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七國指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南韓、燕國。
1、齊(前11世紀—前221年)燕引兵東圍即墨,城中推舉田單為將。雙方相持達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單組織反攻,用“火牛陣”大敗燕軍,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滅韓、魏、楚、燕、趙後,使將軍王賁從燕地南攻齊國,俘虜齊王建,齊國滅亡。
2、楚(前11世紀—前223年)公元前257年,黃歇與魏信陵君救趙敗秦。次年,楚滅魯。公元前253年,楚遷都巨陽(今安徽太和東南)。公元前241年,楚遷都壽春(亦稱郢,今安徽壽縣西南)。考烈王卒,李園殺黃歇,立幽王。幽王卒,同母弟猶代立為哀王。哀王立僅二月餘,為庶兄負芻之徒襲殺,負芻立為王。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蒙武破楚,虜王負芻,楚國滅亡。
3、燕 (前11世紀—前222年)據《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以後,封宗室召公於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燕國的都城在“薊”(位於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周的貴族和當地舊商的貴族以及當地土著建立了聯合政權。最終使該地區原來的東胡民族逐漸融入華夏族。
4、韓(前403年—前230年)韓虔位列諸侯,不及魏氏強盛。“三晉”同盟之時,南韓隨之瓜分中原,獲利頗多,國勢達到鼎盛。但由於南韓四面受敵,且華人不尚武,屢為列強所攻打。在殘酷的戰國烽煙中,南韓不得不先後依靠於魏、齊、楚、趙、秦等大國
5、趙(前403年—前227年)史載“時趙之強,甲於三晉”。前299年趙君退位,立王子何為君,是為趙惠文王,自號主父。前296年,趙主父翦滅中山國,獨吞其地。又北略胡地,拓土千里。 趙主父死後,趙惠文王繼其父之烈,漸與秦成爭霸之勢,成為秦國統一天下的最終對手。前262年,秦王齕、趙廉頗對峙於長平,雙方形成慘烈的拉鋸戰。至前260年,趙孝成王以趙括替廉頗,秦昭王以白起換王齕。不久白起圍趙軍長達40餘日,趙軍全軍覆沒。趙國國力大衰。 前228年,秦王政派軍滅趙國,俘趙王遷。
6、魏(前403年—前225年)齊軍佯敗後退,第一天留下了10萬人做飯的鍋灶,第二天減少到5萬人的鍋灶,第三天減少到3萬人的鍋灶。龐涓以為齊軍逃亡嚴重,窮追不捨。這時,孫臏在馬陵設下埋伏,等龐涓帶兵追到馬陵,孫臏一聲令下,齊軍金鼓齊鳴,萬箭齊發,大敗魏軍,龐涓自殺,魏太子申被俘。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此後,魏惠王和齊威王會盟徐州,雙方妥協,均分東方的霸權地位。
7、秦(前770年—前206年)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的一支,其先人為伯益、蜚廉、惡來之後。傳說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善養馬,因此將他封在秦,為周朝附庸。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居住區、士大夫與華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
古代七國指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南韓、燕國。
1、齊(前11世紀—前221年)燕引兵東圍即墨,城中推舉田單為將。雙方相持達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單組織反攻,用“火牛陣”大敗燕軍,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滅韓、魏、楚、燕、趙後,使將軍王賁從燕地南攻齊國,俘虜齊王建,齊國滅亡。
2、楚(前11世紀—前223年)公元前257年,黃歇與魏信陵君救趙敗秦。次年,楚滅魯。公元前253年,楚遷都巨陽(今安徽太和東南)。公元前241年,楚遷都壽春(亦稱郢,今安徽壽縣西南)。考烈王卒,李園殺黃歇,立幽王。幽王卒,同母弟猶代立為哀王。哀王立僅二月餘,為庶兄負芻之徒襲殺,負芻立為王。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蒙武破楚,虜王負芻,楚國滅亡。
3、燕 (前11世紀—前222年)據《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以後,封宗室召公於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燕國的都城在“薊”(位於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周的貴族和當地舊商的貴族以及當地土著建立了聯合政權。最終使該地區原來的東胡民族逐漸融入華夏族。
4、韓(前403年—前230年)韓虔位列諸侯,不及魏氏強盛。“三晉”同盟之時,南韓隨之瓜分中原,獲利頗多,國勢達到鼎盛。但由於南韓四面受敵,且華人不尚武,屢為列強所攻打。在殘酷的戰國烽煙中,南韓不得不先後依靠於魏、齊、楚、趙、秦等大國
5、趙(前403年—前227年)史載“時趙之強,甲於三晉”。前299年趙君退位,立王子何為君,是為趙惠文王,自號主父。前296年,趙主父翦滅中山國,獨吞其地。又北略胡地,拓土千里。 趙主父死後,趙惠文王繼其父之烈,漸與秦成爭霸之勢,成為秦國統一天下的最終對手。前262年,秦王齕、趙廉頗對峙於長平,雙方形成慘烈的拉鋸戰。至前260年,趙孝成王以趙括替廉頗,秦昭王以白起換王齕。不久白起圍趙軍長達40餘日,趙軍全軍覆沒。趙國國力大衰。 前228年,秦王政派軍滅趙國,俘趙王遷。
6、魏(前403年—前225年)齊軍佯敗後退,第一天留下了10萬人做飯的鍋灶,第二天減少到5萬人的鍋灶,第三天減少到3萬人的鍋灶。龐涓以為齊軍逃亡嚴重,窮追不捨。這時,孫臏在馬陵設下埋伏,等龐涓帶兵追到馬陵,孫臏一聲令下,齊軍金鼓齊鳴,萬箭齊發,大敗魏軍,龐涓自殺,魏太子申被俘。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此後,魏惠王和齊威王會盟徐州,雙方妥協,均分東方的霸權地位。
7、秦(前770年—前206年)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的一支,其先人為伯益、蜚廉、惡來之後。傳說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善養馬,因此將他封在秦,為周朝附庸。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居住區、士大夫與華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