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魅力社會

    導語:小麥除草想要效果好,就要按規律行事,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麥田裡雜草生長共有兩次高峰時間,農民朋友只要抓住了這兩次機會,對麥田裡的雜草進行滅殺,就能起到良好的除草效果。接下來,就讓我們詳細瞭解一下:冬小麥的最佳除草期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

    第一點:冬小麥的最佳除草期

    冬小麥最佳的除草期是在每年的11月中下旬和2月底至3月下旬,分別對應著小麥的幼苗期和反青期。而這兩個時期也是麥田裡雜草瘋長的階段,只要做好這兩個階段的除草工作,麥田裡接下來的時間都不會有過多的雜草。在小麥的幼苗期,雜草處於初生階段,抗藥性差,除草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小麥的反青期,雜草已經有了一定抗藥性,需要增加用量才能徹底將其除去。

    第二點:除草的相關注意事項

    冬小麥除草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一,注意天氣和溼度。冬小麥除草用藥時,氣溫應該在5攝氏度以上,除草的時間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同時要保證土壤乾燥,不能有積水,否則會影響效果。二,注意區分雜草與小麥苗。雜草在11月份初生時,僅有2葉1心,很好辨認。在2月底的時候,雜草主要是闊葉雜草,此時要注意區分。三,嚴格按照規定除草。在除草過程中,農民朋友需要準確配置除草劑,不能擅自更改劑量,以免發生意外問題。

    結束語:想要小麥長得好,除草工作不能少。冬小麥除草要按規律行事,在11月份和2月份除草最為合適。此外,除草時也要注意溫度和溼度問題,在合適的氣溫下進行除草工作。在除草時,注意辨認雜草與小麥,避免誤傷。在除草劑的使用上,要按規定行事,獲得最好的效果。

  • 2 # 真三農達人

    冬小麥除草最佳時間有兩個,第一個黃金期就是冬小麥幼苗期,小麥播種後30~40天左右,一般在11~12月之間;第二個黃金期就是在開春後2~3月份,小麥開始拔節前。

    其中,第一個黃金期噴灑除草劑效果最佳,因為雜草和小麥一起生長,小麥長到5~6片葉子時,雜草此時才長出2~3片葉子,此時噴灑除草劑效果最好,可以將雜草消滅在萌芽狀態中。

    1、冬小麥田間除草應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溫度

    冬小麥除草應選擇在晴天進行除草劑噴灑,時間段應該在上午10點~下午3點之間,當日氣溫不得低於6℃。

    注意麥田不能有積水現象,否則會影響除草劑藥效,如果麥田土壤比較乾燥,應該加大水量進行噴灑。

    第二、除草劑選擇

    麥田除草應該先觀察麥田的雜草種類,麥田雜草一般都以薺菜、離子草、燕麥、十字花為主,也有少量其他雜草。

    如果雜草種類單一就可以選擇有針對性的單一除草劑進行噴灑;如果雜草種類均勻就可以選擇混合型除草劑進行噴灑,也可以購買單一的幾種針對性除草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稀釋進行噴灑,這樣可以提高除草率。

    第三、小麥出苗期和拔節後不宜噴灑除草劑。出苗期就是以小麥長出4片葉子之前為準;拔節後主要以小麥主幹開始長出新節為準,這兩個時期不能噴灑除草劑。

    2、大雨前後不噴灑除草劑;雖然除草最低氣溫要在6℃以上,但是最好選擇氣溫在10℃以上,這樣除草效果最佳。

    小麥乾旱期不易噴灑除草劑,土壤太乾燥會影響除草劑藥效。

    噴灑防治病害類農藥過後,不宜馬上噴灑除草劑,間隔時間應該保持在5~7天。

    以上就是冬小麥的除草最佳時期和除草劑使用方法,希望可以幫到您。

  • 3 # 社會上那些事

    冬小麥除草,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合理的時間一定能夠抑制雜草,冬小麥噴除草劑是啥時候呢?冬小麥打除草劑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冬小麥除草有2個最佳時機

    溫度低於6℃不能打藥

    防治麥苗的最佳時期是在小麥幼苗期(11月中下旬)、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防治麥田雜草的最佳時期。

    在小麥幼苗期(11月中下旬)時防治雜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時候雜草草齡比較小,對藥的抗性也比較小,比較容易防治,用藥量也不用太大,即可把雜草防除。

    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時,也是防治雜草的一個最佳時期,不過這個時候,雜草的草齡大,抗藥性比較強,在防治時,必須要增加用藥量,這樣的話,會無形之中增加了用藥的成本。

    同時還有一點不好之處是,容易引起小麥、後茬作物以及隔壁作物的藥害,雖然說這個時期也是可以防治小麥田雜草,不過在施藥時要格外注意。

    冬小麥越冬需謹慎!

    噴打除草劑9大注意事項

    冬小麥播種後澆完矇頭水(第一水)後的40天以後打除草劑最為安全,此時小麥正值4葉或4葉1心期,對除草劑較為耐受,4葉以後打除草劑最為安全。

    另外,小麥4葉期時,大部分的雜草已經出齊,而且草齡比較小,小麥又沒有分櫱,葉片不多,比較容易打死雜草,此時打除草劑最為高效。

    嚴格控制溫度。除草劑一般會標有2℃即可使用或5℃即可使用,那麼這裡所說的2℃、5℃,究竟指的是使用時的溫度還是最低溫度呢?

    答案是後者,這裡所說的溫度指的是最低溫度,就是說最低溫度在2℃以上方可使用,而且打除草劑之前和之後兩天也不要低於這個溫度。

    大風天禁止用藥。大風天用藥容易造成除草劑飄逸,效果不好不說,還可能會吹散到大棚作物或者其他作物上造成除草劑藥害,所以一定要注意大風天禁止用藥。

    惡劣天氣下禁止用藥。霜凍、雨雪、冰雹、寒流等惡劣天氣下禁止使用除草劑,還要注意打除草劑前後儘量不要出現這種惡劣天氣,農民朋友一定要注意收聽天氣預報。

    小麥苗弱、根系裸露時不要使用除草劑。一般冬小麥地都會進行秸稈還田,地塊比較疏鬆,如果遇到天氣異常年份,比如暖冬乾旱的年份,一定要注意小麥的根系可能因土壤過於疏鬆而無法深度下扎,或一部分根系裸露,這樣的小麥很容易造成凍傷和缺水,這樣的小麥苗是最敏感脆弱的,若此時打除草劑容易對小麥造成一定傷害。

    小麥生病時不要使用除草劑。近幾年小麥紋枯病、根腐病、全蝕病等種傳或土傳病害頻發,農民朋友使用除草劑前先確定一下自家麥苗有沒有生病,如果是生病小麥,最好不要使用除草劑。建議農民朋友一定注意小麥播種前使用專用藥劑拌種,預防病害的發生。

    使用除草劑一定注意進行二次稀釋,有些農民朋友圖省事直接將除草劑倒入噴霧器裡,隨便找個樹枝攪拌下就行了。這種兌藥方式十分不科學。

    因為大部分除草劑產品都會自帶助劑,助劑起到滲透增效的作用,通常比較粘稠,如果直接倒入噴霧器可能會沉入桶底,如果不進行充分的攪拌,可能會導致助劑包裹除草劑無法化開的現象,這樣可能會導致兩種後果,

    一種是藥都打完了,有一部分除草劑還在桶底未化開,造成浪費;

    另一種後果是剛開始打的麥田除草劑很輕,到最後打的除草劑又很重了。所以使用除草劑一定注意二次稀釋。

    除草劑一定要嚴格按規定使用,避免過量使用,有的農民朋友打除草劑時會在草厚的地方重噴幾下,或者怕浪費將最後剩餘的除草劑一股腦地打到最後的地塊上,這種做法是很容易導致除草劑藥害的,因為除草劑在正常使用濃度下對小麥是安全的,但是如果過量的使用,小麥自身無法分解,就會對小麥造成傷害。

    正確看待除草劑的黃化蹲苗現象。有些除草劑使用後,小麥會出現短時的葉尖發黃,這是一種正常的蹲苗現象。

    一般在小麥返青時可自行恢復,這種現象非但不會造成減產,反而可以促使小麥增產,可防止小麥因營養生長過旺而影響其生殖生長,所以農民朋友們遇到這種現象不必擔心。

    最後給大家提醒一下,小麥除草要注意天氣溫度和溼度,用藥時,平均氣溫應高於6度,而且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左右最好,如果土壤比較乾旱時,應注意加大用水量,如果有積水,則會影響小麥除草劑的藥效發揮。

    所以在施用小麥除草劑時,要抓住時機,多方面考慮,及時用藥,為小麥的高產打下基礎。

    小麥播種出苗後,一系列管理也將開始,麥田雜草須早除,所以,這些知識馬上要用到,提前收藏這些大有好處。

    小麥除草,很多人犯難!

    就因為除草劑不會選!

    打禾本科雜草的除草劑有哪些?小麥田禾本科雜草有哪些?

    小麥田常見禾本科雜草主要有看麥娘、日本看麥娘、菵草、棒頭草、硬草、早熟禾、蠟燭草、野燕麥、雀麥、毒麥等。面對這些雜草誕生了針對不同雜草的除草劑。最常見的小麥田禾本科除草劑如下:

    異丙隆

    異丙隆可以防除禾本科雜草和部分闊葉雜草,目前國內有多個產品登記在麥田使用。異丙隆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小麥生產上應用,到目前仍是麥田除草的當家品種之一。

    據介紹,異丙隆的特點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一是殺草譜廣。異丙隆對看麥娘、日本看麥娘、硬草、菵草、野燕麥等麥田大多數禾本科雜草有良好防效,特別是對近年來種群數量上升較快的惡性雜草早熟禾防效突出。

    二是施藥適期寬。該藥兼有土壤封閉處理和莖葉處理效果,從小麥播種至麥苗拔節前都可以施用。

    三是藥物在土 壤中殘留期短,對後茬作物安全。

    四是用藥成本適中,農戶容易接受。

    異丙隆的最佳施藥期為冬前雜草出苗高峰期,春季用藥時雜草草齡偏大,僅作為補救措施,一般冬前用純藥62.5g/667m2就能取得較高防效,用水量保證在30kg/667m2 以上。

    異丙隆對小麥安全性好,但會降低麥苗的抗凍能力,藥後遇寒流易產生“凍藥害”,使麥苗發黃、生長受抑制,這類情況幾乎每年都有發生。

    提醒,麥田使用異丙隆,應避開冬季第一次寒流。避開寒潮天氣,保證用藥安 全。

    第一次寒流過後小麥經受過低溫鍛鍊,抗凍能力增強,前期沒有用藥的田塊可以掌握在“冷尾暖頭”用藥,這樣既能確保除草效果又對麥苗的安全性好。

    此外, 稻田套播的小麥在與水稻共生期間長勢弱,耐藥能力差,應在水稻收穫後經過煉苗後才能施用異丙隆。積水田必須排水煉苗後用藥,防止出現“溼藥害”。

    精惡唑禾草靈

    目前國內有上百個精惡唑禾草靈產品登記用於小麥田,精惡唑禾草靈能防除野燕麥、看 麥娘、日本看麥娘、菵草、硬草等禾本科雜草,早熟禾等惡性雜草對該藥有較強的耐藥性。

    掌握在小麥2葉1心期後,雜草基本出齊、處於2~3葉期時施用,草齡 大時適當增加用藥量。該藥對小麥安全性好,施藥適期寬,在低溫期正常使用對麥苗通常無不良影響,但在溫度較高的時段施藥有利於提高防效。

    由於精惡唑禾草靈已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多年,目前很多地方對該藥抗耐性較強的雜草如菵草、硬草、日本看麥娘等種群數量上升,導致防效下降。不同地區禾本科雜草的草相和抗性表現有差異,用藥量應相應調整。

    甲基二磺隆

    甲基二磺隆是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的小麥田莖葉處理除草劑,能防除早熟禾、硬草、看麥娘、菵草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牛繁縷等部分闊葉雜草。

    甲基二磺隆對小麥田幾乎所有的常見禾本科雜草都有效,特別是能防除已對精惡唑禾草靈產生抗性的菵草、日本看麥娘等惡性雜草,近些年在蘇南地區應用面積較大。

    掌握在小麥 3~6葉期,禾本科雜草基本出齊、處於3~5葉期時及早施藥,一般用世瑪30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20mL/667m2即可起到理想防效,田間草相以菵草等抗耐性較強的雜草為主時,用藥量可適當增大至25~30 mL/667m2。採用噴霧法施藥,用水量保證在30kg/667m2以上。

    據瞭解,甲基二磺隆對施藥技術要求較高,生產上需嚴格按推薦劑量、時期和方法施藥。

    在遇漬澇、乾旱、病害、鹼性土壤等可能造成麥苗生活力下降、生長受抑制 的不利環境下不能使用,藥後不能出現大幅降溫天氣,否則小麥會出現矮化、褪綠等現象。

    生產上最好在冬前施藥,在越冬期和春季小麥返青期施藥,藥後易遇不良 天氣,藥害風險較大。

    小麥拔節或株高達13cm後嚴禁使用。後茬玉米、水稻、大豆、花生、棉花等作物需在施藥100d後播種,間套作上述作物的麥田慎用該藥。

    炔草酯

    炔草酯對野燕麥、看麥娘、硬草、菵草、棒頭草等防效突出,對早熟禾防效不佳。

    相對於精惡唑禾草靈等應用年限較長的藥來說,炔草酯除草效果表現更佳,特別是對菵草、硬草等已對精惡唑禾草靈產生抗性的雜草有良好防效。

    其另一個優勢是對低溫的適應性好,低溫環境下施藥不會對麥苗造成不良影響(個別春性小麥品種例外),雖然殺草速度會減慢,但不影響最終防效。

    有研究表明,近幾年部分地區一些禾本科雜草對炔草酯的抗性在增強,但總體來看,大部分地區的禾本科雜草對該藥仍表現敏感。

    生產上應根據雜草種類和草齡大小確定用藥量,一般冬前用麥極15%炔草酯可溼性粉劑 30g/667m2,春季草齡大時用量增加到40g/667m2。

    在抗性雜草較多的地區,該藥用藥量可以適當增加,但用量不宜超過60g/667m2,否 則會對麥苗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唑啉草酯

    唑啉草酯適用於麥田莖葉處理防除看麥娘、硬草、菵草、野燕麥等多種禾本科雜草,早熟禾、雀麥、節節麥對其不敏感。唑啉草酯具有新的作用位點,與精惡唑禾草靈等藥不存在互動抗性,對抗性日本看麥娘、菵草等田間表現藥效好。

    唑啉草酯施藥適期寬,從麥苗2葉1心期至孕穗期均可施用,綜合施藥成本和除草效果等方面考慮,在禾本科雜草3~5葉期施用最適宜,藥後儘量避免出現大幅度降溫寒潮天氣。

    愛秀50g/L唑啉草酯乳油在大麥田和小麥田使用,冬前推薦用量80mL/667m2,春季推薦用量80~100 mL/667m2。

    氟唑磺隆

    氟唑磺隆主要用於小麥田防除禾本科雜草和薺菜、野豌豆、遏藍菜等部分闊葉雜草。該藥對惡性禾本科雜草的防效好,能有效防除早熟禾、多花黑麥草、雀麥、野燕麥等用麥田常用藥難以防除的禾本科雜草。

    氟唑磺隆屬磺醯脲類除草劑,與精惡唑禾草靈等芳氧基苯氧基丙 酸酯類除草劑作用位點不同,因而不存在互動抗性,能防除已對這類除草劑產生抗性的禾本科雜草。

    氟唑磺隆與炔草酯混用有增效作用,特別是能提高對看麥娘和日 本看麥娘的防效,目前多將其與炔草酯混配使用。

    氟唑磺隆對小麥有良好安全性,從小麥2葉1心期至拔節前均能施藥,對環境要求不高,是目前能用於小麥田防除早熟禾等惡性雜草的除草劑中安全性相對較高的品種。

    氟唑磺隆兼有土壤封閉與莖葉處理效果,最好在冬前用藥。掌握在田間大部分雜草已萌發、處於2~4葉期使用,草齡在5葉期以上時適當增加用藥量。

    一般用鋤寧 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劑3~4.5g/667m2,搭配15%炔草酯微乳劑30mL/667m2,草齡較大或田間以早熟禾等惡性雜草為主時,使用推薦劑 量的上限。

    氟唑磺隆對硬草的防效還有待試驗,不建議在以硬草為主的田塊使用。該藥對低溫霜凍的適應性好,但最好在日最高氣溫高於8℃時施藥,藥後田間不能 長時間積水。施藥後60d左右土壤中大部分藥物即降解,對後茬作物安全性好。

    啶磺草胺

    啶磺草胺是小麥田莖葉處理除草劑,可防除多種禾本科和闊葉雜草,目前國內登記的製劑是優先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劑。

    啶磺草胺殺草譜極廣,對小麥田常見的看麥娘、日本看麥娘、野燕麥、雀麥、多花黑麥草、硬草等禾本科雜草和婆婆納、野老鸛草、薺菜、播娘蒿、繁縷等闊葉雜草 有良好防效,對早熟禾、菵草和豬殃殃的防效不佳。

    對日本看麥娘、多花黑麥草、野燕麥、硬草等惡性禾本科雜草的防效好是啶磺草胺的突出優勢,而且該藥與精惡唑禾草靈、炔草酯等藥無互動抗性,能有效防除已對這些除草劑產生抗性的看麥娘、日本看麥娘,近2年在這些雜草發 生較重的地區應用面積大。

    啶磺草胺混配性較好,可以與麥喜58g/L雙氟·唑嘧胺懸浮劑、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苄嘧磺隆、溴苯腈、2甲4氯等防除闊葉雜草的除草劑混用,以擴大對 闊葉雜草的殺草譜,但不能與唑草酮製劑混用。

    該藥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平均為13d,殘留期短,不會對後茬作物造成不良影響。

    啶磺草胺活性較高,施藥時應嚴格按照推薦劑量施藥時期和方法施用,否則易造成藥害。優先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劑在冬前和春季均可施藥,一般用 12.5g/667m2,春季草齡較大時可適當增加用量,但不能過量,以免對小麥造成不良影響。

    在禾本科雜草出齊後越早用藥越好,小麥起身拔節後不能使用。施藥後部分小麥品種會出現黃化現象,但不會造成死苗,後期可恢復生長,對產量沒有影響。施藥後2d內不能有大的寒流天氣,最低氣溫低於0℃時停止用 藥,以免對小麥造成藥害。

  • 4 # 龍殿音涼

    冬小麥播種並澆完第一水後的40天是打除草劑最為安全的時候,此時小麥正值4葉或4葉1心期,對除草劑較為耐受。而且,小麥4葉期時,大部分的雜草已經出齊,草齡比較小,小麥又沒有分櫱,葉片不多,比較容易打死雜草,此時打除草劑最為高效。

    噴打除草劑9大注意事項

    1、嚴格控制溫度

    除草劑一般會標有2℃即可使用或5℃即可使用,那麼這裡所說的2℃、5℃,究竟指的是使用時的溫度還是最低溫度呢?

    答案是後者,這裡所說的溫度指的是最低溫度,就是說最低溫度在2℃以上方可使用,而且打除草劑之前和之後兩天也不要低於這個溫度。

    2、大風天禁止用藥

    大風天用藥容易造成除草劑飄逸,效果不好不說,還可能會吹散到大棚作物或者其他作物上造成除草劑藥害,所以一定要注意大風天禁止用藥。

    3、惡劣天氣下禁止用藥

    霜凍、雨雪、冰雹、寒流等惡劣天氣下禁止使用除草劑,還要注意打除草劑前後儘量不要出現這種惡劣天氣,農民朋友一定要注意收聽天氣預報。

    4、小麥苗弱、根系裸露時不要使用除草劑

    一般冬小麥地都會進行秸稈還田,地塊比較疏鬆,如果遇到天氣異常年份,比如暖冬乾旱的年份,一定要注意小麥的根系可能因土壤過於疏鬆而無法深度下扎,或一部分根系裸露,這樣的小麥很容易造成凍傷和缺水,是最敏感脆弱的,若此時打除草劑容易對小麥造成傷害。

    5、小麥生病時不要使用除草劑

    小麥生病時不要使用除草劑。近幾年小麥紋枯病、根腐病、全蝕病等種傳或土傳病害頻發,農民朋友使用除草劑前先確定一下自家麥苗有沒有生病,如果是生病小麥,最好不要使用除草劑。

    6、使用除草劑一定注意進行二次稀釋

    有些農民朋友圖省事直接將除草劑倒入噴霧器裡,隨便找個樹枝攪拌下就行了。

    這種兌藥方式十分不科學。因為大部分除草劑產品都會自帶助劑,助劑起到滲透增效的作用,通常比較粘稠,如果直接倒入噴霧器可能會沉入桶底,如果不進行充分的攪拌,可能會導致助劑包裹除草劑無法化開的現象,這樣可能會導致兩種後果:

    一種是藥都打完了,有一部分除草劑還在桶底未化開,造成浪費;

    另一種後果是剛開始打的麥田除草劑很輕,到最後打的除草劑又很重了。所以使用除草劑一定注意二次稀釋。

    正確的配製方法是二次稀釋法:先將藥劑加少量水配成母液,再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噴霧器內,再加入需加的水量,並邊加邊攪拌,調勻稀釋至需要濃度。

    切忌先倒入藥劑後加水,這樣藥劑容易在噴霧器的吸水管處沉積,使先噴出的藥液濃度高,容易產生藥害。

    也不可將藥劑一下倒入盛有大量水的噴霧器內,這樣可溼性粉劑往往漂浮在水錶或結成小塊,分佈不均勻,不但不能保證效果而且噴霧時易阻塞噴孔。另外,藥液要用清潔水配製。

    7、除草劑一定要嚴格按規定使用,避免過量使用

    有的農民朋友打除草劑時會在草厚的地方重噴幾下,或者怕浪費將最後剩餘的除草劑一股腦地打到最後的地塊上,這種做法是很容易導致除草劑藥害的,因為除草劑在正常使用濃度下對小麥是安全的,但是如果過量的使用,小麥自身無法分解,就會對小麥造成傷害。

    8、正確看待除草劑的黃化蹲苗現象

    有些除草劑使用後,小麥會出現短時的葉尖發黃,這是一種正常的蹲苗現象,一般在小麥返青時可自行恢復,這種現象非但不會造成減產,反而可以促使小麥增產,所以農民朋友們遇到這種現象不必擔心。

    9、嚴格控制溫度

    最後提醒大家,小麥除草要注意天氣溫度和溼度,用藥時,平均氣溫應高於6度,而且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左右最好,如果土壤比較乾旱時,應注意加大用水量,如果有積水,則會影響小麥除草劑的藥效發揮。

    所以在施用小麥除草劑時,要抓住時機,多方面考慮,及時用藥,為小麥的高產打下基礎。小麥播種出苗後,一系列管理也將開始,麥田雜草須早除

  • 5 # 村民小江

    冬小麥最佳除草期是什麼時間?除草時注意事項有哪些?

    這個問題村民小張江回答。

    冬小麥的生長,豐產豐收,與對其有效的管理是分不開的。其中除草管理對冬小麥的生長至關重要,也是冬小麥生長中重要的一環。冬小麥的最佳除草期可以分為如下的幾個階段,要“把好關,守好口”。

    一:冬小麥的出苗期。

    因為南北氣候的差異,所以冬小麥種植的時間也會有所差異。但是這並不影響冬小麥出苗期的對其除草管理。一般地區,在11月的中旬以及下旬冬小麥就會出芽撥青了。在這個時段,選擇晴天的中午或者午間(一般溫度不低於8度的情況下)對其進行除草管理,吃相對搞高效的。因為這個時段雜草也是剛剛萌芽,其草齡相對比較小,其抗性也比較弱。選擇這個時段除草,用藥量和用水量不必太多。省工省時高效。

    二:返青期的雜草清除。

    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開春之後,這個時段,光照時長增加溫度相對走高。小麥進入返青期。相對而言,雜草在這個時段更加容易出現旺長和瘋長。其草齡相對增大,抗性相對增高。在防治的時候,務必要增加用藥量;噴施藥時應該照顧到周邊,和地塊之間的排水溝排水槽邊。

    三:注意事項。

    冬小麥除草時,應該注意外部環境的適宜性。

    1.最好在氣溫不低於8攝氏度的時候進行田間除草作業;

    2.除草應選擇在晴好天氣的午間進行;除草的地塊田間不應有積水;

    3.陰天雨天不適宜進行田間除草作業;

    4.要避免除草作業後24小時之內有雨(雪)天氣;除草後一週內田間不得灌水。

    5.根據田間雜草的品種選擇好一種或者多種,以及混合型的除草劑。

    6.除草時要根據地塊的面積以及雜草的多少來控制用藥量的多少。

    總結。冬小麥的最佳除草時期,主要要把握好冬小麥的出芽期、以及冬小麥的返青期這兩個關口。根據雜草的品種,有針對性的選擇好除草劑。在外部環境溫度相對較高,後續最低24小時無雨水的情況下(外部環境溼度相對持續乾燥)。進行有效徹底的預防(防治)才取得預期的效果。

  • 6 # 老農話三農

    麥田雜草與小麥爭肥、爭光照、爭生長空間,麥田雜草過多,會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從而降低農民種植小麥收益。

    根據我的調查和了解,麥田雜草品種有很多,具體可歸納為看麥娘、日本看麥娘、硬草、野燕麥等禾本科雜草,以及巢菜、豬秧秧、苕子等闊葉科類雜草,還有一些田塊土壤中還有上半年遺落的芥菜型、白菜型油菜籽出苗,土壤墒情溼度大,氣溫溫度高並適宜,雜草尤為更嚴重。

    那什麼時間對冬小麥化學除草最適宜,由於中國南北地域分佈長,各地種植冬小麥的時間也不一樣,對於黃淮流域及以北的一些地區適宜種植小麥流傳農諺“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而對於我所在的江淮流域種植小麥的農諺則是“霜降二邊麥”、“立冬不種露籽麥”,這也是不同區域氣候及溫度等的不同特點決定了各地種植冬小麥的時間不一樣。

    不過,最適宜農小麥化除有共同點,冬小麥化除草齡小(2~4葉期),小麥4~6葉期以上,並且土壤溼度小而土壤不幹燥,冬季天氣寒冷到來前,天氣氣溫能在5~7天保持在一星期,精準用對藥(除草劑)更可以達到最佳防除冬小麥雜草的效果。

    當然,由於天氣氣候溫低、小麥播種時間遲,草齡小或各類雜草還未出齊等多種緣故,冬前也可以選擇不用化除,等到春節後天氣回暖溫度高,在麥苗分孽初、中期對選擇的小麥化學除草劑採取二次稀釋後,按使用說明書兌足水量均勻噴霧,這也有利於雜草能被除草劑溶液能被均勻噴霧到,而有利於被雜草所吸收,從而達到雜草被防除死亡。

    具體在選擇除草劑上,防除冬小麥的化學除草劑種類有苯磺隆、苄嘧磺隆、二甲四氯、噻吩磺隆、氟唑磺隆、精噁唑禾草靈、炔草脂、甲基二磺隆及其復配除草劑,農民朋友應根據雜草型別及草齡,在當地農技部門的指導下正確選對藥並及時防治,才可以能保證應有的防除各類雜草的目的!

  • 7 # 生產隊長老楊

    問:冬小麥最佳除草期是什麼時間?除草時注意事項有哪些?

    在生產隊裡種過麥子,當過隊長,我覺得冬小麥的整個生產期裡,應該沒有什麼除草期。有除草期也是小麥拔節秀穗以後,但那時麥子已經超過膝蓋以上,雜草也危不了多大害了,除不除都可以,那時除草恐傷到麥子,況且雜草也在小麥的欺壓之下,成不了大勢。

    冬小麥播種時,雜草剛結下種子,它們的種子正在休眠期,不會發芽,所以秋後和冬天不用除草,因為根本沒草。

    冬小麥到零度就可以返青,零上十度之內就能生長。而雜草種子要超過零上十度才能發芽,等土壤溫度超過十度,雜草種子能發芽時,小麥已經一尺高了,完全把剛出芽的小草欺壓在底下,小草根本沒有機會生長,只在小麥地邊或缺苗處才有生長,而且小麥是不可能處處缺苗的,所以,雜草在小麥生長期內是危不了大害的,只有小麥收割了以後,雜草才能在麥茬裡生長起來。所以,冬小麥就不可能有個最佳除草期。

    如果想在小麥秀穗時除草,是無法下鋤的,除草劑對小麥也有危害,只能用手去拔,注意事項是別把麥子拔掉就行。

    我是老楊,曾經的生產隊隊長。

  • 8 # 鄂東三農

    冬小麥最佳除草期是什麼時間?除草時注意事項有哪些?冬小麥一般除草方式是苗後莖葉處理。因為,冬小麥除草是在冬季或者初春季節,氣溫非常低,小麥幼苗不象春、夏、秋季高溫段作物除草那樣,植物生理活性高,而在8℃以下的雜草,要麼處於休眠狀態,要麼生物活性非常低,吸收除草劑藥液能力非常差,使除草效果大打折扣。在噴施冬小麥除草劑時,不僅要重視當時的氣溫,還要注意土壤墒情,有無風,是否是晴天等等因素,對提高除草效果非常有用去的。

    第一,冬天噴施冬小麥除草劑,一定要注意當時的氣溫高過8℃,否則是不適合的。因為除草劑是靠雜草莖葉吸收藥液而後,發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學反應後,才能起到除草作用。雜草在5℃以下時,處於休眠狀態,莖葉不會吸收除草劑藥液的,只有在8℃以上時,生物活性逐漸增強,莖葉吸收除草劑藥液能夠逐漸增強,噴施除草劑後,才能起到好的除草作用。因此,冬季噴施小麥除草劑時,必須氣溫在8℃以上時用藥,除草效果良好。

    第二,冬小麥噴施除草劑時要選擇小麥合適的生長時期和雜交生長狀況。不管什麼樣的莖葉除草劑,對小麥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傷害。小麥莖葉除草劑不能在麥種發芽到3葉一心之內用藥,必須越過3葉一心和4葉一心以後,小麥幼苗對除草劑的抵抗能力增強後,使用除草劑才比較安全可靠。雜草的草齡短,幼草小,莖葉承受除草劑藥液面積較少,除草效果差。當雜草在3~6葉期時,植株莖葉多,承受除草劑藥液面積大,除草效果好。

    第三,冬小麥噴施除草劑要選擇無風的晴天10~14點鐘的時候最為理想合適。噴施除草劑時,有風天氣,除草劑會發生飄移到其它作物上,會造成環境汙染,影響其它作物的正常生長,飄移到空地上產生浪費。冬季晴天在上午10點鐘後,到下午14點鐘之間,氣溫是一天中最高的時間段,雜草生物活性最旺盛的時候,氣孔張開程度最大,吸收的除草劑效果最好的時候,除草效果最理想的時間段。

    第四,冬小麥噴施除草劑時,要依據土壤墒情配製濃度。冬季雨水稀少,土壤墒情差時,雜草對除草劑吸收程度要差,抵抗力較強,必須提高濃度。冬小麥土壤墒情好,可以適當地降低濃度,節省開支,同樣能達到理想的除草效果。因此,在噴除草劑時,要注意小麥田地的墒情來配製除草劑濃度,提高除草效果,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 9 # 直觀鄉村

    冬小麥除草,有兩個關鍵性的時期。一個是冬天前,一個是小麥返青前後。

    我們地處華北平原地區,冬小麥除草都選擇噴施除草劑。冬前除草一定要選擇溫度在7度以上,這樣可以增加除草劑的藥性,也可以減少對小麥的傷害。返青前後除草,一定要針對土壤乾溼,選擇除草劑,這個時期的除草很關鍵。

    在我們當地,冬小麥除草,一般都選擇小麥返青前後, 因為這個時期該出個草都已經出來,既可除草,又可以封住地皮。而冬前除草,很多草都還沒長出來,所以不建議選擇。用除草劑除草,一定要注意,不可二次噴施,要不然會對小麥造成傷害。

  • 10 # 長葛二民

    河南長葛,我們這裡年前,就是現在打一次除草劑,待過完年二月份還要打一次除草劑,這次打除草劑一般我們這裡會把治蟲的藥一起打一遍的!個人真實經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據說茅臺股價在跌,什麼時候茅臺酒也降價到我們普通百姓能喝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