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粒腫也叫眼癤子,麥粒腫
病因症狀
麥粒腫是眼瞼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俗稱偷針眼。其表現為眼皮有小癤,微癢,局
部紅腫、熱、痛、小癤成熟時,可自行潰破流膿,祖國醫學認為是外感風熱毒邪過
食辛辣,脾胃蘊積熱毒,熱毒上攻而致病。
本病多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患者以青少年多見,體質虛弱,或有近視、遠視及不
良衛生習慣者最易發病。因發病部位不同,可分為外麥粒腫和內麥粒腫兩種。
(1)外麥粒腫:是睫毛毛囊或其附近的皮脂腺的發炎,初起時微癢,瞼區域性呈現
水腫和充血現象,在脹痛和壓痛感,在近瞼緣部位可觸到硬結。以後硬結逐漸軟化,
在睫毛根部形成黃色膿皰,如積膿穿破面板向外溢了,紅腫就迅速減退,疼痛也
隨之減輕。
(2)內麥粒腫:症狀與外麥粒腫相似,只是疼痛較劇,但發展緩慢,不如外麥粒
腫來得迅速。在膿腫尚未穿破之前,瞼結膜表面常隱約露出黃色膿頭,可能自行穿
破,如緣板未能突破,細菌的毒素又較強烈,則炎症可以擴充套件,形成眼瞼膿腫。
自療注意事項
(1)注意用眼衛生,杜絕用髒手及髒手帕擦眼等不良習慣。
(2)注意休息,不熬夜,不要使眼睛過度疲勞。
(3)忌食辛、辣食物、如大蒜、花椒、辣椒等。
(4)不宜多吃油膩厚味菜餚、多吃蔬菜,少吃糖。
(5)急性期不宜受油煙熱氣燻灼。
(6)保持大便通暢。
自治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苦膽草片,每次4-5片,每日3次。
(2)牛黃解毒片,每次3片,每日3次。
(3)上清丸,每次6-9克,每日2次。
2.驗方自療法
(1)銀花30克、蒲公英30克,加水煎20分鐘左右,分2次煎服,每日1劑。
(2)野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加水煎濃,每日1劑。
(3)紫花地丁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3.飲食自療法
(1)粳米60克、砂糖30克、竹葉50片、生石膏90克,在鍋內加水放入生
石膏,燒開煎20分鐘,再放入竹葉煎8分鐘,取汁加米煮粥,食前加糖。
(2)鮮荸薺30克、絲瓜藤30克、茶葉6克,水煎服,每日3次。
(3)綠豆30克、石榴葉10克,水煎服,每日3次。
(4)黃瓜1根、苦參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4.外治自療法
(1)麥粒腫初起,用一塊白礬沾唾液反覆磨擦患處,大約2分鐘左右,每日3-
4次,2天即可痊癒。
(2)用食指壓患側的眼角,並向耳朵方向牽拉幾下,使患麥粒腫的眼皮有被牽拉
的感覺即可。
避免誤診
麥粒腫位於內毗部,應與急性淚囊炎相區別,後者有長期流淚和溢膿史。
小癤形成,不可用手擠壓,否則細菌容易擴散到血液中,造成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麥粒腫也叫眼癤子,麥粒腫
病因症狀
麥粒腫是眼瞼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俗稱偷針眼。其表現為眼皮有小癤,微癢,局
部紅腫、熱、痛、小癤成熟時,可自行潰破流膿,祖國醫學認為是外感風熱毒邪過
食辛辣,脾胃蘊積熱毒,熱毒上攻而致病。
本病多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患者以青少年多見,體質虛弱,或有近視、遠視及不
良衛生習慣者最易發病。因發病部位不同,可分為外麥粒腫和內麥粒腫兩種。
(1)外麥粒腫:是睫毛毛囊或其附近的皮脂腺的發炎,初起時微癢,瞼區域性呈現
水腫和充血現象,在脹痛和壓痛感,在近瞼緣部位可觸到硬結。以後硬結逐漸軟化,
在睫毛根部形成黃色膿皰,如積膿穿破面板向外溢了,紅腫就迅速減退,疼痛也
隨之減輕。
(2)內麥粒腫:症狀與外麥粒腫相似,只是疼痛較劇,但發展緩慢,不如外麥粒
腫來得迅速。在膿腫尚未穿破之前,瞼結膜表面常隱約露出黃色膿頭,可能自行穿
破,如緣板未能突破,細菌的毒素又較強烈,則炎症可以擴充套件,形成眼瞼膿腫。
自療注意事項
(1)注意用眼衛生,杜絕用髒手及髒手帕擦眼等不良習慣。
(2)注意休息,不熬夜,不要使眼睛過度疲勞。
(3)忌食辛、辣食物、如大蒜、花椒、辣椒等。
(4)不宜多吃油膩厚味菜餚、多吃蔬菜,少吃糖。
(5)急性期不宜受油煙熱氣燻灼。
(6)保持大便通暢。
自治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苦膽草片,每次4-5片,每日3次。
(2)牛黃解毒片,每次3片,每日3次。
(3)上清丸,每次6-9克,每日2次。
2.驗方自療法
(1)銀花30克、蒲公英30克,加水煎20分鐘左右,分2次煎服,每日1劑。
(2)野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加水煎濃,每日1劑。
(3)紫花地丁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3.飲食自療法
(1)粳米60克、砂糖30克、竹葉50片、生石膏90克,在鍋內加水放入生
石膏,燒開煎20分鐘,再放入竹葉煎8分鐘,取汁加米煮粥,食前加糖。
(2)鮮荸薺30克、絲瓜藤30克、茶葉6克,水煎服,每日3次。
(3)綠豆30克、石榴葉10克,水煎服,每日3次。
(4)黃瓜1根、苦參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4.外治自療法
(1)麥粒腫初起,用一塊白礬沾唾液反覆磨擦患處,大約2分鐘左右,每日3-
4次,2天即可痊癒。
(2)用食指壓患側的眼角,並向耳朵方向牽拉幾下,使患麥粒腫的眼皮有被牽拉
的感覺即可。
避免誤診
麥粒腫位於內毗部,應與急性淚囊炎相區別,後者有長期流淚和溢膿史。
小癤形成,不可用手擠壓,否則細菌容易擴散到血液中,造成敗血症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