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10506167849

    寓意:

    造父學御這則寓言特別強調了訓練基本功的重要,基本功紮實,提高就快。

    典故:

    造父的師傅名叫泰豆氏。造父開始跟著他學習駕車,對他行禮很謙恭,而泰豆三年不把技術傳授給他。

    造父禮節上更加恭敬小心,於是泰豆跟他說:“古詩有言:‘擅長製造良弓的人,必須先做簸箕;擅長冶煉的人,必須先做皮革處理。’你先看我快走的姿勢。快走的姿勢象我一樣了,然後才可以掌握住六根韁繩,駕御好六匹馬拉車。”

    造父答道:“一切照辦。”

    泰豆於是立起木樁作為道路,每根木樁的面積只能放一隻腳;木樁之間的距離是按一步路一根放置的,人踩在木樁上行走。快步往返,決不會失足跌倒。造父跟著老師學,三天時間就掌握了全部技巧。

    泰豆驚歎道:“你真是太聰明瞭!學得這麼快!一般的駕御馬車的人,也不過這樣的水平了。前面你的這些快步行走用的是你的腳,體會其中的技巧在你心裡。

    把這個道理推廣到駕車上來,就是透過協調馬韁繩、馬嚼子使車子走得平穩,讓馬的嘴唇感覺和你一致,讓馬的行動法度掌控在你的心中,從而把握住所有的節奏。

    你內心懂得了駕車的法則,對外你又能適應媽的脾氣,這樣就能進退走得像用繩墨畫的一樣筆直,轉彎像圓規劃的一樣圓,要去的地方再遠也會有氣力。這樣才可以說真正掌握了駕車技術。

    控制住馬嚼子,順應著韁繩;掌握馬韁繩,是順應著手的操縱;手的操縱,是聽從心的指揮。這樣就可以不用眼睛看,不是用鞭子趕;心裡悠閒自得,身體坐得端端正正,而六根馬韁繩一點不亂,二十四隻馬蹄跨出去沒有絲毫差錯;轉彎、前進、後退,沒有不合拍的。

    這樣,車道的大小僅能容納車輪就夠了,馬蹄踏的寬度之外,不必有多餘的地面;從來不會覺得山谷的崎嶇,原野的寬闊平坦,在我看來,它們都一樣。我的技術全部說完了,你好好記住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回收站裡的檔案佔不佔磁碟空間?