但如果保持堅強的意志,奮力拼搏,頑強奮進,也許能夠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超常發揮,獲得更令人陶醉、令人神往的幸福。  司馬遷在《史記》中曾經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  韓非囚素,《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即使司馬遷本人,也是由於遭受"李陵之禍",身陷逆境,但他並沒有消沉,才寫下了千古傑作《史記》。我們可以想象,他從逆境、困厄中奮起,終於寫出了不朽名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齒輪泵齒輪的齒數是偶數好還事奇數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