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359132880255

    對於空間整體的序列沒有很深刻的瞭解,不過對於古建築單體來講,空間需求導致的不同結果確實是會帶來不同感受的,並且應該不少見。圖為寧波保國寺大殿宋代部分張十慶先生的復原(偷懶門窗未建,只建了對於空間感受至關重要的部分,按照張先生考據,宋時門窗當在金柱之間)。可以看出,重要的藻井裝飾此時並未位於佛像上方,而在人參拜的位置,且為半室外。在這裡,或許是由於佛像尺度較小,將佛像及佛殿當做整體參拜以顯示佛像等級是十分重要的,而人在室外的空間感受則可以透過現狀照片大概感受一下。而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當來參拜人數較多時,進深一間的參拜處無法容納,故而在建成保國寺大殿90年後建造的晉祠聖母殿中,儘管佛像依然較小,但由於希望擴大前廊,使之變為四椽進深,故而將殿整體升高而變為重簷,且屋頂前簷柱不落地而前金柱落地。這樣帶來了幾點好處:1,增加簷廊進深;2,減小了室內屋架跨度,且簷廊處四椽栿所受力也同時會被上方屋頂出挑的十椽栿分擔,整體受力更為合理;3,可以保證披簷完整性,四坡進深依舊一致,坡度也可以保持一致而不會出其他交接問題。而空間感受方面,儘管原型與上面所提保國寺完全一致,但由於結構變動及尺度不同,前廊變得十分開闊,更加適合大量人禮拜,也透過結構體現了這個殿的等級。而室內由於佛像尺度並未增大,與房屋對比過為懸殊,故而將像置於帳內,形成房中房的格局,建築本身在室內作為背景出現,透過帳的精細突顯像的重要性。以上是屬於同原型不同尺度的古建築對比,或許還不那麼具有說服力,那麼可以看隆興寺的轉輪藏殿與慈氏閣。轉輪藏殿及慈氏閣在大悲閣之前,配置於東西兩側,閣在東,藏殿在西。由於位於寺廟中軸線兩側,出於禮制需要,兩者外形頗相類似,均為三間正方、兩層的樓;下層前有雨搭,上層有平座,重簷歇山造。唯大小各有小差。 轉輪藏殿中,由於需容納一個直徑約七米(一間半)的轉輪藏,故而藏旁兩金柱各向左右讓出,形成特殊的平面配置。由於轉輪藏之中軸需要被固定,所以需要在樑上搭一“井”字型木架。由於僅作固定轉軸之用,所選材料不需過大,這也同時限定了其長度,於是在平面柱位移動後,樑架的投影依然以間為單位,並未改變——建造者選擇加強了縱向構件使之變為內額,雙材並用以便足以承託上層荷載。而上層柱網由於禮制需要並未變動,故而前金柱下簷斗拱迫出彎曲向上與內額銜接的彎梁,以將原柱位處所受之剪力轉化為側推壓力,由前廊一跨共同平衡。為減小內額所受荷載,上層樑架同樣做出了改變,採用了乳栿對四椽栿但用四柱並加叉手的折衷形式:前兩間之中用一貫通大梁(四椽栿),上施叉手及童柱以將重量分散到兩側柱身,從而減小二層前金柱所受壓力,且能保證用料更為合理,使梁栿及柱均獲得更小的截面。而大內額的使用在這裡提供了兩條好處:一方面給井字形木架提供了支點,另一方面,形成了完整的平座層,提供了一個新的水平面以使二層的結構得以獨立出來,其柱位可以由自身需要重新佈置,平面的規整、結構的分離使得二層的體驗更像是獨立的一座建築,相信這對於禮佛空間也是十分重要的考慮。二層佛像所佔中心一間中,除順脊串(可看作二層明間之地栿)突出於地面外,為了強調二層小佛像的重要性與神聖性,佛像周圍使用了佛道帳的小木作裝摺將其加以強調,這也使得中間一間更為獨立,使上層營造出了與一層轉輪藏可帶給人的相似的“房中房”的體驗。若說轉輪藏殿中是出於功能需要的結構表達,那麼在其對面的慈氏閣中,則是表意更加明確而採用的結構消隱。由於慈氏閣中所供彌勒菩薩像尺度過於巨大,於是在塑像層面上,為使禮拜者能完整地看清造像,將其整體前傾;而建築層面上,為使禮拜空間不顯侷促,像前兩金柱則被減掉。底層減柱後面臨的是與轉輪藏殿相似的問題,但在此若再使用內額,一方面縱向跨度過於巨大(三間),選材經濟性上並不合理,更重要的是高大的內額會嚴重阻擋禮拜者觀看菩薩像的視線,若如此則塑像前傾變得毫無意義。故而在此建築中建造者選擇了雙層同時加強橫架的思路:上層同樣選擇了乳栿對四椽栿但用四柱的折衷方式,使用高大的四椽栿,並極力減輕屋架質量,並未施過多斗拱駝峰之類以使前金柱受壓最小;下層在下簷斗拱高度加施橫向大梁,與平座處承重梁共同承擔減柱帶來的荷載變化。同時,為使菩薩像正面的觀察視線不受影響,該建築中極大地減少了一層明間屋架縱向連繫梁的使用,二層也將前金柱順脊串(鬥枋)移於柱頭而非與後金柱中位於柱身相同。但這也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問題:慈氏閣結構整體性的減弱——由於屋頂為歇山頂,順梁構造在明間屋架與山面之間也形成了一系列拉結,整體性較好,但兩縫明間屋架之間聯絡過少,這樣在結構上明顯地成為兩部分。為解決這一問題,建造者在通柱一層外皮增加了一圈柱,並在其上施鋪作層使之與主體柱網形成整體並相互交圈,以確保各縫屋架不會發生移位,後世稱之為永定柱造。一層空間感受則可以透過照片對比:可以看出,儘管外觀上看中國古建築大同小異,但對於功能而言,至少宋代建築並非毫無反應,而且設計之處只在結構部分便頗多。小木作、彩畫我不是很懂,不過相信並非一成不變。這些變動對於外觀而言或許不明顯,但對於內部來講其差異我們是無法忽視的。而對於同一個建築,哪怕看起來對稱,也依然會對內部不同方位不同功能做出一定反應。依然是正定隆興寺摩尼殿,仔細看平面會發現其四個抱廈可以分為三種——南抱廈、北抱廈、東西抱廈。南抱廈為正立面,進入後為參拜空間,其體量最大;北抱廈面闊一間,進深一間,為欣賞泥塑的退讓距離。東西抱廈則分別為觀看東西壁畫提供空間,同樣為面闊進深各一間;然而,東西和北屬於兩種不同做法——北抱廈屋頂檁條與大屋頂檁條交圈,形成整體,椽在內部斷開,使之在內部也有空間面向;而東西抱廈的做法更類似加建。檁條與大屋頂搭接而不交圈,椽在內部連續,是一個連續的坡面,故而在內部可以感受到這是屬於透過性的空間。四個抱廈看起來相同,但實際空間感受因為構造不同而主次分明,應該也屬於題主所問的不同活動而產生的不同空間吧。【除聖母殿及隆興寺航拍照片來源於網路,其餘照片為自攝,模型自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古代,親人之間習慣叫對方名還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