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茗嘴
-
2 # 彭克榮老虎點茶
《宋徽宗的“龍團鳳餅”》
大家都知道,宋代出現茶中極品“龍團鳳餅”。宋代龍團鳳餅中的極品:“龍園勝雪”:一寸二分方形龍紋,茶片色潔白勝雪。
宋代《貢茶錄》記載:“龍園勝雪:竹圈、銀模,方一寸二分。水芽,十六水,十二宿火。正貢三十銙,續添三十銙,創添六十銙” 。
成書於1125年熊蕃所著《宣和北苑貢茶錄》同時中描繪:宋代貢茶,臘麵茶先後被京鋌、石乳、的乳、白乳取代,再被大龍鳳團取代;大龍鳳團又被小龍鳳團取代,小龍鳳團又被密雲龍取代,密雲龍又被瑞雲翔龍取代,瑞雲翔龍又被白茶取代,最後到了登峰造極的“龍園勝雪”。
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 年),漕臣鄭可簡創制了一款可以說是曠世絕品的新茶,把前面的大小龍鳳團都給比下去了。這就是用“銀絲水芽”精製而成的,“銀絲水芽”又叫“銀絲冰芽”。熊蕃的《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宣和庚子歲,漕臣鄭公可簡始創為銀絲水芽。蓋將已揀熟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縷,用珍器貯清泉漬之,光明瑩潔,若銀線然。其制方寸新銙,有小龍蜿蜒其上,號龍園勝雪”。歷經三榨十六水十二宿火始成,時人稱:“茶之妙,至勝雪極矣,每斤計工值四萬,造價驚人”。
龍團鳳餅以製作工藝精湛著稱,而其精品“龍園勝雪”更是極盡精緻,極盡奢華,其製作工序有十道。
一.擇時採
宋徽宗《大觀茶論》記載:“擷茶以黎明,見日則止。用爪斷芽,不以指揉,慮氣汗燻漬,茶不鮮潔。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隨,得芽則投諸水。凡芽如雀舌穀粒者為鬥品,一槍一旗為揀芽,一槍二旗為次之,餘斯為下茶。茶始芽萌,則有白合,既擷則有烏蒂。白合不去害茶味,烏蒂不去害茶色。”
採茶宜於驚蟄(陽曆3月5—7日)左右黎明採摘,日出收工。採擷時用指甲斷茶芽,不用手指揉,以防汗氣,可隨摘隨投自備水中。
二.淨水洗
《大觀茶論》記載:“滌芽惟潔,濯器惟淨……飲而有少砂者,滌濯之不精也……”
三.蒸熟
宋·趙汝礪《北苑別錄》記載:“茶芽再四洗滌,取令潔淨,然後入甑,俟湯沸蒸之。然蒸有過熟之患,有不熟之患,過熟則色黃而味淡,不熟則色青而易沉,而有草木之氣,惟在得中之為當也。”
採來的茶芽先用水洗淨,等蒸籠的水滾沸,將茶芽置於甑中蒸。蒸茶須把握得宜,過熟則色黃味淡,不熟則色青且易沉澱,又略帶青草味。如何才能適得其中,這和茶師的製茶經驗與技術有很大關係。
四.涼水衝
《北苑別錄》記載:“茶既熟謂茶黃,須淋洗數過。欲其冷也……”
蒸熟的茶芽稱“茶黃”。茶黃得淋水數次令其冷卻,先置小榨床上榨去水分,再放大榨床上榨去油膏。
五,初榨。
六.大榨 。
七.復榨。
《北苑別錄》記載:“……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水芽則以馬榨壓之,以其芽嫩故也。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後入大榨壓之,至中夜取出揉勻,復如前入榨,謂之翻榨。徹曉奮擊,必至於乾淨而後已。蓋建茶味遠而力厚,非江茶之比。江茶畏流其膏,建茶唯恐其膏之不盡,膏不盡則色味重濁矣。”
榨膏前用布包裹起來,再用竹皮捆綁,然後放在大榨床下擠壓,半夜時取出搓揉,再放回榨床,這是翻榨。如此徹夜反覆,必須完全將膏汁去除乾淨為止,茶味才能香醇持久。其動作類似今之團揉,也許散茶的團揉即由此蛻變而來。
八.研茶十六水
《北苑別錄》記載:“研茶之具,以柯為杵,以瓦為盆。分團酌水,亦皆有數,上而勝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揀芽之水六,小龍鳳四,大龍鳳二,其餘皆以十二焉。”
研茶的工具,用柯木為杵,以瓦盆為臼。茶經擠榨的過程,已除去膏汁,因此研茶時得加水研磨。唐搗茶、宋研茶都是用水,這就像從前水磨米粉一樣,加水研磨的次數越多,粉末就會越細。而對於宋茶來說,茶末越細,其品質就越高。水是一杯一杯的加,品質愈高者加水愈多,研磨次數越多茶質愈細。
九.復模
《北苑別錄》記載:“凡茶之初出研盆,蕩之慾其習,揉之慾其膩,然後入圈制銙,隨笪過黃。有方銙,有花銙,有大龍,有小龍,品色不同,其名亦異,故隨綱系之於貢茶雲。”
研好的茶,要蕩均勻再出研盆,揉起來覺得光滑細膩,再放入圈模中定型。圈模有方的、圓的、花形、大龍、小龍……種類很多。
十.十二宿火烘焙成品
烘焙是為了更好的貯藏茶葉,成品茶極易吸溼、串味,為保持色香味,將要收藏的茶餅先放入茶焙中,以溫火將茶餅烘焙一次,驅除茶餅中可能已有的溼潤之氣,然後再密閉貯藏。
綜上所述,龍團鳳餅之“龍園勝雪”,其工藝為:1.擇時採。2,淨水洗。3,蒸熟。4,涼水衝。5,初榨。6,大榨。7,復榨。8,研茶十六水。9,復模。10,十二宿火烘焙成品。其中,有幾道工序至今難以復原:
一是蒸茶:
“茶之美惡、尤繫於蒸芽壓黃之得失。蒸太生則芽滑,故色清而味烈;過熟則芽爛,故茶色赤而不膠”。根據《大觀茶論》表述,蒸茶是把茶葉蒸熟,,並非蒸汽殺青。宋式蒸茶沿用唐制,《茶灶》雲:
“無突抱輕嵐,有煙映初旭。
盈鍋玉泉沸,滿甑雲芽熟。
奇香襲春桂,嫩色凌秋菊。
煬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流行於唐宋時期的蒸茶工序,保留了茶葉中蛋白酶的活性,為後期茶蛋白水解提供方可能,是區別於現代蒸青工藝的。
二是榨茶:
唐及宋初,茶葉制餅是沒有榨茶工序的,叫膏茶,又稱臘茶及臘麵茶,當時也作貢茶。因此蔡襄《茶錄》點茶時需要炙茶,颳去臘面方可研磨。到了1107年《大觀茶論》點茶少了炙茶工序,因為此時的龍團鳳餅在加工時“去膏務盡”。茶葉蒸熟後經水洗三榨,茶葉內含物中的水浸出物幾乎去盡,留下的幾乎都是不溶解於水的茶蛋白、果膠、纖維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其加工工藝如同水洗面筋,麵糰經水洗留下的麵筋主要成份是蛋白質,而“三榨茶精”工藝致使龍團鳳餅成為點茶極品。
三是研茶:
是帶水研茶,其工藝特徵相似於現代的水磨糯米粉。植物可食部分經帶水研磨,會變得更加細膩,爽滑、綿糯。茶葉帶水研磨,一邊研一邊水份蒸發,再添水研磨,《宣和貢茶錄》記載,根據茶品需十二至十六次加水帶水研磨方可,“茶精”中的果膠在高於凝膠溫度的條件下得到改性,成為可溶於水的膳食纖維。
四是烘焙茶:
“數焙則首面幹而香減。失焙則雜色剝而味散,要當新芽初生,即焙以去水陸風溼之氣。焙用熱火置爐中,以靜灰擁合七分,露火三分,亦以輕灰糝覆,良久即置焙簍上,以逼散焙中潤氣。然後列茶於其中,盡展角焙,未可矇蔽,候人速徹覆之。火之多少,以焙之大小增減。探手中爐:火氣雖熱,而不至逼人手者為良。時以手挼茶,體雖甚熱而無害,欲其人力通徹茶體爾。或曰,焙火如人體溫,但能燥茶面板而已,內之溼潤未盡,則復蒸矣。焙畢,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緘藏之。陰潤勿開,終年再焙,色常如新”。茶精中的纖維素在長時間的文火慢燉中得以糖化。
宋徽宗論及:“龍團鳳餅,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於今,百廢俱興,海內晏然,垂拱密勿,幸致無為。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故近歲以來,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
所以,按現代茶葉分類標準來給宋代的茶來分類,荒唐。
-
3 # 馬小胖丫
十八世紀中葉,普洱茶瑞貢天朝,享譽華夏,世事滄桑,皇朝珍寶,藏二百餘年,陳香二個多世紀。適逢盛世,公元二千零七年,昔日珍貢之金瓜貢茶迴歸故里。瀾滄古茶,居世界茶源之地,逢此盛典,當以惜福之心,以世界上最古老的景邁芒景古茶園的鮮葉為原料,特製此款金瓜貢茶,供奉於華夏99座名山古剎,汲天地靈氣,納四海之福,為天下蒼生祈福,為普洱祈福。盛世興茶,福壽無疆。
回覆列表
龍團鳳餅樣式
宋徵宗在《大觀茶論》裡詳細地寫了茶朝時期的茶葉加工方法:採摘——蒸壓——烘焙定型。所以無論是唐朝的煎茶道還是宋朝的點茶道,都需要將茶葉碾磨成粉,細篩茶末來飲用。眾所周知,今天六大茶類外形各異,綠茶、紅茶細芽嫩葉條條清晰,煞是好看;但緊壓茶如普洱茶、黑茶之類大家就覺得普普通通——是的,唐宋時期的文人雅士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們才會想到在緊壓上點綴精美的花樣來裝飾茶餅,龍團鳳餅由此而生,併名震天下。
今人復刻的龍團鳳餅
但在追求這種奇技淫巧的風氣之下,勞民傷財日益加深,貢茶製作成為當地繁重的經濟負擔。所以宋滅亡之後,明朝大一統時期洪武帝就規定”罷造龍團,唯採茶芽以進“,減輕國民負擔。從此中國迎來了散茶時代,延續至今。
中國經過了漫長的綠茶歷史,其他五類茶類的加工雛形多見於明朝並定型於清代。但還有一個例外,普洱茶貢茶裡也有”團茶“,也叫金瓜貢沱,今日不少普洱茶商家為了強調皇室貢茶的歷史,出品的團茶形態普洱茶也叫”龍團“。
普洱茶沱茶(團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